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奶奶的不幸人生是谁造成的?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奶奶》是杨绛于1984年4月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林奶奶是一位给人洗衣为业处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她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食物,穿破烂的衣物,为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辛苦攒钱,精打细算,处处防备,最终未能过上设想中的晚年生活,落个累死的结局。
  文章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写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二是情节,通过碎片故事来闪现人物不幸经历。前文主要写她的性格中好的一面:勤劳、诚实、不搬嘴弄舌、不占便宜;后文写了她性格不好的一面:倔强、好斗、固执、戒备心强。前文向我介绍林奶奶的职业和性格,实际是为后文写她的不幸人生作准备,因此重点在后文。
  文本耐人咀嚼。掩卷沉思,读者通常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林奶奶的不幸是谁造成的呢?
  有人说造成林奶奶的不幸是因为儿子、女儿不孝。这句话不准确,散文明写林奶奶,暗写儿子、女儿,从原文内容来看,写儿子、女儿的文字较少,很难反映儿子、女儿不孝,更难说是他们造成她的人生悲剧。第一处是“我”问她家里的情况,她介绍有一子一女,都已成家,儿子栽培到高中毕业,女儿并非亲生,是嫂子的,四岁没了妈,吃她的奶长大,这里可以看出她对得起儿子,对非亲生女儿更是有再生之恩。第二处,她和亲戚同住,向“我”介绍她长远打算的原因,间接写到了儿子,“她不说自己没有孝子,只叹气说‘还是女儿好’。不过在她心目中,女儿当然也不能充孝子。”从前一句的语境,可以推断出这些是她的一面之词,只是她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单方面形成的对儿子、女儿是否能成为将来老来依靠的看法,不能说是儿子、女儿对她不好才形成这种主观的认识。第三处,担心钱财被人偷了,到“我”家寄放破皮背心,写她对儿子、儿媳的防备。我们只能这样想,儿子知道了她的钱财,后果肯定对她不利,钱财可能落入儿子手中,但不能据此说儿子曾经偷过,毕竟文中文字没隐含这个意思。第四处,林奶奶给儿子盖新房,早就说明新房子的套间——预定她住的一间,得另开一门。这是儿子唯一做得不好的地方,没顺从母亲另开一个门,但这一点也很难说是儿子不孝,儿子不愿开门也许另有原因,如不乐意分为两家人,怕别人说闲话。林奶奶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夜难眠,一早跑去和儿子大吵,也可以看出她有点倔的性格。至于媳妇将她推倒,骑在身上揍她,这确实做得不对,再怎么也不能打老人,但想想林奶奶就没有不对之处?试想林奶奶气势汹汹地去,加上好斗的性格,双方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打起来是难免的。第五处,她和儿子闹僵了,反过来旧调重弹“还是女儿好”,讨好女儿,目的还不是想找个依靠,出钱为女儿盖新屋。结果她临死的时候儿子赶到医院,女儿不肯来。死的时候,女儿不肯为她穿衣。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儿子是孝顺的,女儿确实不孝,但后文交待了说非亲生,14岁时让她嫁给傻子这些原因,看来林奶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第六处,有人恶作剧用毒蛇来暗示,但儿子也没计较。总的来说,没法说明儿子、女儿不孝造成了林奶奶的不幸人生。
  林奶奶的不幸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性格的原因,最主要还是社会原因。
  首先是社会原因。杨绛先生一家在文革中的难忘经历,使得她的许多散文都点到这段历史。“文革”中,钱钟书、杨绛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从外国文学研究所被“揪出”。杨绛先生的散文、杂文中常常提到文革时期社会背景,以及个别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丑陋表现,着墨更多的是文革期间那些比自己更惨的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者,如老王、林奶奶等,他们身上人性闪光与卑微同时存在着,但不管如何挣扎,仍摆脱不了不幸的人生结局,作者流露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无力帮助的愧怍之情。
  《林奶奶》开篇第二句“十七年前,‘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就点到社会背景。根据文章中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像林奶奶这类比“我”更加不幸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归纳出文革时期的许多社会问题。第一自然段林奶奶上门找工作失望后说“您自己都能,可我们吃什么饭呀?”第二段写她受委屈后,文章叙述说“那个孩子虽不是故意,林奶奶的话却是真的。也许因为她穿得太破烂肮脏,像个叫化婆子。”这些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忙于政治运动,整个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贫穷让底层民众求生艰难,卑微的小人物只好干最累的活,吃穿最差东西,还受别人的气。更严重的是文革时期,养儿防老,老有所依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赡养老人成了一句空话。林奶奶根据亲眼所见现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就怕老来病了,半死不活,给撩在炕上,叫人没人理,叫天天不应。我眼看着两代亲人受这个罪了……人说‘长病没孝子’,……孝子都不行呢……”怎样才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了弱势群体的心病。
