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始终觉得,要先有人不管市场反应,埋头投入到创意中来,而不是应市场的要求来创造东西,那是解决问题,不是创意。”
香港人中的“异类”
不会开车,不会打字,连鼠标也不会用。
活动范围基本在港岛的铜锣湾到炮台山一带,两个地铁站距离。跨过维多利亚港去尖沙咀,对她来说就像出国。
家里一直没有电脑,直到去年才“被迫”买了一部,还是手写板的。因为同事实在受不了她离开办公室就无法沟通工作。
麦家碧自己也承认,自己是香港人中的“异类”。
“我觉得不熟悉的地方都很危险,而且在地铁里都会迷路。所以只想待在从小长大的铜锣湾、湾仔一带,比较有安全感。”
她的小学、中学都是在天主教学校度过的。“那时开始我就很乖,不爱说话,因为修女们发起火来很凶!”
宅女性格形成的同时,也让她喜欢上用画画表达感情。不过那些画都小得很,羞怯地缩在纸的一角,连台词也不敢有。
香港漫画一向以《龙虎门》《风云》这类打打杀杀的为主,也有《老夫子》等市井文化。但麦家碧的漫画风格完全游离于其外。
“也许因为从小接触的都是欧美或日本漫画吧,老师们也都是鬼佬,所以风格很不同。”
她最喜欢的动漫大师是宫崎骏和英国的雷蒙·布力格斯(Raymond Briggs)。她曾出版过的卡通《屎捞人》,就是在以谐音向这位英国大师的名作《Snowman》致敬。
“在港岛长大的我从没见过真的猪。但是从漫画上、电视上,我看到的猪都是粉红色很可爱,而且很聪明的,因此很喜欢。”
当时香港经济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阶段,麦家碧也从不担心麦兜在打杀声一片的港漫市场中的存活问题。
“我很自信的。我画得这么漂亮,肯定有人喜欢!大不了我就发到国外去。”
1990年,关于一只粉红小猪的漫画开始连载于香港报刊上,极受欢迎。后来,它的书籍出版了,卡通电视剧也播出了。
2001年,电影《麦兜故事》的香港票房超越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并一举夺得了香港电影节的“国际影评人联盟奖”。2009年《麦兜响当当》全国上映,不到两周票房便突破了6000万。
麦家碧笔下招牌林立的香港旧街区,朴实的茶餐厅老板和买菜师奶等,给作品带来了浓郁的香港风情;谢立文幽默中夹着忧郁的剧本台词,又给麦兜系列注入了温馨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有些观众看完麦兜电影,说笑得肚子都疼了,有些人出来时却泪眼汪汪。”
在麦家碧看来,麦兜这只资质平平、单纯善良的小猪,带出了她和谢立文对于香港社会的反思。
“在如此高速发展、高举智慧型的社会,你不聪明其实就是种罪。一个这么单纯、善良的小猪,它只拥有单亲的爱,能不能支持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快乐的生命呢?能不能够影响别人的生命呢?这是我们想探讨的。”
不管市场反应,敢为创意先
随着麦兜的名声渐响,品牌渐渐扩大。产品开发、商业合作、形象维护……这些运营问题往往会将一个原创者拖得分身乏术。
但麦家碧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香港这个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地方,同事们已经接受了一个在某方面很擅长,另一些方面却非常“白痴”的人,所以很多事会为她打算。
“我们的品牌推广、产品设计等,在公司都有专业的团队负责。我最主要做的是电影场景和人物设计,还有配合产品部的需求,为新产品设计形象。其他的,因为我完全不懂,所以不插手。”
如今她正在为下一部麦兜电影忙碌。这将是一部歌舞片,筹备至今已经两年,上映计划却一推再推。
“这个故事以香港为背景,但人物多了很多,情节也很复杂,所以进展得很慢。”
在香港创业,在麦家碧看来是个优势。“内地尽管也有很多专业人士,但始终地方太大,合作不方便。香港地方小,只要一个电话,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她也认为香港是个除了看创意,更看重经济效益的地方。
“如果我只是一个人创作的话,可能到现在还是窝在家。但是,我始终觉得,要先有人不管市场反应,埋头投入到创意中来,而不是应市场的要求来创造东西,那是解决问题,不是创意。”
麦家碧非常喜欢小孩。在街上看到穿麦兜衣服的可爱小朋友,会忍不住偷偷拍张照片。
但结婚多年的她始终没有生过孩子。
“养育一个小孩,我觉得太艰难了。不肯吃饭啊,跟坏朋友学坏啊,上学不开心啊……要考虑好多问题。”
可是,麦兜就是笨笨而单纯的一个孩子,也活得很好,她怎么会给自己孩子太大压力呢?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为他担心更多的事情,以免他受伤害。其实直到今天,我和谢立文仍然非常担心麦兜能否在香港这样的社会生存,所以才要一直创作,为它打气和祝福。同时,也是为了告诉更多聪明人,请给单纯善良的人留出一个空间。”
香港人中的“异类”
不会开车,不会打字,连鼠标也不会用。
活动范围基本在港岛的铜锣湾到炮台山一带,两个地铁站距离。跨过维多利亚港去尖沙咀,对她来说就像出国。
家里一直没有电脑,直到去年才“被迫”买了一部,还是手写板的。因为同事实在受不了她离开办公室就无法沟通工作。
麦家碧自己也承认,自己是香港人中的“异类”。
“我觉得不熟悉的地方都很危险,而且在地铁里都会迷路。所以只想待在从小长大的铜锣湾、湾仔一带,比较有安全感。”
她的小学、中学都是在天主教学校度过的。“那时开始我就很乖,不爱说话,因为修女们发起火来很凶!”
