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336-01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变也不同,通常包括三个过程,即: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CT检查是放射科常见的检查之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相对均匀的X线照射在人体不同的检查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因为厚度、密度等差别,产生了不同的衰减,导致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剩余X射线量不同,转变为不同强度的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为电信号,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的CT图像。那么CT能否检查胃炎呢:
一、CT能查出胃炎吗
一般情况下,CT是不能检查出胃炎的。CT是一种横断面的扫描,能够观察胃壁以及周围血管和淋巴结的情况,在胃部的肿瘤性的病变方面,具有优越性,如胃癌的分期,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是否包绕血管等等。但是对于胃黏膜比较微小的病变,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等等,CT很难判断,除非已经造成了胃黏膜明显的增厚ct才能发现。因此对于溃疡病以及胃炎来说还是需要做胃镜的检查,并且胃镜还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以及程度。
二、胃CT扫描技术
1、在CT检查前,让患者在15~20min内饮入800~1000mL水通常可达到胃和十二指肠充盈效果。口服或肌注654-2。
2、通常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门静脉期(在60~70s)进行采集。
3、基于诊断需要进行多平面重建或3D容积重建。
4、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在口服产气粉之后,进行重建和图像处理,可以清晰的显示胃黏膜,达到类似纤维内窥镜的检查效果。
三、CT对胃炎的检查
胃炎是各种原因(酒精、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最常见的CT表现为胃壁增厚,黏膜下水肿和炎症呈低密度影。由于充血,动脉期强化呈胃壁分层,通常发生于胃窦部。CT增强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水肿(CT值约5HU);胃黏膜强化,见胃壁分层现象。
CT增强显示:胃体及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水肿,增强后呈胃壁分层。
气肿性胃炎是一种罕见的由产气细菌在胃壁内繁殖所致的胃壁含气性蜂窝组织炎。
早期患者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患者可出现严重疼痛,并可能伴有败血症和休克。CT表现包括胃炎的特征,如胃壁增厚和水肿,并伴有壁内气体,这些气体可被分解成引流的胃静脉和门静脉系统。
气肿性胃炎:化疗后腹痛的患者,增强CT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水肿;增厚的胃壁内见气体样密度影(白色箭头)。
胃炎的其他检查方法
1、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为最明顯,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在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变平坦,由于胃粘膜变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见呈紫蓝色,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
2、胃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较简单的诊断方法,在胃镜直视下,在胃内可疑处刷取细胞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X线胃钡餐检查在大多数慢性胃炎无异常发现。
4、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最严重。
5、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四、CT可用于检查哪些胃病
1、用于胃肠道。CT检查可直接显示癌组织本身,对中、晚期癌造成的胃肠腔内肿块,胃肠壁浸润增厚和胃肠外侵犯等病变的判断有其特殊价值。众所周知,胃肠壁的厚度与胃肠腔的扩张程度关系极大;加上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难以对胃肠壁的各层组织结构区作出分辨;CT也不易对局限性增厚的胃肠壁作出定性判断,因此CT对早期胃肠道癌肿的发现和诊断作用不大。但CT可显示癌肿的浆膜面侵犯情况,肿瘤一旦侵及浆膜层,预示肿瘤已有腹膜腔内扩散的信号。癌肿侵入周围脏器,特别是重要脏器,CT能显示胃肠肿瘤向周围脏器浸润。
2、用于胃肠道梗阻的诊断。CT独特的成像技术有其重要的价值,它在小肠梗阻的确定和病因诊断中,其敏感性高达94%-100%,正确性也可达90%-95%。急慢性胃肠道梗阻伴胃肠腔内大量潴留,如胃幽门梗阻和单纯性、绞窄性肠道机械性梗阻时,平片、造影诊断均不理想。CT对此确有其优势,它能容易地判断扩张肠腔的程度、部位;区别胃肠腔内潴留液与肠壁组织;直接显示梗阻端胃肠腔内,肠壁内、外造成梗阻的病变,如肿瘤、结石等;也能对机械性与麻痹性肠梗阻作出鉴别;对肠梗阻后的并发症如穿孔、绞窄作出判断。可以预测随着经验的积累,CT将成为胃肠道梗阻时唯一有效的诊断手段。
