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入空间观念,符合学科认知构建规律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切点方向积极探索,以促进空间观念的顺利渗透和落实。从观察角度、生活角度、实验角度、应用角度展开切入设计,能够自然形成空间观念教学启动点,教师要对教学制约因素有统筹性认识,以顺利启动空间观念渗透性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数学学科认知构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385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空间观念,指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空间观念知识、空间观念技能加以掌握为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此也为学生所必备的一项能力。针对学生而言,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需持之以恒,教师还应以实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探索研究、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方式,实现课堂学习任务的良好完成,推动自身认知水平的提升。
一、借助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网络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弥补学生空间思维的盲点,把抽象的空间图形通过三维展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学生疑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物体的全部,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并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给予指导,适当地给予学生学习思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引导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运动知识点,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进而使他们热爱数学学习。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
空间观念形成,强化的直接有效渠道即为观察,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可将课前所准备的教学道具向各学习小组发放,随后,展开课堂讨论及提问活动,将任务提纲向学生展示,即学生在观察实物后,需对图形、实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描述,然后,学生在任务引导下展开图形、实物的探究活动,小组内观察实物,组员间提示补充,收获良好观察效果。例如,展开“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时,课前教师可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图形,教师将所准备图形向各小组发放,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活动,借助摸一摸、看一看等方式对图形特征加以了解,同时,针对每种实物图形间的异同之处展开比对,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此图形特征加以描述,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三、科学重组教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来源。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顺序不应该按照教材编制的顺序进行,而应该在充分了解以及研究完教材内容后,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性,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这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身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就较弱,而某一章能够给予空间知识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而且小学生的遗忘速度较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因此在进行空间知识教学时,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将有联系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好所学习的内容。
四、借助生活情境,培養空间观念
结合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实际物体是空间观念教学的内容之一。授课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思考哪些生活情境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与启发,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几何图形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为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提升空间观念,教师应注重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进行分析作答。
五、加强操作,促进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教师在教学空间几何图形时应注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从而形成空间观念,以教学“用三角形拼角”这部分内容为例,学习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拼角的过程中能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以及钝角。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根据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结合具体操作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重点理解了什么是“一副三角尺”的含义,并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其次让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利用手上的三角板自由拼组图形,在此之后用铅笔将拼成的钝角的周边画出;最后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一副三角板画图,并在组合中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了钝角。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尝试多种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知道,在没有动手操作之前学生对钝角的认识是模糊的,但是动手操作之后他们对钝角的认识变得具体形象。学生在画、拼的过程中这些抽象模糊的知识点逐渐变得形象与清晰,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也逐渐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间观念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引导,并给予小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进而构建起空间观念。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并树立以小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而使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J].中华少年,2020(09):97+100.
[2]陈若霖.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建立与实践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06):81.
[3]陈昌萍.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三借助”[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2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空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385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空间观念,指明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空间观念知识、空间观念技能加以掌握为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此也为学生所必备的一项能力。针对学生而言,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需持之以恒,教师还应以实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探索研究、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等方式,实现课堂学习任务的良好完成,推动自身认知水平的提升。
一、借助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网络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弥补学生空间思维的盲点,把抽象的空间图形通过三维展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学生疑点,生动形象地展示物体的全部,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并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知识点的记忆。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给予指导,适当地给予学生学习思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引导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运动知识点,也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进而使他们热爱数学学习。
二、引导学生正确观察
空间观念形成,强化的直接有效渠道即为观察,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前可将课前所准备的教学道具向各学习小组发放,随后,展开课堂讨论及提问活动,将任务提纲向学生展示,即学生在观察实物后,需对图形、实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描述,然后,学生在任务引导下展开图形、实物的探究活动,小组内观察实物,组员间提示补充,收获良好观察效果。例如,展开“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时,课前教师可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实物图形,教师将所准备图形向各小组发放,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活动,借助摸一摸、看一看等方式对图形特征加以了解,同时,针对每种实物图形间的异同之处展开比对,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此图形特征加以描述,组内其他成员加以补充。
三、科学重组教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来源。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顺序不应该按照教材编制的顺序进行,而应该在充分了解以及研究完教材内容后,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性,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这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身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就较弱,而某一章能够给予空间知识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而且小学生的遗忘速度较快,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因此在进行空间知识教学时,要想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将有联系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好所学习的内容。
四、借助生活情境,培養空间观念
结合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实际物体是空间观念教学的内容之一。授课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思考哪些生活情境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与启发,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几何图形与实物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为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提升空间观念,教师应注重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进行分析作答。
五、加强操作,促进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教师在教学空间几何图形时应注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从而形成空间观念,以教学“用三角形拼角”这部分内容为例,学习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拼角的过程中能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以及钝角。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根据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结合具体操作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重点理解了什么是“一副三角尺”的含义,并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其次让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利用手上的三角板自由拼组图形,在此之后用铅笔将拼成的钝角的周边画出;最后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一副三角板画图,并在组合中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了钝角。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尝试多种形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知道,在没有动手操作之前学生对钝角的认识是模糊的,但是动手操作之后他们对钝角的认识变得具体形象。学生在画、拼的过程中这些抽象模糊的知识点逐渐变得形象与清晰,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也逐渐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空间观念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和引导,并给予小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进而构建起空间观念。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并树立以小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而使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J].中华少年,2020(09):97+100.
[2]陈若霖.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建立与实践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06):81.
[3]陈昌萍.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三借助”[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