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度控制也慢慢成为造船业研究的重点,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必要条件,全面反映企业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劳动效率等各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现代造船企业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质量管理等领域。由此可见,船舶制造过程中分段施工对精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精度越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越强,造船成本越低,客户满意度越高。
[关键词]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3-0080-01
1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内容以及实施步骤
1.1制造精度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多了。各国之间都不可避免要进行相关的经济贸易合作,贸易合作的与日俱增,对于舶制造行业而言既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较大挑战的时期。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使我国从以往船舶制造大国逐渐向船舶制造强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得做好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工作。因为这一工作的成败影响着船舶行业改革的成功与否。所以说对船舶制造的精度控制和管理而言既是进一步实现精益造船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证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1.2制造精度的管理内容
在整个精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把制造精度的管理内容按照现场具体的实施过程分为计算分析补偿量、管理控制建造实施过程、落实造船具体精度精准等内容。在整个造船建造过程中收缩量统计数据是
对整个的造船过程中补偿量计算与分配中的原始数据的一种信息反馈,换言之,可以通过收集整个造船过程中收缩量的整体数据,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于造船补偿量分配合理有效的控制。在造船的实际制造过程当中,要积极做好对于环境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还应该做好对于每一道工序制造结果的统计工作和进行相应的测量确认工作,并将在造船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变形量问题收集整理好,从而将所得数值输入到数据库当中,以期后续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做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船舶制造精度的管理,只有在细节上做到精益求精才可以保证在整体的制造过程中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船舶制造。综上所述,要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精度标准并能够抓住细节,从而进一步保证船舶制造企业将生产制造的最终目的高质量地完成。
1.3补偿量的具体计算与分配方法
船舶制造企业要做好精度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补偿量的计算和分配,补偿量的计算和补偿是一项非常复杂,但又非常关键的工作,所以每个船舶建造企业应该投入足够的财力人力来做好这项工作。补偿量是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标准,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和分配,其判断的依据是数据统计的结果,同时也要以船舶制造尺寸链理论为基础,计算和分配的核心就是余量的替代,通过这种替代实现补偿量的科学合理分配。
收缩数据收集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补偿量的计算就是大量研究收集的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回归原始统计,就可以得到船舶制造补偿量,这些补偿量就可以应用到船舶制造中。
将船舶制造制造补偿量数据应用到随后的船舶制造中,就是对补偿量的分配。在船舶制造的每个制造环节,都需要考虑应用补偿量,只有将补偿量实际应用到船舶制造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控制船舶的精度建造,确保船舶建造的效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船舶制造原始数据的收集非常困难,很容易出现数据前后矛盾,数据不连续以及无法深入分析数据等问题,但引入数据库系统技术后,数据收集工作就要简单很多,借助数据库中收集的原始数据,建立船舶建造的数据模型,发现并及时纠正补偿计算时出现的不稳定,通过制定相对稳定可靠的技术规则,可以弥补原始数据收集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在进行补偿量计算前,保证原始数据的精确。
2船舶建造过程控制
2.1造船精度测量
为了确保较高的造船精度,必须应用可靠的监测数据,发挥最佳的检测水平。因为补偿量的原始数据为收缩量,而收缩量是通过测量获取,所以,测量是获取补偿量的主要方法。不仅如此,测量还是实现船舶制作过程质量管控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在船舶制作过程中,全站仪的应用较为重要,因为这种设备可以同时对角度、距离进行测量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因为全站仪的应用、船厂的测量技术水平得到的提升,推动造船管控工作顺利发展。随着现代测量工具的发展以及测量水平的提高,当前造船精度测量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2.2造船过程控制
