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证诗”的剖视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以来,人们一直用“诗史”的称号赞美杜甫的诗歌,认为这是伟大作家所理应享有的最高荣誉。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却对此提出了否定性的质疑。在他看来,“诗”与“史”是“异垒而不相入”(《诗广传》卷五),“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斋诗话》卷一),故“知以诗史称杜陵,定罚而非赏。”(《古诗评选》卷一)王夫之本人也许并没有完全意识到:他对杜诗所提出的这个商榷意见,实际上也是在向一个根深蒂固的批评传统发起了挑战。王夫之的尖锐意见至少教我们不能安心坐在前人的大树底下乘凉,而要站起身来对这棵大树重新端详一番,变换角度作一点考察和审视,看看它的来龙去脉,有哪些利弊得失,从而决定它对我们究竟有多大的使用价值。
  
  一
  
  在中国,很早以前人们就习惯于把诗和史勾连起来,用史家的眼光来读诗和解诗。诗和史就其各自的本质而言,它们之间原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史的主要功能在于“载事”,孔子说过:“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而诗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精神产品,又常常是“缘事而发”的。闻一多先生曾经指出,“诗言志”里的“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其较早的字义是“记忆”和“记录”(《歌与诗》,《闻一多全集》第一册)。在先秦典籍里,就有不少关于某诗缘于某事的记载。例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了郑子产执政期间“舆人”的先后两次诵诗,内容从诅咒转为颂扬,表现了民心的显著变化。同书宣公二年载宋师败绩,主将华元逃归,巡城时守城人唱的歌也显然是讽刺这位被俘赎回的败将的。这些风谣都具有很强的“缘事”色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风行“列士献诗,庶人传语”的政治讽谏,人们出于讽谏的需要,更是有意识地把“诗”和“史”勾锁在一起。讽谏需要引古证今,也需要采用诗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某些格言警句,诗和史同作为加强讽谏雄辩性的手段而打成一片。如《左传》僖公二十四载:“郑伯……不听王命,王怒,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不可!……(昔)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虽然这些谏臣的目的不在说诗,但以史证诗的方法实已滥觞于此。到了孟子,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说诗原则,在他和梁惠王的那段著名谈话中,提供了运用这个原则的一个实例,从中可见这位好辩的孟子是如何用诗里所记的史事来借题发挥,意在宣扬他的“王道”理论的。
  但这种批评风气之大开,则始于汉代,其代表便是对以后产生了权威性影响的《毛诗序》。《毛诗序》上承孟子的方法又进一步使之系统化和具体化。它在提出“讽渝美刺”的诗教理论的同时,又由此出发具体地解说“诗三百”,使之和周王室盛衰演变的史迹一一加以对号坐实。按照它的证说,国风和大、小雅均可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美文王、周公之政教的,另一部分则是刺幽、厉等衰世的。继《毛诗序》的示范张扬,“以史证诗”的方法遂告正式成立。
