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抑制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e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褐化是芦荟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组织培养的效果。以库拉索芦荟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5种防褐剂活性炭、硝酸银、维生素C、L-谷氨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愈伤组织诱导中褐化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防褐剂都具有抑制外植体褐化的作用,其中15mg/L的AgNO3是最合适的防褐剂,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轻,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愈伤组织;褐化;防褐剂
  中图分类号 Q949.71+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23-02
  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肉质植物[1],其叶肥厚多汁,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和营养元素,如维生素、多糖、蒽醌类化合物,叶肉粘胶物质占总叶重的65%~75%,3a以上老叶药效成分含量高,是药用、保健、美容的主要品种。库拉索芦荟的常规繁殖速度慢,主要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目前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1-7]。研究的结果表明,茎尖和茎段更容易产生不定芽,叶片外植体难以诱导分化,但是所有的外植体在组织培养中都会发生褐化现象,严重时可导致外植体或分化的组织器官死亡[4-7]。褐化影响培养物的生长,不利于后期次生产物积累的研究和种苗的快速繁殖。笔者在培养基中添加了不同的防褐剂[6-9],探讨防止外植体褐化的有效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3a生库拉索芦荟,购于武汉雄楚大街花卉市场。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取库拉索芦荟的茎和叶片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选择幼嫩叶片抛开晾2h,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用75%的酒精消毒30s,0.1%升汞处理10min,无菌水洗涤5~6次,切成约0.5cm×0.5cm的小片,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鳞茎用75%的酒精消毒30s,0.1%升汞处理15min,无菌水洗涤5~6次,切成约0.5cm×0.5cm×0.3cm的小块,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2.2 库拉索芦荟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其中KT设置1.0mg/L、2.0mg/L、3.0mg/L 3个水平,2,4-D设置0.1mg/L、0.2mg/L、0.3mg/L 3个水平,NAA设置0.1mg/L、0.3mg/L、0.5mg/L 3个水平,6-BA设置1.0mg/L、3.0mg/L、5.0mg/L 3个水平,培养基中添加2g/L活性炭抑制褐化。将消毒后的茎和叶片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瓶接种3个外植体,每处理3瓶。暗培养4d后24℃光照培养,2周后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连续统计3周,以最适培养基进行防褐化实验。
  1.2.3 防褐化实验 以1.2.2的实验结果为参考,在MS+6-BA 3.0mg/L+NAA 0.3mg/L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g/L活性炭、15mg/L硝酸银、0.2g/L维生素C(VC)、5mg/L L-谷氨酰胺、1.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组成5个防褐化处理,另设一组不加防褐化剂的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将消毒后的茎和叶片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个外植体,每处理3瓶。低温8℃暗培养4d后,24℃暗培养3d,然后24℃弱光培养。每天观察外植体生长状态,2周后统计外植体的褐化情况及愈伤组织诱导率,连续统计2周。
  2 结果与分析
  将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防褐化剂的培养基上培养,6d后外植体体积显著增大,除叶外植体的AgNO3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出现了褐化现象,褐化程度不一,以空白对照的褐化程度最为严重,茎外植体的褐化程度显著高于对应的叶外植体。转入弱光培养1周后,外植体色泽更绿而有光泽,4周渐渐有颗粒状愈伤组织形成,外植体转为黄绿色。3周时愈伤组织继续生长,4周时各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情况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附加物都可以有效抑制外植体的褐化,叶的褐化程度较茎轻。叶外植体的5种处理中,VC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外植体褐化率较高,导致形成的愈伤组织体积小;AgNO3和谷氨酰胺处理的外植体褐化率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处于中等水平,但AgNO3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迅速;活性炭和PVP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综合各项指标,AgNO3是最合适的防褐化剂。茎外植体的5种处理中,VC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生长状态较好,但外植体褐化率较高;AgNO3处理的外植体褐化率降低,褐化程度轻,愈伤组织生长迅速但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谷氨酰胺处理的外植体褐化率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但愈伤组织体积小。综合各项指标,VC和AgNO3都是较适合的防褐化剂。
  3 讨论
  库拉索芦荟由于含有蒽醌类物质在培养中容易出现褐化现象。实验中加入的5种防褐化剂都可以减轻外植体的褐化,但效果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VC、AgNO3、L-谷氨酰胺属于抗氧化剂,其通过降低芦荟大黄酚等物质的氧化达到防褐化效果,而活性炭和PVP是吸附剂,是通过吸附蒽醌类物质达到防褐化效果。吸附剂在吸附褐化物质的同时,也可吸附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如激素,所以吸附剂的作用效果比抗氧化剂差。3种抗氧化剂中,VC和L-谷氨酰胺属于生物活性物质,AgNO3是重金属,所以AgNO3的防褐化效果虽好,但同时抑制了愈伤组织的形成,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低于VC和L-谷氨酰胺。由于次生产物的提取和种苗的克隆需要大量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褐化程度将是最关键的指标,愈伤组织诱导则可以通过扩大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数目加以改善,因此,AgNO3适合作为库拉索芦荟组织培养的防褐化剂。
  参考文献
  [1]寥容. 美国芦荟组织培养研究[J]. 现代园艺,2012,11:3-4.