船舶制作精度的管控通常分为两类工作: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其中,主动控制就是在造船过程中,对所有影响造船精度的因素进行仔细研究,为了确保造船精度,在发生精度损失前就采取了科学的办法控制造船精度。被动控制就是在船舶制作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造成了预料之外的精度损失后,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办法确保造船精度的行为。造船精度管理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确立后就一成不变,必须不断进行完善,所以,在造船过程中引入了柔性生产模式中的动态公差。在造船精度的控制过程中,每完成一道造船后续,需立即对相应工序的产品尺寸进行仔细的测量,同时参照相关工序精度标准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修整和完善。直到某一道工序相关产品尺寸测量结果≤精度要求的尺寸时,即表示其制作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计算下一道工序的补偿量,同时将计算结果输入的数据控中。如果某一到工序相关产品的尺寸的测量结果>精度要求的尺寸,即表示制作结果不合符精度要求,必须对尺寸偏差进行合理的调整,完成调整后重新计算该工序的补偿量,直到测量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的工作。
如果船廠精度管控技术不够成熟,可采用分段预修整工艺,首先确保所有工序的精度满足要求,进而保证整个制作过程满足相关病毒要求,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封闭环精度问题,应用减少尺寸链组成环数目的措施,尺寸链组成环如图2所示,其中,A1、A2、A3表示不同的工序的尺寸链组成环,A0代表基本尺寸,△A1、△A2表示不同工序需要处理的尺寸链组成环。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尺寸链中的△A1、△A2,旨在解决船舶制作过程中的精度问题。
在造船过程中该方法适用于精度不高以及补偿量不经精准确定的环境中。比如,某省新船重工公司精度管理技术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分段制作前,所有工序还是有建造余量的产生,完成分段制作工序后,立即采用相关措施进行整修,具体方法为:凭借全站仪设备对完工分段的总尺寸、垂直度以及水平度进行仔细测量,将测量结果和模型值相互比对,为了保证船只工序零余量,偏差>精度标准±5mm的尺寸需进行预修整。通过对造船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对比比较初级的精度管理技术,应用了该技术的船厂有以下变化:(1)钢材利用率提高了0.3%;(2)缩短了船台的使用周期;(3)船台校正时间缩减20%。因为以上优势,该造船企业预备在每一道造船工序中都应用尺寸预修整工艺,同时要求工人严格按要求操作,严格禁止任何偏差的出现,同时建立了造船动态精度控制系统,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使该企业在众多造船企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结语
船舶制造原始数据的收集离不开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要提高制造精度,首先就是要有高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可靠稳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是船舶制造精度控制的基础,补偿量的数据就是来源于测量,另外船舶的检查控制、质量监督都是需要借助测量这一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忠能,沈琦文,王朝波,赵藤.船舶建造精度控制研究进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51.
[2]张堃.船舶建造精度控制[J].中国水运,2016(01):62.
[关键词]船体;建造;精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3-0080-01
1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内容以及实施步骤
1.1制造精度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多了。各国之间都不可避免要进行相关的经济贸易合作,贸易合作的与日俱增,对于舶制造行业而言既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较大挑战的时期。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使我国从以往船舶制造大国逐渐向船舶制造强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就得做好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工作。因为这一工作的成败影响着船舶行业改革的成功与否。所以说对船舶制造的精度控制和管理而言既是进一步实现精益造船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证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1.2制造精度的管理内容
在整个精度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把制造精度的管理内容按照现场具体的实施过程分为计算分析补偿量、管理控制建造实施过程、落实造船具体精度精准等内容。在整个造船建造过程中收缩量统计数据是
对整个的造船过程中补偿量计算与分配中的原始数据的一种信息反馈,换言之,可以通过收集整个造船过程中收缩量的整体数据,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于造船补偿量分配合理有效的控制。在造船的实际制造过程当中,要积极做好对于环境数据的收集工作,同时还应该做好对于每一道工序制造结果的统计工作和进行相应的测量确认工作,并将在造船过程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变形量问题收集整理好,从而将所得数值输入到数据库当中,以期后续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做这些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船舶制造精度的管理,只有在细节上做到精益求精才可以保证在整体的制造过程中实现高精度、高质量的船舶制造。综上所述,要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精度标准并能够抓住细节,从而进一步保证船舶制造企业将生产制造的最终目的高质量地完成。
1.3补偿量的具体计算与分配方法
