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甘风险是民法典新增加的一种免责事由。学校文体活动适用该规则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生预知活动风险并自愿承担;二是风险系文体活动之内在的、固有的,且与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相适应;三是损害由其他参加者的行为造成,且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自甘风险规则仅免除活动参加者的责任,学校能否免责取决于是否尽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这一“金标准”。民法典自甘风险的确立以及对与之密切关联的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修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甘风险是民法典新增加的一种免责事由。学校文体活动适用该规则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生预知活动风险并自愿承担;二是风险系文体活动之内在的、固有的,且与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相适应;三是损害由其他参加者的行为造成,且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自甘风险规则仅免除活动参加者的责任,学校能否免责取决于是否尽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职责这一“金标准”。民法典自甘风险的确立以及对与之密切关联的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修改,虽然解决了不合理加重学校责任的既存问题,却招致了不合理加重学生风险承担的新问题。故建议由国家主导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体系,以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参加文体活动面临的风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正>一、作业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培养的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怎样培养此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使尽浑身解数带领学生感受、品味、体验,但课后如何让学生个性化地走进作品进行感受、品味、体验,进而创作呢?这就需要老师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多元化、情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后语文
网络空间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空间,是现实社会的拓展和延伸,对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判断都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培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道德状态,但是海量的网络信息信息难免夹杂着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网络虚假信息等影响他们网络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其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频发。对此,本研究尝试从
<正>我国的护理学科2011年起从原来的三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本文将分享护理学科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为护理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1发展现状:学科专业价值日益彰显,但薄弱环节仍然突出随着全球健康目标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学科的专业价值逐渐受到认可和重视[1]。WHO在第一版《世界护理状况》
西盟佤族织锦技艺作为2021年新列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政府通过提倡使用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转化、复原、重组,成为可向群众展示的数字化产物,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佤族织锦技艺背后真正的历史发展与意义。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也为织锦技艺提供优良的传播平台,间接带动西盟县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发展至鼎盛,这一时期的茶事活动代表着茶文化的精髓。“茶画”作为记录古代茶事的图像资料,为我们研究茶事活动的变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文从唐宋时期“茶画”图像中对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概括,以探究唐宋时期茶事活动的发展变化以及饮茶精神价值的流变。
湖北堵河皮影戏作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受到陈旧思想和技术贫乏的限制,因此,将数字化、交互性、体验性等新时代背景下的智能概念与堵河皮影戏核心要素相结合,认真论证新媒体技术与堵河皮影戏文化结合的可塑性,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在堵河皮影戏数字化传承中的创新应用,有利于大众重拾对堵河皮影戏等非遗文化的兴趣,构建更广泛的非遗传播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社会步入了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趋势。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地处西南边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数字化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出发,分析云南非物
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在概述媒介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现状以及青少年媒介素养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为了加强保护和传承织锦文化,探索先进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发展潜力,分析了现代织锦的背景及展示传播现状,探寻了增强现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的优势,得到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现代织锦展示设计策略。促进公众对现代织锦的了解,探索运用更为适当的语言与方式来表达这类遗产。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空间的主要参与者,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与扩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媒介素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空间环境的建设。目前,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思辨能力有待加强,媒介使用能力较为匮乏,信息茧房影响思想交汇,媒介法律意识薄弱。高校可开设专业媒介课程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判断能力,开展媒介教育活动纠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偏差,促使大学生群体在专业教师队伍的引导下对媒介信息产生多维思考,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