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疫情信息设计时代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媒体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疫情相关信息设计的时代特征,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的设计与传达。从媒体融合的视角,,分析新冠疫情相关信息设计在设计端与传达端的时代新特征,阐述媒体融合促进信息设计的构建与传达。媒体融合构建信息设计的时代特色,促进信息在视觉感知层面的有效的传播与接收。为信息设计更加迅捷、准确的传达,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信息设计 媒体融合 新冠疫情 传达 媒介 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4-0094-04
引言
人类主要是依靠视、听两种信息传达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因为“视觉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进而视觉传达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最为频繁的方式。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疫情相关信息设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隨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与防控的需要,视觉化的信息设计与传达成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主要方式,同时人们对于疫情信息设计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深度化需求的趋势,充分表现出了信息设计的时代特征。
一、媒体融合模式推动疫情信息设计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为媒体与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机遇,“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的要素、功能、传播进行融合,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并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随着科技与观念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媒体融合模式表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作为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为一体的信息多元化传达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设计的发展。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与长期防护的需要,疫情信息设计成为信息设计的重要表现内容,从2020年上半年疫情初期用户媒体使用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爆后,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网站等媒体融合平台获得信息的频率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图1),其中通过电视媒介获取信息的增幅达到72.6%,微博使用增幅达到50.4%、传统媒体网站使用增幅达64%、商业新闻类网站使用增幅达59.4%,而作为人们交流沟通工具软件的微信使用增幅达78.7%。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信息接收媒体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清晰的转移,更倾向于便捷、灵活、精准、个性化的疫情信息设计方式。伴随着疫情期间媒体融合快速、准确传达信息的功能性,疫情信息设计的形式与媒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功能性、灵活性,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对待新冠疫情,积极长期做好科学预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充分体现了信息设计的服务传达作用。
二、媒体融合视角下信息设计时代特征
疫情信息设计主要功能是将相关疫情信息进行有效传递,然而伴随着媒体融合模式的发展,疫情信息设计形成更加个性多样的设计方向,在传达上依托媒体、平台、渠道的多样化,实现疫情信息针对性的面对点、点对面的传达,同时形成信息的有效信息反馈机制,表现出涌现式的群体构成、大数据式的基因融入、多变性的传达结构、变革式的传达维度等鲜明时代特征。
(一)涌现式的群体构成
“涌现可以理解为突现、突创、突生的现象,是客体世界中常有的自然现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疫情信息设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传达性、目的性等特征,相应的在文字、图形、色彩、视觉流程、传播媒介、信息反馈等过程按照设计传达规则,媒体融合的传播平台形成信息设计的复合系统,同时在系统的层面形成个体元素、媒介所不具备的功能属性,信息设计这种涌现式群体构成的特征,目的在于强调构成信息设计的各元素间紧密相连,并延生出单一设计形式、单一传达媒介所不具备的信息设计优势。信息设计涌现式的群体构成主要表现在视觉设计与传达媒介两个方面。
1.视觉设计的群体构成
