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张颖,广东省知名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花蕾》杂志主编,艺术院校副教授,曾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其撰写的歌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女儿伍燕,毕业于广东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为广东电视台主持人。先后主持了《观众大广场》、《电影红茶馆》、《粤韵风采》等节目,并创作了《情深缘浅》等十几首流行歌曲。
作为主持人,如今在电视屏幕与生活中的伍燕稳重雅静,但小时候,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王——
小时候,伍燕生活在广东省公安局的一个家属大院里。别看她现在漂亮文静,可那时候,她爬树、跳墙什么的是经常的事情。更稀奇的是,母亲张颖对她的所作所为竟然“无所谓”,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和关键问题上点拨一下,而更多的时候是进行身教。
我不负人: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长总有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让孩子具备健康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在小团体中受到欢迎,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呢?张颖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交往方式影响伍燕,那就是:宁愿人负我,我不负人。
上小学前,伍燕是家属院里的女孩子王,领导着整个家属院里的女生。在这个小团体里,只有一个男孩子,一直死心塌地跟随着她,是她不折不扣的支持者。结果有一次,她和这个男孩子跳院墙出去玩,伍燕跳过去落地时发生了事故,撞到了男孩头上。伍燕没事儿,男孩头上却鼓起了一个大包。可能是又疼又恼,一气之下男孩竟然甩袖子走了,不理她了。伍燕也不知该怎么办,傻站了一会儿,翻墙回家了。
正在家里写作的张颖听她讲了这件事,对她说:“虽然你不是有心造成的,但你也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我不负人—怎么做,你自己去想。”伍燕想了想,决定以一种不太骄傲的姿态与男孩和解。她找到那个男孩,诚恳地对他说了声“不好意思”,结果,男孩屁颠屁颠地跟着她“归队”了。
还有一件更让伍燕觉得苦恼的事情。有一次,她的一个“手下”“背叛”了她,领着其他孩子孤立她,不理睬她。开始时,她觉得很纳闷,不知自己的“手下”们是怎么了。后来才明白,原来是出了“叛徒”!她又气又急,恨不能让哥哥带几个朋友教训她一顿,但她又想到,如果是妈妈,肯定不会这么做的。那么,妈妈会怎么做呢?她跑去问张颖。张颖还是那句话:“这是你的事,你自己想办法。”不过,张颖不忘叮嘱了她一句:“我不负人!”伍燕终于想到该怎么做了:她渐渐地又和别的孩子组成了小团体,结果凭着她以往做孩子王的威望,没过多久,原来那帮“手下”又陆续回到了她身边,最后,受孤立的就是那个“叛徒”了。当“叛徒”红着脸向伍燕走过来时,伍燕慷慨地接纳了她,并委以其担当“副手”的重任。
“宁愿人负我,我不负人。”直到现在,伍燕在工作和生活中仍以妈妈的这句话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虽然也受到过伤害,但她得到的却是朋友。
爱的教育: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
单凭着出众的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一个孩子还不能成为核心人物。他还需要具备另外一种能力,才能够真正服众,令人心甘情愿地围绕在其周围—这就是爱!张颖特别注重对伍燕爱的教育,当然,她还是用那种不说不教的自我形象引导、影响的方法。
有一次,张颖编辑部的一位编辑病了,张颖不但白天到家里去看望他,晚上还特意打电话过去,要他注意饮食,因为食疗和药疗一样,是互为补充的关系……拉拉杂杂说了一堆。伍燕有点儿不耐烦了:“说那么多干嘛呀?有病就吃药呗!”妈妈看了她一眼,只淡淡说了一句:“任何人都需要你的温暖。”
