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的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课堂是责任感培養的重要阵地,而语文课堂更是当仁不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责任;自主;感恩;爱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才方面的竞争也不断加强,我们经常会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评论。从前些年人们对80后的担心,担心他们难以承担起对祖国建设的重任,到现在更多的“00后”他们任性,不讲道理,和家长顶嘴,不服从老师的教导,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思考:如何春风化雨般地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学科作为最具有人文精神的课堂,语文教学是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语文课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催化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责任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老师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下面就结合我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学生的成长收获来具体谈一谈。
第一、候课慎独,听励志故事:在一堂课开始之前三分钟,学生有一个候课的过程,而且这三分钟是学生自我管理,交流学习的过程。我校语文课堂的三分钟候课里,学生可以进行“名人故事”“公益广告”“散文演讲”“名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候课内容。一方面,无论老师在与不在,由候课组织者组织,学生需要进行自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慎独品格;另一方面,孩子们所展示交流的内容,也能让孩子们学习名家大家的风尚,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季羡林的严谨低调的生活态度,对学生都会起到引领作用。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接触一点点,每天都思考一方面,责任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第二、内容引领,抓住契机:选入课本中的许多篇目,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更加有效的加以提升,让孩子们除了学到基础知识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习惯,提升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比如《岳阳楼记》《做你自己的船长》《我有一个梦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这些篇目都是有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的文章。这种精神的引领如果我们忽略了,我觉得,实际上违背了编者的目的,也就失去了一次提升学生责任感的绝好机会。学完《雨林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情感世界被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抓住有利契机,开展了“特派记者”“特别行动”活动。针对抛出的问题“难道地球上仅仅是雨林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吗”,每个同学作为特派记者调查真相,并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情况。课堂上的一番交流真是骇人听闻,让所有听得人胆战心惊,原来除了地球之肺----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之外,大片大片的草原更是变为不毛之地,逐渐沙化,更有资料显示沙化离北京首都只有72公里,同学们听后沉痛不已。还有鱼类、昆虫、小动物绝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节课后,我们开展“特别行动”,同学们自觉抵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自觉回收废电池,正反面用纸,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等等。学生已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由语言内化为行动,建立起环保的责任意识,把自己作为了地球的主人,为拯救地球出一份力量。
第三、课堂拓展,精神升华:我们课本中的许多篇目,只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教学方向,依据新课标,结合学情,我们应该进行相应的课堂上的拓展。既立足课本,又要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更高的精神引领。比如《南京大屠杀》《背影》《白杨礼赞》等等这些篇目,我们不是就内容而讲内容,而是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让孩子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例如,我们学习《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孩子先根据自己学习的历史,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更多的孩子开始关注已经远离我们的抗日战争,懂得不忘国耻。甚至有的孩子开始思考钓鱼岛产生的根源,中日日渐激化的矛盾,以及如何修复中日关系。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结合汶川地震、日本海啸两次灾难,中日两国国民不同的素养表现让孩子深入思考,作为国家将来的接班人,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孩子们自己查阅资料、班内讨论,明白了责任要从小事做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第四、读书熏陶,书香永恒:我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红色系列小说、军旅题材作品以及人物传记。首先、我们利用午自习时间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在阅读课时间进行解读和交流。军旅题材的《亮剑》《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士兵突击》等优秀作品,学生已经在影视媒体上有所了解,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学生对李云龙、许三多等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身上的对国家、对战友、对工作的负责,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已经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间。
《周恩来传》《邓小平传》《乔布斯传》《精彩杨澜》《我的世界我的梦》等人物传记,更是给了学生很大的思想冲击,这些神一样的人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都和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周总理,一开始学生觉得距离很遥远,但是,当他们读到周总理罹患癌症仍然咬牙忍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处理国家要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时,很多学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只有周总理才会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语了。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第五、书写心声,升华情感:在学生大量的理解、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想起你很温暖》作文竞赛,并在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卡片,写出自己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情。进一步将孩子的感恩内化为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承担,并形成了文字,作为自己的成长记录。当很多父母和老师看到孩子们发自肺腑的言谈时,都感动不已。
此外,我们还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凝聚力培养责任意识。首先,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做到对自己负责。比如:要求学生查阅作者的文学常识,有关文体的知识,能够挑选关键词记录,通过自学,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小细节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其次,课堂上通过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个人负责的内容,分工协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PK,增强小组凝聚力的同时,更加提升了学生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丰盈自己的情感世界,自觉地建立起责任意识,这是我们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我校不断研究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做到“胸中有大爱,眼中有他人,手下做小事”。以上方法对于培养我校学生的责任意识是行之有效的,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探究更多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不但成人,更要成才。