信息设计的传播功能是依托于信息视觉表达而形成的,信息可视化的视觉表达是指将造型、色彩、字体和图形等视觉设计元素应用于可视化的过程3]。视觉设计作为疫情信息设计的重要形式与表现方法,是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疫情信息进行视觉化的设计与梳理,提高信息传达的视觉功能性,使信息设计得以有效的理解与认知。基于媒体融合语境因素的注入,疫情信息的视觉设计在文字、图形、色彩以及视觉流程梳理等方面表现出群体构成的形式。
疫情信息设计的视觉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由于疫情的数据、地点、发展等信息的准确性描述与科学性表达都离不开文字,顺理成章文字成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主体,同样也成为现代信息设计的重要内容形式。针对疫情信息的识别性的特点,文字的字体选择主要以无衬线字体为主,力求弱化文字的个性,
.1.」1n_1L1n1_11.、..n1」上55」突出文子的悦读'性与功能性,如微软雅黑、平万等识别'性较强昀子体经常作为主要使用字体,在字号、间距的设置上以突出文字层次性与视觉性的目的为主,确保疫情信息设计形成清晰的阅读层次、良好的阅读视感、快速的信息接收。疫情信息设计中的图形元素主要作为文字信息补充与优化,除了表达直观形象的图形信息时,主要是用来辅助文字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达,相较于文字信息,图形系统更具有直观的视觉传达性,可增加信息设计的视觉节奏与形象指示功能。疫情信息设计中色彩元素可以使文字、图形系统形成统一和谐的情感表达,如在疫情信息中使用警示的红色、健康医护的蓝色,可以增强疫情信息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能够有效增强信息接收者的感知刺激。2021年2月21日公布的法国疫情信息设计中,视觉表现部分紧紧围绕文字信息来进行表达,通过文字的字号、比例、粗细进行对比,梳理主体信息的视觉层次,采用方向箭头、红十字、波峰等识别性较强的信息图形符号,搭配明度一致、色相差异的色彩组合,将文字与色彩、图形按照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科学需要、审美法则进行版式规划,形成有层次有逻辑的信息视觉梳理,构造具有科学性、功能性、审美性的信息传达,这是文字、图形、色彩任何一个单独元素所不具备的,怡怡正是体现了“涌现”理论中“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结构,如图2。 2.信息传达的群体构成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对于疫情信息设计的需求与要求都呈现出较高的标准,不仅在视觉设计部分形成了整体式的构成,同时借助媒体融合的发展,形成多个媒体与媒介共同传达的整体构成,实现新冠疫情信息多功能、立体化、层次化传播的目的。1854年流行病学研究专家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将发生疫情的地点绘制在地图上,以视觉化的方式精准查找传染源,成为信息设计参与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典案例(图3)。但由于当时科技媒介的发展限制,此项信息设计只能通过纸质的渠道实现信息传达,从现代传播的视角来看,结构较为单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现代新冠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的层面充分依靠媒体融合的传播途径实现疫情信息设计多媒体、多媒介、复合式的传达,将疫情信息以涌现式的整体结构进行传播,通过电视、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移动媒体、广播等媒介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群体性传达,目的在于构建疫情信息设计的立体式、层次式的整体性传播行为,提出创造性的结构概念。人们对于疫情信息的获取途径实现了整体性的覆盖,同时借助电视、手机、网络等形式构成疫情信息视觉化整体,满足人们对于疫情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人们有效准确地获取相应的疫情信息。
(二)“大数据”的基因融入
疫情信息设计利用大数据的模式,对于疫情信息进行专业化、目标化、精准化的信息设计处理分析,并从中获得更准确、更易于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与形式,从而促进疫情信息快速有效的传达与反馈。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对大数据(Big Data)作出的定义是:大数据应用就是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实现大数据价值的过程「4。随着“大数据”的观念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在信息设计中的广泛采用,尤其是基于媒体融合语境,在疫情信息设计的形式上融入大数据基因。一方面,依靠“大数据”的信息分析与决策功能,对视觉易接收的符号图形、色彩感知等进行筛选,选择直接有效的视觉形式进行传达,以精准的疫情人群定位、直接醒目的视觉方式、科学合理的视觉流程、全面适配的媒介形式进行疫情信息的設计与传达。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对疫情信息设计接收者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而调整、促进疫情信息设计再次有效地传达,并形成良性循环。如图4中,微信APP中的国务院客户端,在信息界面设计上使用绿色、红色、蓝色等医疗防护性色彩,图形上则采用简单明确、易于接受的功能指示性符号,如“核酸机构检测”采用的实验用吸管的图形,“防疫行程卡”采用的是定位的形成,而“疫情风险查询”使用的是警示性的叹号图标,如果该客户端使用者行程涉及高危疫情风险地区,对应的“防疫行程码”颜色则由绿色转变为橙色、红色,对应相应的风险等级。正是通过“大数据”模式,实现疫情信息精准传达,实现信息接收个体行程、信息的追踪,并通过“大数据”的互联网模式实现疫情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确保疫情防疫工作的有效进展。
(三)多变性的传达结构
