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通过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的历史沿革与地位进行回顾,根据课程特点及面向的对象,重点对课程教学改革原则、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达到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为其他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65-02
一、引言
教学改革长期被全国人民所关注,更是教育界坚持不懈的工作任务。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教育教学问题不断积累和释放。全国人民期望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广大教学工作者希望不断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的期望。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中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1]2012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2]。上述文件中对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正如教育界广泛认可的那样,教改“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可见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和难度很高的一环,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课程改革也得到了不同专业教师的关注[3-6]。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和专业将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分开来上。对于地质类,重视矿产资源勘查,而很少关注资源开发。本文根据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达到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为其他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二、课程沿革及地位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包括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是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学生的必修课,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中的特色课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最早可以上溯到1956年,是我国组建成立“三系”时就设置的专业课程。到2000年以来,国家对包括铀矿在内的资源需求增加,再加上国家对整个地质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地质行业进入了“第二个春天”,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以原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师资为主体,结合原地球化学专业,申请成立了“地球化学”专业,在2002年招收了第一届“地球化学”本科生。在培养计划中恢复并扩展了原找矿勘探方面的内容,设置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该课程在地球化学专业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进行教学。“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已经成为成都理工大学的一门很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培养的地球化学专业和核工程与技术专业资源勘查方向的学生已经成为国内核工业系统的热门人才,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原则和目标。“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我国当前急需铀矿资源,国家加大铀矿找矿力度和加大核电站建设的环境下,对铀矿地质和核技术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通过“以传统教学手段为基础,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特别是铀矿资源勘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室内和野外实践中掌握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教学方式,始终贯穿“找什么?”“在哪儿找?”“怎么找?”“找到之后怎么办?”的主线,在讲解中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着重阐明资源勘查与开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理论教学过程。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学过程中,按照前述思路,除绪论外,理论课教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找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找什么样的矿种。该部分主要讲述矿产资源的类型及分布,重点讲述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特征,世界及我国的优势资源、紧缺资源等。本部分内容的教收,是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矿产资源总体情况如何,哪些是我国建设中急需的矿产资源,哪些是优势资源。这样便于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矿产资源勘查时有效选择矿种,进而达到既满足国内建设需要,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二部分讲述“在哪儿找”的问题,即矿产资源成矿远景的划分、靶区圈定等。主要结合学生前期学习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基础地质知识,勘查地球化学及勘查地球物理知识,掌握如何在全面掌握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等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划分成矿远景区,圈定找矿靶区,为下一步资源勘查提供目标和依据。第三部分讲述“怎么找”的问题,也就是矿产资源勘查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及程序等。主要包括矿产勘查依据与勘查方法、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内容、勘探工作要求及工程布置、编录、取样、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这部分内容是资源勘查部分的重点和核心,是学生掌握整个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掌握资源勘查主要工作程序的核心。除理论教学,这部分还要辅助以实践教学。第四部分讲述“找到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主要讲述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包括矿产资源的露天开采、矿产资源的地下开采、矿产资源的选矿方法简介、湿法冶金方法及其工艺。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包括矿床经济技术评价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地球化学专业学生来说是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备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矿山工作之需。上述四部分内容有机结合,相輔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过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从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总结。①实践教学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基础地质和矿床成矿规律等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室内对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学会资源勘查的基本方法,掌握资源勘查的基本技能和工作程序,使学生将来在工作单位能够在野外对各类勘查工程的基本程序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进行正确的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收集整理,绘制各类图件,并学会具体工作方法,达到胜任野外铀矿地质工作的效果。②实践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资源勘查与开发基本理论的学习,能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训练,掌握工作程序和方法,为生产实习及毕业之后能够直接从事野外一线生产工作奠定基础。③实践教学内容。实习一:剥土编录。基本要求:在自制的剥土编录模型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边界线,用皮尺和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地质界线绘到图纸上。实习二:探槽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在自制的模型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边界线,用皮尺和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地质界线绘到图纸上。实习三: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基本要求:在矿床采集的钻孔岩心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体的界线,用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数据记录在规定表格中,把地质界线绘到地层柱状图上,并进行文字描述。实习四:铀矿分析取样方法的选择及采样布置。基本要求:在给定的矿床和矿体资料的基础上,按一定方法和规范要求,在附图上布置取样,并作简要说明。实习五:铀矿床勘探中段平面图的编制。基本要求:在给定的图纸上,根据矿床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及坑道编录图等资料,绘出坑道钻孔位置、含矿构造破碎带、片理化带、侵入岩体及铀矿体的位置与形态,完成某铀矿床210m勘探中段平面图的编制。实习六:勘探线剖面图的编制及矿体的链接。基本要求:根据给定的钻孔编录资料,编制勘探线剖面图,并根据所给样品采样位置及其铀的品位,圈定铀矿体。