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见南子”是《论语》有名的桥段。“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寥寥数语,极具画面感,师徒形象跃然纸上。
南子是卫灵公夫人,宋国人,貌美如花,一代妖后。卫国和郑国一样,地处中原之中,商贾云集,摩登时尚,却又是四战之国,朝颜夕替,繁华如梦。于是,郑卫成为庸俗、浅薄、淫邪的代名词。郑卫的百姓携手而游,晋国的百姓也携手而游,天下人却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对郑卫则口诛笔伐,直斥其“淫”。百姓如此,君妾也不能幸免。郑国出了位夏姫,覆灭了陈国,火并了晋楚。卫国更是当仁不让,涌现了无数宫庭丑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奇怪的是,孔子在他周游的列国中,显然最喜欢卫国。春秋时代弑簒横行,衡量君主能力的标尺之一,是在位时间的长短。卫灵公历来被指为昏君,但他却是卫国在位最久的国君之一。他给了孔子相当高的礼遇,虽然终未大用,其胸襟气量却远逾同期的很多诸侯。
南子是卫灵公夫人,他们夫妇自有高人一等的境界。《史记》对“子见南子”的记录较为详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真是一次令人肃然起敬的会见,哪里有一点见不得光的嫌疑呢?
南子盛装盛饰,垂帷以见孔子,一拜再拜之下,“环佩玉声璆然”,若是偷情又岂能金声玉振?足见南子是一位知礼守礼的女君子。她愿意接见夫君的君子朋友,足见她是一位贤内助。对于这样一位女君子和贤内助,那些关于她骄扈淫乱的传说,我宁愿以孟子“纣不若如是之坏也”去解释。君不见,武则天、慈禧,无论成败贤愚,总是被附会出各种风花雪月。
不过这吉光片羽,已足以让我们了解南子时代的价值观。孔子在世时已被很多人视为圣者,但天下已礼崩乐坏,所以即便是圣者,也几乎找不到用武之处,还一度沦为丧家之犬,几乎客死他乡。当此之时,南子无疑似一缕春风,她见孔子时充满亲和力,且恪守礼节,宾主各得其旨。孔子心中的温暖,何须赘言?这一桥段,更确切地说,不是子见南子,而是南子见子。
儒家极重视婚姻,将夫妇之义视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基础。汉儒解释《诗经》,开篇即以《关雎》为“风天下而正夫妇也”。但是,夫妇之义是一种恒定状态,强调的是责任与义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相比之下,跳出夫妇之义,仍还原为饮食男女,更能表达内心的追求,更能体现时代的播迁。
譬如,有盖世英雄项羽,就有喜欢英雄的虞姫,英雄美人,到了穷途末路,竟是被同一把宝剑饮去颈血。东汉崇尚气节,故有孟光倒追梁鸿,成就一段举案齐眉的佳话。魏晋道学委地,人性弥张,潘安、卫玠、韩寿、萧衍(或云萧郎即指他)等美男子、贵公子成为妇人们的新宠。到了隋朝一统,发明科举以打破门阀,遂使天下女子尽以书生为梦中情人。才子佳人取代了门当户对,成为此后一千年最重要的婚姻价值观,一直到五四才被颠覆。
才子佳人虽俗套,内涵却不可低估。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不是造纸和火药,而是科举。有了科举,就为差等秩序提供了平等途径,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成功。书生作为潜力股,又被小说戏曲推波助澜,自然成为少女怀春的对象。才子佳人模式是大一统王朝的重要稳定器。女子倾慕书生,书生为女子考状元。全社会有一条通识教育、精英政治、患难夫妻、光宗耀祖互相契合的通道,充满竞争性与荣誉感。如果不幸赶上乱世,则更加哀感顽艳,典型的例子是明末秦淮歌妓与那些书生的爱恨情仇。陈寅恪如此杰出的学者,偏偏认准了柳如是作千秋知已。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兵横扫中国,殉国的总是那些书生,守节的偏是那群妓女。
凡夫俗子并无妄度女子的权利,何况女子坏了,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坚持认为,女子更为感性,犹如一潭碧水,最知冷暖春秋。时代的变迁,道德的沦丧,神州的陆沉,决不能问责女子,却可以女子观之。我们的时代,礼乐已尸骨无存,再也不会有求见君子的女子,再也不会有南子见子的佳话。
南子是卫灵公夫人,宋国人,貌美如花,一代妖后。卫国和郑国一样,地处中原之中,商贾云集,摩登时尚,却又是四战之国,朝颜夕替,繁华如梦。于是,郑卫成为庸俗、浅薄、淫邪的代名词。郑卫的百姓携手而游,晋国的百姓也携手而游,天下人却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对郑卫则口诛笔伐,直斥其“淫”。百姓如此,君妾也不能幸免。郑国出了位夏姫,覆灭了陈国,火并了晋楚。卫国更是当仁不让,涌现了无数宫庭丑闻,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奇怪的是,孔子在他周游的列国中,显然最喜欢卫国。春秋时代弑簒横行,衡量君主能力的标尺之一,是在位时间的长短。卫灵公历来被指为昏君,但他却是卫国在位最久的国君之一。他给了孔子相当高的礼遇,虽然终未大用,其胸襟气量却远逾同期的很多诸侯。
南子是卫灵公夫人,他们夫妇自有高人一等的境界。《史记》对“子见南子”的记录较为详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真是一次令人肃然起敬的会见,哪里有一点见不得光的嫌疑呢?
