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艺术以来,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理论争议与冲突从未消停过。《碰巧的杰作:论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一书从一个艺术评论家的视角,以10种不同样式杰作产生的途径来勾画出现代艺术的价值体系。作者迈克尔·基默尔曼是《纽约时报》的首席艺术评论家,他的《写照:在大都会、现代艺术博物馆、罗浮宫及其他地点与艺术家交谈》曾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为“年度好书”。严格意义上说,本书是对于艺术人生的多角度观察。涉及了诸多现当代艺术家,也涉及诸如装置艺术、摄影艺术、包裹艺术、现成品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其中对于艺术家创作时的现场解读最引人入胜。作者在译本前写作了《致中国读者》序言,其中写到公众对于亿万富翁挥金如土收购“任何可以称作为艺术的东西”的怀疑,以及“如今的商业化的艺术界像时装行业一样,一茬接一茬的艺术家不断地被推上前台……很多人的艺术生涯只可以持续四十八个月,而不是四十八年”。这些话语虽已出版七年,现在看来仍然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者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画家博纳尔写起。博纳尔找了一个脆弱多愁善感的夫人,从而似乎机缘巧合地进入了近乎封闭的室内派艺术创作小天地。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描绘,成为艺术创作的全部内容。博纳尔自己也认为是艺术家生活而非艺术本身使他着迷。博纳尔遁入了自己筑造的小世界,用一颗脆弱而感伤的画笔记载了身边所发生的生活琐碎。这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吗?毕加索认为这种融入了太多感性的绘画不值一提。而马蒂斯却恰恰相反,他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宣称博纳尔是能名垂千古的伟大画家。本书作者却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他浓墨重彩地记叙了博纳尔与妻子的感情纠葛,以及这些感情因素在博纳尔绘画中的体现。博纳尔做了什么?抑或仅仅是用他那支灿烂的画笔描绘了他自己隐私的生活?历史已盖棺论定,博纳尔是那个时代比肩于毕加索、马蒂斯的艺术大师。博纳尔似乎是碰巧遇到了那位纠缠了一辈子的烦人妻子,从而框定了他的室内艺术。博纳尔的艺术是碰巧的杰作吗?不约而同的,当代艺术的几位弄潮儿都曾把自己的生活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杜尚甚至宣称自己最好的作品即自己的生活。艺术家生活的丰富和动荡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谈资。艺术家选择了一种生活模式必然与其作品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博纳尔无疑是“自遁空门”,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勾画关于私人生活的多彩乐章。
书中第二个话题为无艺无术的艺术。艺术在当代艺术之前都有其固有的创作形态,其中必含有“艺”和“术”这两个必然要素。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使得西方艺术在传统的“术”(绘画的技巧性)上遭遇了空前的挑战,某种意义上,摄影术诱发了印象派以及后来现当代艺术流派的产生。画家这个行业越来越被轻视,摄影使普通人获得了直接进入艺术创作的捷径。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家何为?书中列举出一些堪称经典的摄影作品,它们的来源往往不堪追溯,仅仅是“碰巧”妙手偶得之,其创作时完全处于无艺无术的状态。
书中的第三节取名为“高瞻远瞩的艺术”,名字极有深意。作者用爬山的感受,来阐述一个艺术诞生以来就存在的难题——艺术在不同欣赏者的眼中,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距。杜尚给展会送去小便池,目的是抵制艺术对于美学的依赖,向传统审美发出宣战。但事与愿违,小便池被接纳之后,观众又在开始欣赏这件现成工艺品所能提供的美感。“难道美对于艺术来说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艺术是美的赘生品,还是与哲学、政治并驾齐驱的醒世良药?
