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新争优活动中,河南省中牟县又传喜讯:全县水利建设连续21年夺得“红旗渠精神杯”。中牟县原是个风沙盐碱旱涝灾害严重的县份,历史上风沙盐碱,旱涝频繁。“盐碱板,花狗脸,种一葫芦打两碗”,“沙岗群,锅底坑,怕旱怕涝又怕风”,这是解放前中牟县土地面貌的真实写照。自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后,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治理黄泛灾害,不断掀起水利建设高潮。特别是自1990年河南省举办农田水利建设“红旗渠精神杯”评选活动以来,中牟连续21年夺杯,成为全省唯一连续21年获此殊荣的县(市)。
这样的荣誉背后凝结着的是中牟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和汗水。
吃透水情,谋“吃饭”水利
建国初期,中牟县低洼易涝面积47万亩,盐碱地面积11.0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5%,农业生产条件极其恶劣。为此,当地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除涝治碱。采取灌、排、台、改兼施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解除涝渍、使土壤逐步脱碱。到1966年治理低洼易涝面积26.32万亩,盐碱地面积9.49万亩,收到了防洪、除涝、治碱、改土的多种综合效益。
二是造林保墒。采用杨柳梢打防屏障和栽草皮、种谷子、栽刺槐等方法,构建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截止1990年,共有防护林防护面积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9.4%。
三是北水南调。从1975年开始,中牟县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把黄河水调往县南沙区。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和群众齐上阵,同吃同住同劳动,硬是用肩膀一筐一筐地抬出了300多万的土方。1987年北水南调工程顺利竣工,被评为省引黄灌溉优质工程。此后,他们继续努力,用30余年的卧薪尝胆的拼劲与30年的自强不息的干劲,共治理低洼易涝面积45.5万亩、盐碱地面积14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9亩、粮食423公斤,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登高望远,谋“发展”水利
“红旗渠”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是奋力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自河南省水利战线提倡发扬“红旗渠”精神、大办农田水利建设始,中牟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就开展了争夺“红旗渠精神杯”的竞赛,并在1990年一举夺得首届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
从那时起,十年间中牟水利实施了三大工程项目,连续跨了三个台阶:一是实施引黄灌区配套工程。从1990年至1995年投入资金975.28万元,新建改建生产桥30座、新建进水闸5座、退水闸6座、衬砌渠道413公里,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实施贾鲁河治理工程。从1993至1999年,按照省管河道贾鲁河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的标准,连续7年总投资(劳务折资)1亿元进行治理。三是实施平原井灌工程。1996年至2000年实施平原井灌工程项目,5年总投资1870万元,发展井灌面积21.86万亩、旱涝保收田3.34万亩。
三个阶段的水利建设,为中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619元,比1990年增长303.54%,年均递增14.97%。
立足惠民,谋“民生”水利
进入新世纪,中牟县委、县政府确立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水利发展总思路,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水利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首先,保障户户通安全饮水。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政府年度实施目标,共投资12691.5万元,解决了14个乡镇、29.9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成立县农村水务服务总站、乡镇管理站、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每年设立60万元维修基金,有效解决维护管理难的问题。其次,积极打造县北引黄示范工程。从2009年起,连续3年投资9303万元,完成5万亩的杨桥现代示范灌区建设任务。此外,他们还提升县中、南部节水灌溉效能。新打井3340眼,改造升级机井2670眼,改善灌溉面积13.97万亩。
2009年,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现场观摩了中牟县万亩井灌节水灌溉区项目,并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中牟作为全国850个农田水利重点县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中牟水利”品牌叫响全国。
占领高端,谋“现代”水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牟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中牟县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发展中的定位,把水景文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2012年开始,将连续10年投资55亿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水城中牟。不仅要突出环保生态,以“水”活城。利用16万亩黄河湿地,以雁鸣湖生态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总投资7.3亿元的“一湖三路”建设,恢复6000亩湖面,打造雁鸣湖湿地公园,营造城市之肺。更要突出水利经济,以“水”富城。发展以雁鸣湖大闸蟹和“牟红”牌鲤鱼为代表的水产业。以绿博园、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先导区、雁鸣湖、东湖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发涉水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增收。还要突出景观效应,以“水”美城。投资1.8亿元开挖龙城渠和永盛渠景观河道,依托境内各类水渠、河岸,形成因水成路、因水成街、因水成景、因水成园的构架,让“水”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届时,一个富有中原特色的现代水城——中牟,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样的荣誉背后凝结着的是中牟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和汗水。
