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从武汉抗疫一线回北京,仅三个多月,他主编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与研究》面世。在这本40多万字的书中,他写道:“我亲身经历了这场百年不遇之全球大疫,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中医药经受住了这场百年大考。”
  经受住这次大考的,还有一批年轻的中医医生,江苏省中医院重症病房主治中医师陈明祺就是其中一位。在专业领域,他申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各级课题5项,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援鄂期间,因表现突出,他被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评为江夏方舱医院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人社厅、卫健委联合授予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记功奖励”。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
  采访陈明祺时,恰逢南京阴雨天,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走。在江苏省中医院内走了没几步,我的眼镜片上布满了雾气,完全看不见。见状,陈明祺教了我两招,一是将眼镜夹在口罩外面,二是碘伏内涂法。
  碘伏内涂法是把碘伏涂在眼镜片的内部,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线战“疫”医护人员防止护目镜和眼镜起雾的最常用办法。这个简单的方法背后,还藏着陈明祺与导师王醒一段刻骨铭心的师徒情。
  2020年 2月14日,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这是武汉唯一一所由中医接管的方舱医院,第一批收治病人高达200多名。江苏省中医院史锁芳、王醒、高歌军、陈明祺等江苏医疗队成员负责江夏中医方舱医院“苏六病区”的收治任务,王醒任科主任,陈明祺任科秘书。
  “苏六病区”收治并管理疫情严重患者,王醒、陈明祺和江苏另外两名中医负责临床诊治。一套防护服只能在舱内坚持六小时,四人需要24小时轮流倒班,谁第一个上?年近56岁的王醒勇担“第一棒”,陈明祺紧随其后。
  “为了防止护目镜和眼镜起雾,医护人员会在镜片内侧涂上碘伏。碘伏干燥需要时间,但是救命没有时间,加上防护服外面的护目镜密闭,眼睫毛和眼镜片几乎紧紧贴在一起。”治疗患者期间,王醒的右眼不慎被碘伏灼伤。“他的眼睛红肿如桃,完全睁不开,为了继续工作,我只能用镊子把他的眼睫毛一根一根拔掉,疼得他直流泪……心疼啊,就像看着自己的父亲在受罪!”陈明祺说。
  王醒是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也是陈明祺的研究生导师。生活中,两人亦师亦友,无话不谈。在疫情一线,看着导师如此“拼命”,陈明祺备受触动 ,“老师如此,做学生的又有何顾虑和怨言?”眼睛红肿导致王醒开始发热,他主动和大家保持距离。陈明祺偏偏反着来,换班时,尽管累得气喘吁吁,他一有空还是往王醒那兒跑,他还打趣地说:“我俩‘同根生’,你没事,我才能没事。”这句话,也成为师徒间最深情的一次“告白”。
  采访当天是2020年12月3日,距离2019年武汉通报第一例不明患者刚好过了一年零两天。提起这场百年不遇的疫情大考,陈明祺历历在目:“那天的天气也是阴沉沉的,不带半点辅色,感觉像被什么压得喘不过气。直到晚上,中医防控专家组组长张伯礼来给大家开动员会,气氛立刻变了。”七十来岁的张伯礼,发间银丝赫然在目,说起话来却铿锵有力:“作为一名中医药人,我们要深信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有有效方案。我们的中医方案已经治愈上万例了。”张伯礼的话瞬间燃起了中医药人的激情、责任和使命。
  动员会结束后,陈明祺心潮澎湃,给远在甘肃的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是退伍军人,不善言辞,从小对他管教极严。“电话里,我第一次听到他说紧张,但他的话依旧很少,反复强调着‘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陈明祺知道这是父亲对他最高的期望。
  会师方舱,江苏中医展现“硬核”实力
  经过30分钟浸泡,一堆堆按比例配好的中草药被倒入汤锅;又经过一个小时,煎药机不断冒出白色的蒸汽,车间里充满了浓郁的药草香味。出锅的汤药,被快速封口、打包,送往武汉市各大方舱医院、医疗机构、社区等地……2月14日下午,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第一批病人,晚上七点,陈明祺和护士立刻对“苏六病区”进行晚查房,第一时间给患者服用上了中药。