  我们将散文后半部分的碎片故事串起来,发现林奶奶拼命干活、将钱财安排得过分周到、执著买房、修房这些事件是一脉相承的,它们背后都有共同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她的长远打算——养老!第一件事是不分白天黑夜干最重的活,穿破烂衣物,吃猪食,攒钱,远离儿子在城里置一所房子,目的是什么呢?“她曾邀一个亲戚同住,彼此照顾。这就是林奶奶的长远打算。”这一句交待了她担心老无所居,老来无伴,不愿孤独终老。不久那个亲戚住了些时候有事走了,加上旁边住着仇家——“街坊”“孤身住在城里不是个了局。”林奶奶干了第二件事:开始说儿子好,回乡下给儿子盖房,坚持在墙上开一个门。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文中说“她单独有个出入的门,将来病倒在炕上,村里的亲戚朋友经常能去看看她,她的钱反正存在妥当的地方呢,她不至于落在儿子、媳妇手里。”原来她担心老无所依的同时,还担心久病无孝子,无人知晓。开门的愿望没达到,她转而说女儿好,为女儿盖新房。一心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林奶奶真是下错了棋,女儿非亲生,又一直恨林奶奶将她嫁给傻子,怎么可能是她的依靠?钱花完了,林奶奶却口吐黑血而亡。林奶奶一生为自己的将来打算,赔光了老本,还搭上了老命。为求老有所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林奶奶倔强地选择了独自奋斗,可悲的是她最终未能实现,庆幸的是“当晚就死了”,没有出现她担心的瘫在床上受罪的状况。
  其次是她性格的原因。不幸的生存状态造成林奶奶好斗、精打细算、倔强、固执、戒备心强等畸形性格。第二自然段写她工作卑微,常受人欺负,所以才有第四段的“为了自卫,有时候像好斗的公鸡。”道出了她好斗性格形成的原因。很多性格特征又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这篇《林奶奶》可以说通篇细节俯拾皆是。比如‘一重重的衣服都有小襟,小襟上都钉着口袋,一个、两个或三个:上一个,下一个,反面再一个,大小不等,颜色各别。衣袋深处装着她的家当:布票,粮票,油票,一角二角或一元二元或五元十元的钱。她分别放开,当然都有计较’,详详细细地描写林奶奶的衣袋,其生活艰辛,须得在钱财上格外小心谨慎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让人初觉好笑,复又无限心酸涌上心头。”②
  为了让儿子在墙上开一道门,一早就下乡和儿子吵架,反被给儿媳妇推倒在地,骑在身上狠狠地揍了一顿,表现了她倔强的性格。不信任儿子,怕钱财落入儿子、儿媳手中,到我家寄放破皮背心;“丢失了二十块钱,怀疑‘街坊’偷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她戒备心强的性格。一生一再买房、修房的不懈努力,表现了她固执和倔强的性格,造成她一生认死理,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执著地努力。
  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停滞不前,迫使林奶奶这样勤劳、诚实、善良的底层民众一生辛苦劳作、艰难求生,再加上其倔强、好斗、固执、戒备心强等畸形性格,最终造成了林氏的悲剧人生。
  参考文献
  ①杨绛:《林奶奶》,《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12年第8期。
  ②杨绛:《林奶奶》,《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3年第2期。
  [作者通联:四川德阳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表”是臣子向君王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陈情表》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八个字上,即“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这个请求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李密是一个“少仕伪朝”的“亡国贱俘”,且四次征召四次拒绝,这很容易使晋武帝产生疑忌,认为李密心存二心,在怀念旧朝,不满新朝。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批龙鳞逆圣听轻则难保性命,重则株连九族。更何况他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
作为抒情高手,戴望舒和徐志摩在抒情的田园里永远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两位诗人的《雨巷》和《再别康桥》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情感寄托,如一枚久嚼不厌的甘果,甜美如新。  教学中,我们不妨结合教材特点引领学生穿梭在字里行间去触摸作者心底的波动,去寻觅那份让人为之倾心的情感,并由此而有所延伸,有所拓展,或引而不发,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能力;或学而致用,在拓展中延伸出别样精彩。  感动才能感悟,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
