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新鲜鹌鹑蛋为原料,探讨泡椒风味鹌鹑蛋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泡椒液煮制入味的最佳生产工序为:蛋料比1:1.5、泡椒液浓度为30%、煮制15min。在这一条件下得到的产品酸辣鲜味突出,色泽质地均佳。
关键词:鹌鹑蛋 泡椒风味 煮制
中图分类号:S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2-0019-03
鹌鹑蛋营养丰富,素有“动物人参”之称,据测定鹌鹑蛋中蛋白质含量约13%,且鹌鹑蛋白分子小,容易被人体吸收。脂肪11%[1]。其他成分:钙、磷、铁、锌、硒、核黄素、B族维生素以及除精氨酸、脯氨酸以外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比鸡蛋高,其中谷氨酸、丝氨酸的含量是鸡蛋的2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鸡蛋的2倍。此外,鹌鹑蛋对于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尤其对妇女贫血、小儿发育不良患者是良好的滋补剂。随着鹌鹑蛋产量的增加,鹌鹑蛋制品的加工率却很低,目前市场上鹌鹑蛋的加工产品还很少,仅有少量的五香鹌鹑蛋罐头、鹌鹑皮蛋、卤蛋等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利用,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广受大众欢迎的泡椒风味食品的生产应用在鹌鹑蛋中,研究出一种去壳泡椒风味鹌鹑蛋休闲食品,并找出最佳工艺。
1 试验材料
1.1 材料与仪器
鹌鹑蛋、生姜、蒜、小米椒、花椒、袋装泡椒。
101A-3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TP—1200A电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 试验与方法
2.1 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预煮冷却碎壳剥壳泡椒液煮制烘干真空装袋封口杀菌成品
2.2 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新鲜鹌鹑蛋,蛋壳为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或紫色的斑点,色泽鲜艳,结构致密,均匀、光洁、蛋形正常,蛋重10g~15g,剔除软壳蛋、破损蛋。[2]
(2)预煮。将蛋加入用柠檬酸预先调PH的水中[3],煮制时间为10min,煮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
(3)泡椒液煮制。将蛋和液按1:1.5加入如下比例配制的泡椒液:1.5%盐、0.5%花椒、2%姜[4]、30%泡椒发酵液。小火煮制,煮制时间为15min。
(4)烘干。将煮好的鹌鹑蛋捞出,摊开置于隧道烘干机内,50℃,20min,使表面干爽。[5]
(5)真空装袋。将蛋与配制的泡椒液一同装入真空袋内,加入适量冰醋酸,使袋内PH低于3.5即可。
(6)杀菌。杀菌公式为3′-20′/100℃[6]。杀菌结束后用冷水浸泡,使温度迅速降到室温。
2.3 试验设计
2.3.1 预煮时间试验
取15颗大小相近的鹌鹑蛋,于冷水中开始加热,分别取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每组3个分批捞出,置于冷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剥壳后用质构仪测其质构,这里主要测定产品的咀嚼性,质构参数计算:咀嚼性=硬度×凝聚性×弹性[7],从而得出最佳预煮时间值。
2.3.2 单因素试验
每组取10个鹌鹑蛋。预煮处理后进行单因素试验,进行感官评价来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蛋料比为1:1,分别加入8%、10%、20%、30%、40%、50%的泡椒水煮制15min。采用20%的泡椒水,1:1的蛋料比,煮制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2.3.3 正交试验
考察泡椒水浓度、蛋料比、以及煮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综合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正交试验,根据产品感官评价结果确定煮制工艺参数,因素水平见表1。
2.3.4 指标评价方法
评分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对成品鹌鹑蛋进行评分,包括:香气、质地滋味、色泽形态。项目分别为30分、40分、30分。将各项评分的平均值的和值作为综合评分。产品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预煮时间确定试验
预煮时间对鹌鹑蛋咀嚼性的影响如图1,预煮时间在15min时,蛋的咀嚼性最好,且时间延长咀嚼性下降明显。
3.2 泡椒液煮制参数预选试验
通过对参数预选试验,得出的产品评分为外形13分,香味10分,滋味32分,总分57分。在香味上,产品泡椒酸香味不浓,且略有异味。在外形上,颜色苍白,没有达到淡黄光泽的要求。滋味上,泡椒产品特有的酸辣味不突出。所以根据预选试验的结果对单因素试验的参数进行如下调整:提高泡椒液加入量,并加大因素水平跨度。同时加入2%的姜去除蛋的腥味。
3.3 鹌鹑蛋煮制的单因素试验