船舶制造企业要做好精度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做好补偿量的计算和分配,补偿量的计算和补偿是一项非常复杂,但又非常关键的工作,所以每个船舶建造企业应该投入足够的财力人力来做好这项工作。补偿量是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标准,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和分配,其判断的依据是数据统计的结果,同时也要以船舶制造尺寸链理论为基础,计算和分配的核心就是余量的替代,通过这种替代实现补偿量的科学合理分配。
收缩数据收集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进行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补偿量的计算就是大量研究收集的数据,应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回归原始统计,就可以得到船舶制造补偿量,这些补偿量就可以应用到船舶制造中。
将船舶制造制造补偿量数据应用到随后的船舶制造中,就是对补偿量的分配。在船舶制造的每个制造环节,都需要考虑应用补偿量,只有将补偿量实际应用到船舶制造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控制船舶的精度建造,确保船舶建造的效益。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时代,船舶制造原始数据的收集非常困难,很容易出现数据前后矛盾,数据不连续以及无法深入分析数据等问题,但引入数据库系统技术后,数据收集工作就要简单很多,借助数据库中收集的原始数据,建立船舶建造的数据模型,发现并及时纠正补偿计算时出现的不稳定,通过制定相对稳定可靠的技术规则,可以弥补原始数据收集中存在的不足,确保在进行补偿量计算前,保证原始数据的精确。
2船舶建造过程控制
2.1造船精度测量
为了确保较高的造船精度,必须应用可靠的监测数据,发挥最佳的检测水平。因为补偿量的原始数据为收缩量,而收缩量是通过测量获取,所以,测量是获取补偿量的主要方法。不仅如此,测量还是实现船舶制作过程质量管控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在船舶制作过程中,全站仪的应用较为重要,因为这种设备可以同时对角度、距离进行测量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因为全站仪的应用、船厂的测量技术水平得到的提升,推动造船管控工作顺利发展。随着现代测量工具的发展以及测量水平的提高,当前造船精度测量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2.2造船过程控制
船舶制作精度的管控通常分为两类工作: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其中,主动控制就是在造船过程中,对所有影响造船精度的因素进行仔细研究,为了确保造船精度,在发生精度损失前就采取了科学的办法控制造船精度。被动控制就是在船舶制作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造成了预料之外的精度损失后,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办法确保造船精度的行为。造船精度管理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确立后就一成不变,必须不断进行完善,所以,在造船过程中引入了柔性生产模式中的动态公差。在造船精度的控制过程中,每完成一道造船后续,需立即对相应工序的产品尺寸进行仔细的测量,同时参照相关工序精度标准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对控制系统进行修整和完善。直到某一道工序相关产品尺寸测量结果≤精度要求的尺寸时,即表示其制作结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计算下一道工序的补偿量,同时将计算结果输入的数据控中。如果某一到工序相关产品的尺寸的测量结果>精度要求的尺寸,即表示制作结果不合符精度要求,必须对尺寸偏差进行合理的调整,完成调整后重新计算该工序的补偿量,直到测量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的工作。
如果船廠精度管控技术不够成熟,可采用分段预修整工艺,首先确保所有工序的精度满足要求,进而保证整个制作过程满足相关病毒要求,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封闭环精度问题,应用减少尺寸链组成环数目的措施,尺寸链组成环如图2所示,其中,A1、A2、A3表示不同的工序的尺寸链组成环,A0代表基本尺寸,△A1、△A2表示不同工序需要处理的尺寸链组成环。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尺寸链中的△A1、△A2,旨在解决船舶制作过程中的精度问题。
在造船过程中该方法适用于精度不高以及补偿量不经精准确定的环境中。比如,某省新船重工公司精度管理技术的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分段制作前,所有工序还是有建造余量的产生,完成分段制作工序后,立即采用相关措施进行整修,具体方法为:凭借全站仪设备对完工分段的总尺寸、垂直度以及水平度进行仔细测量,将测量结果和模型值相互比对,为了保证船只工序零余量,偏差>精度标准±5mm的尺寸需进行预修整。通过对造船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对比比较初级的精度管理技术,应用了该技术的船厂有以下变化:(1)钢材利用率提高了0.3%;(2)缩短了船台的使用周期;(3)船台校正时间缩减20%。因为以上优势,该造船企业预备在每一道造船工序中都应用尺寸预修整工艺,同时要求工人严格按要求操作,严格禁止任何偏差的出现,同时建立了造船动态精度控制系统,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使该企业在众多造船企业中,具有较好的竞争力。
结语
船舶制造原始数据的收集离不开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要提高制造精度,首先就是要有高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可靠稳定的测量工具,测量是船舶制造精度控制的基础,补偿量的数据就是来源于测量,另外船舶的检查控制、质量监督都是需要借助测量这一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忠能,沈琦文,王朝波,赵藤.船舶建造精度控制研究进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51.
[2]张堃.船舶建造精度控制[J].中国水运,20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