  有很多因素促成了这种批评的眼光和方法。汉代的文化学术思想为政治上的功利主义所统摄,“主文谲谏”被强调为诗赋文章的主要职责。批评家既视诗为讽谏工具,那么说诗时自不免要联系史事,诗中本有史迹的不妨申说之,诗中本无所谓史迹的亦不妨附会之。而史籍中一些述及诗的本事的材料,又正好为其张目并提供了方便,如《尚书·金滕篇》载周公赋《鸱》一诗以贻成王,《左传》闵公二年载许穆夫人作《载驰》、隐公三年载卫人为庄姜赋《硕人》等等。据有的学者研究,《毛诗序》对若干篇章的解说,就是抄自《左传》和《史记》的(参阅顾颉刚《毛诗序之背景与旨趣》,《古史辨》第三册)。汉代尚无纯文学的观念,诸如诗赋之类的作品还和史传文、奏议对策等被笼统混称为“文章”或“文辞”。换句话说,汉人只觉察到了文学最表面的词章特色,还未充分意识到文学真正的特质所在。在当时尚用、征实的学术空气下,出现了史学相对发达(例如出现了《史》《汉》这样的鸿篇巨制)、文学尤其是抒情文学相对萎弱(汉代几无诗人)的状况。因此即使在“文章”“文辞”的领域中也还有价值高下之分:史学高踞于上而文学却屈居在下。王充《论衡·佚文篇》云:“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名,传人之行也”,推崇的是史家的文;汉末三国之际的刘劭,在《人物志·流业》中说:“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也以史家的文为文章之冠冕。直到建安时期,连最有才华的文学家曹植,也还以“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为自己理想的著述目标,同时却视辞赋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的“小道”(《与杨德祖书》)。史学的尊荣使文学批评家们自愧不如,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文学向史学靠拢。史学的治学宗旨既在于“拨乱世而反之正”,在于“治人”,文学亦应如是;史学既悬《春秋》为典范,所谓“春秋笔法严于斧钺之诛”,文学亦当从而仿效之。即使诗人未必然,批评家又何必不然,这就是为什么早在有意识以诗为史的诗人出现之前,以史证诗的批评方法却已先行问世的原因。当时盛传诗三百出于史官之手,如《毛诗序》云:“国史明乎得失之道,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讽其上。”郑玄答张逸云:“国史采众诗时,明其好恶,令瞽朦歌之。其无作主,皆国史主之,令可歌。”(《毛诗正义》引)凡此种种,都使人们对于诗与史的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这种背景下,《毛诗序》把“史法”引入文学批评,把诗解释为历史文献,也就毫不奇怪了。
  《毛诗序》之后,随着诗教理论的深入人心,以史证诗的方法也愈益为人们所重视和乐于采用。尤其到了宋代以降,诗教说取得了不容置疑的统治地位,演示这种方法的实例也就不时出现在诗格诗话一类的著作里。例如,被称为“熙宁新学”代表作之一的王安石的《诗义》,在解说《诗经》时完全尊信《毛诗序》,“以序囿诗,以诗殉序”。(参阅邱汉生《诗义沉》)宋人对于杜诗的研究,已普遍用“诗史”标志其特点,明清时评杜、注杜者更无不以此为解说杜诗的主要门径。清代乾、嘉之际,随着历史考据学蔚起高潮,以史证诗也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使用,大批的注释家和批评家纷纷用这种方法索解历代诗歌,甚至还推向了词学的领域。陈沆的《诗比兴笺》和张惠言、周济的常州派说词,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据魏源为《诗比兴笺》所作的序言称,该书“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其宗旨乃在救“诗教之敝”。张惠言将某些词比附史实加以疏解,如说冯延巳《蝶恋花》为“排间异己者”而作,欧阳修《蝶恋花》“殆为韩(琦)、范(仲淹)而作”等(《词选》),其用心也在抉发词人的“忠爱之忱”以达到“尊体”的目的。自汉迄清,在这么绵远久长的历史时期中,以史证诗的方法竟一以贯之,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到传统的巨大力量。
  从以上简略的回顾不难看出,以史证诗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着政教的轴心展开的。换言之,对诗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功用的考虑,始终是这种批评方法赖以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每当文化上的功利主义思潮抬头时,这种方法也就获得了新的势头。由于这种关系,使它与生俱来地具有某些可贵的素质,也带来了许多先天的不足。
  
  二
  