3.3.1 泡椒液浓度对产品的影响
泡椒水浓度对产品的影响的结果如图2。泡椒液浓度在8%~30%之间感官评分逐步上升,但浓度加大到40%时评分结果开始下降,主要是因为当浓度加大到40%以上之后,产品的泡椒风味过重,产生了不适口的酸辣味,所以认为泡椒液浓度的合适范围在10%~40%之间,并取10%、20%、30%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
3.3.2 煮制时间对产品的影响
煮制时间对产品的影响为图3。煮制时间在5min~15min之间,产品感官评分逐步增加,但15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评分开始下降,分析原因是由于时间增加,蛋白变性过度色泽以及口感都变差导致。所以煮制时间取5~20min为宜,取正交因素水平为10min、15min、20min。
3.4 泡椒液煮制条件的确定
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煮制时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泡椒液煮制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结果为表3。
根据表3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可以得出,对泡椒液煮制工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C,其次是A,影响较小的因素是B。主次因素顺序为C>A>B,得出最佳配方为C3A2B2即泡椒液浓度30%,煮制时间15min,蛋料比1:1.5。在该条件下鹌鹑蛋产品的香气评分26分,色泽形态评分28分,质地及滋味评分37分,感官评分总分91分,产品品质要优于其他正交试验组及单因素组。可确定为最佳工艺组合。
4 结语
鹌鹑蛋营养丰富,且我国产量很高,但其产品单一制约着鹌鹑蛋产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泡椒风味鹌鹑蛋的加工工艺进行探究,对其预煮工艺进行优选,并确定煮制的最佳工艺,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对鹌鹑蛋预煮15min,并用30%的泡椒液,在蛋料比1:1.5的情况下煮制15min下的产品色泽均匀呈淡黄色,泡椒产品特有酸辣鲜味突出,产品咀嚼性口感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政萍.鹌鹑蛋可提供的惊人益处.国外畜牧学,2010 第30卷第4期.
[2]孙晓侠.保健鹌鹑醋蛋烤制工艺的研究.中国酿造,2010.8.
[3]王斌.酱香型鹌鹑蛋保健软罐头的研制.农产品加工,2010.4.
[4]李群和,胡霞.泡椒鸭舌加工工艺.肉类工业,2012.4.
[5]安森亚.保健酱香软包装卤鸡蛋的研制.中国酿造,2012.4.
[6]陈振林.银耳鹌鹑蛋保健罐头食品的研制.农产品加工,2005.2.
[7]黄丽艳.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卤蛋蛋白的质构影响.食品工业,2012.9.
关键词:鹌鹑蛋 泡椒风味 煮制
中图分类号:S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2-0019-03
鹌鹑蛋营养丰富,素有“动物人参”之称,据测定鹌鹑蛋中蛋白质含量约13%,且鹌鹑蛋白分子小,容易被人体吸收。脂肪11%[1]。其他成分:钙、磷、铁、锌、硒、核黄素、B族维生素以及除精氨酸、脯氨酸以外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都比鸡蛋高,其中谷氨酸、丝氨酸的含量是鸡蛋的2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鸡蛋的2倍。此外,鹌鹑蛋对于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尤其对妇女贫血、小儿发育不良患者是良好的滋补剂。随着鹌鹑蛋产量的增加,鹌鹑蛋制品的加工率却很低,目前市场上鹌鹑蛋的加工产品还很少,仅有少量的五香鹌鹑蛋罐头、鹌鹑皮蛋、卤蛋等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利用,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本研究的目的是,将广受大众欢迎的泡椒风味食品的生产应用在鹌鹑蛋中,研究出一种去壳泡椒风味鹌鹑蛋休闲食品,并找出最佳工艺。
1 试验材料
1.1 材料与仪器
鹌鹑蛋、生姜、蒜、小米椒、花椒、袋装泡椒。
101A-3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TP—1200A电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 试验与方法
2.1 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预煮冷却碎壳剥壳泡椒液煮制烘干真空装袋封口杀菌成品
2.2 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新鲜鹌鹑蛋,蛋壳为灰白色,上有红褐色或紫色的斑点,色泽鲜艳,结构致密,均匀、光洁、蛋形正常,蛋重10g~15g,剔除软壳蛋、破损蛋。[2]
(2)预煮。将蛋加入用柠檬酸预先调PH的水中[3],煮制时间为10min,煮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
