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令国人震惊,而实施灭火救援的消防员大量伤亡更是令人痛心。面对这一事件,我们在痛心的同时,更应该思考造成这一惨痛事件的原因,研究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主要以天津港火灾爆炸消防员为案例,重点研究了灭火中消防员伤亡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天津港爆炸;消防员;伤亡;思考
消防员的职责是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减少火灾损失,可以说,每一场火灾救援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天津港爆炸事件来说,截止目前,公安消防人员已经确定有23名牺牲,而作为天津港的消防人员已经确认有72名牺牲,这样的惨剧令人痛心,同时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消防过程中如何才能够保卫消防员的生命,减少伤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消防员伤亡的原因
消防官兵存在的价值就是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以保证当地经济建设顺利进行。虽然在爆炸事故中,消防官兵进入火场之前,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但是国家、消防部门以及有关指挥员都有责任尽可能的减少消防员伤亡,因为尽职尽责、优秀的消防官兵也同样是百姓与国家的财产。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潜藏着非常多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这是造成本次事故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而在此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是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此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讲,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消防员损伤比较大的原因如下:
1.1 火灾发生时,由于火势紧急,消防人员没有足够时间对周围环境和火场情况进行充分详细了解,并按照正常灭火救援流程选择了普通的灭火方法,即用水灭火。而本次火场中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且这些化学品不能与水接触,若与水接触后就会发生爆炸。消防员启用喷水系统后,使得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第一批进入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位于爆炸核心区,由于情势紧急,时间紧迫,在未启动应急措施之前就发生了爆炸,因此伤亡较为惨重。
1.2 在此次天津港爆炸消防员伤亡中,消防员的年龄都比较小,普遍在23周岁左右,实战经验不足,对现场形势没有足够正确的判断力是导致此次伤亡事故严重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消防员采用现役制度,消防员的主要来源是征兵。新兵入伍之后,消防部门会对其进行三个月的集中训练,之后再进行分配。两年之后,有些战斗员退役,还有些消防员成为士官,成为未来的消防救援指挥人才。由于服役时间不长,很多消防员都存在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入伍的战斗员,更是缺乏实战,无法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精确的判断。
1.3 一线指挥员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导致了指挥员实战经验不丰富。目前我国消防部队中的指挥员来源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长干部,第二类是相关院校的大学生;第三类是入警大学生。指挥员能否对现场指挥有足够准确的判断不仅关系到灭火的成败,还关系到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一线指挥员流动性比较大,有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毫无实战经验,而待到实战丰富,可能就要面临着转业。这对我国消防指挥员队伍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不利于现场指挥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消防员风险意识不足。消防事故处理过程中,很少能够发生类似天津港爆炸事故这样危险的事故,这一偶然性的因素,使得大多数消防员未重视火场中的风险隐患,也没有注意到进入场地之前,可能就已经出现了某种危险迹象。在没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之前就冲入火场,使得很多消防员白白牺牲,令人痛心。
2 减少消防员伤亡的对策
2.1 增加消防员的专业训练时间和实战经驗积累
2.1.1 要建立战斗员岗前针对性训练制度,使每个战斗员经6个月左右的技战术训练经考核才能准许上岗。在此期间组织开展模拟各类灾害事故场景的技战术训练或演练;开展模拟训练设施、网上虚拟场景等多种训练模式进行对抗训练;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高温、浓烟、黑暗、有毒、缺氧、狭小空间等险恶环境下的心理训练,提高战斗员的火场适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1.2 在灭火救援实践中采用“以老带新、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循序渐进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践能力。灭火救援中常采取3人1组的模式,组长灭火救援时间应在4年以上。灭火救援时间在4年以下的消防员应多参加规模小、灾情简单的灾害事故救援,再参加灾情复杂的灾害事故救援,逐步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践能力。
2.2 改进训练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训练评价体系
目前一些消防部位的消防员训练主要以日常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全国性的专项训练的方法,而在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是比较单一,主要是竞技性的目标考核方式,此种评价方法导致整个训练的方向趋于拼速度和体能,忽视了技战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要改变现行的训练评价方法,要从竞技性的目标考核方式转向重规范性和程序性的达标考核方式,对每个技术动作和战术规程进行详细的规范,评价时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程序的合理性,让消防员在平时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技战术习惯,在实战中转化成为战斗力。
2.3 把成熟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上升为行业标准
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消防部队在大量的灭火救援行动中积累的很多成熟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如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战斗员灭火行动安全要则”等,这些都是通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操法和技术规程,可以把这样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进行统计分类后形成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指导和规范消防员的培养和训练。
2.4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提高力量使用的准确性
消防员尤其是指挥员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特点,面临的救人和事故处置的实际需要,应用灾害事故模拟和灭火力量计算、估算等方式评估应投入的人员、车辆、灭火剂等,科学调派、部署力量,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力量,打“人海”战术,可能不但处置不好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反倒容易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引发意外事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结束语
总之,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消防官兵伤亡惨重这一事件令人痛心,伤亡的消防员值得每位民众尊重,尤其是牺牲的消防员更值得尊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此事进行思考,在今后的消防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减少消防人员的伤亡,保护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亿.谈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原因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4(10).
[2]田勇.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1).
