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刚毕业就结婚,有人称之为“毕婚”。
■趋势:有专家估计,目前“毕婚”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5%,但“毕婚”者在逐年增加。
■疑问:这些大学生早早涌向围城,究竟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还是逃避父母管束?是真正的爱情驱使,还是心有顾虑,以婚姻给爱情上“保险”?是为了彼此照应,还是为了相互依靠?
■提醒:最好慎重对待婚姻。
“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还得靠着父母过,有太多太多的烦恼……不如——不如我们结婚吧!”
上海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科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该科共受理了809份22至24周岁的本科学历者的结婚申请,而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21人,增长幅度超过50%。在该市卢湾区也有同样记录,据卢湾区民政局婚姻科负责人介绍,2005年他们接待24岁以下本科学历登记结婚者只有153人;而2006年有387人前来登记,比上一年增加1.5倍还多;今年1~3月份,该科就接待了81位“毕婚”者前来登记。可见,仍处于增长势头。这类刚毕业就结婚的人群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约要多1至2倍。
据了解,这种情形并非上海独有,其他大中城市也同样如此!
故事一:为爱情上保险
如果不是发现了房间里大幅结婚照,我们真不敢相信林娜娜(化名)和周振超(化名)是一对已有大半年婚龄的年轻夫妻。据周振超介绍:“我和妻子都是北京某高校06届毕业生,我们在学校谈了三年恋爱,彼此很了解,情投意合;双方父母也都比较满意。去年夏天,我们同时跨出校门,因为不想天各一方——许多情侣本来关系很好,但分开一段时间后,情感就出现裂痕,直至分手。所以我们与林家父母商量,娜娜不回河南老家,就留在北京发展。她父母答应的同时表明了他们的顾虑:‘如果你们不结婚,她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有诸多不便,我们也不放心。’我们本来没打算这么早就结婚,可是,当我们把娜娜父母的想法转告我父母时,我父母满口答应。就这样,在双方家庭的支持下,去年国庆节我们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想,结婚后生活会稳定一些,还能减轻两家父母的负担和牵挂,我们也可以互相帮助,更好地打拼事业。但现在觉得,婚后生活根本不像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简单、顺利。首先是双方父母现在都没退休,无法帮助我们,完全依靠我们自己撑起一个小家;其次是经济压力太大。结婚时,双方父母资助首付,我们买了一套两居室公寓。现在我们每月要承担沉重的房贷压力。由于刚参加工作,两人的收入都很有限,每月近4000元的银行还款,占了我们工资总数的一大半。每到月底,我们就为拮据的经济状况烦恼,有几次都是靠长辈接济才度过难关;另外,由于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洗衣机里经常堆满积攒几天的脏衣服,早餐完全是隔夜的微波炉食品,午餐和晚餐绝大多数都是在单位食堂或小餐馆对付,就连缴纳水电费这样的小事,要不是我公婆帮助,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说起婚后生活,林娜娜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和酸楚。
故事二:青涩婚姻的滋味
孙佳励(化名)和刘凝(化名)的双方家庭在上海都算得上殷实之家。2005年之夏,他们分别从北京、天津的高校毕业后,双双回到了上海,又分别进了两个区级事业单位,成了公务员。不久,小孙的父母给儿子买了一套三居室,小刘的父母就给女儿送了一辆新款奥迪。几乎一夜之间,两人就跻身于有车有房一族。在双方父母督促下,当年的金秋时节,一个彩菊如霞的日子,两人就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婚后,虽然两人的衣食住行样样无忧,工作也相当顺心,小日子打发得温馨快乐,但两人的心里都觉得存有遗憾,主要是不太适应——完全失去了学生时代的浪漫和单身的自由,每天早晨,孙母的电话铃声都会准点响起,催促他们起床;然后,刘凝随丈夫到婆家吃早餐;每周三,两人应刘家父母的邀请,要去共进晚餐;每周末,两家父母轮流做东,安排两家聚餐。按规矩,这些场面小两口是不得缺席的。
最令两人想不通的是,不论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上的大事小情,都要跟几位老人“汇报”。所以,小两口谈起结婚感受时,语出惊人:“原以为结婚后,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束,可现在反而要接受双方父母的管束,简直苦海无边啊!”