随着媒体融合理念的加深与技术的成熟,疫情信息设计表现出了多变性的传达结构。“因为信息内容依附于界面载体才能进行有效传播,致使信息需要进行有效地组织、筛选、排列,从而才能高效率地、准确地将内容信息传达出来。[5]”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疫情信息设计呈现出多变性的性格特征,这里的多变性主要是指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应用媒介的多变、反馈机制的多变。
首先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随着疫情持续的发展,为了确保疫情信息设计的全面覆盖,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地域、时间对于疫情信息的需求,形成了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既有以数据表达为主传达疫情发展的官方疫情动态信息及解读,又有图文结合全面科普新冠疫情防范知识的详细介绍,还有文字图像为主的各级政府疫情、专家疫情解读,更有个人行程的密切追踪、精准的科学分析等,满足了人们对于疫情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其次,表现在应用媒介的多样性,根据疫情信息灵活多变且时效性较强的特点,依靠数字技术支持的手机、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体融合形态,实现多层次性信息传达,既有单一媒介的直接传达,又有多媒介交叉并行的层次传播,还有根据疫情紧急程度采用不同媒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多媒体多媒介的共同协作,构成疫情信息设计应用媒介的多样性。再次,根据抗疫防疫的实际需求,疫情信息设计形成多变性的反馈机制,接收人群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单位,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对疫情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筛选,通过个人行程安全码等一系列疫情信息设计反馈新机制,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定位,形成对于对疫情信息设计进行有效反馈、互动,实现全民共同努力有效展开疫情的防控工作(图5)。总体来看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结构上呈现出的是曲线多变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丰富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途径与形制,又可以根据信息设计内容与要求进行多层次性的传达,从而形成现代信息设计传达结构的多变性。
(四)变革性的传达维度
随着人们对于疫情相关信息设计质量与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信息视觉设计层面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媒体融合所带来信息传达维度的变革,以达到疫情信息多功能、立体化、层次化的快速传达,进而促进疫情信息设计深入化与功能化。
1.时间维度
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看,时间维度是掌控各属性的时间轨迹,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时间维度的更迭发展而不断变换其位置。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范畴中时,时间纬度主要表现为疫情信息设计内容同步性和形式持续性两个层面。一方面,疫情信息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步性。以往信息设计的传达主要依靠纸媒或者影视媒体为媒介进行传播,但在传递上往往存在制作周期长、媒介传播不通畅等问题,尤其是针对信息接收个体急需的信息内容往往造成信息传达的滞后。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帮助设计在传达途径、传达方式、传达效果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打破了传统设计模式,将视觉传达设计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权威机构对外发布经疫情信息时,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媒体终端实现同时接收到相应的疫情信息,从而避免疫情信息在传递上由于时间差异性所造成的脱节与滞后,通过媒体融合强大功能,我们缩短甚至可以忽略疫情信息的设计、制作、传达周期,实现疫情信息设计传达与接收的时间维度上的跨越式同步。另一方面,疫情信息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性。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数字化传达,从时间的概念上无限延伸了信息设计传达的持续性,且不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与偏差,更加有利于后续对于疫情的科学研究,这正是目前疫情信息设计与传达所需要的。 在新冠疫情信息设计上应围绕传达媒介时间维度的同步性与持续性,采取直观功能的视觉形式,采用识别性强信息指示符号,选择符合疫情信息的色彩组合系统,打造快捷成熟的信息设计体系,从而缩短信息的设计、传达时间周期,提升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效率,实现信息设计传达的同步性与持续性,增强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播效力。
