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20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5年11月20例直肠癌保肛术病例。结果:直肠癌保肛术后病人生存质量明显高于肛门切除病人,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中低位直肠癌可行保肛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11月开展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74岁,平均57.5岁。肿瘤距肛缘4~7cm 13例,7~10cm 7例。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15例,溃疡型3例,浸润型2例。肿瘤病理分类:腺癌18例,黏液腺癌2例。Dukes分期:A期14例,B期5例,C期1例。
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直肠前切除术。腹盆腔分离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均按TME要求,后方游离至尾骨尖,系膜分至肿块下5cm,前壁至前列腺尖端或直肠阴道隔,切断线位于肿块下缘2~3cm。吻合采用国产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吻合前扩肛至4指,再用碘伏消毒直肠黏膜。吻合完毕后用大量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盆腔,骶前放橡皮引流管1根,从腹壁或肛旁引出,术后2~3天拔出。术后每日扩肛1次,至肛门排气止。
结 果
全组住院天数10~22天,平均15天。无1例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70分钟,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均无排尿困难,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病检肠管上下缘均无癌细胞浸润。本组均获得随访,截至2008年7月底全部存活,仅1例3年后局部复发,接受Miles术。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其中1例半年内发生吻合口狭窄,经治疗后好转。低位(肿块距肛4~7cm)直肠癌保肛术后1月内平均排便次数每天4~7次,3月内3~4次,术后6月接近正常次数,中位(肿块距肛7~10cm)直肠癌保肛术后平均排便次数少于低位,本组排便控制均较满意。
讨 论
保肛手术的解剖生理依据[1]:有报道认为只要能保留齿线上方0.5~2cm的直肠及其黏膜,则能保留完整的排便反射弧,且能满意地保存肛门括约肌。而直肠的形状并非直行于盆腔,其下1/3贴着骶前凹陷呈弧形走行,当充分游离直肠、切断双侧直肠侧韧带以后,可延长3~5cm,为保留肛门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操作体会:低位吻合对吻合技术要求较高,充分分离和清除两侧断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及疏松结缔组织是吻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附着组织太多,不但吻合时切割困难,而且金属针不易完全折叠地缝合全层,往往导致吻合失败。
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及生存质量分析:保肛术后病人因无排便失控、身体异味和心理障碍,工作、生活和社交几乎不受影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本组病人均在术后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因无须剜除肛管,且按TME要求精细解剖、直视下锐性分离和使用电刀,术中术后出血大大减少,本组病例均未输血;因手术不改变盆腔脏器位置,对内脏神经损伤小,本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排尿困难;一般临床报告吻合口漏达25%[2],Heald认为吻合口位置越低,则发生漏的几率越大,他报道吻合口距肛缘7.5cm以下者67例有13例发生漏,其中距肛缘2.5~5cm者就有10例。本组无一例吻合口漏发生,应与我们重视吻合器操作要领有关。文献报道采用TME后,保肛术的局部复发率远低于Miles手术[3],本组病例能够证实。
参考文献
1 许中友,吴伟,章崇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0例临床分析.腹部外科,2005,18:48-49.
2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主编.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54-758.
3 王海波.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腹部外科,2005,18:125-127.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资料与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11月开展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2~74岁,平均57.5岁。肿瘤距肛缘4~7cm 13例,7~10cm 7例。肿瘤大体分型:肿块型15例,溃疡型3例,浸润型2例。肿瘤病理分类:腺癌18例,黏液腺癌2例。Dukes分期:A期14例,B期5例,C期1例。
手术方式:全部采用直肠前切除术。腹盆腔分离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均按TME要求,后方游离至尾骨尖,系膜分至肿块下5cm,前壁至前列腺尖端或直肠阴道隔,切断线位于肿块下缘2~3cm。吻合采用国产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吻合前扩肛至4指,再用碘伏消毒直肠黏膜。吻合完毕后用大量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及盆腔,骶前放橡皮引流管1根,从腹壁或肛旁引出,术后2~3天拔出。术后每日扩肛1次,至肛门排气止。
结 果
全组住院天数10~22天,平均15天。无1例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70分钟,无术中、术后输血。术后均无排尿困难,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病检肠管上下缘均无癌细胞浸润。本组均获得随访,截至2008年7月底全部存活,仅1例3年后局部复发,接受Miles术。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其中1例半年内发生吻合口狭窄,经治疗后好转。低位(肿块距肛4~7cm)直肠癌保肛术后1月内平均排便次数每天4~7次,3月内3~4次,术后6月接近正常次数,中位(肿块距肛7~10cm)直肠癌保肛术后平均排便次数少于低位,本组排便控制均较满意。
讨 论
保肛手术的解剖生理依据[1]:有报道认为只要能保留齿线上方0.5~2cm的直肠及其黏膜,则能保留完整的排便反射弧,且能满意地保存肛门括约肌。而直肠的形状并非直行于盆腔,其下1/3贴着骶前凹陷呈弧形走行,当充分游离直肠、切断双侧直肠侧韧带以后,可延长3~5cm,为保留肛门手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操作体会:低位吻合对吻合技术要求较高,充分分离和清除两侧断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及疏松结缔组织是吻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附着组织太多,不但吻合时切割困难,而且金属针不易完全折叠地缝合全层,往往导致吻合失败。
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及生存质量分析:保肛术后病人因无排便失控、身体异味和心理障碍,工作、生活和社交几乎不受影响,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本组病人均在术后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因无须剜除肛管,且按TME要求精细解剖、直视下锐性分离和使用电刀,术中术后出血大大减少,本组病例均未输血;因手术不改变盆腔脏器位置,对内脏神经损伤小,本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排尿困难;一般临床报告吻合口漏达25%[2],Heald认为吻合口位置越低,则发生漏的几率越大,他报道吻合口距肛缘7.5cm以下者67例有13例发生漏,其中距肛缘2.5~5cm者就有10例。本组无一例吻合口漏发生,应与我们重视吻合器操作要领有关。文献报道采用TME后,保肛术的局部复发率远低于Miles手术[3],本组病例能够证实。
参考文献
1 许中友,吴伟,章崇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0例临床分析.腹部外科,2005,18:48-49.
2 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主编.手术学全集普通外科卷.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54-758.
3 王海波.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腹部外科,2005,18: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