山不是从来就那么美好的。古希腊及古罗马人并不爱山,认为山是荒凉、险恶的地方,马丁·路德也认为山峰是上帝对人类堕落的惩罚。崇高是美学的范畴,但不意味着美的感受。山给予人的崇高之美,是一种复杂的个体感受过程。激动人心的欣赏是需要很多构成因素的,就像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很多人在她面前膜拜时,看到她被层层叠叠安保所包围,期待震撼的企望也许就在那一瞬间崩塌。
书中的第四节是本书的精华所在,这是一个吊诡的命题——创造艺术却不须动手的艺术。观念艺术的产生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是致命的。艺术奇才约翰逊用自杀来完成自己的艺术。这不仅仅是个案。2000年中国艺术家“大同大张”张胜泉以自杀来完成自己的最后作品。还有诸多自残自杀的行为艺术案例。当艺术成为一种心理状态,它所呈现的实物所给我们已经不仅仅是视觉的互动。书中写道:“精神和宗教的力量自然比个人的手工活重要,因为它超越了美学和逻辑的范畴。”作者所说的动手,是指传统的艺术创作行为。正是由于一些非常手法的实施,艺术创作变得毫无底线。作者问还有什么不是艺术?那么,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创作目的一直在随历史潮流而变换,这是个终极命题,答案也许就像作者在本节最后写下的:“真是禅意十足。”
书中第五章节记载了一位作者熟悉的灯泡收藏者。众所周知,被历史和公众认可的艺术品收藏是值得的。然而,偏偏有众多的藏家选择了古怪偏门的爱好。从世界范围来看,差不多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爱好者来收藏。“和艺术品位一样,一件收藏品的魅力在收藏家眼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当一件藏品的价值只是象征性的时候,它真正的价值也许才是无以计量的。”旧的、一次性的、老式的物件不再有用,“它们摇身一变,成了它们所属的那个业已失落的世界的图腾和残片。”书中谈及还有一类收藏家,一位叫巴恩斯的发明家用他挣来的钱购入了一批他所认为值得的收藏,其中有塞尚、马蒂斯也有来自非洲的艺术品。巴恩斯用自己的方式(非传统博物馆式)陈列了他的收藏。这种极具个性、非传统的方式引发了一种重新观察艺术品的视角。“他的事迹证明,收藏是一门艺术。”收藏家和艺术家一样,为了自己作品的不朽而努力工作。“收藏活动以及藏品所得到的他人的欣赏都为许多收藏者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慰藉。”“除此之外,它有时就像是个谜,很难让人说得明白。”
“有时候,艺术可以是躲避生活风暴的避风港。在极端情况下,艺术是给你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伟大的艺术是不朽的。书中第六节提及了几位女艺术家,一位是美丽的女艺术家杰伊·德费奥,其倾一生之力完成了一件重达3050磅的作品《玫瑰》,然而却被束之高阁数十年。《玫瑰》重见天日时女画家已香消玉殒很多年。“《玫瑰》仿佛是一个曼荼罗”。作者把《玫瑰》一画从画室搬出时的切割比喻成生产时的外阴切开术。“包含着许多的牺牲,间或令人绝望。”然而,“加上了一点运气”,女画家辛勤的成果获得了永生。另一位女艺术家夏洛特·萨洛蒙用画笔记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爱与恨,从没有人告诉她的作品将成为永恒。她用画笔告诉世人“艺术让我们从罪恶和过错中解脱出来,给我们以自由和新生”。1943年怀有身孕的夏洛特·萨洛蒙被纳粹残害。她把她的作品交给友人的时候说:“好好保管它。我全部的生命都在里面。” 书中第七节讲述了一个故事,1911年一位名叫赫利的摄影家随南极考察团出征,九死一生,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作品。作者把这一章节取名为迷途知返的艺术。在作者看来,杰作的产生也许需要九死一生的决绝姿态。当我们面临多样的选择性时,往往陷入迷途。就如赫利,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他毅然选择了他的照片。而极地归来后,他再也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杰作了。
帕尔斯坦是当代最杰出的美国艺术家之一。本书作者将亲历帕尔斯坦的创作过程作为第八章节。性是艺术创作中最神秘最引人入胜的创作源泉。帕尔斯坦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观察视角去描绘裸体。本节的结尾尤为有趣,作者观察到帕尔斯坦在裸体画中安置了一些似乎刻意安排的道具,如飞机暗指“9·11”,米老鼠影射美国,瞌睡的裸体男女代表懵懂的亚当夏娃。帕尔斯坦回答“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想,但是我情愿不去做这样的分析”,“我尽了最大的努力画好卖的画”。可见,艺术评论家与艺术家真正的内心世界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
大地艺术常以恢宏的形式呈现,作者把参观大地艺术的称为“朝觐”。文中描述的艺术家海泽以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了数件规模宏大的作品。艺术博物馆的兴起曾经带动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而精心设计、共处一室的展览方式却招来了许多艺术家的不满。艺术家需要完全独立的纯粹的作品展示,需要自己的朝圣地。“有的时候,你必须经过一番跋涉去和它们相会。”