2.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是以信息设计传达的空间为尺度来描述、界定信息传达范围的概念。媒体融合视角下,疫情信息设计在空间纬度上主要表现在集中性与广度性两个层面。一方面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密集度,即疫情信息的形式、媒介、过程更加集中密集,同时保持多媒体、多平台、多信息的共同参与,协同完成集中、共同、密集的点对点式疫情相关信息的传达,从而增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范围度,现代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与反馈,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巨大科技优势,大大缩短了疫情信息与接受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将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行为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不再局限于局部的地域空间,信息设计得以轻松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达与表现。
在信息传达的空间维度上,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视觉表现要具有国际性的视野,不仅要有明确的功能识别性、良好的文化表达性,还要具有可视化与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表现。如图2021年2月22日,日本发布新冠疫情确诊人数的信息设计,将日本地图以扁平视觉化的形式进行设计表现,并根据不同地区感染人数的不同采取对应的色彩表示,使人们即便不通过文字同样也可以识别出日本的特征,并对日本各地的新冠感染人数形成直观认识,形成符合疫情信息设計传达空间维度的特性。(图6)
3.媒介维度
信息设计的传达在受到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影响同时,还和媒介维度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媒介维度主要是指信息设计传达在传达端的考察范围,从接收信息媒介的种类到媒介传播的途径,再到信息反馈通道的建立,涵盖多个层面的媒介层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语境下,疫情信息设计的媒介纬度在传达层面形成系统性复合性的特征,为了达到疫情信息传达的视觉效果与群体效应,现代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过程中形成多种媒体、多个媒介共同协作的媒介机制,而这种多媒体共同传达是以有次序、有层次、有结构的系统方式来进行的。
在新冠疫情信息设计上应符合传达媒介维度的系统性与复合性特征,尤其是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考虑到疫情信息传递的效果与范围,应该充分考虑疫情信息设计视觉表现的承载媒体与传播媒介。媒介纬度的变革促使疫情信息设计的标准差异化形成,如尺寸大小、字体选择、色彩模式等设计环节均对应所要传达的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要通过视觉设计的角度对不同媒介、制式的信息进行视觉规划,形成符合不同层次、结构的视觉表现,进而提升疫情信息设计传播媒介覆盖面,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的传递。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视角下的信息设计紧紧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依托科技、材料因素的飞速发展,呈现出新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涌现式的整体构成、“大数据”的基因融入、多变性的性格特征、变革性的传达维度等层面。涌现式的整体构成促使疫情信息设计系统性的观念更加明显,进而可以有效协调信息设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有效传达;“大数据”基因的融入,使疫情信息设计契合互联网技术,真正地走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无处不在;多变性的传达结构促使疫情信息设计表达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于疫情信息设计的需求;媒体融合重构了时间、空间、媒介等传达维度的变革,塑造了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同步性、持续性、变化性、集中性、系统性的性格特征。在信息时代,信息设计传达的方式与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媒体融合的技术,同时媒体融合又为信息设计增添了时代特色,在进行信息设计与传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信息设计的时代语言特色,无论何时何地或者运用何种媒介传达信息,都应运用动态变化的视觉观点,考量视觉信息的系统特性,准确把控信息设计传达的纬度,进而促进信息设计的有效传达。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媒体融合语境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教育培养探索”(项目编号:13212KY1904)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岳.2017年《CELL》封面设计的可视化研究[J].美术大观,2020(09):139-141.
[2]徐炯.“参数化主义”的时代成因与基本特征探究[J].美术与设计,2018(04):21-24.
[3]陈娅雯,许懋琦数字阅读界面视觉设计分析与优化[J].设计,2018(17):132-135.
[4]杨明刚,孙启超,朱韦茜可视化大数据在在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5(08):157.
[5]张倩.图表在信息可视化中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8(02):122-123.
[6]张阳,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J].设计,2015(08):82-83.
