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9岁,上小学四年级。业余爱好:打乒乓球。当然,儿子的业余时间不仅仅用来打乒乓球,比如,他得弹钢琴,还要学英语。但儿子说,那些都是他的业余工作,不能算爱好,打乒乓球才是他的真正爱好。为此,儿子一度想进少年体校,梦想有朝一日成为邓亚萍或者刘国梁。但是后来儿子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呢?据儿子说:爸爸带他去过一次体校,体校的生活跟他现在的生活差不多-每天上课下课,语文数学。不同的是,打球要由专门的老师来辅导、训练,一个动作翻来覆去得练老半天,不像他平时打球那么随便,允许球拍从左手随时换到右手去,高兴时可以跳到球台上接球,够不到球时另一只手可以扶台子而不判犯规。玩儿各种花样都不会被罚,比如,可以蹲在球案上发球,还允许从背后接球,总之,只要你能想出什么怪招将球接过去,并且自己不输球,不仅没人笑话你,还能赢来喝彩声。我无数次想像过自己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并渴望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球台在教学楼的后面,从教室的后窗户往下看,5副球台一字排开,那种阵势是颇有吸引力的。夏天,教室里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如果有人在下边打球,坐在教室里就能清晰地听到乒乓球起落时与水泥台相撞击的悦耳响声,那声响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儿子的注意。
儿子爱打球达到了入迷着魔的程度。打起球来,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只盯住小鸟儿一般飞来飞去的橘黄色弧线,不停地围着球台跳来跳去,夸张的动作和遭遇险球时的惊呼声,常使你不认为他在打球,而误以为他在做什么游戏。因为专一,儿子会忘了上课;又因为不上课,儿子玩得十分开心。
在学校玩儿,在家里也玩儿。但是在家里空间太小,玩起来就要受到诸多限制。比如中午,我和丈夫要午休,啪啪啪,儿子几板打下来,难免遭到我们的一致反对,弄得儿子沮丧而又无奈;到了晚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完成后,可以放松一下了吧,但是打不了几下,左邻右舍就会通过暖气管子颇有分寸地表达他们的抗议。
儿子苦恼极了。
广告上说,有一种邓亚萍牌的乒乓球案子,可大可小,伸缩自如,能打球,能当写字桌,还能当饭桌使用。儿子拉着我和丈夫的手兴致勃勃地来到商场,下定决心要买一副,真正当一回乒乓球的主人。尽管钱都攥出了汗,但售货员说:没货!儿子的梦再一次被击碎。
儿子仍爱着他的乒乓球,如痴如醉。
因为打球,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度下降,如果说做母亲的心里不着急那肯定不是真话。儿子看着自己卷子上那些日益增多的红叉羞愧得直掉泪。儿子哭完后对我说:您把我的球拍没收了吧……
以后,我时常看到这种情形:儿子望着家里惟一空出的那面墙发愣。顺着儿子的目光看去,我发现墙上布满了手指般圆圆的小坑儿,那是儿子日复一日不懈努力的结果-墙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儿子要求自己每次击球不能出线。当然,他不可能保证每次都成功,一旦出圈,儿子惩罚自己的办法是:延长"练球"时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那坑坑洼洼的墙面,经阳光一照,会反射出鱼鳞似的亮斑,斑斑点点里寄托着一个孩子的梦。
我告诉儿子:其实打球并没有错,错在你没有把握好时间。不会把握时间的人,也就无法把握自己。
此后,儿子学习认真了,没事儿不再往学校后院里跑,甚至走过球台时故意将头扭到一边,对打球的人群连看都不看一眼。老师表扬了儿子。丈夫一激动又买了一副新球拍要送给儿子,被儿子拒绝了。
其实,儿子做梦都在跟小伙伴比赛,记得有一次,因为梦里赛事激烈,居然从床上打到了地下,害得我和丈夫以为闹地震,抱起儿子就往楼下跑。