这话让伍燕十分受震动,不由得想到过去的一件事:电视新闻里播日本地震有多少死伤时,伍燕高兴地说:“好,真好!”因为前两天她刚看了抗日战争的电影,还记得电影里日本鬼子的暴行。可张颖却当场喝斥她:“你怎这么没有同情心?!”不甘示弱的伍燕和张颖就此争论了起来……最终的输赢忘记了,但是伍燕记得:从这场争论中,她从妈妈身上学到,爱与宽容远比仇恨要有力量,要以爱来示人。
从那以后,伍燕这个孩子王就更加尽职尽责了。她的“手下”无论哪个过生日,她都记得,到了那一天,就会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再召集大家拿出钱来,为这个孩子搞生日晚会。为此,甚至不惜提前好几天,组织大人和孩子一起秘密地排演节目,伍燕自己更是当仁不让,是当然的主持人和重要的演出人员。
不过,伍燕的爱心也办过错事。
有一天,伍燕的一个“手下”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向她报告:“墙外有两个乞丐,很可怜的。”伍燕想到妈妈的话,立刻去观察了一番,认定两个乞丐的确是可怜人,就马上召集“手下”们开会:“回家去取米、面、 油盐和菜,送给他们—别让大人发现!”没想到这一来,两个乞丐发现了窍门,只要见到她,就向她扮可怜,她就下命令。一段时间后,家长们发现,自家的米面急速减少,而两个乞丐却红光满面,始终在家属院墙外不走,逼问出了事情的经过后,都找到伍燕家讨要说法。人们走后,张颖倒没对伍燕大动干戈,只是说了一句:“这两个人正当壮年,为什么不去劳动—爱要有的放矢!”
伍燕又长见识了:原来爱也分很多种,最重要的是,爱要给该给的人!
勤奋读书:引导孩子的阅读兴趣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但有些人在逼迫自己的孩子要爱读书、读好书的同时,却很少审视过自己,是否也像要求孩子一样,远离电视和电玩,用心地去阅读一本书!
张颖本身是个勤奋的作家,对读书更是如饥似渴,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她生伍燕哥哥和伍燕间这段时间里,她竟然拿下了中山大学和华南师大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位。而这些做法,对伍燕的影响自然很大。
从伍燕刚懂事的时候起,张颖带她上街,也许是买衣服,也许是买菜,但每当张颖见到书摊或书店,总会不由自主地脚步一弯,就走了过去,在书架上翻翻捡捡,有时一翻看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待看过一个段落后,会猛然一惊:脚边的伍燕不见了。焦急地寻找一遍才发现,原来她竟捧着一本儿童画报看得津津有味。
伍燕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张颖开发、引导出来了。
平时,张颖有事没事也会给她买两本童话故事,闲来无事就读给她听;忙了,就把故事书扔到一边。后来她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伍燕竟然学会了认字和阅读。有一天,张颖正在写作,伍燕走过来,手里拿着几本童话书,对她说:“妈妈,这几本我看完了,我还要看。”张颖很奇怪:“你能看懂吗?”伍燕见妈妈怀疑自己的能力,就指着书里的字,一字一句地读了下去,读出来的和书中故事竟然相差不大。张颖才知道,伍燕是根据妈妈所讲的故事,结合书里的插图来学习识字和阅读的。
就这样, 一直到小学,伍燕不间断地在读各类童话故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和写作能力。小学毕业时,伍燕几乎将世界名著中的童话故事全都读了一遍。
除了阅读,张颖还十分注意对伍燕综合艺术能力的培养。那时,张颖是剧院的评论员,每当来了新的戏剧,剧场就会派人送票来,伍燕也就颠颠地跟着妈妈去看。看完回来,妈妈伏案写评论,伍燕就在旁边“演”着刚看完的戏剧,背诵大段大段的台词—她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因为第二天,还要组织院里的小朋友们,把这剧“演”一遍呢,记不住还了得?这种经历,不但培养了伍燕的表演才能,也培养了她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如今,回忆起对伍燕的教育,张颖总说:“我从没强迫她做过什么,是一种不教之教吧。”也许,就是这种不教之教,才为伍燕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