  陈明祺印象颇深的是一位50岁左右的阿姨,刚进“苏六病区”时背着一个大包,低着头谁都不理,忧心忡忡。第二天见到陈明祺时,她竟然主动打招呼,还给他竖起了大拇指。陈明祺好奇地问她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大,阿姨说:“你们在用心地救治我,知道你们是江苏医疗队的中医专家,我悬着的心一下落地了。”
  “江苏温病学派源远流长,尤以‘吴门医派’为著,其系统性的主张及较为完整的医方,都在江苏省中医院这所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五位国医大师的中医院传承下来。”陈明祺和院专家充分发挥“江苏特色”,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辨证施治,尽量做到“一人一方”。与此同时,他还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将史锁芳倡导的“苏功”,即“太极六气功”和“呼吸吐纳功”,运用到体质相对较弱的患者身上,以此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2月21日上午,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奔赴武汉,会师江夏方舱医院。两队合二为一后,江苏队开始接管B舱。B舱开舱后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在三天时间内要收治大量患者,工作量大;二是转院来的患者中有些人除患有新冠肺炎外,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情疑难、复杂。这意味着陈明祺的工作更繁重、更忙。
  除此之外,陈明祺还兼任江苏队的联络员和宣传员,负责每日报表、排班、物资接收管理、各类总结汇报等工作。凌晨从方舱回归驻地后,他还要伏案整理各类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忙得几乎睡不上觉。到达武汉十来天,家人非常担心他,发了无数个语音信息,他根本没空回复。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江苏队全体医护人员没有退缩,大家迎难而上的精神更是感动了很多患者。有一位患者出院时,决定去捐献血浆,他对陈明祺说:“你们能为我舍命,我捐点血又算什么?”他不仅自己捐,还动员了很多康复患者一起捐。   2020年3月10日,武汉地区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3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曝光了一组数据: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567例新冠肺炎患者以宣肺败毒汤和清肺排毒汤为主,配合颗粒剂随症加减,有的辅以太极、八段锦和穴位贴敷等,没有一例患者转为重症,没有一例患者出舱后复阳。
  “这组来自抗疫一线的数字,无疑彰显着中医、中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卓越力量。”陈明祺说。在这场中医战“疫”中,江苏队也展现出了“硬核”实力,收治的患者先后86人出院,中医药治疗率达100%,中医专家每日巡诊率为100%,实现了“零死亡、零转重、零回头、零感染”的目标,同时创下了方舱医院收治患者最多、收治疗程最短、收治病种最复杂的成绩。
  用中药挽回ICU里被判“死刑”的患者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中草药名称的背后蕴藏着许许多多有趣动人的传说与典故。”采访期间,陈明祺随口讲出很多医典中有趣的药名,比如众人熟知的当归,别名叫“文无”,它的来历与曹操有关。北方有一段歌谣说:“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顺怀流。”讲的是一味名叫“王不留行”的草药种子,具有通乳的作用……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我们听陈明祺讲述,很容易沉迷于古医典籍中。
  “但是光有理论知识完全不够,中医还讲究‘悟’。”陈明祺解释说,“‘悟’不是瞎想,除了要看很多医典、医籍,知识储备足外,还要讲究‘跟师’。问病、诊脉、辨证,在跟师看病、抄方等临床实践中,医师才能逐渐理解中医知识。”
  在江苏省中医院,陈明祺一直跟师于国医大师史锁芳,临证抄方学习长达七年之久。有一次,史锁芳讲课,谈到生黄芪和炙黄芪功效和用量区别时,一言以蔽之:“黄芪生用重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改善心衰、疮疡不愈等症状,剂量要大;炙黄芪则重在补气、生血,气血亏虚、气虚下陷的患者,一般剂量即可。”陈明祺说:“看似一句简单的话,中医大家可能要用二三十年才能摸索到这个经验。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无异于胜读十年书。”
  “古为今用,根深则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从医十年,陈明祺始终践行着这句话。虽然从事的是重症医学,主要以仪器、西药为主,但他始终坚持为每位病人创造用中药的条件。近几年,陈明祺还跟着史锁芳钻研五运六气,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针对性治疗,挽回了不少ICU里被判了“死刑”的患者。
