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基腐成潮的深度解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tt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观当今银幕荧屏,“基情”成为一种噱头,“卖腐”成为一种风潮。友谊之上,恋人未满,这种亲密而微妙的关系,在男人之中被称为“好基友”。他们是兄弟、哥们儿、死党、闺蜜,也是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好朋友。在思想愈加开放的今天,荧屏上也不乏基腐潮流。人们在对“腐”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是对传统文化的打破还是沿袭?笔者将以热播剧《古剑奇谭》为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腐女;同性恋;女性;男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5-0086-02
  2014年热播剧《古剑奇谭》,堪称史上“颜值”最高的仙侠剧,收获了84.1亿次的视频点击量和6.3万条的网媒关注度,在同时段播出电视剧中名列第一,击败了厚重年代剧《红高粱》和爆笑喜剧《爱情公寓4》。《古剑奇谭》改编于国产电脑游戏小说《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主要讲述的是:乌蒙灵谷的少年韩云溪背负着灭族惨祸,后来失去记忆,改名为百里屠苏,相继与欧阳少恭、风晴雪、方兰生等人邂逅并开始了一段魔幻传奇之旅。该剧依托湖南卫视的强大平台,借助原游戏打下的粉丝基础,在互联网助推下引发了收视狂潮。但是,这部热剧火爆的最大亮点是剧中两大男主人公非同一般的兄弟情谊所带来的无限遐想,网友甚至将该剧戏称为“古剑基谭”,故事发展与人物走向让位于大师兄和屠苏之间令人浮想联翩的“基情”戏码,二人之间惺惺相惜、互相牵挂的亲密举动为众多腐女们津津乐道。
  一、“腐”文化溯源
   “腐女”一词源于日语,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转化而来,为喜爱BL(Boy’s Love)的女性的用语[1]。“腐女”是耽美文的接受对象,“耽美”来源于日本文学,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沉溺于美”。 耽美派的原本含义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 [2]。耽美文学是读者按照自己的期望和想象臆造出来的男同性恋作品,而且阅读群体主要是“腐女”,她们本身是异性恋群体。实际上,“腐”在日语中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但是在中国却受到众多青年女性的热烈追捧,但凡关注过一点相关讯息的便以“腐女”自居。
  二、“卖腐”现象产生的原因
  1.女性的自我认同危机
  在社会学里,认同被划分为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社会认同指群体认同和社会对于群体的分类。群体认同是主观上的归属感,分类是客观上社会对于该群体的定位。社会认同解决“我们是谁”的问题,与“他们是谁”相区分。个人认同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对个人的分类。它融合了个人的各种社会认同身份(如年龄、性别、职业等),是各种社会认同要素在个人身上的独特的综合[3]。“卖腐”从字面上讲就是一种虚构的假定存在,是自我认同的一种表象,作品中投射出来的是模糊不清和暧昧不明的幻想,因而腐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分不清幻象与真实。
  2.追求纯粹、梦幻的审美体验
  “在人类演化的过程里,视觉已经渐渐被其他官觉取代,而成为我们接受外来印象的第一孔道。[4]”《古剑奇谭》中的男性角色全是清一色的眉清目秀、高大挺拔,除了拥有令无数女性魂牵梦萦的外貌条件,还被赋予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过人的技能本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这种美的享受正是女性观众体验快感的一种来源。
  “‘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将骑士式的‘浪漫情爱’观念引入国门,成为日后对爱情的经典诠释。[5]”这种精神爱恋的特征为:爱情只在于追求的过程,而不在于婚姻,在意过程的苦苦追求;讲究心灵的沟通和个人的体验;无关性爱;强调一见钟情,伴随着浓烈的自虐倾向。这种精神之爱高于肉体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众多女性心中的美好愿望,“腐女”们迷恋美少年并不代表她们有同性恋倾向,而重点在于追求这种美的享受。当满屏充斥污秽粗俗的性爱场面时,《古剑》中简单质朴的感情,如同一股清风给炎热的酷暑带来一份平静和安详。当屠苏一次又一次被同门诬陷不容,只有陵越相信他、关心他、保护他;每次屠苏有危险,大师兄陵越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为屠苏解围。大师兄对于师弟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照顾,也正是每一个生活在冷漠、平淡生活中的“腐女”无比渴望的美好感情。“腐女”更愿意将这种超越生理性别和穿越重重阻碍的感情看作是真爱,这种一厢情愿的臆想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向往和憧憬。而且故事题材是仙侠魔幻剧,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的虚幻构思,这为“腐女”逃避不得志的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臆想场所,在这里她们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自己代入到剧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获得一种忘我的体验。
  3.反性道德下的另辟蹊径
