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业期货的理论研究过程与成果,重点就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地位、农业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详细总结与评价,并就农业期货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农业风险 农业期货 研究述评
与美国CBOT农业期货从1848年就开始步入规范发展相比,我国农业期货一直到1990年才起步。目前,在我国大连、郑州、上海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农业期货品种达10余种,涵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棉花、小麦、白糖、菜籽油、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等。
农业期货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近年来越来越为我国理论界和决策部门所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与国际农业期货市场、我国农业现货市场与国内外农业期货市场之间的关联度究竟是怎样的?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如何?以及我国农民进入期货市场的途径与制度保障等?这些都关系到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如何在世界市场中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持续稳定地促进农民增收从而解决三农问题等。因此,从理论上对有关农业期货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探索,并在实践上有序稳妥地推进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可行性探讨
随着1990年我国农业期货市场试点工作的开始,理论界就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可行性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樊均辉、温思美(1992)较早讨论了期货市场与农业流通的关系问题及我国农业期货的建设问题,认为我国期货市场运行的深层障碍不是物质条件差和商品化程度低,而是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即使如此,与19世纪中期美国农业期货交易开始的时候相比,我国现在的各种条件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美国。牧野(1994)分析了我国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条件、障碍及对策,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条件,但也存在着阻碍,并就建设原则、步骤、品种选择等进行了具体探讨。李薇(1995)认为目前在我国市场主体缺乏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完善全国性的农业中心批发市场,在中心批发市场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期货机制,建立初级期货市场,再逐渐向现代期货市场过渡。王国敏、张琳(1995)就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包括不断完善现货市场、制定标准化合约、实行交易会员制和保证金制度、选择中心城市建立交易所等。王立宪、郑志良(1995)则重点就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完善农业期货市场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由上可知,众多学者在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差异主要在于具体的方式和程序等。
二、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地位
长期以来关于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地位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李经谋、姬广坡(1994)较早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问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地减缓农业价格的大幅波动。冯茹梅、栾立明(1997)提出发展农业期货市场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需要,发展农业期货市场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等。刘金霞,顾培亮(2003)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农业期货市场对农业价格风险的防范作用。卢建锋(2003)认为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弥补了现货市场的缺陷,有利于订单农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期货市场与订单农业”课题组(2004)研究了利用期货市场来化解农业订单风险的问题,认为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化解我国订单农业履约率风险。高志杰、罗剑朝(2006)则进一步研究了期货市场在订单农业中的应用,认为“订单+期货”模式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民增收,加速农业科技推广。
另外,张璋(2005)从分析农业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指出期货市场是规避农业价格风险的最佳途径,并能够稳定农业的长期供求关系。吴东立、张广胜(2006)从期货市场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出发,从农业价格风险管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政府农业宏观管理等视角分析了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机理。张屹山、方毅(2006)通过Granger 因果分析考察农业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技术得到市场套期保值绩效;为了克服传统非结构方程的缺陷,他们还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tructure VAR)模型、结构性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刻画了国内外期货市场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发挥了基本功能,但农业期货市场仍存在很大不足,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有着单向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的效率低于国际期货市场。
由上可知,众多学者都肯定了农业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对于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认为通过期货市场可以实现农业价格风险转移和传导价格预期,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三、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学界对于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姚传江、 王凤海(2005)较早检验了1998年~2002年我国小麦和大豆期货市场效率并对农业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做出相应评估;他们研究发现,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短期效率相对较高;小麦期货市场缺乏效率。王丽娅、王忠钦(2005)从我国农业价格的波动性分析入手,指出我国农业价格没有蛛网理论描述的不稳定, 价格波动也要小得多, 因而农民对农业期货制度的需求不那么强烈;之后,他们进一步对农业期货、现货的价格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我国的农业现货和期货市场几乎是相互独立运行,因而农业期货并没有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刘庆富、王海民(2006)则借助于信息共享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大豆和小麦的期、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小麦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程度均呈逐渐增强态势。李天忠,丁涛(2006)借助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统计方法,对郑商所的小麦、棉花和大商所的大豆等三种期货产品价格与现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大豆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四个月;小麦期货价格能提前一个月准确反映国内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对现货价格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引导性;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大豆、小麦、棉花期货距合约到期日越近,期货价格对于到期日现货价格的预测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胡宇、周宏(2006)着重研究了小麦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关系,他们研究发现小麦期货和现货价格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走势并不吻合,而且有时相差很大, 但是两者价格升降变化却大体一致;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小麦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因果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小麦期货市场上,期货价格能够引导现货价格,但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并不存在引导关系。
另外,刘凤军、刘勇(2006),周蓓、齐中英(2007)等也借助协整分析法对大豆、小麦价格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蔡胜勋(2006)讨论了推出农业期货期权的必要性。张树忠、李天忠、丁涛(2006)就农业期货价格指数与CP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农业期货价格指数对CPI的先行指示作用。