  [2]肖波,寥尔华,胡开治,等. 植物生长物质诱导芦荟叶片愈伤组织效果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63-165.
  [3]刘洋,李斌,伍小兵. 芦荟组织培养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07,3:96-97.
  [4]代建丽,张国彬,王雪,等. 芦荟叶片取材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94-95.
  [5]周晓鹿. 降低皂质芦荟诱导愈伤组织褐化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539-544.
  [6]张红. 库拉索芦荟组培中的褐变现象及防止[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 257-2 258.
  [7]李桂荣,赵润洲,梁玉陈. 木立芦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防褐化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702-705.
  [8]王颖,刘仁祥,聂琼,等. 不同防褐剂对烟草愈伤组织培养褐化现象的抑制效应[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26-27.
  [9]蔡建荣. 山药组织培养褐化反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118-120.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褐化是芦荟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组织培养的效果。以库拉索芦荟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5种防褐剂活性炭、硝酸银、维生素C、L-谷氨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愈伤组织诱导中褐化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防褐剂都具有抑制外植体褐化的作用,其中15mg/L的AgNO3是最合适的防褐剂,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轻,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愈伤组织;褐化;防
期刊
摘 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态绿化不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衡量标准,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人类、自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该文以榆林市城市建设为例,从城市生态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两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探析。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
期刊
摘 要: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当归根鲜重、植株高和冠幅的增长过程,得出了植株高有2次生长高峰期,第1次从生长一开始就进入生长的最高峰期,然后缓慢下降后又进入第2次高峰,根鲜重、冠幅都有1次生长高峰期。  关键词:当归;根鲜重;植株高;冠幅;Logistic方程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3-02  当归(Angelica sinen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全市甜豌豆种植基地的实地调研,总结出了泰兴市近几年种植甜豌豆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并从选择良种、土壤适宜、适期播种、及时进行病虫防治、搭好丰产架子、科学运筹肥水、及时采摘等方面介绍了甜豌豆在泰兴等沿江高沙土地区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甜豌豆;高产障碍;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S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54-02  甜豌豆在泰州市已有十
期刊
摘 要: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三控”施肥法比习惯施肥增产47.2kg/667m2,增幅8.87%;增加产值132.16元/667m2,增幅8.88%,成穗率提高7.6%,结实率提高4.48%,节省氮肥用量10%;比高产栽培法节约肥料成本6.27元/667m2,节约5.07%。水稻“三控”施肥技术能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提高结实率,节本增产增收,有效减轻纹枯病发生,是既高产又节本增产增收的一项创新施
期刊
摘 要:由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0%酚菌酮EW,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白粉病发病初期(病叶率20%时)第一次施药,隔7d第二次施药,用40%酚菌酮EW100mL/667㎡,第一次施药后7d的防治效果为65.32%,显著好于20%三唑酮40mL/667㎡的防治效果;第二次施药后14d的防效达83.55%,与20%三唑酮40mL/667㎡的防治效果相当。  关键
期刊
摘 要:2008-2010年吉安市植保植检局组织有关单位与县级植保部门,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按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生物杀虫(菌)剂新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杀虫(菌)剂新产品对上述水稻病虫害均有较好的防效,经调查发现生物农药对天敌杀伤小,适合病虫害大面积综合防治。因此大力发展和推广无污染、无残留、对
期刊
摘 要:施乐健TM(AgCelence)是德国巴斯夫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的全新的植保新科技,包括植物健康理念和产品,在防治植物病害的同时,促进植物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在往年小区试验的基础上,2012年开展大区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施乐健产品;花生;示范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88-02  施乐健TM(AgCelen
期刊
摘 要:池州市低山丘陵众多,我国佛教圣地九华山就在该市境内,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保持该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显得非常重要。而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隐患一直存在,虽经过多年的治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没达到全面治理的要求。通过对贵池区普丰村的水稻田在降水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找出了引发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防治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一些相应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池州市贵池区  中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甜菊糖甙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并综述食品中甜菊糖甙的检测方法,如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法等,并展望了食品中甜菊糖甙检测的前景。  关键词:甜菊糖甙;食品;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 TS2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40-03  甜菊糖甙(Stevia)又称作甜菊糖(Stevia sugar),为甜叶菊叶子提取物,不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