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像“农民”、“军人”、“学生”、“商人”一样为人所熟知,其内涵也不难理解,就是“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见《现代汉语词典》)。
实际上,“工人”一词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工人”一词,不过那时的“工人”所指对象极为单一,就是掌握特殊手工技艺的人,相当于工匠,而且最常指的是木匠。如《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于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梓庆自称“工人”,显然他是个木匠。《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前一处“工人”对应“陶人”,当指陶器制作工匠;后两处“工人”则对应砍削木材以为器具的工匠,当然是木匠。《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这里的“工人”显然也是指木匠。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对此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辨析说:“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工”本来单用,本义存在不同说法,除了“巧饰”、“器物”外,还可指手工艺方面的工作,如《管子·问篇》:“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也可以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如《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这里的“工”就是乐工、乐人。再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工”就是工匠。“工人”是“工”的双音化,意义偏向于“工匠”,是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相当于“匠人”、“工匠”。“工人”本是词组,后来经常连用,于是凝固成词,使用至今。
《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斤”是斧头,而斧头正是木匠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庄子》中有个运斤成风的著名木匠,人称匠石。唐成玄英《庄子疏》:“匠是工人之通称,石乃巧者之私名。”“匠”本义是木匠,后来词义扩大,与早期的“ 工”、“ 工人”有相同的所指,成了同义词,因此“工匠”可以连用,“匠人”等同于“工人”,所指都是掌握特殊技艺而又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今天的“匠”还在表达“工人”的早期意思,如木匠、石匠、篾匠、窑匠(烧窑工人)、油匠(榨油工人)、漆匠、烟匠(制作烟丝的工人)、茅匠(修盖茅草房的工人)、小炉匠、旋匠(旋制圆形杂木制品的工人)、圈箩匠、箍匠、弹匠(弹棉花的工人)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演变,“工人”的外延扩大了,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匠人”的命运也变化了,许多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连他们的行业名称人们也感到陌生难解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社会分工越来越多样化,行业也就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一百二十行、三百六十行等叫法。行业分工之细、涉及面之广,都令今人感叹。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古老行业的名称吧:木匠业、瓦匠业、石匠业、造车业、搭棚业、扎彩业、油漆业、绘画业、雕塑业、描金业、陶瓷业、砖瓦业、煤业、烧炭业、冶铸业、玉器业、笔业、墨业、纸业、砚业、刻字业、镌碑业、拓裱业、烟业、针业、扇业、伞业、香烛业、算盘业、钟表业、弓箭业、冥衣业、成衣业、靴鞋业、刺绣业、弹花业、厨业、盐业、酒业、茶业、酱园业、酿醋业、豆腐业、屠宰业、理发业、修脚业、澡堂业、挑水业、粪业、医药业、染业、典当业、搬运业、狩猎业、阉割业、兽医业、采菇业、保镖业、梨园业、说书业、相声业、杂技业、魔术业、命相业、风水业、娼妓业、赌博业、乞丐业……可谓数不胜数。
这些行业对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们为广大的农民、市民和其他社会成员服务,满足了社会的广泛需要,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陪伴这些行业生存、发展、衰老、消亡的不仅有那些从业人员,来往顾客等等三教九流,还有依附于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如行业神崇拜,行业规矩与禁忌,行业术语与秘密语言,行业帮会与帮派,技艺延续与师徒传承,与行业相关的风俗习惯、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等。中国的行业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中国的众多行业都有自己的杰出人才。他们拥有高超的技艺,都有一手绝活。是他们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带领同行们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兼有的杰作,为人类文化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行各业的技艺是众多行业工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伟大创造力的精彩展现,也是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基本技艺和核心的技艺秘诀靠师徒传授代代相承,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口传心授,勤学苦练,实践摸索,方能修得正果。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工业生产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致使许多传统行业失去了优势和市场,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出现严重危机,许多依附传统农业、商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因为工具简单、效率低下、节奏缓慢、技艺难学等等原因而不得不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成为永远的记忆。
不可否认,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的规律。我们不必为一些靠危害他人而存在、严重毒化社会风气的行业和所谓的技艺的消失而叹惋,如娼妓业、赌博业、乞丐业、命相业、风水业等(遗憾的是它们并未完全消失,甚至于在某些角落还有市场),但却应该替那些代表人类聪明才智、高度文明的优秀传统技艺的衰微和失传而痛惜,因为这些传统技艺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即民间文学;二是表演艺术,如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等;三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即各种手工业的技艺经验和各种民间美术、工艺等。从以上分类来看,传统手工艺虽然排在第五类,但是它和前四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渗透在人类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的特殊文化,因此应该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多样的保护。我们应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认真对待传统手工艺这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计划,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和抢救,正确开发和利用,为其创造有利的保存、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传统手工艺仍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过去农村的工匠是离土不离乡,甚至也不离土,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是半工半农。如今许多青壮年农民离乡离土,进城务工,成了农民工,乡村城镇里只有很少的年事已高的艺人和工匠在苦苦支撑。笔者在带领学生开展民间文化田野调查时,就遇到过这样令人困惑痛苦的事情。如安徽寿县大鼓书艺人柴现修、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制作纸伞的手工艺人徐修生等,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辈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且技艺高超,受人敬重,但是却面临收入微薄、生活艰辛、传承乏人的困境,更面临坚守一生的技艺失传的危险。
面对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一方面也要珍惜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合理的保存、保护和科学的开发、利用,不能数典忘祖,割断历史血脉。我们要留住历史的影像,记住历史的踪迹,延续历史的脉络,传承文化的精神,创新群众的技艺,开辟更多的行业,做新时代的工人,共同创造人类新的文明,把传统行业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六安)