由上可知,利用协整检验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等对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已越来越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的范围太集中,仅限于大豆、小麦、棉花等三四个品种,对于其他六七个品种的研究几乎空白,例如对被誉为我国期货市场“晴雨表”的天胶就鲜有研究。
四、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93年开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步入长达近十年的清理整顿和发展低迷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1998)文件的下发使1996 年以来交易量持续下降的期货市场更加低迷, 市场人气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落, 不少业内人士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不看好。针对此种情形,王秀杰(1999)分析指出, 农业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期货市场本身具有的功能决定的;整顿期货市场并不是农业期货市场行将完结的信号, 而是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契机。王秀杰认为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产生是在诸多条件并不成熟的条件下由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带有先天的不足,包括小品种大资金的矛盾、投机过热与过冷的矛盾、套期保值者主体缺位、风险监管力度不够等,并就存在的矛盾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可以说王秀杰的研究在当时确实是独具慧眼。
1999 年随着《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 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学界对我国农业期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继续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张利国、王浩渊(2004)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易品种偏少、交易规模过小、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如培育市场主体、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开发新品种、加强法制建设等。何蒲明(2004)关于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研究视角与上述两位学者几乎如出一辙,不同之处仅在于何蒲明特别指明了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与农业现货市场之间关联性不够紧密。龚国光(2005)通过对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在监管制度、市场投资结构、上市品种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现阶段促进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监管机制、优化期货市场运行体系及改善外部环境等等。
由上可知,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交易品种少、交易规模小、法制环境较差等,这也是理论界的共识。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农业期货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其一,实证研究商品品种过于集中与单一;其二,对于拟上市新品种的可行性研究鲜见;其三,对于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农民收入风险的方式方法与制度保障的研究几乎空白;其四,对于农业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还是空白。因此,有关我国农业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樊均辉 温思美:论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流通—兼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1992,(1)
[2]徐一丁 赵昌文:中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评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5,(6)
[3]张小艳 张宗成: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5,(12)
[4]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 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8)
[5]张屹山 方 毅: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及国际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4)
[6]王丽娅 王盅钦:我国农业期货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5,(4)
[7]刘庆富 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业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4)
[8]刘凤军 刘 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大豆为例[J].财贸经济,2006,(8)
[关键词] 农业风险 农业期货 研究述评
与美国CBOT农业期货从1848年就开始步入规范发展相比,我国农业期货一直到1990年才起步。目前,在我国大连、郑州、上海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农业期货品种达10余种,涵盖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棉花、小麦、白糖、菜籽油、棕榈油和天然橡胶等。
农业期货作为分散农业风险的一种重要工具,近年来越来越为我国理论界和决策部门所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与国际农业期货市场、我国农业现货市场与国内外农业期货市场之间的关联度究竟是怎样的?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如何?以及我国农民进入期货市场的途径与制度保障等?这些都关系到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如何在世界市场中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持续稳定地促进农民增收从而解决三农问题等。因此,从理论上对有关农业期货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探索,并在实践上有序稳妥地推进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可行性探讨
随着1990年我国农业期货市场试点工作的开始,理论界就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可行性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樊均辉、温思美(1992)较早讨论了期货市场与农业流通的关系问题及我国农业期货的建设问题,认为我国期货市场运行的深层障碍不是物质条件差和商品化程度低,而是现货市场发育不完善,即使如此,与19世纪中期美国农业期货交易开始的时候相比,我国现在的各种条件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美国。牧野(1994)分析了我国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条件、障碍及对策,认为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条件,但也存在着阻碍,并就建设原则、步骤、品种选择等进行了具体探讨。李薇(1995)认为目前在我国市场主体缺乏的情况下,应大力发展、完善全国性的农业中心批发市场,在中心批发市场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期货机制,建立初级期货市场,再逐渐向现代期货市场过渡。王国敏、张琳(1995)就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包括不断完善现货市场、制定标准化合约、实行交易会员制和保证金制度、选择中心城市建立交易所等。王立宪、郑志良(1995)则重点就建立农业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完善农业期货市场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由上可知,众多学者在建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差异主要在于具体的方式和程序等。
二、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地位
长期以来关于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与地位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李经谋、姬广坡(1994)较早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问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地减缓农业价格的大幅波动。冯茹梅、栾立明(1997)提出发展农业期货市场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需要,发展农业期货市场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等。刘金霞,顾培亮(2003)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农业期货市场对农业价格风险的防范作用。卢建锋(2003)认为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弥补了现货市场的缺陷,有利于订单农业的发展,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期货市场与订单农业”课题组(2004)研究了利用期货市场来化解农业订单风险的问题,认为可以利用期货市场化解我国订单农业履约率风险。高志杰、罗剑朝(2006)则进一步研究了期货市场在订单农业中的应用,认为“订单+期货”模式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民增收,加速农业科技推广。