  “性”在崇尚克己内敛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禁忌。禁欲主义反映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位西方观察家曾经访问中国时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的性行为是一个禁忌的问题。极端拘谨的清朝传统被结合进了革命学说里,但不包括那种与官方的清教相悖的放荡的亚文化部分。卖淫不复再见,而性病已得到有力的控制;同性恋和手淫不公开讨论;青春期和青年期性关系不受鼓励……[6]
  研究表明,腐女群体的年龄分布大致在14~25岁,她们对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题材的各种小说、漫画或影视作品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从心理学异性关系的发展角度上来看,这一年龄段的人们正处于“异性接近期”和“异性爱恋期”。“与异性交往”无疑是这个年龄段青少年重要的生活课题。然而国内的青少年性教育相当滞后,处于性成熟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变化使他们对于异性萌发了兴趣和好奇,但是因为无法从正规渠道了解健康全面的性知识,他们对于“性”的态度一般在“不好意思”、“厌恶”、“痛苦”、“与我无关”等态度中徘徊。尤其是在父权制度下生存的女性,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剥削更为强烈,她们不愿也不敢去公开自己的好奇和情绪,长时间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状态中。然而在腐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描述或传达男性与男性的暧昧和甜蜜,使得青少年时期的少女们在观看的时候既能获得快乐、刺激的体验又能摆脱道德的束缚。因而此类作品能够对青年女性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男性作为“他者”而存在
  耽美作品备受青睐,但绝大部分的受众却都是女性,因此,女性是耽美作品的主要消费者。同时,女性在耽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除了作为接受者,还时常扮演传播者的角色,为耽美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1.男性作为被观看者
  不同于传统文学或影视中通常以男性视角作为审美出发点,耽美作品立足于女性的审美视点,通常都按照女性的审美标准来创作,从而满足女性的需求和喜好。欧阳少恭温柔体贴、优雅睿智;百里屠苏沉默寡言、善良敏感;方兰生幽默风趣、活泼可爱。剧中的男性角色丰富多彩,满足了电视机前不同女性观众的需求。李银河曾经提过:“同人女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好恶来判断BL作品,标准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不是美型或有没有魅力。[7]”拥有不同性格特质的男性主人公们无一例外的都是颜值爆表的新生代奶油小生,传统审美认知中注重力量、勇猛、霸道的男性气质被削弱,男性形象中柔美的一面被放大。目前国内外对于男性的审美开始倾向女性美,无论是少女还是熟女都更加喜欢细腻、干净、精致等,带有某些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耽美作品中为了迎合女性的审美观,将男性作为欣赏对象,女性的思想和观点左右着剧情的发展。同时,故事的见证者是风晴雪,将女性作为叙事主体,通过女性的视角娓娓道来。
  2.打破传统配对模式
  在传统价值观中,女性的地位卑微低下,在两性关系中总是处于被支配的被动地位。耽美作品中,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情谊作为重点来刻画。第三集屠苏跟姑苏鸟妖决斗负伤,欧阳少恭主动照顾屠苏,替屠苏解穴,屠苏半裸香肩不胜娇羞,脸侧向一边,而少恭则在一旁眼神深情。陵端进门撞见这一幕说道:“这大清早的衣冠不整,你们俩在做什么?”还有前世的太子长琴每日抚琴给悭臾听,悭臾承诺将来自己修炼成应龙,要让太子长琴坐在他的龙角旁乘奔御风看尽山河风光,以作报答。太子长琴回应道:“山中不知岁月,待得久了心如沉水,弹琴奏乐本是为了怡情,但若无你陪伴,未免也太过孤单,何来报答之说?”等诸多基情片段和台词。除了剧中腐味浓厚的桥段,戏外的李易峰和陈伟霆更是基情无限,耐人寻味。片方宣传时还推出与剧中角色相对应的Q版漫画人物,并将苏苏、陵越、晴雪打造成三角恋,同时片方还爆出多条基情拍摄花絮。不仅如此,粉丝们还各自划分了不同阵营,有支持屠苏和少恭在一起的苏恭党、有看好屠苏和陵越CP的苏越党、还有希望屠苏和晴雪幸福的苏雪党等,粉丝们还自己创作她们喜欢的配对视频、恶搞图、MV等。才子佳人的传统配对模式被摒弃,全民都参与到剧情的创作中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剧中人物进行任意配搭。
  3.女性人物形象丰富多彩
  百里屠苏和风晴雪、欧阳少恭和巽芳、方兰生和襄铃、大师兄陵越和芙蕖、师尊和红玉等五对男女虽然互生情愫,但最终都没有在一起。以往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缺失或弱化,而在该剧中女性不再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每个女性身上都闪耀着独立个体的光辉,《古剑》结局,巽芳毒发身亡与少恭在烈火中永逝;屠苏散灵之后,晴雪独自一人踏上了万里征途;襄铃告别兰生,跟随向天笑出海去遥远的青丘之国与家人团聚。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精彩纷呈,人物性格展现多样魅力,她们从来不依附于男性,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并善于对未来进行筹谋和规划。这样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女性观众想要在恋爱关系中减轻对于男性的依赖心理。
  四、结 语
  在“卖腐”蔚然成风的众多影视剧中,我们看到了作品中对于同性恋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在思想越来越开放的今天,人们对于同性恋群体的认同和宽容度越来越高,这是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此类文本中,或多或少地窥探出遵守传统男权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女性主义的相互妥协。
  参考文献:

  1. 好搜百科[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3170268-3341004. html.