  诗和人类的一切精神产品一样,都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只要我们不把它简单地视作是某种自生自灭的封闭体,就没有理由不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来考察它。何况许多优秀的诗篇,本身就包含着闳深的历史内容。屈原在《离骚》、《天问》中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兴亡成败的历史经验。杜甫更是自觉地用诗肩负起“辨人事”、“明是非”、“存褒贬”的庄严使命,他在诗中屡以太史公自比,如“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送王信州鉴北归》)、“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史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等;有意以史笔为诗:“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筐箧”(《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对于这些诗人的这类作品,以史证诗不啻是揭示其丰富意蕴的有效的阐释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处在特殊处境下,以隐晦曲折的手法寄托对某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看法的篇什,这种方法更时有抉隐剔微、发人耳目的妙用。例如陈沆的《诗比兴笺》卷二,就是通过对阮籍所处的政治环境的考察,从三个方面揭橥了阮诗的“遥深之旨”,即:“悼宗国之将亡”、“刺权奸戒后世”和“述己志(忧时或自励)”。对背景的全面把握,使他在探寻阮诗形象深隐的喻义时颇多胜解,能发人之所未发,如云“‘金石离伤’,明翻云覆雨之易;‘丹青明誓’,慨托孤寄命之难”等等。在这里,以史证诗不仅道破了诗人的隐衷,而且还有助于读者体察到阮诗所特有的、寓沉痛巨哀于嘲讽之中的情调。可见,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能昭示和发扬诗歌创作中的社会批判精神,而正是这种批判精神,构成了古代文学遗产中“民主性精华”的核心。
  但传统的“以史证诗”,其失误之处也斑斑可见。这些失误表现在几个方面的简单划一:在诗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其视野往往只局限于政治一隅,把诗歌简单划一地都视作是朝政兴衰的直线投影。在诗的内在生命方面,往往无视或者漠视诗人情感生活的全部浓淡色彩,把诗情简单划一地视作是某种政治评判。在诗的表现和传达方面,则把丰富的艺术处理方式简单划一化,视图解式的隐语为最普遍最有效的表达手段。批评家既然以为诗歌只是一种保存了若干史迹的文献材料,那么,批评的最高目标也就在于把诗还原为史实。由此出发,对诗歌本事的勾沉就成为第一要义,背景足以涵盖一切、说明一切,诗本身只是一种复述,说诗者如果能字字句句牵合以求义理之所安,批评也就得到了圆满的完成。从把诗降格为文献资料开始,最后以批评沦为烦琐的章句之学而告终,传统的以史证诗的一系列失误,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顺序接二连三发生的。
  以史证诗的批评家通常遵循“由外及内”的工作程序,即首先从收集背景材料的“外证”着手,然后根据某种先验的道德律,预先拟定诗人在如此这般情势下应该有的、正当的态度和倾向,最后再到作品中去寻找“内证”,即诗中意象、典故和用语的影射义。这种头脚倒置的行走方式,常常淆乱了批评家的视听,使他们陷于非常可笑的境地,例如《毛诗序》把许多描写男女风情的民歌都披戴上峨峨高冠、褒褒朝袍;沈德潜把汉乐府《有所思》中失恋女子的决绝之辞,说成是“人臣思君而托言者也”;陈沆把《上邪》中情侣间的海誓山盟,也说成是“忠臣被谗自誓之词”,等等。他们都把人类情感世界一幕幕情趣盎然的活剧,改造成清一色的廊庙朝堂。诗人们常常被这等供奉搞得啼笑皆非,无怪乎他们要提出抗议说:“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有感》)了!方法上的迷误还常常会弄巧成拙,把严肃的批评庸俗化,甚至堕为恶解。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七:“糁径扬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末句竟被某些人解作嘲诮杨贵妃、安禄山淫乱事,故王夫之愤愤地斥之为“市并恶少造谣歌诮邻人闺阃恶习,施之君父,罪不容死矣”(《斋诗话》卷二)。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不正合乎逻辑地揭示了其方法上的谬误吗?
