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环境污染和营养过剩等原因造成的疾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饮食卫生的要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新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力驱除有害物质
以往,人们往往只是追求口感好,对饮食的要求主要是色、香、味。此外,喜欢美观的人再要求食物的外观,追求吉利的人讲求命名的蕴意(如过节吃合家欢,婚礼用鸳鸯戏水),具有卫生常识的人(特别是患者)对食品清洗彻底、消毒灭菌,有现代医学常识的人还注意到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及营养均衡,并遵循疾病的营养学要求来选择食物。现在则进一步注意到烹饪时限制油温和动物脂肪,用味精后不再高温煎炒;了解到加工食品(如烧烤、肉松、腊肉、香肠、话梅蜜饯等),大多含亚硝酸盐、防腐剂,前者有可能致癌,后者对肝脏有害;膨化食品含糖、脂肪量过高,能破坏营养均衡,导致高脂血症、肥胖症;腌制品盐分过高,对肾脏病、高血压有害;饼干、果冻类含有香精、色素,能损伤肝脏;发达国家已将麦当劳、炸薯条、肯德鸡、三明治、比萨饼、咖啡、可口可乐、果冻、人造黄油、方便面等速食或保鲜食品列为垃圾甚至致癌食品。
鉴于食品可能会受到黄曲霉素、化肥、抗生素、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许多人主张对大米反复搓洗,蔬菜用水泡40分钟以上甚至加少量食盐,水果削皮后再吃,这些做法与以往的卫生学观点已大不相同。随之,各种新型的洗涤用品及臭氧机、纯净水等,也应运而生,其功过尚有待世人评说。
二、强调素食为主、营养均衡
我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曾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说:过食肥甘厚味的食品,可以使人患严重的疮疡。提倡素食是我国养生家的一贯主张。人类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应当以吃素为主。例如;人的牙基本上是臼齿,一般有28-32个,其中只有4个适宜吃肉的犬齿,且形状不典型。哥伦比亚韩博士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小肠短,大肠不平滑,而且重叠在一起,不适合以食肉为主?穴肉食动物小肠长、大肠直而平滑?雪。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有以下弊病:1、能产生大量的胆固醇、尿酸、尿素氮等有害物质。2、使人的血液呈酸性、粘稠度增高,导致多种疾病。3、肉类的残渣少,在肠内过度停留(便秘)产生许多毒素,人吸收后会加速衰老、生病、甚至死亡。发达国家的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结构的弊病已日益被公认,但是,由于近年来西方食品的普及,在我国不止成人,就连中小学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甚至冠心病患者。
实验还证实:猪、羊、牛、鸡、鸭、鱼、鸟等动物被处死时,由于情绪紧张或恐惧而感觉痛苦,体内会分泌出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迅速输送到全身的微细血管及肌肉,人吃了含有上述有害物质的肉类,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血管病等许多致命的疾病。一支烟大小的这种有害物质,就可以使人致命。由于生命力越强、灵性越高的动物,被处死时越痛苦,分泌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越多(龟、鳖等动物就属于这种情况),目前许多人因为害怕其危害,开始拒绝食用这些以往被公认的大补之品。
目前,发达国家开始限制脂肪、热量、蛋白质的摄入量,大力提倡采用以粗纤维粮食和新鲜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结构,认为素食不仅有益于健康,还如同我国古语所谓:“素食者,慧而巧”,能使人提高智商。美国对素食者的大量研究表明:他们比肉食者更为强壮、敏捷、耐力持久,在肥胖症、糖尿病、结肠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确实低于肉食者,因此,美国饮食协会认为:吃素有益健康。除了因为信仰而吃素的宗教界人士,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到食肉的种种弊端,不愿意为口腹之快而伤身!当今世界已掀起以蔬菜、水果、豆类、谷类、种子、坚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的素食风!
在此奉劝大家,不仅急性感染、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痛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应限制肉类的摄入,对于可用素食替代进行调养、治疗的,均应以素食为首选!
三、中医营养学日益受到有识之士青睐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意思是说:作为医生,首先应当弄清楚病因,再根据辨证应用饮食疗法,治不好时再用中药。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毒药(在这里泛指中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指出了用中药治病,应当配用气味适合病情的食物(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来补益精气。
中药,特别是药性猛烈的中药,往往收效快而且效果好,但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味道不佳往往难以坚持服用。若根据辨证挑选对自己体质或病证有保健、治疗作用的某些食品,变换花样烹制,持之以恒地服用;同时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或加重自己疾病的食品,长期坚持食用或与中药合用,则由于容易接受且效果更佳。单纯饮食或中药与食品合用,通常称为中医食疗或药膳,属于中医营养学范畴。为了更高的健康目标,有识之士已开始青睐中医营养学。
同样的食品,对某种生理或病理状态的人,具有保健甚至治疗作用,而对另外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人,却会引起不适、甚至致病;前者为宜食食品,应该经常吃;后者是忌食食品,应该避免;例如:味辛性温热的食品,对先天或因病导致的阳虚体质患者有益甚至有治疗作用;而先天或因病导致的阴虚体质患者吃了就会引起不适,甚至加重原有的病情;辛燥的食品在梅雨季节对大多数人有益,而秋季干燥,很多人吃了会上火。