关键词:信息设计 媒体融合 新冠疫情 传达 媒介 构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4-0094-04
引言
人类主要是依靠视、听两种信息传达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因为“视觉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进而视觉传达成为信息传播与接收最为频繁的方式。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疫情相关信息设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隨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与防控的需要,视觉化的信息设计与传达成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主要方式,同时人们对于疫情信息设计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深度化需求的趋势,充分表现出了信息设计的时代特征。
一、媒体融合模式推动疫情信息设计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为媒体与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机遇,“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的媒介的要素、功能、传播进行融合,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并通过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随着科技与观念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媒体融合模式表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作为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为一体的信息多元化传达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信息设计的发展。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与长期防护的需要,疫情信息设计成为信息设计的重要表现内容,从2020年上半年疫情初期用户媒体使用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爆后,人们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网站等媒体融合平台获得信息的频率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图1),其中通过电视媒介获取信息的增幅达到72.6%,微博使用增幅达到50.4%、传统媒体网站使用增幅达64%、商业新闻类网站使用增幅达59.4%,而作为人们交流沟通工具软件的微信使用增幅达78.7%。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信息接收媒体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清晰的转移,更倾向于便捷、灵活、精准、个性化的疫情信息设计方式。伴随着疫情期间媒体融合快速、准确传达信息的功能性,疫情信息设计的形式与媒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功能性、灵活性,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对待新冠疫情,积极长期做好科学预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充分体现了信息设计的服务传达作用。
二、媒体融合视角下信息设计时代特征
疫情信息设计主要功能是将相关疫情信息进行有效传递,然而伴随着媒体融合模式的发展,疫情信息设计形成更加个性多样的设计方向,在传达上依托媒体、平台、渠道的多样化,实现疫情信息针对性的面对点、点对面的传达,同时形成信息的有效信息反馈机制,表现出涌现式的群体构成、大数据式的基因融入、多变性的传达结构、变革式的传达维度等鲜明时代特征。
(一)涌现式的群体构成
“涌现可以理解为突现、突创、突生的现象,是客体世界中常有的自然现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疫情信息设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传达性、目的性等特征,相应的在文字、图形、色彩、视觉流程、传播媒介、信息反馈等过程按照设计传达规则,媒体融合的传播平台形成信息设计的复合系统,同时在系统的层面形成个体元素、媒介所不具备的功能属性,信息设计这种涌现式群体构成的特征,目的在于强调构成信息设计的各元素间紧密相连,并延生出单一设计形式、单一传达媒介所不具备的信息设计优势。信息设计涌现式的群体构成主要表现在视觉设计与传达媒介两个方面。
1.视觉设计的群体构成
信息设计的传播功能是依托于信息视觉表达而形成的,信息可视化的视觉表达是指将造型、色彩、字体和图形等视觉设计元素应用于可视化的过程3]。视觉设计作为疫情信息设计的重要形式与表现方法,是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疫情信息进行视觉化的设计与梳理,提高信息传达的视觉功能性,使信息设计得以有效的理解与认知。基于媒体融合语境因素的注入,疫情信息的视觉设计在文字、图形、色彩以及视觉流程梳理等方面表现出群体构成的形式。