书中的最后一节谈到了艺术所带来的“简单的快乐”。其中列举了18世纪伟大艺术家夏尔丹的创作。夏尔丹的艺术充满善意,无论是笔下的铁桶还是孩子,他对于卑微事物的“尊严”以及摹画这些事物的超凡技艺使得他的画在洛可可盛行期仍能特立独行、为人尊重。作者用夏尔丹和当代艺术家蒂博做了比较,艺术家的作品勾起了我们对于真实生活的美好感受。“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想起孩子般的对于凡事都好奇的状态”,“真是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作者用松散的结构讲述了诸多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实现过程。看似松散,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书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涉及了一个重大的艺术命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评论功力。作者用一种介入的姿态去描述创作过程的偶然或是艰辛。与其说本书中的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艺术作品是“碰巧”得来的,不如说是艺术家选择了某种特定的生存方式和创作角度。夏洛特·萨洛蒙说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碰巧杜尚也这么说过),这哪里是碰巧的杰作,碰巧仅仅是表面,作者书中蕴藏的潜台词也许恰恰相反,碰巧来的杰作中从来都脱离不开艺术家苦心经营的身影。
无论如何,杰作就在那儿,似乎都是“碰巧”来的,而内在的感动或震撼只有仔细阅读才能共鸣。对于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的现当代艺术,一个普通的观察者,深入内里地去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本书应该被看作一本绝佳的艺术普及读物。迈克尔·基默尔曼在本书序中写道:“艺术实在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有趣的一部分,不应该让它成为专家的专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魏建宇)
作者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画家博纳尔写起。博纳尔找了一个脆弱多愁善感的夫人,从而似乎机缘巧合地进入了近乎封闭的室内派艺术创作小天地。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描绘,成为艺术创作的全部内容。博纳尔自己也认为是艺术家生活而非艺术本身使他着迷。博纳尔遁入了自己筑造的小世界,用一颗脆弱而感伤的画笔记载了身边所发生的生活琐碎。这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吗?毕加索认为这种融入了太多感性的绘画不值一提。而马蒂斯却恰恰相反,他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宣称博纳尔是能名垂千古的伟大画家。本书作者却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他浓墨重彩地记叙了博纳尔与妻子的感情纠葛,以及这些感情因素在博纳尔绘画中的体现。博纳尔做了什么?抑或仅仅是用他那支灿烂的画笔描绘了他自己隐私的生活?历史已盖棺论定,博纳尔是那个时代比肩于毕加索、马蒂斯的艺术大师。博纳尔似乎是碰巧遇到了那位纠缠了一辈子的烦人妻子,从而框定了他的室内艺术。博纳尔的艺术是碰巧的杰作吗?不约而同的,当代艺术的几位弄潮儿都曾把自己的生活当作自己的艺术作品。杜尚甚至宣称自己最好的作品即自己的生活。艺术家生活的丰富和动荡是观众津津乐道的谈资。艺术家选择了一种生活模式必然与其作品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博纳尔无疑是“自遁空门”,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勾画关于私人生活的多彩乐章。
书中第二个话题为无艺无术的艺术。艺术在当代艺术之前都有其固有的创作形态,其中必含有“艺”和“术”这两个必然要素。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使得西方艺术在传统的“术”(绘画的技巧性)上遭遇了空前的挑战,某种意义上,摄影术诱发了印象派以及后来现当代艺术流派的产生。画家这个行业越来越被轻视,摄影使普通人获得了直接进入艺术创作的捷径。机械复制的时代艺术家何为?书中列举出一些堪称经典的摄影作品,它们的来源往往不堪追溯,仅仅是“碰巧”妙手偶得之,其创作时完全处于无艺无术的状态。
书中的第三节取名为“高瞻远瞩的艺术”,名字极有深意。作者用爬山的感受,来阐述一个艺术诞生以来就存在的难题——艺术在不同欣赏者的眼中,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距。杜尚给展会送去小便池,目的是抵制艺术对于美学的依赖,向传统审美发出宣战。但事与愿违,小便池被接纳之后,观众又在开始欣赏这件现成工艺品所能提供的美感。“难道美对于艺术来说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艺术是美的赘生品,还是与哲学、政治并驾齐驱的醒世良药?