  如果从思想方法上考其失足之由,就在于批评家忽略了把诗与史关联起来的“中介”,这“中介”就是作为创造主体的诗人,就是诗人千差万别的创作倾向、个性和追求。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对于诗歌而言,“重点不在当前的对象而在发生情感的灵魂”(《美学》第三卷第三章)。诗人作为人的个体存在并不只具有政治品性,他还拥有七情六欲,诗的全部魅力正产生于这种丰富性之上。把诗的表现局限于一隅势必导致其雷同化,导致其生命的萎缩。即使是那些具有强烈社会政治意识的诗人,他们所写的一些“缘事而发”的作品,也不仅仅是对事实的复述,而是在传达他们的思索和感觉,传达他们内心的回响和反应。离开了对“中介”的把握,则“外证”和“内证”尽管言之凿凿,都不免成为无根臆说,成为某种精致的赝品。以史证诗的歧义每由此而生。史料愈是丰富,解说却反而愈见驳杂和迷乱,批评家自以为引证所谓“信史”便是实事求是,殊不知缺乏“中介”的事实本身就并不可靠。在考察文学现象上和社会现象方面一样,“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的方法了”,因为那样做,“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列宁全集》二十三卷第279页)
  说到底,任何一种批评方法都是一定文学观念下的产物,它的效用和价值,取决于它所赖以产生的文学观念的成熟程度。传统的以史证诗的方法,毕竟是在文学观念尚欠发达、尚未完全独立的时期建立起来的。这种方法的长短得失可以概而言之曰:明于考“史”而京于知“诗”,明于论世道而昧于知人心。诗不同于史,它不止是对事实的记录和诠释,更是想象和创造的产物,如果把诗的职责囿于对既成事件的实录,那么它将永远比史逊色,而且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诗人就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就是为什么屈原不免贻讥于班固和刘勰,而陶渊明和李白又常被人们误解的原因。诗不同于史,它不止要启示人们对世间事理的认识,而且还要唤醒和激荡起人们对内在品质的自我意识,充实那对一切美的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总之,史的最高理想在于求真,而诗的最高理想则不仅要求真,而且要求美,并且诗之真也不同于史之真。因而以史证诗,固然可以加深我们对诗之内容的理解,但对于诗的美质总不免隔了一层。历来以史证诗的批评家,在说诗时多偏于“表现什么”而疏于“如何表现”,重视其认识价值而忽略其审美价值,其原因就在于此。我们今天的历史观念和文学观念远比古人进步,理应不为传统的框架所束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这个方法,培植起一种更加宏阔的历史眼光;同时不断开拓新的视角,弥补其不足,而径直探取诗心。
  关于“诗史”的那场公案引起了我们以上这一番跋涉。回过头再来看王夫之的那几句话,似乎更加耐人寻味。王夫之强调诗、史之为“异垒”,当然不是要在它们之间人为地强分畛域,他倒是清醒地看出了传统批评中一个已经为人们所习惯了的谬误,看出了这种谬误可能会给创作带来的不良后果。当人们在强调诗和史的联系时,常常有意无意地轻忽了诗之所以为诗的本质,而这种疏略会导致一个严重的过失,那就是把诗的批评标准“非诗”化。正如他所反复申言的:“史才固以括生色而从实,著笔自易。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一用史法,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中,诗道废矣。”(《古诗评选》卷四)。“咏史诗以史为咏,正当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一加论赞,则不复有诗用。”(《唐诗评选》卷二)。这位以“兴观群怨”作为自己立论基点的批评家,当然无意于贬抑文学的社会功用,相反,他是在对诗人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诗人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对事实加以剪裁组织的角色,而应该对现实作出唱叹有情的、充满诗意的表现。这同时也是对一个批评原则的重申——批评要理解并忠实于自己的对象。那种满足于把诗还原为史实的批评,也许会有损于诗的生命,正如把酒还原为粮食不再成其为酒、把蜜还原为花粉不再成其为蜜一样。看来,在传统中被认为是权威性的批评方法,也远非是那么圆满,那么无懈可击的,王夫之的三言两语表现出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的胆略。而他对文学特质的坚持和执着,则表现出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的慧眼。今天,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正在空前的规模上相互影响和渗透,文学批评理应抓住良机,大胆地吸收,无畏地审视一切既有的传统;但同时要警惕反客为主的僭夺,任何新方法的引进如果要以牺牲文学的特性为代价,那么它同样也会成为束缚和限制我们心智的障碍,导致批评的谬误。由此看来,胆识兼备的王夫之的意见至今也还不失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告诫。
  
   ①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②歌词原文是:“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其他文献
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冲动不是源于科学的理论思维而是来自社会的现实需要,并且,在改革初期或局部改革为主的阶段,出现了理论落后于现实、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的情况。我们不能由此得出改革毋需科学理论指导的结论,恰恰相反,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当全面改革的序幕拉开以后,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关键时刻,理论指导是进行正确抉择,保证改革化险为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没有科学地描述、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及其改革的理论,