关键词:责任;自主;感恩;爱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才方面的竞争也不断加强,我们经常会从报刊杂志上看到许多关于“现在的孩子缺乏责任意识”的评论。从前些年人们对80后的担心,担心他们难以承担起对祖国建设的重任,到现在更多的“00后”他们任性,不讲道理,和家长顶嘴,不服从老师的教导,不得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的思考:如何春风化雨般地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学科作为最具有人文精神的课堂,语文教学是以“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语文课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催化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责任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老师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下面就结合我校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学生的成长收获来具体谈一谈。
第一、候课慎独,听励志故事:在一堂课开始之前三分钟,学生有一个候课的过程,而且这三分钟是学生自我管理,交流学习的过程。我校语文课堂的三分钟候课里,学生可以进行“名人故事”“公益广告”“散文演讲”“名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候课内容。一方面,无论老师在与不在,由候课组织者组织,学生需要进行自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慎独品格;另一方面,孩子们所展示交流的内容,也能让孩子们学习名家大家的风尚,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季羡林的严谨低调的生活态度,对学生都会起到引领作用。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每天都接触一点点,每天都思考一方面,责任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第二、内容引领,抓住契机:选入课本中的许多篇目,都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更加有效的加以提升,让孩子们除了学到基础知识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习惯,提升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比如《岳阳楼记》《做你自己的船长》《我有一个梦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这些篇目都是有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意义的文章。这种精神的引领如果我们忽略了,我觉得,实际上违背了编者的目的,也就失去了一次提升学生责任感的绝好机会。学完《雨林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情感世界被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抓住有利契机,开展了“特派记者”“特别行动”活动。针对抛出的问题“难道地球上仅仅是雨林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吗”,每个同学作为特派记者调查真相,并在课堂上交流调查情况。课堂上的一番交流真是骇人听闻,让所有听得人胆战心惊,原来除了地球之肺----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之外,大片大片的草原更是变为不毛之地,逐渐沙化,更有资料显示沙化离北京首都只有72公里,同学们听后沉痛不已。还有鱼类、昆虫、小动物绝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节课后,我们开展“特别行动”,同学们自觉抵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自觉回收废电池,正反面用纸,网络上积极传播正能量等等。学生已经把课堂延伸到课外,由语言内化为行动,建立起环保的责任意识,把自己作为了地球的主人,为拯救地球出一份力量。
第三、课堂拓展,精神升华:我们课本中的许多篇目,只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教学方向,依据新课标,结合学情,我们应该进行相应的课堂上的拓展。既立足课本,又要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更高的精神引领。比如《南京大屠杀》《背影》《白杨礼赞》等等这些篇目,我们不是就内容而讲内容,而是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让孩子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例如,我们学习《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孩子先根据自己学习的历史,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更多的孩子开始关注已经远离我们的抗日战争,懂得不忘国耻。甚至有的孩子开始思考钓鱼岛产生的根源,中日日渐激化的矛盾,以及如何修复中日关系。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结合汶川地震、日本海啸两次灾难,中日两国国民不同的素养表现让孩子深入思考,作为国家将来的接班人,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孩子们自己查阅资料、班内讨论,明白了责任要从小事做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第四、读书熏陶,书香永恒:我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推荐学生阅读了大量的红色系列小说、军旅题材作品以及人物传记。首先、我们利用午自习时间要求学生阅读,然后在阅读课时间进行解读和交流。军旅题材的《亮剑》《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士兵突击》等优秀作品,学生已经在影视媒体上有所了解,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学生对李云龙、许三多等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身上的对国家、对战友、对工作的负责,对自己梦想的追求,已经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间。
《周恩来传》《邓小平传》《乔布斯传》《精彩杨澜》《我的世界我的梦》等人物传记,更是给了学生很大的思想冲击,这些神一样的人物,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都和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周总理,一开始学生觉得距离很遥远,但是,当他们读到周总理罹患癌症仍然咬牙忍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处理国家要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时,很多学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只有周总理才会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语了。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第五、书写心声,升华情感:在学生大量的理解、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想起你很温暖》作文竞赛,并在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卡片,写出自己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情。进一步将孩子的感恩内化为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承担,并形成了文字,作为自己的成长记录。当很多父母和老师看到孩子们发自肺腑的言谈时,都感动不已。
此外,我们还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凝聚力培养责任意识。首先,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做到对自己负责。比如:要求学生查阅作者的文学常识,有关文体的知识,能够挑选关键词记录,通过自学,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小细节培养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其次,课堂上通过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个人负责的内容,分工协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PK,增强小组凝聚力的同时,更加提升了学生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丰盈自己的情感世界,自觉地建立起责任意识,这是我们教育者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我校不断研究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做到“胸中有大爱,眼中有他人,手下做小事”。以上方法对于培养我校学生的责任意识是行之有效的,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的探究更多有效的途径让学生不但成人,更要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