实习七:矿产资源勘查综合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及要求,在某矿区进行工程布置,设计钻孔等工程,做出相关图件,并写出工程布置目的、原则以及预期的成果等内容,完成综合设计报告的编写。④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具体来说,教师先讲解每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再给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己观察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通过讲解,解答普遍性问题。⑤实践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实习成绩考核由考勤、课堂表现、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实习成绩的构成包括考勤5%,课堂表现5%,成绩20%,计30%。⑥实践教学创新与特点。建立了地质编录实验模型,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同时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四、实施效果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本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学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6届毕业班学生有27人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占该年级学生总数的48.2%,其余的全部就业。就业率达100%。2007届到2012届学生除部分考研外,全部签订了就业协议。除毕业班外,在校的部分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提前预约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教学组多年来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高,认真负责地做好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师资的引进与培养、教学法研究与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等各方面的工作,发扬和继承老一辈教师的优良传统和教风,备课充分、讲课重点明确、层次分明、语言标准生动、实际资料丰富、时间分配合理、教师仪表规范、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等,从而提高了整个教学组的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学校、学院表扬及学生们的欢迎。
五、心得体会
课程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重点的情况下,通过多年教学与实践探索,笔者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和思路,效果显著。笔者的体会是:一是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只有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了,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因为专业是由众多课程支撑的。二是要不断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更为有效的,既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三是对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这样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进行讲解,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总之,课程教学与改革是一件大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其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服务于祖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77/201008/93785.html.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
zcwj/201204/134370.html.
[3]胡強.《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1,(22):145.
[4]许洪帅.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基本对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4):106-113.
[5]杨梅,幸克坚.高师院校应重视数学语言表达与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谈高师数学教学如何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5-128.
[6]兰轶环.技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职业,2011,(33):120.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XJP1117),省级精品课程“铀矿地质”(SZH1101JP03),校级教改项目“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地球化学专业“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XMS1101),成都理工大学青年科技骨干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徐争启(1975-),甘肃正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与铀矿地质科研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65-02
一、引言
教学改革长期被全国人民所关注,更是教育界坚持不懈的工作任务。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教育教学问题不断积累和释放。全国人民期望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和发展,广大教学工作者希望不断通过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的期望。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7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中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1]2012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2]。上述文件中对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正如教育界广泛认可的那样,教改“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可见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和难度很高的一环,其重要性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课程改革也得到了不同专业教师的关注[3-6]。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和专业将矿产资源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分开来上。对于地质类,重视矿产资源勘查,而很少关注资源开发。本文根据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达到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为其他类似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二、课程沿革及地位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包括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是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学生的必修课,是成都理工大学的优势专业中的特色课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最早可以上溯到1956年,是我国组建成立“三系”时就设置的专业课程。到2000年以来,国家对包括铀矿在内的资源需求增加,再加上国家对整个地质行业加大投资力度,地质行业进入了“第二个春天”,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以原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师资为主体,结合原地球化学专业,申请成立了“地球化学”专业,在2002年招收了第一届“地球化学”本科生。在培养计划中恢复并扩展了原找矿勘探方面的内容,设置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该课程在地球化学专业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进行教学。“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已经成为成都理工大学的一门很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培养的地球化学专业和核工程与技术专业资源勘查方向的学生已经成为国内核工业系统的热门人才,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
