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量自动化技术的营配一体化研究

来源 :今日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t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得以优化、完善和运用,将其运用于营配一体化系统,则能提高营配一体化的运行水平。从而确保系统工作效率,也能達到实时数据的动态分享。文章首先分析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应用现状及优势,最后探讨了计量自动化技术接入营配一体化系统的方法与成效。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技术;营配一体化系统;接入方法;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0)06–0–03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and Distribution Based on
  Metr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Xia Hua-ji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the power meter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an be optimized, improved and applied. If it is applied to the op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gration system, the operation lev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can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also can achieve the dynamic sharing of real-time dat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status and advantages of metering automation system,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integrating meter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to op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gration system.
  [Keywords]measurement auto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gration system; access method; application effect
  建立在GIS平台的营配一体化系统具有广泛的功能和作业,能够负责配网系统生产、营销各类业务,突破了系统之间的隔断状态,实现了各个系统间的数据联通、同步交流与分享,也客观上提高了不同业务部门的协作、交流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计量效率,将营配一体化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1 计量自动化系统特点与应用现状
  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基于计量自动化技术的信息系统,能够发挥计量遥测、客户负荷分析、公变计量检测以及低压集抄等多方面的作用,和营销系统关联紧密。以下为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从当前来看,电力计量系统仅仅借助简单接口同营销系统建立联系,传输抄表的数据、信息,脱离了营配一体化系统,无法达到同营销系统、GIS等的数据化传输。计量自动化技术系统体现出高度自动化的功能,成为线损四分领域的一些重要业务的技术基础,可以发挥配电监测、客户负荷管控等功能,然而,其不足在于其接口落后,无法达到计量系统和营配一体化系统之间的对接,特别是生产系统的负荷割接难以实现,而且营配一体化系统正在逐步发展、升级,逐步创建起了准实时平台、综合停电管理信息平台等,这些平台的运行要在动态抄表数据支持的前提下,但是,原始接口所提供数据的使用范围有限,局限于营销系统与计量系统的单独使用,难以达到营配一体化系统的数据传输与分享。
  现阶段,生产系统已经逐渐开发了负荷割接类似的任务,一般通过纸质传单来传输信息,借助人工维护计量系统电网拓扑,其中必然有时间需求,难以确保电网拓扑动态变化、更新,同时,人为操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产生各种错误,最终导致计量系统的数据、信息可能失准、失真,严重影响营销系统的抄表成功率。同时,计量系统能够围绕线损四分领域的一些重要业务给予大量的技术支撑,具体包括:配电监测、客户负荷监管等,然而,最初的接口无论是型号还是功能都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计量系统和营配一体化子系统之间的业务对接,特别是生产系统的负荷割接方面的业务。此外,正在持续不断普及营配一体化功能,例如:准时平台、综合停电管控信息平台等,都必须要及时地得到动态的计量抄表数据,同时,最初接口内所传递的信息、数据也局限于在营销系统、计量系统等中被运用,不能通过信息分享的方式来持续运行,也就不能实现营配一系统系统中各个分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营配一体化系统则选择了soa架构来达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集中互动,借助此架构和webservice这2大技术,仅仅要求面向计量系统研发出webservice接口以及集成平台的流程,计量系统就能够借助此平台达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沟通与信息交流。
  2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 采用高端先进技术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借助于现代电子科技、计算机技术,这就使得来自于供电企业与客户的用电数据可以被高效、精准、安全、稳定地被计算、计量、采集与储存,进而确保所采集的一切数据、信息可以被便捷地分析、传输与计算,并最终编成各种报表。
  2.2 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电量、功率计量以及有功计量、用电事件数据记录以及分时计量等数据都能借助此单位的多功能监测计量终端来加以处理。
  2.3 精准的计量抄表
  不同于电磁感应原理支持下的机械计量,交流采样原理所达到的电子計量监测计量终端无需较多的功耗,从而精准计量表计数据。同时,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有效地克服人为抄表的失误问题,而且可以远距离抄表、远程传输数据。
  2.4 高效的线损统计功能
  能够在现场大范围、高密度采集数据,而且频率升级至分钟级别,数据采集过程中,现场的一切数据信息能够按照每月、每日等来定时采集,或者结合所需在固定时刻采集,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当线损处理信息系统接收这些数据后,分析软件就能根据所设定的统计规则来对应算出四分线损数据。
  3 基于计量自动化技术的营配一体化
  3.1 可行性分析
  3.1.1 集成技术的支持