  2018年以来,陈明祺接收了十几例蜂蜇伤后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其中有一位患者进ICU时心率只有40次/分,肝脏、肾脏等器官已经衰竭。陈明祺对他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月后,器官功能全部恢复。患者经济条件不宽裕,当时为了表示感谢,送给他一篮鸡蛋。陈明祺那天很高兴,把鸡蛋全部分给同事,他说:“好事就要大家一起分享。”事后,他又偷偷给患者的住院账户上充了1000元。
  2019年年底,江苏省中医院进行年终考核,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陈明祺手里没有流失一条生命,当时震惊了很多医生。和陈明祺一起奋战的同事们心里都清楚,只要他值班、管理的患者,都能保证他们健健康康。为什么?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有底气!
  对话
   《风流一代》:你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关系?
  陈明祺:张伯礼院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说过:“中国有两套医学为健康保驾护航,这是中国人的福气。”我觉得这是诠释中、西医之间关系最好的一句话。中医治人、西医治病,它们都是医术,各有所长,根本没必要一争高下。西医推进了人类医学的发展速度,但不是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中医,也绝不能故步自封,吃老本。中医药人也应该取长补短,知常达变,学会中西医结合治疗。
  《风流一代》: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如何能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陈明祺:首先要明白,中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医本身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套医学体系,学习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感悟。其次就是一定要跟师。中医非常重视经验传承,一名好的中医在临床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自己迅速建立辨证的个体化诊疗方法。最后,中医特别强调临床实践。前人讲过中医的实践性很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也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才能建立自己的信心。
  《风流一代》:一路走来,有自己的偶像吗?
  陈明祺:有,张伯礼院士。他在武汉战“疫”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但没有真正接触过他本人,根本体会不到他崇高的医德。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无论何时何地,你见到他时,他都是笑着的。我过去和他合影,他会主动站起来配合。做事先做人,立功先树德。张伯礼院士不止是我的偶像,更是我行医路上的标杆。
  《风流一代》:此时此刻,最想念的人是谁?
  陈明祺:我女儿,今天正好是她的三岁生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很少流泪,但她外婆发给我的一条她在家哭着找爸爸的视频,我每次看都会哭……这一年,我几乎没有陪伴过女儿,今天要在病房值班,也不能陪她过生日,此时此刻,真的很想她。
其他文献
约老朋友一起去吃饭,她带着念大二的儿子。我们决定坐地铁前往哈尔滨的某个酒店,很不巧,她儿子带的地铁卡余额不足,需要充值。  我们刷卡进站后,站在十米开外的地方,等着那个孩子在人工值班的柜台充值。没想到,一个穿着汗衫的大爷插队在他前面,跟工作人员争吵,脸红脖子粗,声音特别高亢激动。  距离有点远,大爷的方言口音特别重,我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那孩子站在那个大爷背后,一直等着。我看了看手表时间,十分钟过
期刊
我的父母性格内敛,两人退休后更是深居简出。日常活动简单、规律,规律到我无法坐视不理——难道他们就在如此重复的无聊中浪费余生吗?我尝试了很多办法,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二老主动接触社会,对事物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开心、更长寿。  婆婆比母亲小4岁,但正如歌里唱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同样是退休生活,婆婆的档期比我的还满——她不仅是民间艺术团的团长、高级礼仪培训师,还在几部