我对儿子说:要想在乒乓球上练出点水平,仅靠苦练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知识的指导,得掌握速度、角度的关系,需要一定的心理韧性和大脑的灵活性。总之,瞎打不会提高技术水平,掌握的知识越多,你的大脑反应速度就越快。仅仅会打球或只会啃书本的孩子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爱玩儿又会学习的孩子。
慢慢地,儿子成熟了许多。在他的世界里,打乒乓球和学习不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了。现在,上体育课或者课外活动时,在乒乓球台子四周会围着不少同学,他们既是啦啦队,也是参赛者,个个脸上汗珠滚滚,人人激动兴奋。其中那张最熟悉的面庞,就是儿子。
责任编辑/段冬梅
球台在教学楼的后面,从教室的后窗户往下看,5副球台一字排开,那种阵势是颇有吸引力的。夏天,教室里所有的窗户都打开,如果有人在下边打球,坐在教室里就能清晰地听到乒乓球起落时与水泥台相撞击的悦耳响声,那声响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儿子的注意。
儿子爱打球达到了入迷着魔的程度。打起球来,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只盯住小鸟儿一般飞来飞去的橘黄色弧线,不停地围着球台跳来跳去,夸张的动作和遭遇险球时的惊呼声,常使你不认为他在打球,而误以为他在做什么游戏。因为专一,儿子会忘了上课;又因为不上课,儿子玩得十分开心。
在学校玩儿,在家里也玩儿。但是在家里空间太小,玩起来就要受到诸多限制。比如中午,我和丈夫要午休,啪啪啪,儿子几板打下来,难免遭到我们的一致反对,弄得儿子沮丧而又无奈;到了晚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完成后,可以放松一下了吧,但是打不了几下,左邻右舍就会通过暖气管子颇有分寸地表达他们的抗议。
儿子苦恼极了。
广告上说,有一种邓亚萍牌的乒乓球案子,可大可小,伸缩自如,能打球,能当写字桌,还能当饭桌使用。儿子拉着我和丈夫的手兴致勃勃地来到商场,下定决心要买一副,真正当一回乒乓球的主人。尽管钱都攥出了汗,但售货员说:没货!儿子的梦再一次被击碎。
儿子仍爱着他的乒乓球,如痴如醉。
因为打球,儿子的学习成绩一度下降,如果说做母亲的心里不着急那肯定不是真话。儿子看着自己卷子上那些日益增多的红叉羞愧得直掉泪。儿子哭完后对我说:您把我的球拍没收了吧……
以后,我时常看到这种情形:儿子望着家里惟一空出的那面墙发愣。顺着儿子的目光看去,我发现墙上布满了手指般圆圆的小坑儿,那是儿子日复一日不懈努力的结果-墙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儿子要求自己每次击球不能出线。当然,他不可能保证每次都成功,一旦出圈,儿子惩罚自己的办法是:延长"练球"时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那坑坑洼洼的墙面,经阳光一照,会反射出鱼鳞似的亮斑,斑斑点点里寄托着一个孩子的梦。
我告诉儿子:其实打球并没有错,错在你没有把握好时间。不会把握时间的人,也就无法把握自己。
此后,儿子学习认真了,没事儿不再往学校后院里跑,甚至走过球台时故意将头扭到一边,对打球的人群连看都不看一眼。老师表扬了儿子。丈夫一激动又买了一副新球拍要送给儿子,被儿子拒绝了。
其实,儿子做梦都在跟小伙伴比赛,记得有一次,因为梦里赛事激烈,居然从床上打到了地下,害得我和丈夫以为闹地震,抱起儿子就往楼下跑。
我对儿子说:要想在乒乓球上练出点水平,仅靠苦练是不够的,它需要一定知识的指导,得掌握速度、角度的关系,需要一定的心理韧性和大脑的灵活性。总之,瞎打不会提高技术水平,掌握的知识越多,你的大脑反应速度就越快。仅仅会打球或只会啃书本的孩子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爱玩儿又会学习的孩子。
慢慢地,儿子成熟了许多。在他的世界里,打乒乓球和学习不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了。现在,上体育课或者课外活动时,在乒乓球台子四周会围着不少同学,他们既是啦啦队,也是参赛者,个个脸上汗珠滚滚,人人激动兴奋。其中那张最熟悉的面庞,就是儿子。
责任编辑/段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