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in19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体现出学法有效,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思维过程明确,构建地理思维模式,注重获取地理信息形成文、理“大综合”。提倡创新性学习,注重学习方法,注重能力的塑造,形成综合能力。
  关键词: 生活; 探究;创新;有效
  
  
  长期以来,对于高中文科生来说,较普遍地认为地理学科文理兼容,内容庞杂,图像繁琐,难学易忘,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事倍功半。由于这些问题存在而形成的种种学习障碍,一直较严重地影响着高中学生地理的学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成为高中文科生的“瓶颈”学科。
  1、明白学习目的、内容,提倡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创造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生“身边的地理”。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其探讨的空间可大到全球乃至宇宙,涉及的科学领域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既有突出的广阔性,又有很强的综合性,还有广泛的应用性。
  学习高中地理,可帮助人类揭开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秘。例如,世界上的人种为什么有不同肤色、体征?人种的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地球表面的“沧海桑田”是如何变迁的?寒来暑往是如何循环往复的?对流层大气为何会风云变幻?汶川的地震为何会突然发生,而且贪得余震不断?南方怎么会形成百年不遇的雪灾?长江中上游地区为何要退耕还林?……
  学习高中地理,能为将来参加经济建设和多方面的工作获取丰富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高中地理中,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是从事资源开发、农业生产、工业布局、城乡规划、交通建设、商业活动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例如,时政与热点问题、世界格局、综合国力与国情国策、人际交往、民族交流与国际关系、战争冲突、边贸洽谈、载人航天、极地科学考查、“黄金周”出行等等,都与地理处处相关,“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现代派人类理所应当具备的能力。
  学习高中地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地理学习,了解世界生态失衡、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物種减少、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致使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重大事件的实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和强化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促使学生成长为祖国将来开拓型和建设型的有用人才。
  2、学以致用,培养中学生文科综合的地理能力
  地理学科的学习,不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而是对各个知识点的综合。所以需要我们必须要有掌握综合地理知识的能力。
  2.1使用学科语言,注重知识获取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解答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要学会针对不同学科知识不断进行思维转化,使用不同学科的术语。在地理学科学习中,一要做到使用学科术语;二要做到言简意赅;三要做到层次分明。
  2.2充分认识图表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高考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表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发展的杠杆”,此话说明地理学的产生、发展与地图密不可分,运用地图是学习、研究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除地图外,地理学科的知识还常常用到地理图像和图表来描述、说明有关地理问题。因此,各种地图和地理图像、图表的认真阅读、观察、分析运用,从中获取知识信息是每个高中文科生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
  2.3构建思维模式,形成文、理“大综合”
  以综合的观点分析、研究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对涉及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要善于进行综合探讨,并要注意地理学科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中学相关学科的联系,善于将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而灵活地学以致用。在地理事物描述和阐释过程中,一要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二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三能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并做到意义完整。从而形成地理学科的“大综合”思维模式。
  2.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
  根据学科实践性、地域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强化“身边的地理”,注意将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同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同当地和祖国的生产建设联系,同区域和国内、国际的热点、焦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书刊、影视媒体、信息网络、多媒体课件等,结合自己在外出旅行过程中的体会,尽可能地了解自己难以感受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以利于开阔自己的地理视野,形成地理表象。结合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生活中去,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来学习,使书本知识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观察、实践、思考、分析等能力,又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现学现用,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分解教材结构,创新性学习地理
  创新是人类所独具的禀赋,也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科技进步的原动力。为适应全球经济形态之改革,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力进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教育改革的趋势。创新地学习地理,改变教材教法,让学生会学、乐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每册教材都安排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内容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若干“课”,每“课”由课文和课后的“活动”组成。在课文部分常安排有阅读材料。每个单元后设有自学园地,自学园地由“阅读篇”、“技能篇”、“练习篇”三小“篇”构成。
  在地理学习中,注重掌握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熟知重要概念、原理和数据,尽量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阅读材料的学习不可忽视,以达到丰富、补充知识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提高学习的效果。善于动用教材中的图像、图表,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图像、图表、数据说明问题是地理学科最基本的技能。地理试题的设计,常用各种形式的图像、图表、数据及文字材料等来表现地理事实、概念和规律,从而合理运用已学的知识、掌握的研究方法、形成的观念去阐释、分析、判断、评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现实存在的一系列地理现象,分析实际的地理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课后“活动”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在动脑、动口、动手,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从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学园地的阅读篇,提供给学生一些典型生动的可读性强的资料,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自学园地的技能篇,要求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掌握形成必要的学习技能;自学园地的练习篇,可以再现、回顾和复习、巩固本单元重点、难点的学习掌握。学生按照教材体系结构、教材不同部分的功能,结合学习的具体目标和教学要求创造性的确定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丛书主编马德高2008高考地理总复习《全线突破》星火书业
  [2]丛书主编王显忠2009高考地理总复习《导学教程》最新版济南出版社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5期教改视窗
其他文献
高三语文课基本就是习题课,人手一册语文复习资料,老师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讲,学生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练,就这样,周而复始,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感觉死气沉闷。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思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语文课成了学生的睡觉课,老师的受罪课。那么,如何让高
期刊
摘要:点燃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热情,达到自主学习,兴趣引导研究的效果。所以我说课堂气氛本身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好了,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艺术。良好的课堂气氛往往就是拥有这个作用,能够将各种各样的书本知识用一种甜的方式使同学们消化吸收,没有了艺术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学科更对此有了高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气氛兴趣     
期刊
摘要: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发实验素材,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正确创设研究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全
期刊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应从知识的权威转变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变成乐学数学、爱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会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教学问题,有教学问题与学生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在课堂教学上出现的问题来分析一下。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问题       一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面对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对从教多年的教师,如何尽快适应,怎样尽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摆在我们这些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一点认识。  一、全面树立“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广大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快步入新课改行列,我一方面积极参与各方面培训;另一方面抽时间进入新课改走在前面的名师的课堂
期刊
摘要:新课改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一代新人。而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其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人格魅力会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效益产生正相关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除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之外,还应树立科学的数学观,理清数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期刊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广义上说,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明确课堂目标。二、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四、控制讲解的时间。  关键词:有效 目标 主动参与发展思维能力       课程改革
期刊
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没有语言,思维很难实现。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语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我在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同样是“说”,有的学生说得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有的学生却显得语无伦次,无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说”。  调查发现:现今大多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比书面运算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方式开展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在课文精妙处提问、在课文看似模糊处提问、在学生感兴趣处提问、在课文空白处提问、在课文延伸处提问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方式开展教学的内涵。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