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设计研究方向为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从开采铀矿、铀浓缩、燃料组件制作、核电站建设与运行、核设施退役和乏燃料后处理的核电发展过程,剖析核电开发各环节的安全性、避免核扩散、大众接受性和电站运行成本的评价标准,从技术、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核电经济性评价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核电站;经济型评价;电站运行
选题背景
核电能否作为供应能源世界主要途径之一,在新一轮装机容量,商业电力需求成本中占有相当份额,取决于燃料的市场价格、环境容量、能源安全要求和新能源。目前,核电高电站运行成本主要是由于施工期长、设计变更、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如果上述不确定因素得到解决,那么核电将可以常规电厂相同的条件下建设运行,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资金成本。
建立全流程的核電经济性评价模型可以在国际标准范围内采集建造和运行中商用核电厂的业绩信息,使得企业、投资人和政策制定者理解流程中各因素变化对核电业绩的影响,从而对各堆型和燃料循环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在技术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减少不确定性。评价模型不仅是核电经济的评估手段,也是未来核电发展的决策依据。
评价因素
核电站涉及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由于目前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的技术水平理论,基于核电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核能经济评价建设研究框架。从成本、安全、防扩散和大众接受四个方面分析经济影响因素,构建核电经济评估模型标准体系。能源评价程序是由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美国能源部全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推广。程序包括能源需求分析模型、维也纳自动化系统规划模型和环境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案可用于评估和分析,并结合能源、电力规划,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能源消耗,决策能源供需平衡、国家能源网络建设、新能源项目规划、项目评估、资源约束和环境影响能源和电力系统排放评价。
本文以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为研究方向,从安全性、避免核扩散、大众接受性和电站运行成本四个方面,分析开采铀矿、铀浓缩、燃料组件制作、核电站建设与运行、核设施退役和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核电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核电经济性评价的模型。
核电厂建设和维修运行阶段,核电无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的外部性,电厂运行对周边环境和大众的影响和避免核电的风险都需要整合到成本中。特别是在政府政策处于环境保护下,要合理评价核电发展占用的公共资源。
核设施退役和废弃物处置是核电发展的环境压力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但包括核设施退役和处置的费用,而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因此,核电经济性评价是多方面的
核电的开发流程包括铀矿的开采、铀浓缩、燃料组件的制造、核电站建设与运行以及核设施退役和乏燃料后处理。由于目前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的技术水平理论,本文主要是构建核电的经济评价模型。评价标准应该是可衡量的,实际的和逻辑上的独立性,从而建立模型是可行的,避免模型构建者的主观影响。
核电的安全需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政策的连续性和人类环境的稳定。运输压力主要在于流动性风险较大,整个过程与运输问题有关,运输条件各方面要求不一致,增加协调管理难度,加大人因事故累积概率。避免核扩散的能力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以减少目前技术水平和监管体系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大众心理感受风险程度的评价需要考虑个人受危害程度。政府的信誉、国家核电政策的稳定性和对核的一贯表现会影响大众的接受,这就要求制度文化和安全文化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李坤眉,刘擎宇,强宏兴,章明.CDE891核电建设项目概(预)算软件功能介绍.核工程研究与设计,1994,(12):32-33
[2]任德曦.核电站项目管理.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4-25
[3]Kim, J.H. Global Electrification and Nuclear Power: toward Sustainable Growth in the New Millennium.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2000,(37):11-18
[4]Yuchang Jeffrey Bor, Feng-Ying Chou.The Issue of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its Impact on 3-E Problems In Taiwan.Energy Policy.2003,31:1129-1136
[5]彭士禄.核能工业经济分析与评价基础.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298-299
关键词:核电站;经济型评价;电站运行
选题背景
核电能否作为供应能源世界主要途径之一,在新一轮装机容量,商业电力需求成本中占有相当份额,取决于燃料的市场价格、环境容量、能源安全要求和新能源。目前,核电高电站运行成本主要是由于施工期长、设计变更、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如果上述不确定因素得到解决,那么核电将可以常规电厂相同的条件下建设运行,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资金成本。
建立全流程的核電经济性评价模型可以在国际标准范围内采集建造和运行中商用核电厂的业绩信息,使得企业、投资人和政策制定者理解流程中各因素变化对核电业绩的影响,从而对各堆型和燃料循环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在技术选择多元化的背景下,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减少不确定性。评价模型不仅是核电经济的评估手段,也是未来核电发展的决策依据。
评价因素
核电站涉及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由于目前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的技术水平理论,基于核电发展过程的特殊性,核能经济评价建设研究框架。从成本、安全、防扩散和大众接受四个方面分析经济影响因素,构建核电经济评估模型标准体系。能源评价程序是由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美国能源部全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推广。程序包括能源需求分析模型、维也纳自动化系统规划模型和环境影响分析模型。该方案可用于评估和分析,并结合能源、电力规划,包括基于宏观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能源消耗,决策能源供需平衡、国家能源网络建设、新能源项目规划、项目评估、资源约束和环境影响能源和电力系统排放评价。
本文以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为研究方向,从安全性、避免核扩散、大众接受性和电站运行成本四个方面,分析开采铀矿、铀浓缩、燃料组件制作、核电站建设与运行、核设施退役和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核电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核电经济性评价的模型。
核电厂建设和维修运行阶段,核电无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的外部性,电厂运行对周边环境和大众的影响和避免核电的风险都需要整合到成本中。特别是在政府政策处于环境保护下,要合理评价核电发展占用的公共资源。
核设施退役和废弃物处置是核电发展的环境压力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但包括核设施退役和处置的费用,而且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成本。因此,核电经济性评价是多方面的
核电的开发流程包括铀矿的开采、铀浓缩、燃料组件的制造、核电站建设与运行以及核设施退役和乏燃料后处理。由于目前的工程经验和相关的技术水平理论,本文主要是构建核电的经济评价模型。评价标准应该是可衡量的,实际的和逻辑上的独立性,从而建立模型是可行的,避免模型构建者的主观影响。
核电的安全需要确保技术的安全、政策的连续性和人类环境的稳定。运输压力主要在于流动性风险较大,整个过程与运输问题有关,运输条件各方面要求不一致,增加协调管理难度,加大人因事故累积概率。避免核扩散的能力需要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以减少目前技术水平和监管体系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大众心理感受风险程度的评价需要考虑个人受危害程度。政府的信誉、国家核电政策的稳定性和对核的一贯表现会影响大众的接受,这就要求制度文化和安全文化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李坤眉,刘擎宇,强宏兴,章明.CDE891核电建设项目概(预)算软件功能介绍.核工程研究与设计,1994,(12):32-33
[2]任德曦.核电站项目管理.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4-25
[3]Kim, J.H. Global Electrification and Nuclear Power: toward Sustainable Growth in the New Millennium.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2000,(37):11-18
[4]Yuchang Jeffrey Bor, Feng-Ying Chou.The Issue of the Fourth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its Impact on 3-E Problems In Taiwan.Energy Policy.2003,31:1129-1136
[5]彭士禄.核能工业经济分析与评价基础.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