另外,张璋(2005)从分析农业价格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指出期货市场是规避农业价格风险的最佳途径,并能够稳定农业的长期供求关系。吴东立、张广胜(2006)从期货市场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出发,从农业价格风险管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国际竞争力和政府农业宏观管理等视角分析了期货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内在机理。张屹山、方毅(2006)通过Granger 因果分析考察农业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技术得到市场套期保值绩效;为了克服传统非结构方程的缺陷,他们还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tructure VAR)模型、结构性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刻画了国内外期货市场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期货市场发挥了基本功能,但农业期货市场仍存在很大不足,国际期货市场对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有着单向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的效率低于国际期货市场。
由上可知,众多学者都肯定了农业期货市场的积极作用,对于农业期货市场的功能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认为通过期货市场可以实现农业价格风险转移和传导价格预期,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
三、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学界对于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姚传江、 王凤海(2005)较早检验了1998年~2002年我国小麦和大豆期货市场效率并对农业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做出相应评估;他们研究发现,我国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短期效率相对较高;小麦期货市场缺乏效率。王丽娅、王忠钦(2005)从我国农业价格的波动性分析入手,指出我国农业价格没有蛛网理论描述的不稳定, 价格波动也要小得多, 因而农民对农业期货制度的需求不那么强烈;之后,他们进一步对农业期货、现货的价格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我国的农业现货和期货市场几乎是相互独立运行,因而农业期货并没有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刘庆富、王海民(2006)则借助于信息共享模型与波动溢出效应模型对我国大豆和小麦的期、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大豆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小麦仅存在期货对现货的单向引导关系;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现货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程度均呈逐渐增强态势。李天忠,丁涛(2006)借助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统计方法,对郑商所的小麦、棉花和大商所的大豆等三种期货产品价格与现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大豆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四个月;小麦期货价格能提前一个月准确反映国内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对现货价格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引导性;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引导关系;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大豆、小麦、棉花期货距合约到期日越近,期货价格对于到期日现货价格的预测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胡宇、周宏(2006)着重研究了小麦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关系,他们研究发现小麦期货和现货价格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走势并不吻合,而且有时相差很大, 但是两者价格升降变化却大体一致;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小麦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因果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小麦期货市场上,期货价格能够引导现货价格,但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并不存在引导关系。
另外,刘凤军、刘勇(2006),周蓓、齐中英(2007)等也借助协整分析法对大豆、小麦价格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蔡胜勋(2006)讨论了推出农业期货期权的必要性。张树忠、李天忠、丁涛(2006)就农业期货价格指数与CP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农业期货价格指数对CPI的先行指示作用。
由上可知,利用协整检验法、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等对农业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已越来越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研究的范围太集中,仅限于大豆、小麦、棉花等三四个品种,对于其他六七个品种的研究几乎空白,例如对被誉为我国期货市场“晴雨表”的天胶就鲜有研究。
四、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93年开始我国农业期货市场步入长达近十年的清理整顿和发展低迷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1998)文件的下发使1996 年以来交易量持续下降的期货市场更加低迷, 市场人气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落, 不少业内人士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不看好。针对此种情形,王秀杰(1999)分析指出, 农业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期货市场本身具有的功能决定的;整顿期货市场并不是农业期货市场行将完结的信号, 而是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契机。王秀杰认为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产生是在诸多条件并不成熟的条件下由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因此带有先天的不足,包括小品种大资金的矛盾、投机过热与过冷的矛盾、套期保值者主体缺位、风险监管力度不够等,并就存在的矛盾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可以说王秀杰的研究在当时确实是独具慧眼。
1999 年随着《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 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学界对我国农业期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等继续进行了热烈地探讨。张利国、王浩渊(2004)分析指出,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易品种偏少、交易规模过小、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如培育市场主体、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开发新品种、加强法制建设等。何蒲明(2004)关于我国农业期货市场的研究视角与上述两位学者几乎如出一辙,不同之处仅在于何蒲明特别指明了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与农业现货市场之间关联性不够紧密。龚国光(2005)通过对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在监管制度、市场投资结构、上市品种等方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现阶段促进我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监管机制、优化期货市场运行体系及改善外部环境等等。
由上可知,我国农业期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交易品种少、交易规模小、法制环境较差等,这也是理论界的共识。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农业期货问题的研究呈现出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趋势,但总体来说还是停留在较低层次:其一,实证研究商品品种过于集中与单一;其二,对于拟上市新品种的可行性研究鲜见;其三,对于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农民收入风险的方式方法与制度保障的研究几乎空白;其四,对于农业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还是空白。因此,有关我国农业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樊均辉 温思美:论期货市场与农产品流通—兼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1992,(1)
[2]徐一丁 赵昌文:中国农业期货市场发展评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5,(6)
[3]张小艳 张宗成: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与实证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5,(12)
[4]华仁海: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 基于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5,(8)
[5]张屹山 方 毅: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及国际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4)
[6]王丽娅 王盅钦:我国农业期货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5,(4)
[7]刘庆富 王海民: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研究—中国农业市场的经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4)
[8]刘凤军 刘 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大豆为例[J].财贸经济,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