宅女性格形成的同时,也让她喜欢上用画画表达感情。不过那些画都小得很,羞怯地缩在纸的一角,连台词也不敢有。
香港漫画一向以《龙虎门》《风云》这类打打杀杀的为主,也有《老夫子》等市井文化。但麦家碧的漫画风格完全游离于其外。
“也许因为从小接触的都是欧美或日本漫画吧,老师们也都是鬼佬,所以风格很不同。”
她最喜欢的动漫大师是宫崎骏和英国的雷蒙·布力格斯(Raymond Briggs)。她曾出版过的卡通《屎捞人》,就是在以谐音向这位英国大师的名作《Snowman》致敬。
“在港岛长大的我从没见过真的猪。但是从漫画上、电视上,我看到的猪都是粉红色很可爱,而且很聪明的,因此很喜欢。”
当时香港经济正处于欣欣向荣的阶段,麦家碧也从不担心麦兜在打杀声一片的港漫市场中的存活问题。
“我很自信的。我画得这么漂亮,肯定有人喜欢!大不了我就发到国外去。”
1990年,关于一只粉红小猪的漫画开始连载于香港报刊上,极受欢迎。后来,它的书籍出版了,卡通电视剧也播出了。
2001年,电影《麦兜故事》的香港票房超越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并一举夺得了香港电影节的“国际影评人联盟奖”。2009年《麦兜响当当》全国上映,不到两周票房便突破了6000万。
麦家碧笔下招牌林立的香港旧街区,朴实的茶餐厅老板和买菜师奶等,给作品带来了浓郁的香港风情;谢立文幽默中夹着忧郁的剧本台词,又给麦兜系列注入了温馨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有些观众看完麦兜电影,说笑得肚子都疼了,有些人出来时却泪眼汪汪。”
在麦家碧看来,麦兜这只资质平平、单纯善良的小猪,带出了她和谢立文对于香港社会的反思。
“在如此高速发展、高举智慧型的社会,你不聪明其实就是种罪。一个这么单纯、善良的小猪,它只拥有单亲的爱,能不能支持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快乐的生命呢?能不能够影响别人的生命呢?这是我们想探讨的。”
不管市场反应,敢为创意先
随着麦兜的名声渐响,品牌渐渐扩大。产品开发、商业合作、形象维护……这些运营问题往往会将一个原创者拖得分身乏术。
但麦家碧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香港这个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地方,同事们已经接受了一个在某方面很擅长,另一些方面却非常“白痴”的人,所以很多事会为她打算。
“我们的品牌推广、产品设计等,在公司都有专业的团队负责。我最主要做的是电影场景和人物设计,还有配合产品部的需求,为新产品设计形象。其他的,因为我完全不懂,所以不插手。”
如今她正在为下一部麦兜电影忙碌。这将是一部歌舞片,筹备至今已经两年,上映计划却一推再推。
“这个故事以香港为背景,但人物多了很多,情节也很复杂,所以进展得很慢。”
在香港创业,在麦家碧看来是个优势。“内地尽管也有很多专业人士,但始终地方太大,合作不方便。香港地方小,只要一个电话,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她也认为香港是个除了看创意,更看重经济效益的地方。
“如果我只是一个人创作的话,可能到现在还是窝在家。但是,我始终觉得,要先有人不管市场反应,埋头投入到创意中来,而不是应市场的要求来创造东西,那是解决问题,不是创意。”
麦家碧非常喜欢小孩。在街上看到穿麦兜衣服的可爱小朋友,会忍不住偷偷拍张照片。
但结婚多年的她始终没有生过孩子。
“养育一个小孩,我觉得太艰难了。不肯吃饭啊,跟坏朋友学坏啊,上学不开心啊……要考虑好多问题。”
可是,麦兜就是笨笨而单纯的一个孩子,也活得很好,她怎么会给自己孩子太大压力呢?
“正因为如此,我才要为他担心更多的事情,以免他受伤害。其实直到今天,我和谢立文仍然非常担心麦兜能否在香港这样的社会生存,所以才要一直创作,为它打气和祝福。同时,也是为了告诉更多聪明人,请给单纯善良的人留出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