期刊
1  亮亮刚上初一,妈妈就对爸爸说:“孩子上了中学,课业负担会越来越重,学习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偏偏这时候,爸爸接到一纸调令,要从南京公司调到上海公司,职务升了,薪水涨了,爸爸不可能不去。可是亮亮的陪伴需求又不能不满足,怎么办呢?  到了出发去上海公司上班的那天早上,爸爸对亮亮说:“儿子,爸爸上班去了,咱们晚上见。”  亮亮很吃驚:“爸爸,公司不是为你租了房子了吗?你可以
期刊
有一次酒后,与一位作家一起打车回家。汽车行驶在街道上,与司机相谈甚欢,聊着聊着,司机师傅起了好奇心,问,你俩是做什么的?我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回答,那位作家朋友抢答了:“我们就是普通职员,跟您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养家糊口。”  我觉得他回答得很好,如果他说“我是一名作家”,多少都显得有点不对劲。首先,“作家”这个称谓,最好是别人说,自称“作家”有点怪怪的。据我所知,不少有点自尊心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写作
期刊
他谨遵母亲遗愿,一边求学一边资助两位弟弟,如今成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保研本校;他组建支教团队回乡反哺,自建板房校舍,完成四期共100余天的支教活动,帮扶学生超1000人次;他利用电商直播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的滞销农产品“带货”,累计销售达十余万元……  2020年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阿恩克其荣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以最美的姿态闯进大众视野。
期刊
考试曾是我的敌人。我惧怕考试,痛恨考试,因为它总是打搅我的好心情,让我感到千钧重负。那时我认为考试是一种折磨。这样的想法,伴随了我很长时间。那段时间里,我的学习一直得不到突破。  步入高年级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改变了。我渐渐意识到,考试也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历的大考、小考渐渐增多,考试成了我调整学习状态的一种方法。当我洋洋得意时,它给我泼下一盆冷水;当我感到迷茫时,它能帮我准确定位。我
期刊
小雪、大雪节气一到,我国北方就开始飘雪了。每年冬季的冰雪固然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可也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人们打雪仗、堆雪人、赏雪景、滑冰、踢冰球、冰窟垂钓等等。那么古代呢,人们遇到冰雪极寒天气,又是怎么个玩法呢?  雪中闹出的别样情趣  晋代文人雅士是比较任性的,他们放荡不羁、随性而来、尽兴而去的风格,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王羲之第五个
期刊
2020年11月17日,一份最新的婚恋观调查报告——《中国式相亲之父母篇》发布。该报告围绕“父母对子女婚恋的焦虑感”“父母对子女的对象有着怎样的考量”“父母是否应该为孩子介绍对象”等展开问卷调查。对于传统婚恋观念里处于敏感地带的“姐弟恋”,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父母能够接受子女“姐弟恋”。  “姐弟恋”自古有之,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思想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女大男小”的婚姻明显增多—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中,蜡烛是一种过时的日用品,随着电灯的发明,它只能在博物馆陈列。但80后的烛艺设计师王笙安并不这么看,因为除了照明之外,蜡烛独有的仪式感、艺术感和那份浪漫,是灯具替代不了的。他通过巧妙的创意和色彩的艺术重新定义蜡烛,将艺术和设计融入蜡烛,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辞去外企工作,只为开一家烛艺工作室  成为一位烛艺设计师,对王笙安来说充满了偶然。他出生于上海,原本在一家经营通讯设备的500
期刊
最美的,就是这种  旷世的独立  脚下并不一定要踩着什么  风雨与你无关,远山与你無关  更不在意  天空中云朵同样的白  安静如雪,如独立的雪  世界宁静了许多,又慈悲了许多  一河波涛在折叠你的影子  仿佛遍地在丛生妙趣横生的故事  大地上的动与静  时刻在与心境合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