疫情信息设计的视觉设计部分主要包括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由于疫情的数据、地点、发展等信息的准确性描述与科学性表达都离不开文字,顺理成章文字成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主体,同样也成为现代信息设计的重要内容形式。针对疫情信息的识别性的特点,文字的字体选择主要以无衬线字体为主,力求弱化文字的个性,
.1.」1n_1L1n1_11.、..n1」上55」突出文子的悦读'性与功能性,如微软雅黑、平万等识别'性较强昀子体经常作为主要使用字体,在字号、间距的设置上以突出文字层次性与视觉性的目的为主,确保疫情信息设计形成清晰的阅读层次、良好的阅读视感、快速的信息接收。疫情信息设计中的图形元素主要作为文字信息补充与优化,除了表达直观形象的图形信息时,主要是用来辅助文字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达,相较于文字信息,图形系统更具有直观的视觉传达性,可增加信息设计的视觉节奏与形象指示功能。疫情信息设计中色彩元素可以使文字、图形系统形成统一和谐的情感表达,如在疫情信息中使用警示的红色、健康医护的蓝色,可以增强疫情信息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能够有效增强信息接收者的感知刺激。2021年2月21日公布的法国疫情信息设计中,视觉表现部分紧紧围绕文字信息来进行表达,通过文字的字号、比例、粗细进行对比,梳理主体信息的视觉层次,采用方向箭头、红十字、波峰等识别性较强的信息图形符号,搭配明度一致、色相差异的色彩组合,将文字与色彩、图形按照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科学需要、审美法则进行版式规划,形成有层次有逻辑的信息视觉梳理,构造具有科学性、功能性、审美性的信息传达,这是文字、图形、色彩任何一个单独元素所不具备的,怡怡正是体现了“涌现”理论中“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结构,如图2。 2.信息传达的群体构成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对于疫情信息设计的需求与要求都呈现出较高的标准,不仅在视觉设计部分形成了整体式的构成,同时借助媒体融合的发展,形成多个媒体与媒介共同传达的整体构成,实现新冠疫情信息多功能、立体化、层次化传播的目的。1854年流行病学研究专家约翰·斯诺(John Snow)通过将发生疫情的地点绘制在地图上,以视觉化的方式精准查找传染源,成为信息设计参与解决公共卫生事件的经典案例(图3)。但由于当时科技媒介的发展限制,此项信息设计只能通过纸质的渠道实现信息传达,从现代传播的视角来看,结构较为单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现代新冠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的层面充分依靠媒体融合的传播途径实现疫情信息设计多媒体、多媒介、复合式的传达,将疫情信息以涌现式的整体结构进行传播,通过电视、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移动媒体、广播等媒介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群体性传达,目的在于构建疫情信息设计的立体式、层次式的整体性传播行为,提出创造性的结构概念。人们对于疫情信息的获取途径实现了整体性的覆盖,同时借助电视、手机、网络等形式构成疫情信息视觉化整体,满足人们对于疫情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人们有效准确地获取相应的疫情信息。
(二)“大数据”的基因融入
疫情信息设计利用大数据的模式,对于疫情信息进行专业化、目标化、精准化的信息设计处理分析,并从中获得更准确、更易于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与形式,从而促进疫情信息快速有效的传达与反馈。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对大数据(Big Data)作出的定义是:大数据应用就是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大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为用户提供辅助决策,实现大数据价值的过程「4。随着“大数据”的观念与处理信息的方式在信息设计中的广泛采用,尤其是基于媒体融合语境,在疫情信息设计的形式上融入大数据基因。一方面,依靠“大数据”的信息分析与决策功能,对视觉易接收的符号图形、色彩感知等进行筛选,选择直接有效的视觉形式进行传达,以精准的疫情人群定位、直接醒目的视觉方式、科学合理的视觉流程、全面适配的媒介形式进行疫情信息的設计与传达。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对疫情信息设计接收者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从而调整、促进疫情信息设计再次有效地传达,并形成良性循环。如图4中,微信APP中的国务院客户端,在信息界面设计上使用绿色、红色、蓝色等医疗防护性色彩,图形上则采用简单明确、易于接受的功能指示性符号,如“核酸机构检测”采用的实验用吸管的图形,“防疫行程卡”采用的是定位的形成,而“疫情风险查询”使用的是警示性的叹号图标,如果该客户端使用者行程涉及高危疫情风险地区,对应的“防疫行程码”颜色则由绿色转变为橙色、红色,对应相应的风险等级。正是通过“大数据”模式,实现疫情信息精准传达,实现信息接收个体行程、信息的追踪,并通过“大数据”的互联网模式实现疫情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从而确保疫情防疫工作的有效进展。
(三)多变性的传达结构
随着媒体融合理念的加深与技术的成熟,疫情信息设计表现出了多变性的传达结构。“因为信息内容依附于界面载体才能进行有效传播,致使信息需要进行有效地组织、筛选、排列,从而才能高效率地、准确地将内容信息传达出来。[5]”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疫情信息设计呈现出多变性的性格特征,这里的多变性主要是指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应用媒介的多变、反馈机制的多变。