南子盛装盛饰,垂帷以见孔子,一拜再拜之下,“环佩玉声璆然”,若是偷情又岂能金声玉振?足见南子是一位知礼守礼的女君子。她愿意接见夫君的君子朋友,足见她是一位贤内助。对于这样一位女君子和贤内助,那些关于她骄扈淫乱的传说,我宁愿以孟子“纣不若如是之坏也”去解释。君不见,武则天、慈禧,无论成败贤愚,总是被附会出各种风花雪月。
不过这吉光片羽,已足以让我们了解南子时代的价值观。孔子在世时已被很多人视为圣者,但天下已礼崩乐坏,所以即便是圣者,也几乎找不到用武之处,还一度沦为丧家之犬,几乎客死他乡。当此之时,南子无疑似一缕春风,她见孔子时充满亲和力,且恪守礼节,宾主各得其旨。孔子心中的温暖,何须赘言?这一桥段,更确切地说,不是子见南子,而是南子见子。
儒家极重视婚姻,将夫妇之义视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基础。汉儒解释《诗经》,开篇即以《关雎》为“风天下而正夫妇也”。但是,夫妇之义是一种恒定状态,强调的是责任与义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相比之下,跳出夫妇之义,仍还原为饮食男女,更能表达内心的追求,更能体现时代的播迁。
譬如,有盖世英雄项羽,就有喜欢英雄的虞姫,英雄美人,到了穷途末路,竟是被同一把宝剑饮去颈血。东汉崇尚气节,故有孟光倒追梁鸿,成就一段举案齐眉的佳话。魏晋道学委地,人性弥张,潘安、卫玠、韩寿、萧衍(或云萧郎即指他)等美男子、贵公子成为妇人们的新宠。到了隋朝一统,发明科举以打破门阀,遂使天下女子尽以书生为梦中情人。才子佳人取代了门当户对,成为此后一千年最重要的婚姻价值观,一直到五四才被颠覆。
才子佳人虽俗套,内涵却不可低估。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不是造纸和火药,而是科举。有了科举,就为差等秩序提供了平等途径,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走向成功。书生作为潜力股,又被小说戏曲推波助澜,自然成为少女怀春的对象。才子佳人模式是大一统王朝的重要稳定器。女子倾慕书生,书生为女子考状元。全社会有一条通识教育、精英政治、患难夫妻、光宗耀祖互相契合的通道,充满竞争性与荣誉感。如果不幸赶上乱世,则更加哀感顽艳,典型的例子是明末秦淮歌妓与那些书生的爱恨情仇。陈寅恪如此杰出的学者,偏偏认准了柳如是作千秋知已。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兵横扫中国,殉国的总是那些书生,守节的偏是那群妓女。
凡夫俗子并无妄度女子的权利,何况女子坏了,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坚持认为,女子更为感性,犹如一潭碧水,最知冷暖春秋。时代的变迁,道德的沦丧,神州的陆沉,决不能问责女子,却可以女子观之。我们的时代,礼乐已尸骨无存,再也不会有求见君子的女子,再也不会有南子见子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