(3)泡椒液煮制。将蛋和液按1:1.5加入如下比例配制的泡椒液:1.5%盐、0.5%花椒、2%姜[4]、30%泡椒发酵液。小火煮制,煮制时间为15min。
(4)烘干。将煮好的鹌鹑蛋捞出,摊开置于隧道烘干机内,50℃,20min,使表面干爽。[5]
(5)真空装袋。将蛋与配制的泡椒液一同装入真空袋内,加入适量冰醋酸,使袋内PH低于3.5即可。
(6)杀菌。杀菌公式为3′-20′/100℃[6]。杀菌结束后用冷水浸泡,使温度迅速降到室温。
2.3 试验设计
2.3.1 预煮时间试验
取15颗大小相近的鹌鹑蛋,于冷水中开始加热,分别取5min、10min、15min、20min、25min。每组3个分批捞出,置于冷水中迅速冷却至室温。剥壳后用质构仪测其质构,这里主要测定产品的咀嚼性,质构参数计算:咀嚼性=硬度×凝聚性×弹性[7],从而得出最佳预煮时间值。
2.3.2 单因素试验
每组取10个鹌鹑蛋。预煮处理后进行单因素试验,进行感官评价来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蛋料比为1:1,分别加入8%、10%、20%、30%、40%、50%的泡椒水煮制15min。采用20%的泡椒水,1:1的蛋料比,煮制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2.3.3 正交试验
考察泡椒水浓度、蛋料比、以及煮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综合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正交试验,根据产品感官评价结果确定煮制工艺参数,因素水平见表1。
2.3.4 指标评价方法
评分采用感官评价的方法对成品鹌鹑蛋进行评分,包括:香气、质地滋味、色泽形态。项目分别为30分、40分、30分。将各项评分的平均值的和值作为综合评分。产品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预煮时间确定试验
预煮时间对鹌鹑蛋咀嚼性的影响如图1,预煮时间在15min时,蛋的咀嚼性最好,且时间延长咀嚼性下降明显。
3.2 泡椒液煮制参数预选试验
通过对参数预选试验,得出的产品评分为外形13分,香味10分,滋味32分,总分57分。在香味上,产品泡椒酸香味不浓,且略有异味。在外形上,颜色苍白,没有达到淡黄光泽的要求。滋味上,泡椒产品特有的酸辣味不突出。所以根据预选试验的结果对单因素试验的参数进行如下调整:提高泡椒液加入量,并加大因素水平跨度。同时加入2%的姜去除蛋的腥味。
3.3 鹌鹑蛋煮制的单因素试验
3.3.1 泡椒液浓度对产品的影响
泡椒水浓度对产品的影响的结果如图2。泡椒液浓度在8%~30%之间感官评分逐步上升,但浓度加大到40%时评分结果开始下降,主要是因为当浓度加大到40%以上之后,产品的泡椒风味过重,产生了不适口的酸辣味,所以认为泡椒液浓度的合适范围在10%~40%之间,并取10%、20%、30%作为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
3.3.2 煮制时间对产品的影响
煮制时间对产品的影响为图3。煮制时间在5min~15min之间,产品感官评分逐步增加,但15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评分开始下降,分析原因是由于时间增加,蛋白变性过度色泽以及口感都变差导致。所以煮制时间取5~20min为宜,取正交因素水平为10min、15min、20min。
3.4 泡椒液煮制条件的确定
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煮制时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泡椒液煮制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结果为表3。
根据表3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可以得出,对泡椒液煮制工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C,其次是A,影响较小的因素是B。主次因素顺序为C>A>B,得出最佳配方为C3A2B2即泡椒液浓度30%,煮制时间15min,蛋料比1:1.5。在该条件下鹌鹑蛋产品的香气评分26分,色泽形态评分28分,质地及滋味评分37分,感官评分总分91分,产品品质要优于其他正交试验组及单因素组。可确定为最佳工艺组合。
4 结语
鹌鹑蛋营养丰富,且我国产量很高,但其产品单一制约着鹌鹑蛋产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泡椒风味鹌鹑蛋的加工工艺进行探究,对其预煮工艺进行优选,并确定煮制的最佳工艺,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对鹌鹑蛋预煮15min,并用30%的泡椒液,在蛋料比1:1.5的情况下煮制15min下的产品色泽均匀呈淡黄色,泡椒产品特有酸辣鲜味突出,产品咀嚼性口感良好。
参考文献
[1]李政萍.鹌鹑蛋可提供的惊人益处.国外畜牧学,2010 第30卷第4期.
[2]孙晓侠.保健鹌鹑醋蛋烤制工艺的研究.中国酿造,2010.8.
[3]王斌.酱香型鹌鹑蛋保健软罐头的研制.农产品加工,2010.4.
[4]李群和,胡霞.泡椒鸭舌加工工艺.肉类工业,2012.4.
[5]安森亚.保健酱香软包装卤鸡蛋的研制.中国酿造,2012.4.
[6]陈振林.银耳鹌鹑蛋保健罐头食品的研制.农产品加工,2005.2.
[7]黄丽艳.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卤蛋蛋白的质构影响.食品工业,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