[3]卢婷.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3).
关键词:天津港爆炸;消防员;伤亡;思考
消防员的职责是保护一方百姓平安,减少火灾损失,可以说,每一场火灾救援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天津港爆炸事件来说,截止目前,公安消防人员已经确定有23名牺牲,而作为天津港的消防人员已经确认有72名牺牲,这样的惨剧令人痛心,同时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消防过程中如何才能够保卫消防员的生命,减少伤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消防员伤亡的原因
消防官兵存在的价值就是保护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以保证当地经济建设顺利进行。虽然在爆炸事故中,消防官兵进入火场之前,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但是国家、消防部门以及有关指挥员都有责任尽可能的减少消防员伤亡,因为尽职尽责、优秀的消防官兵也同样是百姓与国家的财产。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潜藏着非常多的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这是造成本次事故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而在此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多的是思考和研究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此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具体来讲,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消防员损伤比较大的原因如下:
1.1 火灾发生时,由于火势紧急,消防人员没有足够时间对周围环境和火场情况进行充分详细了解,并按照正常灭火救援流程选择了普通的灭火方法,即用水灭火。而本次火场中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且这些化学品不能与水接触,若与水接触后就会发生爆炸。消防员启用喷水系统后,使得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第一批进入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位于爆炸核心区,由于情势紧急,时间紧迫,在未启动应急措施之前就发生了爆炸,因此伤亡较为惨重。
1.2 在此次天津港爆炸消防员伤亡中,消防员的年龄都比较小,普遍在23周岁左右,实战经验不足,对现场形势没有足够正确的判断力是导致此次伤亡事故严重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消防员采用现役制度,消防员的主要来源是征兵。新兵入伍之后,消防部门会对其进行三个月的集中训练,之后再进行分配。两年之后,有些战斗员退役,还有些消防员成为士官,成为未来的消防救援指挥人才。由于服役时间不长,很多消防员都存在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入伍的战斗员,更是缺乏实战,无法对现场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精确的判断。
1.3 一线指挥员流动性比较大,因此导致了指挥员实战经验不丰富。目前我国消防部队中的指挥员来源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长干部,第二类是相关院校的大学生;第三类是入警大学生。指挥员能否对现场指挥有足够准确的判断不仅关系到灭火的成败,还关系到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一线指挥员流动性比较大,有些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毫无实战经验,而待到实战丰富,可能就要面临着转业。这对我国消防指挥员队伍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不利于现场指挥工作的顺利开展。
1.4 消防员风险意识不足。消防事故处理过程中,很少能够发生类似天津港爆炸事故这样危险的事故,这一偶然性的因素,使得大多数消防员未重视火场中的风险隐患,也没有注意到进入场地之前,可能就已经出现了某种危险迹象。在没有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之前就冲入火场,使得很多消防员白白牺牲,令人痛心。
2 减少消防员伤亡的对策
2.1 增加消防员的专业训练时间和实战经驗积累
2.1.1 要建立战斗员岗前针对性训练制度,使每个战斗员经6个月左右的技战术训练经考核才能准许上岗。在此期间组织开展模拟各类灾害事故场景的技战术训练或演练;开展模拟训练设施、网上虚拟场景等多种训练模式进行对抗训练;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高温、浓烟、黑暗、有毒、缺氧、狭小空间等险恶环境下的心理训练,提高战斗员的火场适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2.1.2 在灭火救援实践中采用“以老带新、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循序渐进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践能力。灭火救援中常采取3人1组的模式,组长灭火救援时间应在4年以上。灭火救援时间在4年以下的消防员应多参加规模小、灾情简单的灾害事故救援,再参加灾情复杂的灾害事故救援,逐步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实践能力。
2.2 改进训练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训练评价体系
目前一些消防部位的消防员训练主要以日常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全国性的专项训练的方法,而在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是比较单一,主要是竞技性的目标考核方式,此种评价方法导致整个训练的方向趋于拼速度和体能,忽视了技战术动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要改变现行的训练评价方法,要从竞技性的目标考核方式转向重规范性和程序性的达标考核方式,对每个技术动作和战术规程进行详细的规范,评价时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程序的合理性,让消防员在平时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技战术习惯,在实战中转化成为战斗力。
2.3 把成熟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上升为行业标准
灭火救援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消防部队在大量的灭火救援行动中积累的很多成熟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如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战斗员灭火行动安全要则”等,这些都是通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操法和技术规程,可以把这样的经验操法和技术规程进行统计分类后形成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指导和规范消防员的培养和训练。
2.4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提高力量使用的准确性
消防员尤其是指挥员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特点,面临的救人和事故处置的实际需要,应用灾害事故模拟和灭火力量计算、估算等方式评估应投入的人员、车辆、灭火剂等,科学调派、部署力量,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力量,打“人海”战术,可能不但处置不好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反倒容易造成现场秩序混乱,引发意外事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结束语
总之,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消防官兵伤亡惨重这一事件令人痛心,伤亡的消防员值得每位民众尊重,尤其是牺牲的消防员更值得尊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此事进行思考,在今后的消防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减少消防人员的伤亡,保护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亿.谈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原因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4(10).
[2]田勇.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案例引发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1).
[3]卢婷.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