尽管中医有句俗话:“胃喜为补”,意思是说人在生病或某个时期喜欢吃、吃下去感觉舒服的食物往往对身体有好处,中医营养学并不那样简单;它既不同于民间流传的食物养生和忌口,也不同于根据病症和食物营养成份计算来安排饮食的现代医学,而是象用药、施针一样,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来选择食品,甚至还要因人、因地、因时、因年龄、生理或病理状况的差异,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全力驱除有害物质
以往,人们往往只是追求口感好,对饮食的要求主要是色、香、味。此外,喜欢美观的人再要求食物的外观,追求吉利的人讲求命名的蕴意(如过节吃合家欢,婚礼用鸳鸯戏水),具有卫生常识的人(特别是患者)对食品清洗彻底、消毒灭菌,有现代医学常识的人还注意到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及营养均衡,并遵循疾病的营养学要求来选择食物。现在则进一步注意到烹饪时限制油温和动物脂肪,用味精后不再高温煎炒;了解到加工食品(如烧烤、肉松、腊肉、香肠、话梅蜜饯等),大多含亚硝酸盐、防腐剂,前者有可能致癌,后者对肝脏有害;膨化食品含糖、脂肪量过高,能破坏营养均衡,导致高脂血症、肥胖症;腌制品盐分过高,对肾脏病、高血压有害;饼干、果冻类含有香精、色素,能损伤肝脏;发达国家已将麦当劳、炸薯条、肯德鸡、三明治、比萨饼、咖啡、可口可乐、果冻、人造黄油、方便面等速食或保鲜食品列为垃圾甚至致癌食品。
鉴于食品可能会受到黄曲霉素、化肥、抗生素、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许多人主张对大米反复搓洗,蔬菜用水泡40分钟以上甚至加少量食盐,水果削皮后再吃,这些做法与以往的卫生学观点已大不相同。随之,各种新型的洗涤用品及臭氧机、纯净水等,也应运而生,其功过尚有待世人评说。
二、强调素食为主、营养均衡
我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曾指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意思是说:过食肥甘厚味的食品,可以使人患严重的疮疡。提倡素食是我国养生家的一贯主张。人类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应当以吃素为主。例如;人的牙基本上是臼齿,一般有28-32个,其中只有4个适宜吃肉的犬齿,且形状不典型。哥伦比亚韩博士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小肠短,大肠不平滑,而且重叠在一起,不适合以食肉为主?穴肉食动物小肠长、大肠直而平滑?雪。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有以下弊病:1、能产生大量的胆固醇、尿酸、尿素氮等有害物质。2、使人的血液呈酸性、粘稠度增高,导致多种疾病。3、肉类的残渣少,在肠内过度停留(便秘)产生许多毒素,人吸收后会加速衰老、生病、甚至死亡。发达国家的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结构的弊病已日益被公认,但是,由于近年来西方食品的普及,在我国不止成人,就连中小学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甚至冠心病患者。
实验还证实:猪、羊、牛、鸡、鸭、鱼、鸟等动物被处死时,由于情绪紧张或恐惧而感觉痛苦,体内会分泌出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迅速输送到全身的微细血管及肌肉,人吃了含有上述有害物质的肉类,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心血管病等许多致命的疾病。一支烟大小的这种有害物质,就可以使人致命。由于生命力越强、灵性越高的动物,被处死时越痛苦,分泌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越多(龟、鳖等动物就属于这种情况),目前许多人因为害怕其危害,开始拒绝食用这些以往被公认的大补之品。
目前,发达国家开始限制脂肪、热量、蛋白质的摄入量,大力提倡采用以粗纤维粮食和新鲜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结构,认为素食不仅有益于健康,还如同我国古语所谓:“素食者,慧而巧”,能使人提高智商。美国对素食者的大量研究表明:他们比肉食者更为强壮、敏捷、耐力持久,在肥胖症、糖尿病、结肠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确实低于肉食者,因此,美国饮食协会认为:吃素有益健康。除了因为信仰而吃素的宗教界人士,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到食肉的种种弊端,不愿意为口腹之快而伤身!当今世界已掀起以蔬菜、水果、豆类、谷类、种子、坚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的素食风!
在此奉劝大家,不仅急性感染、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痛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应限制肉类的摄入,对于可用素食替代进行调养、治疗的,均应以素食为首选!
三、中医营养学日益受到有识之士青睐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意思是说:作为医生,首先应当弄清楚病因,再根据辨证应用饮食疗法,治不好时再用中药。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毒药(在这里泛指中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指出了用中药治病,应当配用气味适合病情的食物(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来补益精气。
中药,特别是药性猛烈的中药,往往收效快而且效果好,但其毒副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味道不佳往往难以坚持服用。若根据辨证挑选对自己体质或病证有保健、治疗作用的某些食品,变换花样烹制,持之以恒地服用;同时避免进食可能诱发或加重自己疾病的食品,长期坚持食用或与中药合用,则由于容易接受且效果更佳。单纯饮食或中药与食品合用,通常称为中医食疗或药膳,属于中医营养学范畴。为了更高的健康目标,有识之士已开始青睐中医营养学。
同样的食品,对某种生理或病理状态的人,具有保健甚至治疗作用,而对另外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人,却会引起不适、甚至致病;前者为宜食食品,应该经常吃;后者是忌食食品,应该避免;例如:味辛性温热的食品,对先天或因病导致的阳虚体质患者有益甚至有治疗作用;而先天或因病导致的阴虚体质患者吃了就会引起不适,甚至加重原有的病情;辛燥的食品在梅雨季节对大多数人有益,而秋季干燥,很多人吃了会上火。
尽管中医有句俗话:“胃喜为补”,意思是说人在生病或某个时期喜欢吃、吃下去感觉舒服的食物往往对身体有好处,中医营养学并不那样简单;它既不同于民间流传的食物养生和忌口,也不同于根据病症和食物营养成份计算来安排饮食的现代医学,而是象用药、施针一样,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来选择食品,甚至还要因人、因地、因时、因年龄、生理或病理状况的差异,做出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