  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体系结构,主要借助标准XML与SOAP标准协议能够把不同类型的异构系统便捷、高效地集成至一个系统群内部,从而高效地推进了企业应用集成的实施,为企业高效利用交互集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与科学的出路。营配一体化系统主要借助SOA架构来集成不同子系统,通过SOA架构和网络服务技术有效配合,仅仅需为计量系统创造出Webservice接口与集成平台流程,计量系统就能够利用集成平台达到和相关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分享。
  3.1.2 丰富的数据存储技术支持
  大量的数据存储技术支持下,可以实现各个数据库跨越平台的传输,实现有损压缩、无损压缩与数据存储等,从而达到大量数据的高效检索,借助此数据库可以存储计量系统的浩瀚的原始抄表数据,从而确保不同系统抄表数据的高效读取。
  3.2 计量自动化技术接入营配一体化系统
  3.2.1 优化完善计量系统电网拓扑
  营配一体化系统内生产系统的电网拓扑结构:变电站,馈线、变压器,相反,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电网拓扑结构:变电站,馈线,用户,计量终端,用户电表,其中缺失了变压器,这就使得计量系统难以收到来自于相关系统所传输的变压器信息、数据,特别是来自于生产系统的负荷割接信息,对此,在开发接口之前必须首先改进计量系统的电网拓扑,增设变压器,从而使得模型整体上变成:变电站、馈线、用户、计量终端、用户电表,这样来自于生产系统的有关变压器的一切信息、数据都能被收入计量系统,也能同时修改、完善用户所对应的馈线,实现负荷的割接,也能实现和生产系统电网拓扑结构之间的关联,实现信息的动态更新。例如:业扩工程增设了用户变压器,利用生产系统电子化移交来传输变压器更变信息流程,将信息数据动态同步地转移至计量系统,并及时地发出信息修改信号,以此对最新用户信息的归档。
  3.2.2 开发不同系统接口
  计量自动化系统最新开发增设Webservice接口,从而方便集成平台使用,从而达到计量系统变电站、馈线、用户、计量设备、表计等的增设、完善、修复等。营销系统则最新增设XML生成接口,并采取此文件格式来面向集成平台来提供营销系统内各个用户、计量终端、电表等相关信息的增减与修复。集成平台也同时增设了数据处理的程序,可以分析、验证来自于营销系统的用户数据、计量设备信息以及表计信息等,也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转换,同时,借助计量系统Webservice接口,把数据信息逐步地传输至计量系统,集成平台可以完善、修复最初数据的处理流程,并同时把来自于生产系统的有关变电站、馈线和变压器的数据等传输至营销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借助计量系统的Webservice接口来把数据传输至计量系统。集成平台数据库系统最初所掌握的变电站、馈线、变压器的有关数据则将增添至计量系统内部的ID字段,同时,增加用户、计量终端、表计的对应表。
  3.2.3 初始化存量数据
  所谓的数据初始化就是将不同子系统所描述的现实对象的实例属性逐渐统一化,具体可以按照下面步骤执行:
  (1)编制不同对象的关联规则、覆盖规则;(2)获得不同系统内不同对象的数据、信息,借助数据库系统按照关联规则来实施自动化配对,其他数据则能以人为方式来匹配,最终应把匹配所得出的结果传输至集成平台的对应表内;(3)集成平台可以按照对应表以及覆盖规则等来将系统内部各个对象的属性进行统一化处理;(4)一些特殊的数据无法通过自动化或人为地匹配,彼此间没有关联意义,则属于系统遗漏性数据,就要后期进行重新补充录入。
  3.2.4 抄表数据入库
  由于直接获取来自于计量系统的数据、信息需要较长时间,无疑为系统带来压力,可以将专门的服务器设置在计量系统中,并在特定时刻导出增量抄表数据,直接录入文件夹,而且数据库服务器也配置了监控程序,能够动态地处理、删掉一些文件,根据计量系统服务器的相关功能、性质等来确定定时时长,当服务器功能较优,应缩短时长,并加快生成实时数据文件,此数据库能动态变化、更新,具体的定时长短与数据库自身的更新速度有关。
  4 计量自动化技术对营配一体化的应用效果
  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不需要在计量系统中收集数据,也就是一切更新的动态数据都能及时地传输至计量系统,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了计量数据的高效、精准。集成平台具有动态、及时更新的计量设备关联关系,能够为动态获取抄表数据来创造条件,而且经过优化升级的数据库也可以集中、有效地访问抄表数据,从而让来自于计量系统中的动态数据分享于营配一体化的不同子系统中,从而为更高水平的功能的开发创造了数据条件。
  5 结束语
  计量自动化系统为电力系统的数据计量提供了高度自动化的计量服务,将计量自动化系统接入营配一体化系统,以此来充分发挥计量系统的自动化计量优势,一方面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动态获取、采集、分享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推动营配业务一体化的实现,提高电力企业整体的组织管理效率,提高其经营效益,进而推动电网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健,倪建立.配电网自动化新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 赖佳栋.营配一体化的城市电网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吴记江.营配一体化平台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4] 陈航.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异常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7.
  [5] 陈达峰.计量自动化接入营配一体化的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11(20):89,107.
  [6] 夏天,王海吉,杜旭,等.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项目研究与设计[J].电力技术,2010(4):20-22,35.
  [7] 陆凯.基于GIS的太原地区电网智能营配一体化实用研究[D].北京:华北科技大学,2015.
  [8] 刘丽珠.基于营配信息集成的10 kV馈线的异常的快速定位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28-29.
  [9] 张焕强.基于计量自动化的配网远程监测及故障研判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96-97.
  [10] 谭致远.基于用电行为分析的在线用电异常及风险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其他文献
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一直是值得教师研究的
2008年7月27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谈绪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奥运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所有场馆交通便利、质量优良,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既方便运
介绍了某型无人机飞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总体功能,阐述了该平台的硬件选型原则、选型方案、基本功能及自制部件的设计过程,对各分系统仿真软件设计框架进行了描述。最后,
目的鼻窦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是少见肿瘤,好发于儿童,成人患者相对更罕见,极易误诊,比较成人和儿童患者临床、影像和病理的异同,有助于提高对成人鼻窦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