山不是从来就那么美好的。古希腊及古罗马人并不爱山,认为山是荒凉、险恶的地方,马丁·路德也认为山峰是上帝对人类堕落的惩罚。崇高是美学的范畴,但不意味着美的感受。山给予人的崇高之美,是一种复杂的个体感受过程。激动人心的欣赏是需要很多构成因素的,就像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很多人在她面前膜拜时,看到她被层层叠叠安保所包围,期待震撼的企望也许就在那一瞬间崩塌。
书中的第四节是本书的精华所在,这是一个吊诡的命题——创造艺术却不须动手的艺术。观念艺术的产生对于当代艺术的影响是致命的。艺术奇才约翰逊用自杀来完成自己的艺术。这不仅仅是个案。2000年中国艺术家“大同大张”张胜泉以自杀来完成自己的最后作品。还有诸多自残自杀的行为艺术案例。当艺术成为一种心理状态,它所呈现的实物所给我们已经不仅仅是视觉的互动。书中写道:“精神和宗教的力量自然比个人的手工活重要,因为它超越了美学和逻辑的范畴。”作者所说的动手,是指传统的艺术创作行为。正是由于一些非常手法的实施,艺术创作变得毫无底线。作者问还有什么不是艺术?那么,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创作目的一直在随历史潮流而变换,这是个终极命题,答案也许就像作者在本节最后写下的:“真是禅意十足。”
书中第五章节记载了一位作者熟悉的灯泡收藏者。众所周知,被历史和公众认可的艺术品收藏是值得的。然而,偏偏有众多的藏家选择了古怪偏门的爱好。从世界范围来看,差不多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爱好者来收藏。“和艺术品位一样,一件收藏品的魅力在收藏家眼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当一件藏品的价值只是象征性的时候,它真正的价值也许才是无以计量的。”旧的、一次性的、老式的物件不再有用,“它们摇身一变,成了它们所属的那个业已失落的世界的图腾和残片。”书中谈及还有一类收藏家,一位叫巴恩斯的发明家用他挣来的钱购入了一批他所认为值得的收藏,其中有塞尚、马蒂斯也有来自非洲的艺术品。巴恩斯用自己的方式(非传统博物馆式)陈列了他的收藏。这种极具个性、非传统的方式引发了一种重新观察艺术品的视角。“他的事迹证明,收藏是一门艺术。”收藏家和艺术家一样,为了自己作品的不朽而努力工作。“收藏活动以及藏品所得到的他人的欣赏都为许多收藏者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慰藉。”“除此之外,它有时就像是个谜,很难让人说得明白。”
“有时候,艺术可以是躲避生活风暴的避风港。在极端情况下,艺术是给你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伟大的艺术是不朽的。书中第六节提及了几位女艺术家,一位是美丽的女艺术家杰伊·德费奥,其倾一生之力完成了一件重达3050磅的作品《玫瑰》,然而却被束之高阁数十年。《玫瑰》重见天日时女画家已香消玉殒很多年。“《玫瑰》仿佛是一个曼荼罗”。作者把《玫瑰》一画从画室搬出时的切割比喻成生产时的外阴切开术。“包含着许多的牺牲,间或令人绝望。”然而,“加上了一点运气”,女画家辛勤的成果获得了永生。另一位女艺术家夏洛特·萨洛蒙用画笔记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爱与恨,从没有人告诉她的作品将成为永恒。她用画笔告诉世人“艺术让我们从罪恶和过错中解脱出来,给我们以自由和新生”。1943年怀有身孕的夏洛特·萨洛蒙被纳粹残害。她把她的作品交给友人的时候说:“好好保管它。我全部的生命都在里面。” 书中第七节讲述了一个故事,1911年一位名叫赫利的摄影家随南极考察团出征,九死一生,留下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作品。作者把这一章节取名为迷途知返的艺术。在作者看来,杰作的产生也许需要九死一生的决绝姿态。当我们面临多样的选择性时,往往陷入迷途。就如赫利,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他毅然选择了他的照片。而极地归来后,他再也不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杰作了。
