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I)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y-Wdnbcrg平衡。冠心病组的Connexin37基因Tr和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9%比39.2%,p<0.05),同样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而Katugmpolatgj等是用人血管环;(3)实验用药略有不同,本实验使用Apelin-13,Katugmpola等使用Apelin-13,Apelin的不同引起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原因尚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本文结果提示Apelin-13有浓度依赖性舒张血管的作用,并且其扩血管作用依赖于内皮的完整性。本实验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探讨了Apelin降压作用可能机制,初步阐明了Apelin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Apelin降压和扩张血管等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的了解。但Apella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的机制仍尚未完全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5.3%比23.6%,P<0.01)。经Istic回归分析,T等位基因携带者(rr+Tc)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而Katugmpolatgj等是用人血管环;(3)实验用药略有不同,本实验使用Apelin-13,Katugmpola等使用Apelin-13,Apelin的不同引起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原因尚待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本文结果提示Apelin-13有浓度依赖性舒张血管的作用,并且其扩血管作用依赖于内皮的完整性。本实验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探讨了Apelin降压作用可能机制,初步阐明了Apelin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Apelin降压和扩张血管等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的了解。但Apella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的机制仍尚未完全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4倍(95%的ci为1.03—5.32,P<0.05)。结论Comm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关键词]缝隙连接;C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390-03
  
  组成缝隙连接(gap iunction intercellIllar communl—cation,GJIC)的蛋白亚单位称为Connexins,迄今已发现20余种不同的Connexins家族成员,血管细胞中主要有comaexiIl37,connexin40和connexin43的表达oConnexin37基因存在C1019T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引起eonnexin37分子的319位脯氨酸被丝氨酸所取代。国外研究表明这一多态位点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相关,而国内尚少有研究报导。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73例(其中119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为68.03±10.85岁,男性136例,女性37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非心肌梗死冠心病人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即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主干狭窄≥50%。对照组共有148例,平均年龄66.67±8.55岁,男性86例,女性62例,其中47例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同期住院病人,其余对象为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对照(均无冠心病病史,常规心电图检查无冠心病证据,并且排除恶性肿瘤,免疫炎症性疾病)。
  
  1.2血样采集和DNA的提取:抽取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2ml,放在含有EDTA抗凝剂PCR管中。采用人类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上海生工)从300va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AN,然后放在-70℃下保存。
  
  1.3 PCR和基因定型: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来鉴定Con—nexin37基因的基因型。PcR引物序列为5’-CTA TcACCCI.cG CCC TGT AC,-3’(正义链)和5’-TAT TCA CGC CAC TGT GTG CT-3’(反义链)。反应体系为10ul,包含两条引物各O.5umol/L,0.25rrmaol/L的4种dNTP,2.5mmol/L的t,tgc_a2,O.5U Taq DAN聚合酶。PCR循环周期为96℃ 4min l循环,94℃ Imia。60℃lmin 30s,72℃ lmin共32循环,72℃ 5min 1循环,扩增出大小为275bp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Drd I 37℃消化4小时后,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酶切结果。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检验,频率采用X2检验分析。基因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比数比(OFt,odds ratio)及其95%的可信区间(cI,confidence inter—vals)来表示。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排除年龄、性别,以及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检验水准采用a=0.05。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特征的比较:见表1。两组基线特征(除年龄和高胆固醇血症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Connexin3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表2和表3示Cormexin37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经过检验表明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两组对象基因型的分布进行均Hardy-Weinberg(H-W)遗传平衡检验,表明两组均符合H-W平衡。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剔除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后,表明在本研究人群中Connexin37基因TT+TC基因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ormexin37基因T等位基因携带者(Tf+TC基因型)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不携带者(cc基因型)的2.339倍,95%的可信区间(cI)为1.028—5.324,P=0.043。
  