故事三:双重角色转换难适应
盛茂(化名)与严岩(化名),是标准的“毕婚”者。去年他们从上海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郑州的两家科研单位。8月中旬,当大学同窗们还在为各自的工作而奔波、忙碌时,这对校园情侣在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之后,悄悄地登记结婚了。如今回忆起结婚前后的情景、感受时,盛茂这样说:“当时是在爱情的驱动下,觉得反正已经谈了好多年,家里也同意我们的婚事,干脆结婚吧!结婚之初,真的感觉很美好、很幸福。可是,突然有一天,感觉自己的行为有些荒唐,别的同学都没结婚,我们为什么要着急忙慌地结婚啊?而且越想越不好意思,至今还向同学们隐瞒结婚的事实。每次在单位填写表格时,我们都会在婚姻状况一栏里填上‘未婚’;同学聚会时,大家谈的都是继续考研啊、工作加班住办公室啊,我们一下子感觉和他们好陌生、好遥远,甚至都不敢搭话。”
严岩也有点无奈地表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为人女和学生的身份,习惯了受别人的支配和关照。而现在突然改变身份:在单位是工作人员,要独立完成工作;在家里,是人妻,要承担家务,觉得适应不了两个角色的同时转变。另外,一毕业就成了‘已婚’人士,很不好意思。这样和同学们的距离渐渐变得遥远起来,使自己面临人际关系危机。”
故事四:蜜月一过咱就“离”
陈振(化名)和童云霞(化名)原籍都是天津,高中三年的同学友谊为他们后来的恋爱奠定了基础,大一那年的暑假两人坠入爱河。接下来的几年里,只有假期两人才能携手相拥、形影不离,平时完全依靠发短信、打电话、写邮件和QQ聊天来谈情说爱、表达思念、互相慰藉。2006年,他们分别从南京和郑州的高校毕业,同时回天津发展。
在熟人的眼中,陈、童二人都很有个性。对待婚姻和事业,他们的观点就与众不同:用陈振的话说:“应先成家后立业,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因此,当一部分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时,他们两人却把工作的事先放在一边,前脚走出校门,后脚就跨进了围城。这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当时,我们认为,反正谈对象几年了,结婚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双方家长见面定了日子。我们手续一办,就妥了。谁知道,新婚生活里,面前摆了一小堆问题。比如,上大学时,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婚后我们经常睡到11点起床,结果因迟到、旷工受批评不说,很快就下岗了。生活无聊,就上网打发时光,我们每天的在线时间最少也是十个小时。因为不上班,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很艰难,所以我们经常发生口角,而且‘战争’逐步升级。结婚一个多月,我们就想到了离婚这条退路。这种‘闪电’式结婚,使婚姻也成了‘闪电’!”陈振深有感触地说。
毕婚扫描:
没钱、没经验的婚姻生活
经济不独立——“毕婚族”大多没有经济基础,父母或婚姻的另一方成为他们的经济依靠。
生活能力差——居家生活与校园生活差别较大,“毕婚族”短期内难以适应家庭生活,家务劳动会成为婚姻不和谐的诱因。
难协调各种关系——涉世之初,大学生很难协调好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而“毕婚族”还要协调家庭关系,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难以实现角色的转变——“毕婚族”面临的角色转变有两个:“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变;“孩子”向“为人妻、为人夫”的转变。由于心理适应期短,他们难以很快承担责任。
大学生:不反对但也不效仿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74%的男生表示,“毕婚”现象能理解,不反对;89%的表示自己不会效仿,因为个人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是主要顾虑,所以不会一毕业就考虑结婚。而33%的女大学生则表示,如条件成熟,自己会欣然选择结婚,并认为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毕婚”是女生的一种依靠。
专家观点:
“毕婚”生活潜伏大量问题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专家郝麦收教授认为,“毕婚族”的婚姻一般带有目的性:有的为了进一步“剥削”父母,还有的为了脱离父母管制,“闹独立”。其实,婚姻也应有“资质”,即结婚应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要有住房,双方要有工作,有经济来源,夫妻双方要成熟。很显然,“毕婚族”有大量潜在的问题。
未脱离“襁褓”应慎对婚姻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副所长孙抱弘教授认为,“毕婚族”是当代社会安定和谐环境下,部分青年在生活上过分贪图安逸的产物。和其他同龄人相比,“毕婚族”大多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渴望过稳定舒适的生活。但他们步入婚姻的同时,往往在心理上没有做好从大学毕业生转变为已婚人士的准备,因此会造成经济上过分依赖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结婚信息的情况。过早结婚会给年轻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心理上不能接受角色转换,就有可能影响家庭和睦,引发一些家庭矛盾; 经济上难以独立,则会消磨年轻人的进取心,使他们不想离开父母的襁褓,永远做受长辈庇护的雏鸟;还可能影响我国晚生晚育政策的实施,破坏国家人口结构,为社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建议广大青年朋友慎重对待婚姻,最好在拥有一定社会阅历,自身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心理也趋向成熟、稳定后,再考虑结婚。
结束语:
有位哲人曾这样比喻:遭遇爱情就好像在一个景区外看景点宣传片;走进婚姻就好比购门票;而家庭生活却犹如参观景点和爬山。不言而喻,生活和爱情定然会有反差。那么,作为站在婚姻殿堂门口的人,又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趋势:有专家估计,目前“毕婚”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5%,但“毕婚”者在逐年增加。
■疑问:这些大学生早早涌向围城,究竟是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还是逃避父母管束?是真正的爱情驱使,还是心有顾虑,以婚姻给爱情上“保险”?是为了彼此照应,还是为了相互依靠?