一九八○年,我计划创办《词字》丛刊,首先向夏承焘先生请求帮助,并请他赐稿。先生复函,热烈赞襄我的计划。他同意担任《词学》的编委和主编,并且说:近年来没有新著论文可供《词学》发表,但有数十年日记,都与词事有关,可以付《词学》刊载。我得信大喜,立即函请师母吴闻夫人陆续抄惠日记,以《天风阁学词日记》的标题在《词学》创刊号上开始按期连载。出版以后,很受读者注意。可恼的是,我编《词学》,虽然干劲十足,希望每
《辞书研究》述评    辞书学,是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开拓这门科学研究而于四年前创办的《辞书研究》杂志,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辞书(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工具书)是积累人类历史文化,荟集语言词汇和知识信息的总汇。是人们学习语言文字,探求知识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工具。一个国家出版的辞书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她的文化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辞书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辞书编纂的一门学
一    文化史研究在法国具有悠久的传统。这一传统至少可上溯到伏尔泰。经过基佐、丹纳、夏多布里昂、米歇莱等史学家的努力,这方面的研究在十九世纪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但在传统史学偏重政治、军事、外交等事件史、大人物史的研究倾向下,文化史研究始终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这种地位随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年鉴派史学崛起以后有所改變。在M.布洛克、L.费弗尔等人提倡的“总体史观”中,文化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重要性随着
翻开悠长的世界艺术史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艺术画面。而巡礼在东方艺术的画廊中,马上感到它无疑是这一悠长画卷里最有特色、最吸引人的画面之一。新版《东方艺术丛谈》详尽地描绘了这一画面,把东方各国各时期内容与风格各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目不暇给,流连不已。  引导我们作这样一次美的巡礼的人,是东方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  早在二十年代,常先生便开始了对东方艺术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 阿德恩宣布6月8日起将全国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下调一级,不再要求国内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公共和私营部门可恢复举办活动,零售和酒店业、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也将恢复正常运营,不再限制人数,但边境保持封闭。6月9日,阿德恩(左)视察陶朗加市的猕猴桃与牛油果食品厂。她身着工人的服装,头戴一次性头套,与工作人员相谈甚欢,全没有总理的架子。一时间,有网友调侃:总理与工作人员竟傻傻分不清楚了。阿德
在美国,亚科卡·李是一个带点传奇色彩的新闻人物。一九四六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推销员,由于工作勤奋、成绩斐然。二十四年后登上了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八年后,由于和福特二世存有芥蒂,被迫离开福特汽车公司。不久加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任总裁。其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正濒临破产,以后又受到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冲击,不少美国人认为:克莱斯勒完了,但是亚科卡当了几年总裁后,奇迹发
爱情是时髦的课题,似乎现在谈论得太多了。君不见绝大多数的小说、电影,都有爱情的穿插?有些穿插得生硬、简单乃至庸俗,令人生厌。于是,不少人正当地呼吁:书刊中何必非要谈爱情不可呢!  在这种气氛中出版一本叫《情爱论》的书(〔保〕瓦西列夫著,三联版),骤一看到,不免使人有“赶浪头”之感:连三联书店也赶起浪头来了!然而细读此书,却又觉得并非这么一回事。这是一本认真的著作,带学术性,然而写得并不深奥。  书
乌干达丨坎帕拉  2021年8月16日, 在乌干達首都坎帕拉,学生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用收音机认真地收听无线电广播的教学内容,还不停地在纸上写写画画,形成独特的“线上课堂”。乌干达有媒体报道,尽管近期乌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世卫组织仍预计乌干达可能会迎来第二波疫情峰值。乌干达学校继续采取停课措施。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教育部门别出心裁,开展无线电广播中小学课程的教学,“学生用新方法学得更加有
《吴晗传》(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八月版)中有一段史料,人名有误,有些背景还可加以补充。即一九四八年,吴晗准备取道上海,经香港去解放区,书中说:“《中建半月刊》的编辑费青让王良仲到北平来,陪吴晗到上海。”(第211页)这王良仲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陪吴晗去上海呢?  原来王良仲是王艮仲之误。王艮仲当时是上海中国建设出版社的创办人,自任社长。该社出版有《中国建设》月刊和《中建》半月刊,都领有国民党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