3、用于腹内中空脏器穿孔的诊断。CT横断面扫描可避免X线平片检查时腹内脏器前后相互重叠的影响,数字成像系统的高密度分辨率,有利于较少、小气体影及隐藏于脏器裂隙间和后腹膜腔内游离气体的辨认。此外,CT还能直接显示空腔脏器壁的病变形态、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不仅能够作出穿孔的诊断,还能对穿孔部位、原因及并发症作出判断。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变也不同,通常包括三个过程,即: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CT检查是放射科常见的检查之一。CT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相对均匀的X线照射在人体不同的检查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因为厚度、密度等差别,产生了不同的衰减,导致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剩余X射线量不同,转变为不同强度的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为电信号,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的CT图像。那么CT能否检查胃炎呢:
一、CT能查出胃炎吗
一般情况下,CT是不能检查出胃炎的。CT是一种横断面的扫描,能够观察胃壁以及周围血管和淋巴结的情况,在胃部的肿瘤性的病变方面,具有优越性,如胃癌的分期,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是否包绕血管等等。但是对于胃黏膜比较微小的病变,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等等,CT很难判断,除非已经造成了胃黏膜明显的增厚ct才能发现。因此对于溃疡病以及胃炎来说还是需要做胃镜的检查,并且胃镜还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以及程度。
二、胃CT扫描技术
1、在CT检查前,让患者在15~20min内饮入800~1000mL水通常可达到胃和十二指肠充盈效果。口服或肌注654-2。
2、通常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的门静脉期(在60~70s)进行采集。
3、基于诊断需要进行多平面重建或3D容积重建。
4、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在口服产气粉之后,进行重建和图像处理,可以清晰的显示胃黏膜,达到类似纤维内窥镜的检查效果。
三、CT对胃炎的检查
胃炎是各种原因(酒精、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最常见的CT表现为胃壁增厚,黏膜下水肿和炎症呈低密度影。由于充血,动脉期强化呈胃壁分层,通常发生于胃窦部。CT增强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水肿(CT值约5HU);胃黏膜强化,见胃壁分层现象。
CT增强显示:胃体及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水肿,增强后呈胃壁分层。
气肿性胃炎是一种罕见的由产气细菌在胃壁内繁殖所致的胃壁含气性蜂窝组织炎。
早期患者很少表现出临床症状,但患者可出现严重疼痛,并可能伴有败血症和休克。CT表现包括胃炎的特征,如胃壁增厚和水肿,并伴有壁内气体,这些气体可被分解成引流的胃静脉和门静脉系统。
气肿性胃炎:化疗后腹痛的患者,增强CT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水肿;增厚的胃壁内见气体样密度影(白色箭头)。
胃炎的其他检查方法
1、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为最明顯,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在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变平坦,由于胃粘膜变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见呈紫蓝色,病变可弥漫或主要在胃窦部。
2、胃脱落细胞检查是一项较简单的诊断方法,在胃镜直视下,在胃内可疑处刷取细胞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X线胃钡餐检查在大多数慢性胃炎无异常发现。
4、胃液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碍,尤以胃体部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最严重。
5、血清壁细胞抗体试验和血清胃泌素测定:多数胃体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常呈阳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窦部胃炎则血清壁细胞抗体多呈阴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四、CT可用于检查哪些胃病
1、用于胃肠道。CT检查可直接显示癌组织本身,对中、晚期癌造成的胃肠腔内肿块,胃肠壁浸润增厚和胃肠外侵犯等病变的判断有其特殊价值。众所周知,胃肠壁的厚度与胃肠腔的扩张程度关系极大;加上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难以对胃肠壁的各层组织结构区作出分辨;CT也不易对局限性增厚的胃肠壁作出定性判断,因此CT对早期胃肠道癌肿的发现和诊断作用不大。但CT可显示癌肿的浆膜面侵犯情况,肿瘤一旦侵及浆膜层,预示肿瘤已有腹膜腔内扩散的信号。癌肿侵入周围脏器,特别是重要脏器,CT能显示胃肠肿瘤向周围脏器浸润。
2、用于胃肠道梗阻的诊断。CT独特的成像技术有其重要的价值,它在小肠梗阻的确定和病因诊断中,其敏感性高达94%-100%,正确性也可达90%-95%。急慢性胃肠道梗阻伴胃肠腔内大量潴留,如胃幽门梗阻和单纯性、绞窄性肠道机械性梗阻时,平片、造影诊断均不理想。CT对此确有其优势,它能容易地判断扩张肠腔的程度、部位;区别胃肠腔内潴留液与肠壁组织;直接显示梗阻端胃肠腔内,肠壁内、外造成梗阻的病变,如肿瘤、结石等;也能对机械性与麻痹性肠梗阻作出鉴别;对肠梗阻后的并发症如穿孔、绞窄作出判断。可以预测随着经验的积累,CT将成为胃肠道梗阻时唯一有效的诊断手段。
3、用于腹内中空脏器穿孔的诊断。CT横断面扫描可避免X线平片检查时腹内脏器前后相互重叠的影响,数字成像系统的高密度分辨率,有利于较少、小气体影及隐藏于脏器裂隙间和后腹膜腔内游离气体的辨认。此外,CT还能直接显示空腔脏器壁的病变形态、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不仅能够作出穿孔的诊断,还能对穿孔部位、原因及并发症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