■提醒:最好慎重对待婚姻。
“毕业了,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过不上想要的生活,还得靠着父母过,有太多太多的烦恼……不如——不如我们结婚吧!”
上海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科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该科共受理了809份22至24周岁的本科学历者的结婚申请,而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21人,增长幅度超过50%。在该市卢湾区也有同样记录,据卢湾区民政局婚姻科负责人介绍,2005年他们接待24岁以下本科学历登记结婚者只有153人;而2006年有387人前来登记,比上一年增加1.5倍还多;今年1~3月份,该科就接待了81位“毕婚”者前来登记。可见,仍处于增长势头。这类刚毕业就结婚的人群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约要多1至2倍。
据了解,这种情形并非上海独有,其他大中城市也同样如此!
故事一:为爱情上保险
如果不是发现了房间里大幅结婚照,我们真不敢相信林娜娜(化名)和周振超(化名)是一对已有大半年婚龄的年轻夫妻。据周振超介绍:“我和妻子都是北京某高校06届毕业生,我们在学校谈了三年恋爱,彼此很了解,情投意合;双方父母也都比较满意。去年夏天,我们同时跨出校门,因为不想天各一方——许多情侣本来关系很好,但分开一段时间后,情感就出现裂痕,直至分手。所以我们与林家父母商量,娜娜不回河南老家,就留在北京发展。她父母答应的同时表明了他们的顾虑:‘如果你们不结婚,她一个女孩子在北京有诸多不便,我们也不放心。’我们本来没打算这么早就结婚,可是,当我们把娜娜父母的想法转告我父母时,我父母满口答应。就这样,在双方家庭的支持下,去年国庆节我们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想,结婚后生活会稳定一些,还能减轻两家父母的负担和牵挂,我们也可以互相帮助,更好地打拼事业。但现在觉得,婚后生活根本不像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简单、顺利。首先是双方父母现在都没退休,无法帮助我们,完全依靠我们自己撑起一个小家;其次是经济压力太大。结婚时,双方父母资助首付,我们买了一套两居室公寓。现在我们每月要承担沉重的房贷压力。由于刚参加工作,两人的收入都很有限,每月近4000元的银行还款,占了我们工资总数的一大半。每到月底,我们就为拮据的经济状况烦恼,有几次都是靠长辈接济才度过难关;另外,由于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洗衣机里经常堆满积攒几天的脏衣服,早餐完全是隔夜的微波炉食品,午餐和晚餐绝大多数都是在单位食堂或小餐馆对付,就连缴纳水电费这样的小事,要不是我公婆帮助,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说起婚后生活,林娜娜表现出一脸的无奈和酸楚。
故事二:青涩婚姻的滋味
孙佳励(化名)和刘凝(化名)的双方家庭在上海都算得上殷实之家。2005年之夏,他们分别从北京、天津的高校毕业后,双双回到了上海,又分别进了两个区级事业单位,成了公务员。不久,小孙的父母给儿子买了一套三居室,小刘的父母就给女儿送了一辆新款奥迪。几乎一夜之间,两人就跻身于有车有房一族。在双方父母督促下,当年的金秋时节,一个彩菊如霞的日子,两人就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婚后,虽然两人的衣食住行样样无忧,工作也相当顺心,小日子打发得温馨快乐,但两人的心里都觉得存有遗憾,主要是不太适应——完全失去了学生时代的浪漫和单身的自由,每天早晨,孙母的电话铃声都会准点响起,催促他们起床;然后,刘凝随丈夫到婆家吃早餐;每周三,两人应刘家父母的邀请,要去共进晚餐;每周末,两家父母轮流做东,安排两家聚餐。按规矩,这些场面小两口是不得缺席的。
最令两人想不通的是,不论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上的大事小情,都要跟几位老人“汇报”。所以,小两口谈起结婚感受时,语出惊人:“原以为结婚后,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束,可现在反而要接受双方父母的管束,简直苦海无边啊!”
