中国画的意境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意境的产生依赖于思想感情。艺术家的文学底蕴、社会经历,精神境界的不同,决定了对于表现美和理解美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意境美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绘画艺术审美特征之一。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及对人生的感悟注入作品中,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满于水”。意境的“意”并非只是单纯的情感或情绪,而是情中寓理,理中含情,中国画的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不穷。
  一、意境理论的演化
  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它的形成和诗、画等艺术中有关“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关系的讨论是紧密相连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提到“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主张描写自然景物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描写景物应仔细品味,而不是完全抄袭客观自然。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若物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股”,“气韵生动”, 同时在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序》等著作均找到了相关理论依据。例如“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形写形”等观点。这些观点对意境理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了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更具体的对意境进行了描述,认为诗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后来刘禹锡等又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象”的见解。而意境理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在五代和宋元。五代画家荆浩提出“真景”说,宋代郭熙提出了“重意”观点,认为创作应当“意造”,欣赏应“以意穷之”,并首次使用了与意境含义相近的“境界”一词。清初笪重光在《画筌》中说“冷法多门,诸不具论,其无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尚可会通焉。” “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提出了“实境”“真境”“神境”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含义和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对虚实、形神、情景等做了研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发展为“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意境,否则谓之无意境。”同时列举“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为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等属无我之境。王国维认为判断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之一应属有无意境,并把意境理论与西方美学思想交汇融合起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意境学说。
  二、中国画的意境
  欣赏中国画作品,可以透过作品本身,能感受到作品中蕴涵的画家的情感,使欣赏者产生联想,产生共鸣。如果画家失去了对意境美的追求,就会单纯停留在技术和描绘层面上,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便不再生动,不再可感、可悟、可触,而仅仅是自然的复制,没有生命力。可以说,中国画是主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把画家本身的情感及体会融入作品本身,这幅作品就具有了意境,也就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引起共鸣。
  1.体现在形神兼备
  形是对客观事物外形的描绘,就是形似;神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特征的把握,即神似。《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讲述“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形神兼备”“神用相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这些论述道出意境中形神、情理的关系。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超以象外”的风格,认为中国画的意境美重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在前人形神关系的基础上,石涛提出:“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象是客观的,具体的客观存在物,在客观自然基础上追求“不似之似之”。“不似”是手段,是方法,目的在于“似”。欧阳修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意在抒情。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乃为真似”。齐白石指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也,太似则媚俗。”以五代画家董源的《潇湘图》《龙宿郊民图》,许道宁的《渔父图》,郭熙的《早春图》等作品为例,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均融进了画家对生活、自然、社会、民族和时代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使欣赏者有“见到此山已非此山,此景亦非此景”的感觉,作品本身不再是简单的客观景物的描绘,更多的体现着画家情感和意志的艺术境界。在国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大胆想象,尽情抒发感情于作品中,使头脑中之景象跃然纸上,才能创作出既来自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作品,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2.体现在动静虚实共存
  虽然动和静、虚和实在哲学上是两对矛盾,但在绘画作品中,则是意境美构成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不可或缺的,当两者在相辅相成,完美统一时,会凸现笔情墨趣,能达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鸟鸣涧》中提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动静虚实的代表。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人对于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先生还从道、舞、空白等方面来考察中国艺术结构的特点,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中对《考工记》艺术虚实结合特点进行了考察,在《美学与意境》中指出:“中国画很注重空白。如马远就因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空白,要求记白当黑……注重空间的布置与处理,以虚代实,虚中有实,虚实结合,就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
  中国画注重“计白当黑”,注重墨色的同时,充分利用空白,加强黑白对比,突出主题,使主题更加鲜明。“计白当黑,黑白互依”,便是虚实结合的具体运用,给欣赏者无限遐想空间。倪瓒说:“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在石涛的《风雨夜归图》中,没有画雨,却能让人看到雨线,听到雨声,感到雨势。清代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说:“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中,描绘的客观景物是有形的,也是受局限的。画家会采用虚实,黑白,散点透视,意象造型等手法展现时空,来克服客观景物的局限。使画家在绘画中占据了主动权,也留给欣赏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3.体现在情景交融
  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
  苏轼说:“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道出了诗和画在创作中互相融合,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诗画均以抒情达意为主,诗丰富了画的内容,提高了画的境界,画又具体形象的表达了诗的内涵。
  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意境的产生依赖于思想感情。艺术家的文学底蕴、社会经历,精神境界的不同,决定了对于表现美和理解美的差异。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审美水平,才能挖掘美,进而创造出蕴含着动人心魄的作品。
其他文献
期刊
建设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交通和人文建设,这些建设需要基础设施、建筑场所等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这使得工程项目的建设成为了区域建设发展的前提。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环节,勘察设计工作性质的先导性奠定了行业发展的机遇平台,同时伴随着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勘察设计市场初步形成,随后勘察设计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体系中不断发展壮大
期刊
目的 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物(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特异性蛋白酶3(SUMO-specific protease 3,SENP3)对小鼠肺组织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荧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