首先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随着疫情持续的发展,为了确保疫情信息设计的全面覆盖,满足人们不同层次、地域、时间对于疫情信息的需求,形成了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形式的多变,既有以数据表达为主传达疫情发展的官方疫情动态信息及解读,又有图文结合全面科普新冠疫情防范知识的详细介绍,还有文字图像为主的各级政府疫情、专家疫情解读,更有个人行程的密切追踪、精准的科学分析等,满足了人们对于疫情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其次,表现在应用媒介的多样性,根据疫情信息灵活多变且时效性较强的特点,依靠数字技术支持的手机、电视、网站、户外广告等媒体融合形态,实现多层次性信息传达,既有单一媒介的直接传达,又有多媒介交叉并行的层次传播,还有根据疫情紧急程度采用不同媒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多媒体多媒介的共同协作,构成疫情信息设计应用媒介的多样性。再次,根据抗疫防疫的实际需求,疫情信息设计形成多变性的反馈机制,接收人群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单位,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对疫情相关信息进行登记筛选,通过个人行程安全码等一系列疫情信息设计反馈新机制,为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定位,形成对于对疫情信息设计进行有效反馈、互动,实现全民共同努力有效展开疫情的防控工作(图5)。总体来看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结构上呈现出的是曲线多变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丰富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途径与形制,又可以根据信息设计内容与要求进行多层次性的传达,从而形成现代信息设计传达结构的多变性。
(四)变革性的传达维度
随着人们对于疫情相关信息设计质量与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信息视觉设计层面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媒体融合所带来信息传达维度的变革,以达到疫情信息多功能、立体化、层次化的快速传达,进而促进疫情信息设计深入化与功能化。
1.时间维度
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看,时间维度是掌控各属性的时间轨迹,信息在传达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时间维度的更迭发展而不断变换其位置。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范畴中时,时间纬度主要表现为疫情信息设计内容同步性和形式持续性两个层面。一方面,疫情信息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步性。以往信息设计的传达主要依靠纸媒或者影视媒体为媒介进行传播,但在传递上往往存在制作周期长、媒介传播不通畅等问题,尤其是针对信息接收个体急需的信息内容往往造成信息传达的滞后。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帮助设计在传达途径、传达方式、传达效果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打破了传统设计模式,将视觉传达设计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权威机构对外发布经疫情信息时,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媒体终端实现同时接收到相应的疫情信息,从而避免疫情信息在传递上由于时间差异性所造成的脱节与滞后,通过媒体融合强大功能,我们缩短甚至可以忽略疫情信息的设计、制作、传达周期,实现疫情信息设计传达与接收的时间维度上的跨越式同步。另一方面,疫情信息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性。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数字化传达,从时间的概念上无限延伸了信息设计传达的持续性,且不会产生信息的损耗与偏差,更加有利于后续对于疫情的科学研究,这正是目前疫情信息设计与传达所需要的。 在新冠疫情信息设计上应围绕传达媒介时间维度的同步性与持续性,采取直观功能的视觉形式,采用识别性强信息指示符号,选择符合疫情信息的色彩组合系统,打造快捷成熟的信息设计体系,从而缩短信息的设计、传达时间周期,提升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效率,实现信息设计传达的同步性与持续性,增强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播效力。