1.课程教学改革原则和目标。“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我国当前急需铀矿资源,国家加大铀矿找矿力度和加大核电站建设的环境下,对铀矿地质和核技术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通过“以传统教学手段为基础,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特别是铀矿资源勘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在室内和野外实践中掌握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教学方式,始终贯穿“找什么?”“在哪儿找?”“怎么找?”“找到之后怎么办?”的主线,在讲解中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着重阐明资源勘查与开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理论教学过程。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教学过程中,按照前述思路,除绪论外,理论课教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找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找什么样的矿种。该部分主要讲述矿产资源的类型及分布,重点讲述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特征,世界及我国的优势资源、紧缺资源等。本部分内容的教收,是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矿产资源总体情况如何,哪些是我国建设中急需的矿产资源,哪些是优势资源。这样便于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矿产资源勘查时有效选择矿种,进而达到既满足国内建设需要,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第二部分讲述“在哪儿找”的问题,即矿产资源成矿远景的划分、靶区圈定等。主要结合学生前期学习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基础地质知识,勘查地球化学及勘查地球物理知识,掌握如何在全面掌握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等资料基础上,综合分析,划分成矿远景区,圈定找矿靶区,为下一步资源勘查提供目标和依据。第三部分讲述“怎么找”的问题,也就是矿产资源勘查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及程序等。主要包括矿产勘查依据与勘查方法、矿产勘查阶段的划分与各阶段内容、勘探工作要求及工程布置、编录、取样、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这部分内容是资源勘查部分的重点和核心,是学生掌握整个矿产资源勘查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掌握资源勘查主要工作程序的核心。除理论教学,这部分还要辅助以实践教学。第四部分讲述“找到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主要讲述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包括矿产资源的露天开采、矿产资源的地下开采、矿产资源的选矿方法简介、湿法冶金方法及其工艺。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包括矿床经济技术评价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地球化学专业学生来说是需要了解的内容,以备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矿山工作之需。上述四部分内容有机结合,相輔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教学体系。
3.实践教学过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课程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分别从多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分析与总结。①实践教学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基础地质和矿床成矿规律等基本理论为前提,以室内对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学会资源勘查的基本方法,掌握资源勘查的基本技能和工作程序,使学生将来在工作单位能够在野外对各类勘查工程的基本程序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进行正确的编录和资料的综合收集整理,绘制各类图件,并学会具体工作方法,达到胜任野外铀矿地质工作的效果。②实践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资源勘查与开发基本理论的学习,能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训练,掌握工作程序和方法,为生产实习及毕业之后能够直接从事野外一线生产工作奠定基础。③实践教学内容。实习一:剥土编录。基本要求:在自制的剥土编录模型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边界线,用皮尺和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地质界线绘到图纸上。实习二:探槽工程地质物探编录。在自制的模型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边界线,用皮尺和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地质界线绘到图纸上。实习三:岩心钻探地质编录。基本要求:在矿床采集的钻孔岩心上,了解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确定各种地质体的界线,用钢卷尺测量相关数据后,把数据记录在规定表格中,把地质界线绘到地层柱状图上,并进行文字描述。实习四:铀矿分析取样方法的选择及采样布置。基本要求:在给定的矿床和矿体资料的基础上,按一定方法和规范要求,在附图上布置取样,并作简要说明。实习五:铀矿床勘探中段平面图的编制。基本要求:在给定的图纸上,根据矿床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及坑道编录图等资料,绘出坑道钻孔位置、含矿构造破碎带、片理化带、侵入岩体及铀矿体的位置与形态,完成某铀矿床210m勘探中段平面图的编制。实习六:勘探线剖面图的编制及矿体的链接。基本要求:根据给定的钻孔编录资料,编制勘探线剖面图,并根据所给样品采样位置及其铀的品位,圈定铀矿体。实习七:矿产资源勘查综合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根据所给资料及要求,在某矿区进行工程布置,设计钻孔等工程,做出相关图件,并写出工程布置目的、原则以及预期的成果等内容,完成综合设计报告的编写。④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独立完成。具体来说,教师先讲解每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再给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己观察和讨论,教师进行引导,通过讲解,解答普遍性问题。⑤实践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实习成绩考核由考勤、课堂表现、实习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实习成绩的构成包括考勤5%,课堂表现5%,成绩20%,计30%。⑥实践教学创新与特点。建立了地质编录实验模型,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同时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四、实施效果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是地球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本课程及其他课程教学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06届毕业班学生有27人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占该年级学生总数的48.2%,其余的全部就业。就业率达100%。2007届到2012届学生除部分考研外,全部签订了就业协议。除毕业班外,在校的部分学生已被用人单位提前预约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教学组多年来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高,认真负责地做好教学工作的规范化、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师资的引进与培养、教学法研究与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等各方面的工作,发扬和继承老一辈教师的优良传统和教风,备课充分、讲课重点明确、层次分明、语言标准生动、实际资料丰富、时间分配合理、教师仪表规范、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等,从而提高了整个教学组的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性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学校、学院表扬及学生们的欢迎。
五、心得体会
课程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重点的情况下,通过多年教学与实践探索,笔者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和思路,效果显著。笔者的体会是:一是要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只有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了,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因为专业是由众多课程支撑的。二是要不断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更为有效的,既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三是对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这样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进行讲解,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特长,又要考虑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总之,课程教学与改革是一件大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其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服务于祖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77/201008/93785.html.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
zcwj/201204/134370.html.
[3]胡強.《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1,(22):145.
[4]许洪帅.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现状与基本对策[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4):106-113.
[5]杨梅,幸克坚.高师院校应重视数学语言表达与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谈高师数学教学如何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5-128.
[6]兰轶环.技校《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职业,2011,(33):120.
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XJP1117),省级精品课程“铀矿地质”(SZH1101JP03),校级教改项目“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地球化学专业“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XMS1101),成都理工大学青年科技骨干计划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徐争启(1975-),甘肃正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球化学与铀矿地质科研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