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承担着社会未来的的希望和责任,引导着社会价值观念。他们的价值观念折射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
关键词: 价值观;信念;关注;信任;因势利导
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本,实质就是一个思想问题。具体一些,就是价值观、信念的问题。学生承担着社会未来的的希望和责任,引导者社会价值观念。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折射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及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兴衰。随着社会市场紧急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迁。
许多人认为学习需要动力,动力来自于许多不同的因素。有的人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学习有多么的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有的人是因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着自己的追求目标,为了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一步步的努力着。但是有的人自小养尊处优,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人目光短浅,缺乏学习的动力。
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并不缺乏动力,并不缺乏目标,他们相当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很差。当然,后来他们往往就灰心不再努力。在我看来,学生的成绩好与坏与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相关。所谓的智力,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聪明与否,而是指一个人的智商,记忆力,这些都是先天的,也是人人可殊。而且,有些学生成绩差与他们的思想、价值观毫无关联,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应该尊重自身。”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自己尊重自己,又如何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在学校组织考试测验时,有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趁老师不注意传递纸条或偷对答案,如果得逞了,他们会沾沾自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身人格的一种否定。他们把老师的苦心婆劝当成耳旁风,有时候为了反抗,故意和老师作对。他们自认为自己很有个性,其实他们的行为同学都看在眼里,同学们会认为这些人不诚实,毫无悔过之心,不尊重别人。对于这样一种人,他将来做事会让人放心吗?还有谁愿意与他共事呢?还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不讲卫生、服装怪异,行为懒散,对一切事情漠不关心。即使是自己的个人荣誉,也不在乎,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更是毫不在意,总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毫无生气。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对他们总是进行训斥,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随时给予赞许和肯定,或许,我们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笑的肯定,一个友善的笑容,都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着他们努力发扬这些优点,并力争在其它方面,尤其是学业方面,有突出的进展,让他们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肯定。作为班主任,还要经常对这类学生谈心。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建立个人荣誉感。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也就逐渐学会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懂得自尊自爱。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这各种各样的诱惑,总是容易受到影响,偏离正道。只有自己能够约束自己,才能抵抗外界各种诱惑。但是,自律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来自约定俗成的社会公德,以及后天的培养。现在的中学生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从来没有受过什么苦。相比他们父母而言,他们的生活十分优越,因此就会讲排场,比吃穿,挥霍浪费等现象。在学校甚至出现“过生日,送人礼”的现象。动辄送几十甚至上百元的礼物,回送的则更多,给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助长了互相攀比的坏风气。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应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礼物无关贵重,只要能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就行,而且送贵重礼品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友谊与金钱无关,加深同学们对友谊的认识,帮助他们摒弃社会不良习气,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妥协,也不是放弃,而是如何对待这些挫折和考验。如司马迁遭宫刑而发奋著书、奥运健儿面对强手迎难而上、保尔·柯察金、张海迪……教师要多多讲这些故事,并以这些志坚者为榜样,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说起来,大多数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居多,由于学校的教育,他们的本性还是挺善良的,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诸如不良的上网习惯,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受到影响,产生了错误的人生价值观。还有不少学生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片面偏重个人一边,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并且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有的当代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心,只选择对自己将来有帮助的人交往,借此来提高、充实和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认真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
诚然,在学生一生的旅途中,教师仅仅是他们某一小段路的陪同者。但是,在这一小段旅途中,却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应秉着对他们一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人文关怀,让他们在欣赏人生风景的同时,学会面对人生中各种挫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身深厚的学养与严谨的操守来理解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困难的学生进行扶持,对犯错的学生给予宽容带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并注重身教,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岳毅力;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G];河北唐山师范学院;2012年第27期
[2]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报;1989年03期
[3] 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5期
关键词: 价值观;信念;关注;信任;因势利导
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本,实质就是一个思想问题。具体一些,就是价值观、信念的问题。学生承担着社会未来的的希望和责任,引导者社会价值观念。中学生的价值观念折射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及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兴衰。随着社会市场紧急的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取向也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的人生追求也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变迁。
许多人认为学习需要动力,动力来自于许多不同的因素。有的人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学习有多么的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有的人是因为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着自己的追求目标,为了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一步步的努力着。但是有的人自小养尊处优,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人目光短浅,缺乏学习的动力。
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并不缺乏动力,并不缺乏目标,他们相当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很差。当然,后来他们往往就灰心不再努力。在我看来,学生的成绩好与坏与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相关。所谓的智力,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聪明与否,而是指一个人的智商,记忆力,这些都是先天的,也是人人可殊。而且,有些学生成绩差与他们的思想、价值观毫无关联,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生应该尊重自身。”如果一个人做不到自己尊重自己,又如何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在学校组织考试测验时,有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趁老师不注意传递纸条或偷对答案,如果得逞了,他们会沾沾自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对自身人格的一种否定。他们把老师的苦心婆劝当成耳旁风,有时候为了反抗,故意和老师作对。他们自认为自己很有个性,其实他们的行为同学都看在眼里,同学们会认为这些人不诚实,毫无悔过之心,不尊重别人。对于这样一种人,他将来做事会让人放心吗?还有谁愿意与他共事呢?还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不讲卫生、服装怪异,行为懒散,对一切事情漠不关心。即使是自己的个人荣誉,也不在乎,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更是毫不在意,总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毫无生气。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区别对待,不能对他们总是进行训斥,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挖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随时给予赞许和肯定,或许,我们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笑的肯定,一个友善的笑容,都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培养他们的荣誉感。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着他们努力发扬这些优点,并力争在其它方面,尤其是学业方面,有突出的进展,让他们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肯定。作为班主任,还要经常对这类学生谈心。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建立个人荣誉感。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也就逐渐学会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懂得自尊自爱。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面对这各种各样的诱惑,总是容易受到影响,偏离正道。只有自己能够约束自己,才能抵抗外界各种诱惑。但是,自律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它来自约定俗成的社会公德,以及后天的培养。现在的中学生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从来没有受过什么苦。相比他们父母而言,他们的生活十分优越,因此就会讲排场,比吃穿,挥霍浪费等现象。在学校甚至出现“过生日,送人礼”的现象。动辄送几十甚至上百元的礼物,回送的则更多,给家庭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助长了互相攀比的坏风气。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应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礼物无关贵重,只要能表达自己的一片心意就行,而且送贵重礼品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友谊与金钱无关,加深同学们对友谊的认识,帮助他们摒弃社会不良习气,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训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妥协,也不是放弃,而是如何对待这些挫折和考验。如司马迁遭宫刑而发奋著书、奥运健儿面对强手迎难而上、保尔·柯察金、张海迪……教师要多多讲这些故事,并以这些志坚者为榜样,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说起来,大多数中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居多,由于学校的教育,他们的本性还是挺善良的,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但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诸如不良的上网习惯,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受到影响,产生了错误的人生价值观。还有不少学生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片面偏重个人一边,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并且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有的当代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心,只选择对自己将来有帮助的人交往,借此来提高、充实和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认真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
诚然,在学生一生的旅途中,教师仅仅是他们某一小段路的陪同者。但是,在这一小段旅途中,却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应秉着对他们一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人文关怀,让他们在欣赏人生风景的同时,学会面对人生中各种挫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身深厚的学养与严谨的操守来理解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对困难的学生进行扶持,对犯错的学生给予宽容带动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并注重身教,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岳毅力;中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G];河北唐山师范学院;2012年第27期
[2]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报;1989年03期
[3] 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