  3 讨论
  
  组成缝隙连接的蛋白亚单位称为Connexins。属于多基因家族。至今已发现20余种Connexins,其中Cormexin37基因在人类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但在粥样斑块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有表达。研 究表明Cormexin37与内皮细胞的生长,损伤修复和衰老有关。因此,Cormexin37的改变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从而推测可能在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中起潜在作用。
  Conenxin37基因定位在lp35.1,已发现密码子1019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一多态性引起Connexin37蛋白的319位的脯氨酸(Pro)被丝氨酸(Ser)所取代。日本学者研究表明Connexin37基因C1019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相关,在男性中心肌梗死病人I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近的一个前瞻性研究表明Conen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能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的长期死亡率,T等位基因携带者3年的死亡率是14%而不携带者(C,/C纯合子)是8.3%。调整后的危险比HI(hazard ratio)1.7,95%的cI 1.05—2.8,P<0.05。
  本文采用PCR-RFI方法对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rm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且经过检验表明基因型在两组对象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在本文人群中,Connexin37基因C1019T单核苷酸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冠心病患者的T等位基因和1rr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了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为不携带者(C/C纯合子)的2.34倍。因此可以认为Connexin37基因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至于Connexin37基因的这一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已知Cormexins家族羧基末端的磷酸化在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激酶能催化丝氨酸残基发生反应,脯氨酸转变成丝氨酸创造了一个新的磷酸化位点,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调节由这一蛋白组成的缝隙连接的功能,从而改变内皮细胞的功能,因此引起对冠心病的不同易感性。当然这种假设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文已初步表明在321例对象中Connexin37基因的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Con—nexin37基因的C1019T多态性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疾病的及早预防和治疗,乃至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因样本量不够大,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 脑脊液(CSF)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17例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患 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直立性头痛,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 吐、耳鸣、头晕、颈强直;腰穿压力均低于70mmH2O,CSF可含少许红细胞,蛋白含量增高 ;头颅磁共振(MRI)检查示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和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 认识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室tei指数评价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HItaPSHDI 5000,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前(I组),化疗后(Ⅱ组)及30例正常人(Ⅲ组)进行二尖瓣前叶EF斜率、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V)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AV)的比值E/A等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112例患者接受标准方案踏车负荷 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和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相隔时间小于1 个月。其中33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6~29个月接受以上检查。踏车负荷超声心动图阳性 标准是原有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踏车负荷超声心动 图检查结果以双盲
期刊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乔咽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427-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阵发心悸1月,加重5天”于2004年10月18日收住入院。患者近1月来出现阵发心悸,多次就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近来症状加重,家属发现患者吃饭时明显脉搏不齐,拟诊为“心律失常”收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
期刊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44.1;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426-0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入住ICU的222例资料完整的不同年龄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旨在了解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防治水平。    1 临床
期刊
[关键词]Perclose血管缝合器;止血;冠状动脉;介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6-0428-02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术后有效止血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过去一般采用手工压迫方式,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也易出现排尿困难及疼痛等不适感觉,对患者生活及临床观察护理带来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AM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应用溶栓剂的易化 PCI组(A组,32例)和国产替罗非班+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组(B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 效和副作用。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状况及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无显著性差 异(P>0.05),A组死亡1例,B组无死亡,B组出血并发症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
期刊
[摘 要] 目的 评价SafeCut球囊成形术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 中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方法 42例冠心病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主支病 变置入支架,分支病变单行SafeCut,球囊扩张而不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过程,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 42例患者46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第 一对角支占62%,回旋支/钝圆支占29%,右冠脉/后降支或后侧支占10%。对分支血管行SafeCu
期刊
[摘 要] 目的 总结发生在左房的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心脏左房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果 39例全为良性肿瘤,其中左房粘液瘤37例;左房脂肪瘤2例。临床表现为心悸、 气短;系统栓塞及发热。39均行手术治疗且完整切除。其中2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行 二尖瓣置换术,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随访9个月~9年其中一例复发,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原发性心脏左房肿瘤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赛的治 疗效果。方法 应用大剂量尿激酶(2×104U/kg)30min内快速滴入溶栓治 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5例,观察疗效并监测SaO2和PaO2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溶栓治疗后2h症状明显症状缓解、SaO2和PaO2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快速滴入,能快速有效溶栓,是救治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 有效措施。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