帕尔斯坦是当代最杰出的美国艺术家之一。本书作者将亲历帕尔斯坦的创作过程作为第八章节。性是艺术创作中最神秘最引人入胜的创作源泉。帕尔斯坦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观察视角去描绘裸体。本节的结尾尤为有趣,作者观察到帕尔斯坦在裸体画中安置了一些似乎刻意安排的道具,如飞机暗指“9·11”,米老鼠影射美国,瞌睡的裸体男女代表懵懂的亚当夏娃。帕尔斯坦回答“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想,但是我情愿不去做这样的分析”,“我尽了最大的努力画好卖的画”。可见,艺术评论家与艺术家真正的内心世界存在多么巨大的鸿沟。
大地艺术常以恢宏的形式呈现,作者把参观大地艺术的称为“朝觐”。文中描述的艺术家海泽以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了数件规模宏大的作品。艺术博物馆的兴起曾经带动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而精心设计、共处一室的展览方式却招来了许多艺术家的不满。艺术家需要完全独立的纯粹的作品展示,需要自己的朝圣地。“有的时候,你必须经过一番跋涉去和它们相会。”
书中的最后一节谈到了艺术所带来的“简单的快乐”。其中列举了18世纪伟大艺术家夏尔丹的创作。夏尔丹的艺术充满善意,无论是笔下的铁桶还是孩子,他对于卑微事物的“尊严”以及摹画这些事物的超凡技艺使得他的画在洛可可盛行期仍能特立独行、为人尊重。作者用夏尔丹和当代艺术家蒂博做了比较,艺术家的作品勾起了我们对于真实生活的美好感受。“他们的作品让我们想起孩子般的对于凡事都好奇的状态”,“真是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作者用松散的结构讲述了诸多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实现过程。看似松散,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书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涉及了一个重大的艺术命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评论功力。作者用一种介入的姿态去描述创作过程的偶然或是艰辛。与其说本书中的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艺术作品是“碰巧”得来的,不如说是艺术家选择了某种特定的生存方式和创作角度。夏洛特·萨洛蒙说她最好的作品是她的人生(碰巧杜尚也这么说过),这哪里是碰巧的杰作,碰巧仅仅是表面,作者书中蕴藏的潜台词也许恰恰相反,碰巧来的杰作中从来都脱离不开艺术家苦心经营的身影。
无论如何,杰作就在那儿,似乎都是“碰巧”来的,而内在的感动或震撼只有仔细阅读才能共鸣。对于天花乱坠不知所云的现当代艺术,一个普通的观察者,深入内里地去阅读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本书应该被看作一本绝佳的艺术普及读物。迈克尔·基默尔曼在本书序中写道:“艺术实在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有趣的一部分,不应该让它成为专家的专利。”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魏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