吃透水情,谋“吃饭”水利
建国初期,中牟县低洼易涝面积47万亩,盐碱地面积11.0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5%,农业生产条件极其恶劣。为此,当地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除涝治碱。采取灌、排、台、改兼施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解除涝渍、使土壤逐步脱碱。到1966年治理低洼易涝面积26.32万亩,盐碱地面积9.49万亩,收到了防洪、除涝、治碱、改土的多种综合效益。
二是造林保墒。采用杨柳梢打防屏障和栽草皮、种谷子、栽刺槐等方法,构建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截止1990年,共有防护林防护面积7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9.4%。
三是北水南调。从1975年开始,中牟县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把黄河水调往县南沙区。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和群众齐上阵,同吃同住同劳动,硬是用肩膀一筐一筐地抬出了300多万的土方。1987年北水南调工程顺利竣工,被评为省引黄灌溉优质工程。此后,他们继续努力,用30余年的卧薪尝胆的拼劲与30年的自强不息的干劲,共治理低洼易涝面积45.5万亩、盐碱地面积14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9亩、粮食423公斤,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登高望远,谋“发展”水利
“红旗渠”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是奋力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自河南省水利战线提倡发扬“红旗渠”精神、大办农田水利建设始,中牟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下,就开展了争夺“红旗渠精神杯”的竞赛,并在1990年一举夺得首届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
从那时起,十年间中牟水利实施了三大工程项目,连续跨了三个台阶:一是实施引黄灌区配套工程。从1990年至1995年投入资金975.28万元,新建改建生产桥30座、新建进水闸5座、退水闸6座、衬砌渠道413公里,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二是实施贾鲁河治理工程。从1993至1999年,按照省管河道贾鲁河3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的标准,连续7年总投资(劳务折资)1亿元进行治理。三是实施平原井灌工程。1996年至2000年实施平原井灌工程项目,5年总投资1870万元,发展井灌面积21.86万亩、旱涝保收田3.34万亩。
三个阶段的水利建设,为中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619元,比1990年增长303.54%,年均递增14.97%。
立足惠民,谋“民生”水利
进入新世纪,中牟县委、县政府确立以“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为水利发展总思路,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到水利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首先,保障户户通安全饮水。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政府年度实施目标,共投资12691.5万元,解决了14个乡镇、29.9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成立县农村水务服务总站、乡镇管理站、农民用水协会等组织,每年设立60万元维修基金,有效解决维护管理难的问题。其次,积极打造县北引黄示范工程。从2009年起,连续3年投资9303万元,完成5万亩的杨桥现代示范灌区建设任务。此外,他们还提升县中、南部节水灌溉效能。新打井3340眼,改造升级机井2670眼,改善灌溉面积13.97万亩。
2009年,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现场观摩了中牟县万亩井灌节水灌溉区项目,并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中牟作为全国850个农田水利重点县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中牟水利”品牌叫响全国。
占领高端,谋“现代”水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牟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中牟县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发展中的定位,把水景文化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2012年开始,将连续10年投资55亿元,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水城中牟。不仅要突出环保生态,以“水”活城。利用16万亩黄河湿地,以雁鸣湖生态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总投资7.3亿元的“一湖三路”建设,恢复6000亩湖面,打造雁鸣湖湿地公园,营造城市之肺。更要突出水利经济,以“水”富城。发展以雁鸣湖大闸蟹和“牟红”牌鲤鱼为代表的水产业。以绿博园、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先导区、雁鸣湖、东湖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发涉水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增收。还要突出景观效应,以“水”美城。投资1.8亿元开挖龙城渠和永盛渠景观河道,依托境内各类水渠、河岸,形成因水成路、因水成街、因水成景、因水成园的构架,让“水”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届时,一个富有中原特色的现代水城——中牟,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