  2. 好搜百科[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5349258-5584714. html.
  3. 叶娜.群体认同的结构与动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霭理士.性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郑丹丹,吴迪.耽美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J].浙江学刊,2009(6).
  6. (美)J·莫尼,H·穆萨弗.性学总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7. 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传馨]
其他文献
传媒教育既倡导埋头干事,也要注重抬头看路。依托科研活动,带动教学创新,顺应传媒教育发展规律,既达到科研反哺教学,又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强合作促发展,翘首应对媒介融合中的“核聚变”。  编者按: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媒介融合之势日渐突出。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当代传媒教育拓宽了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传媒类高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办学体制壁垒、开辟传媒教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竞争格局,报纸媒体试图通过媒体融合以期在媒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报纸媒体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成为新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分析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其微博传播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等三方面的特点,以探讨都市报在面临新媒体转型时应具备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关键词:新媒体转型;网络角色整合;本土化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穹顶之下》雾霾报道为例,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给媒体更好地进行环境问题报道提供一些参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实质上是在有效地践行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利,同时也能够帮助受众清晰地认知自身所处的环境。媒体需要发挥积极性,了解受众的心理,并进行高质量的报道,从而对受众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关键词:环境问题报道;受众心理;行为引导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对恶性事件的新闻报道逐渐增多,对于案发过程、事件背景、当事人个人情况的挖掘和描述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甚至有炒作、渲染、煽情等行为出现。其中部分报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社会后果,包括可能引发犯罪模仿、伤害当事人及家属、错误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在恶性案件的报道中,如何在保证受众知情权与避免不当报道引发不良社会后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本文所关心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关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网民评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网络网民评论的特点、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网民的特点如本身的多样性、娱乐性等问题,对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是怎样实行消解以及消解的后果和对此问题的反思,以及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更合理地建造网民评论机制。关键词:网络评论;新闻;新浪微博中
期刊
摘 要:电子传媒时代,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霸主。在社会生活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构、文化的整合,无一不与它相关。人们日益陷入现代媒体所构造的符号世界中,受到种种符号暴力的控制而不自知。作为社会的雷达、调节器和舆论监督器,现代媒体必须增强文化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通过卓有成效的话语方式,才能真正成为民众了解外部世界的信息
期刊
摘 要: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迅速发展,女权主义者开始关注媒介中的女性形象。90年代后期,中国的男性杂志逐渐兴起,21世纪才得以繁荣发展。女性在我国男性时尚杂志中呈现出多样的特点,成因很多。本文选取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男人装》与《时尚先生》两本男性时尚杂志对比研究,从凝视视角剖析男性时尚杂志中女性形象的成因及其传播效果。关键词:男性时尚杂志;女性形象;内容分析;凝视中图分类号:G201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女性主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电影中的体现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以电影《后会无期》为例,以电影中的四次“告别”为线索,结合对影片中不同人物命运的分析,把不同时期的“告别”和女性形象结合在一起,并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别以女性对男性初始感情观的影响、对男性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对男性行为成熟塑造完成的影响以及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在电影《后会无期》中女性对男性的影响和改造
期刊
摘 要:“真人秀”作为越来越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虽然形式居多,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却不多。《奔跑吧!兄弟》以电视节目黑马之势,成为2014年度最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真人秀节目,以此看到我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创新的一大进步。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论述。从节目的整合式创新、节目理念、节目定位、竞技环节、节目内在价值、节目传播和经营角度分析创新之处,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及节目创新的现实意义,进
期刊
摘 要: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