副教授、文学博士
实际上,“工人”一词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工人”一词,不过那时的“工人”所指对象极为单一,就是掌握特殊手工技艺的人,相当于工匠,而且最常指的是木匠。如《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于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梓庆自称“工人”,显然他是个木匠。《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前一处“工人”对应“陶人”,当指陶器制作工匠;后两处“工人”则对应砍削木材以为器具的工匠,当然是木匠。《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这里的“工人”显然也是指木匠。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对此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辨析说:“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工”本来单用,本义存在不同说法,除了“巧饰”、“器物”外,还可指手工艺方面的工作,如《管子·问篇》:“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也可以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如《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这里的“工”就是乐工、乐人。再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工”就是工匠。“工人”是“工”的双音化,意义偏向于“工匠”,是指从事手工艺劳动的人,相当于“匠人”、“工匠”。“工人”本是词组,后来经常连用,于是凝固成词,使用至今。
《说文》:“匠,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以作器也。”“斤”是斧头,而斧头正是木匠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庄子》中有个运斤成风的著名木匠,人称匠石。唐成玄英《庄子疏》:“匠是工人之通称,石乃巧者之私名。”“匠”本义是木匠,后来词义扩大,与早期的“ 工”、“ 工人”有相同的所指,成了同义词,因此“工匠”可以连用,“匠人”等同于“工人”,所指都是掌握特殊技艺而又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今天的“匠”还在表达“工人”的早期意思,如木匠、石匠、篾匠、窑匠(烧窑工人)、油匠(榨油工人)、漆匠、烟匠(制作烟丝的工人)、茅匠(修盖茅草房的工人)、小炉匠、旋匠(旋制圆形杂木制品的工人)、圈箩匠、箍匠、弹匠(弹棉花的工人)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的演变,“工人”的外延扩大了,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匠人”的命运也变化了,许多工匠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连他们的行业名称人们也感到陌生难解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社会分工越来越多样化,行业也就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三十六行、七十二行、一百二十行、三百六十行等叫法。行业分工之细、涉及面之广,都令今人感叹。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古老行业的名称吧:木匠业、瓦匠业、石匠业、造车业、搭棚业、扎彩业、油漆业、绘画业、雕塑业、描金业、陶瓷业、砖瓦业、煤业、烧炭业、冶铸业、玉器业、笔业、墨业、纸业、砚业、刻字业、镌碑业、拓裱业、烟业、针业、扇业、伞业、香烛业、算盘业、钟表业、弓箭业、冥衣业、成衣业、靴鞋业、刺绣业、弹花业、厨业、盐业、酒业、茶业、酱园业、酿醋业、豆腐业、屠宰业、理发业、修脚业、澡堂业、挑水业、粪业、医药业、染业、典当业、搬运业、狩猎业、阉割业、兽医业、采菇业、保镖业、梨园业、说书业、相声业、杂技业、魔术业、命相业、风水业、娼妓业、赌博业、乞丐业……可谓数不胜数。
这些行业对中国的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们为广大的农民、市民和其他社会成员服务,满足了社会的广泛需要,也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陪伴这些行业生存、发展、衰老、消亡的不仅有那些从业人员,来往顾客等等三教九流,还有依附于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如行业神崇拜,行业规矩与禁忌,行业术语与秘密语言,行业帮会与帮派,技艺延续与师徒传承,与行业相关的风俗习惯、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等。中国的行业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中国的众多行业都有自己的杰出人才。他们拥有高超的技艺,都有一手绝活。是他们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并带领同行们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兼有的杰作,为人类文化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行各业的技艺是众多行业工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伟大创造力的精彩展现,也是行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些基本技艺和核心的技艺秘诀靠师徒传授代代相承,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就是口传心授,勤学苦练,实践摸索,方能修得正果。
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工业生产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致使许多传统行业失去了优势和市场,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出现严重危机,许多依附传统农业、商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因为工具简单、效率低下、节奏缓慢、技艺难学等等原因而不得不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成为永远的记忆。
不可否认,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的规律。我们不必为一些靠危害他人而存在、严重毒化社会风气的行业和所谓的技艺的消失而叹惋,如娼妓业、赌博业、乞丐业、命相业、风水业等(遗憾的是它们并未完全消失,甚至于在某些角落还有市场),但却应该替那些代表人类聪明才智、高度文明的优秀传统技艺的衰微和失传而痛惜,因为这些传统技艺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承和表现形式,即民间文学;二是表演艺术,如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等;三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即各种手工业的技艺经验和各种民间美术、工艺等。从以上分类来看,传统手工艺虽然排在第五类,但是它和前四类都有密切的关系,是渗透在人类一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的特殊文化,因此应该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多样的保护。我们应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认真对待传统手工艺这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计划,采取措施,依法保护和抢救,正确开发和利用,为其创造有利的保存、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环境和条件。
目前传统手工艺仍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过去农村的工匠是离土不离乡,甚至也不离土,仍然从事农业生产,是半工半农。如今许多青壮年农民离乡离土,进城务工,成了农民工,乡村城镇里只有很少的年事已高的艺人和工匠在苦苦支撑。笔者在带领学生开展民间文化田野调查时,就遇到过这样令人困惑痛苦的事情。如安徽寿县大鼓书艺人柴现修、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制作纸伞的手工艺人徐修生等,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辈子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并且技艺高超,受人敬重,但是却面临收入微薄、生活艰辛、传承乏人的困境,更面临坚守一生的技艺失传的危险。
面对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我们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能抱残守缺;一方面也要珍惜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合理的保存、保护和科学的开发、利用,不能数典忘祖,割断历史血脉。我们要留住历史的影像,记住历史的踪迹,延续历史的脉络,传承文化的精神,创新群众的技艺,开辟更多的行业,做新时代的工人,共同创造人类新的文明,把传统行业文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六安)
副教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