一、激发阅读信仰,保证阅读时间  12部经典整本书阅读,已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考指挥棒的威力确实大,倒逼中小学语文老师行动起来,想尽办法加强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和考查。即将颁布的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科学文化论著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15个学习任务群,几乎全部采用了整体书阅读的形式、措施。  那么,对于经典整本书阅读,一线语文教
五、让语言活起来  第五节对我的教学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课,是2010年8月在贵阳执教《登高》。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一次全国性课改总结反思活动,主题为“人教杯”中学语文课改十年教育论坛暨教学观摩研讨。全国课改领导小组的若干位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若干位编辑、各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余位省语文教研员,以及全国各地的数百位县市教研员和语文骨干教师,都睁大了双眼,注视着课堂上展示出的各种优
总印象  近年来,当考生还在高考考场上奋力鏖战时,网络上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地热炒起语文学科(其实也是所有学科)中分量最重的一道考题——作文的标题。这固然因为作文的分值大,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总分乃至考取学校的层次,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度里,每年的作文命题在公众的潜意识中实际上就是国家形势、社会热点乃至未来走向的一种折射。尽管高考作文题所隐含的政治元素有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意趣,让文人雅士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耒去学仕”,到 41 岁毅然决
鲁迅小说《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著名篇目,倘若说到《故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毋庸置疑有两处:一处是圆月沙地图画,另一处是路的希望设想。在小说结尾段落,鲁迅将它们并置,现全文抄录:“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这是鲁迅苦心经营的艺术美学:以写实语
【评议论文】赵悦彤《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7。  【原文摘要】赵悦彤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赵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对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思想作了回溯性研究。赵文首先阐释了李吉林构建情境作文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情境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然后,提炼了情境作文教学的特点,即“情境创设的丰富性、情境过程的艺术性、情境选题的开放性、情境训练的有序性、情境运用的科学性”;最后总结了李
张晓枫的《斑纹》被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奇异的自然”主题单元,基于编者意图和选文特质,以往上这篇课文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说明体式的常规探究上,按照说明文教学环节推进,探寻到说明对象、意图、思路、语言四方面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也可以如是精彩”的结论,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学生还有很多难懂的语句没有理解透彻,也并未真正走进作者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这次再上《斑纹
如果说展示是花开的惊艳,那么预习则是静默的生长。 ——题记  (一)  以颠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特质的生本高效课堂,以其鲜活的教育生态,平等对话的课堂形态,力求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由呼吸自由飞翔,因而迅速成为课改时代的宠儿,倍受青睐。纵观形形色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无一例外都将目光聚焦于展示课,将展示课作为精彩看点、亮点。但繁华褪尽,探本溯源,我们不禁要问:高效课堂的本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