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育人环境;体系;载体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26—01
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分布面广、家长文化素质低、不少老师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等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很大。如何做好农村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困境
1. 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堪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一些领域,欺骗欺诈、暴力色情、赌博吸毒、封建迷信蔓延,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监管,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自信坚强在他们头脑中越来越脆弱,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大的挑战。
2.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家长只注重子女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品德形成和身心健康,缺乏正确的德育常识,总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专业户”,甚至还会向孩子灌输一些消极思想和不健康信息,致使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逃避责任,或自卑忧郁,这都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3. 学校德育与应试教育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当前,考核与评价学校的尺度仍是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学校不得不将追求教学成绩作为压倒一切的主题。学生最大的压力还是在题海战中挣扎,因此就形成巨大的课业负担,而一些课业之外的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厌学、自暴自弃、烦躁等不良品行,从而导致人格品质的下滑,影响德育效果。
4. 学校和教师德育教育认识的误区。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在德育认识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并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却不良的现象。班主任的德育观念和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加强农村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学校和教师要正确处理德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若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质,那是极为错误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正确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德育工作内容。加强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热爱社会、青春期卫生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使德育适时、有机地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2.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保证德育工作计划、时间、人员、经费的落实。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人员在学校德育管理与实施中的组织作用。要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评比,把德育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 努力净化教育环境。一是学校要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在校园美化中突出德育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能育人。二是学校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强化周边环境治理,重点对校园周边网吧、休闲娱乐场所及图书文化摊点、酒吧进行整治,同时加强学生“远离不良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 重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优良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形成个人良好品质的沃土,在指导青少年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在培养民族责任感方面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农村中小学更应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推行当地民俗文化探究、开发学校课程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5. 创新载体,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要突出德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月活动”和周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形成常态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守纪、爱国、理想、诚信、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6. 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农村学校要积极向家长反馈学校德育工作情况,传递德育信息,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集合、统筹各方面资源,主动争取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予以支持,并利用一切可宣传、可利用的环境资源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GS(2013)GHB0524)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26—01
在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由于学生分布面广、家长文化素质低、不少老师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等问题,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很大。如何做好农村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困境
1. 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堪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一些领域,欺骗欺诈、暴力色情、赌博吸毒、封建迷信蔓延,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监管,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自信坚强在他们头脑中越来越脆弱,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重大的挑战。
2.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实中,大多数农村家长只注重子女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品德形成和身心健康,缺乏正确的德育常识,总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专业户”,甚至还会向孩子灌输一些消极思想和不健康信息,致使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逃避责任,或自卑忧郁,这都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3. 学校德育与应试教育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当前,考核与评价学校的尺度仍是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学校不得不将追求教学成绩作为压倒一切的主题。学生最大的压力还是在题海战中挣扎,因此就形成巨大的课业负担,而一些课业之外的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厌学、自暴自弃、烦躁等不良品行,从而导致人格品质的下滑,影响德育效果。
4. 学校和教师德育教育认识的误区。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在德育认识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思想,并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却不良的现象。班主任的德育观念和素质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加强农村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学校和教师要正确处理德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若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质,那是极为错误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正确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德育工作内容。加强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心他人、热爱社会、青春期卫生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公德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使德育适时、有机地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为学校德育工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2.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要成立德育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保证德育工作计划、时间、人员、经费的落实。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人员在学校德育管理与实施中的组织作用。要加大检查和考核的力度,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评比,把德育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3. 努力净化教育环境。一是学校要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在校园美化中突出德育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能育人。二是学校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强化周边环境治理,重点对校园周边网吧、休闲娱乐场所及图书文化摊点、酒吧进行整治,同时加强学生“远离不良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4. 重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优良的传统文化是培育和形成个人良好品质的沃土,在指导青少年如何做人做事以及在培养民族责任感方面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农村中小学更应该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和熏陶,推行当地民俗文化探究、开发学校课程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5. 创新载体,加强学校德育阵地建设。要突出德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月活动”和周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形成常态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守纪、爱国、理想、诚信、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6. 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农村学校要积极向家长反馈学校德育工作情况,传递德育信息,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通过举办讲座等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集合、统筹各方面资源,主动争取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予以支持,并利用一切可宣传、可利用的环境资源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号GS(2013)GHB0524)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