故事三:双重角色转换难适应
盛茂(化名)与严岩(化名),是标准的“毕婚”者。去年他们从上海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郑州的两家科研单位。8月中旬,当大学同窗们还在为各自的工作而奔波、忙碌时,这对校园情侣在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之后,悄悄地登记结婚了。如今回忆起结婚前后的情景、感受时,盛茂这样说:“当时是在爱情的驱动下,觉得反正已经谈了好多年,家里也同意我们的婚事,干脆结婚吧!结婚之初,真的感觉很美好、很幸福。可是,突然有一天,感觉自己的行为有些荒唐,别的同学都没结婚,我们为什么要着急忙慌地结婚啊?而且越想越不好意思,至今还向同学们隐瞒结婚的事实。每次在单位填写表格时,我们都会在婚姻状况一栏里填上‘未婚’;同学聚会时,大家谈的都是继续考研啊、工作加班住办公室啊,我们一下子感觉和他们好陌生、好遥远,甚至都不敢搭话。”
严岩也有点无奈地表示:“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为人女和学生的身份,习惯了受别人的支配和关照。而现在突然改变身份:在单位是工作人员,要独立完成工作;在家里,是人妻,要承担家务,觉得适应不了两个角色的同时转变。另外,一毕业就成了‘已婚’人士,很不好意思。这样和同学们的距离渐渐变得遥远起来,使自己面临人际关系危机。”
故事四:蜜月一过咱就“离”
陈振(化名)和童云霞(化名)原籍都是天津,高中三年的同学友谊为他们后来的恋爱奠定了基础,大一那年的暑假两人坠入爱河。接下来的几年里,只有假期两人才能携手相拥、形影不离,平时完全依靠发短信、打电话、写邮件和QQ聊天来谈情说爱、表达思念、互相慰藉。2006年,他们分别从南京和郑州的高校毕业,同时回天津发展。
在熟人的眼中,陈、童二人都很有个性。对待婚姻和事业,他们的观点就与众不同:用陈振的话说:“应先成家后立业,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因此,当一部分同学还在为工作发愁时,他们两人却把工作的事先放在一边,前脚走出校门,后脚就跨进了围城。这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当时,我们认为,反正谈对象几年了,结婚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双方家长见面定了日子。我们手续一办,就妥了。谁知道,新婚生活里,面前摆了一小堆问题。比如,上大学时,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婚后我们经常睡到11点起床,结果因迟到、旷工受批评不说,很快就下岗了。生活无聊,就上网打发时光,我们每天的在线时间最少也是十个小时。因为不上班,没有经济收入,生活很艰难,所以我们经常发生口角,而且‘战争’逐步升级。结婚一个多月,我们就想到了离婚这条退路。这种‘闪电’式结婚,使婚姻也成了‘闪电’!”陈振深有感触地说。
毕婚扫描:
没钱、没经验的婚姻生活
经济不独立——“毕婚族”大多没有经济基础,父母或婚姻的另一方成为他们的经济依靠。
生活能力差——居家生活与校园生活差别较大,“毕婚族”短期内难以适应家庭生活,家务劳动会成为婚姻不和谐的诱因。
难协调各种关系——涉世之初,大学生很难协调好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而“毕婚族”还要协调家庭关系,无疑又是一个难题。
难以实现角色的转变——“毕婚族”面临的角色转变有两个:“学生”向“工作者”的转变;“孩子”向“为人妻、为人夫”的转变。由于心理适应期短,他们难以很快承担责任。
大学生:不反对但也不效仿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74%的男生表示,“毕婚”现象能理解,不反对;89%的表示自己不会效仿,因为个人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是主要顾虑,所以不会一毕业就考虑结婚。而33%的女大学生则表示,如条件成熟,自己会欣然选择结婚,并认为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毕婚”是女生的一种依靠。
专家观点:
“毕婚”生活潜伏大量问题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专家郝麦收教授认为,“毕婚族”的婚姻一般带有目的性:有的为了进一步“剥削”父母,还有的为了脱离父母管制,“闹独立”。其实,婚姻也应有“资质”,即结婚应具备的条件和资格:要有住房,双方要有工作,有经济来源,夫妻双方要成熟。很显然,“毕婚族”有大量潜在的问题。
未脱离“襁褓”应慎对婚姻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副所长孙抱弘教授认为,“毕婚族”是当代社会安定和谐环境下,部分青年在生活上过分贪图安逸的产物。和其他同龄人相比,“毕婚族”大多有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渴望过稳定舒适的生活。但他们步入婚姻的同时,往往在心理上没有做好从大学毕业生转变为已婚人士的准备,因此会造成经济上过分依赖父母,缺乏家庭责任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结婚信息的情况。过早结婚会给年轻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心理上不能接受角色转换,就有可能影响家庭和睦,引发一些家庭矛盾; 经济上难以独立,则会消磨年轻人的进取心,使他们不想离开父母的襁褓,永远做受长辈庇护的雏鸟;还可能影响我国晚生晚育政策的实施,破坏国家人口结构,为社会带来一系列后遗症。
建议广大青年朋友慎重对待婚姻,最好在拥有一定社会阅历,自身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心理也趋向成熟、稳定后,再考虑结婚。
结束语:
有位哲人曾这样比喻:遭遇爱情就好像在一个景区外看景点宣传片;走进婚姻就好比购门票;而家庭生活却犹如参观景点和爬山。不言而喻,生活和爱情定然会有反差。那么,作为站在婚姻殿堂门口的人,又该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