2.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是以信息设计传达的空间为尺度来描述、界定信息传达范围的概念。媒体融合视角下,疫情信息设计在空间纬度上主要表现在集中性与广度性两个层面。一方面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密集度,即疫情信息的形式、媒介、过程更加集中密集,同时保持多媒体、多平台、多信息的共同参与,协同完成集中、共同、密集的点对点式疫情相关信息的传达,从而增加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疫情信息设计传达的范围度,现代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与反馈,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巨大科技优势,大大缩短了疫情信息与接受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将疫情信息设计的传达行为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不再局限于局部的地域空间,信息设计得以轻松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达与表现。
在信息传达的空间维度上,新冠疫情信息设计的视觉表现要具有国际性的视野,不仅要有明确的功能识别性、良好的文化表达性,还要具有可视化与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表现。如图2021年2月22日,日本发布新冠疫情确诊人数的信息设计,将日本地图以扁平视觉化的形式进行设计表现,并根据不同地区感染人数的不同采取对应的色彩表示,使人们即便不通过文字同样也可以识别出日本的特征,并对日本各地的新冠感染人数形成直观认识,形成符合疫情信息设計传达空间维度的特性。(图6)
3.媒介维度
信息设计的传达在受到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影响同时,还和媒介维度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媒介维度主要是指信息设计传达在传达端的考察范围,从接收信息媒介的种类到媒介传播的途径,再到信息反馈通道的建立,涵盖多个层面的媒介层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语境下,疫情信息设计的媒介纬度在传达层面形成系统性复合性的特征,为了达到疫情信息传达的视觉效果与群体效应,现代疫情信息设计在传达过程中形成多种媒体、多个媒介共同协作的媒介机制,而这种多媒体共同传达是以有次序、有层次、有结构的系统方式来进行的。
在新冠疫情信息设计上应符合传达媒介维度的系统性与复合性特征,尤其是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考虑到疫情信息传递的效果与范围,应该充分考虑疫情信息设计视觉表现的承载媒体与传播媒介。媒介纬度的变革促使疫情信息设计的标准差异化形成,如尺寸大小、字体选择、色彩模式等设计环节均对应所要传达的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因此要通过视觉设计的角度对不同媒介、制式的信息进行视觉规划,形成符合不同层次、结构的视觉表现,进而提升疫情信息设计传播媒介覆盖面,实现疫情信息设计的系统性、层次性的传递。
结语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视角下的信息设计紧紧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依托科技、材料因素的飞速发展,呈现出新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涌现式的整体构成、“大数据”的基因融入、多变性的性格特征、变革性的传达维度等层面。涌现式的整体构成促使疫情信息设计系统性的观念更加明显,进而可以有效协调信息设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有效传达;“大数据”基因的融入,使疫情信息设计契合互联网技术,真正地走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无处不在;多变性的传达结构促使疫情信息设计表达的多样化,满足人们对于疫情信息设计的需求;媒体融合重构了时间、空间、媒介等传达维度的变革,塑造了疫情信息设计传达同步性、持续性、变化性、集中性、系统性的性格特征。在信息时代,信息设计传达的方式与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媒体融合的技术,同时媒体融合又为信息设计增添了时代特色,在进行信息设计与传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信息设计的时代语言特色,无论何时何地或者运用何种媒介传达信息,都应运用动态变化的视觉观点,考量视觉信息的系统特性,准确把控信息设计传达的纬度,进而促进信息设计的有效传达。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学研究经费项目“媒体融合语境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创’教育培养探索”(项目编号:13212KY1904)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董岳.2017年《CELL》封面设计的可视化研究[J].美术大观,2020(09):139-141.
[2]徐炯.“参数化主义”的时代成因与基本特征探究[J].美术与设计,2018(04):21-24.
[3]陈娅雯,许懋琦数字阅读界面视觉设计分析与优化[J].设计,2018(17):132-135.
[4]杨明刚,孙启超,朱韦茜可视化大数据在在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15(08):157.
[5]张倩.图表在信息可视化中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8(02):122-123.
[6]张阳,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J].设计,2015(0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