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而实践条件建设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开放式实践空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项目孵化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把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实践和创业环境融为一体,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搭建完善的实践条件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N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1-0187-03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ondi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aking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faculty,open practice space,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platform,project incub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special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t integrates innovative educ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It has built a perfect pract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bility training
0 引 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培养新一代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1]。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创业技能的模拟运行及经营管理实践所需的条件[2]。通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现状分析[3],河北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电学院”)以现有实际条件为基础,通过整合学院优势资源,采用内引外联,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环境融为一体,提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在该环境下通过实践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 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探索和建设
1.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
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双创”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从2009年至今近十年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逐步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转变。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4],对“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共计4学分,以及包括《创业管理实战》《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创新執行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学科前沿》等共计8学分的选修课程,并于17级学生第5学期开始实施。另外,在后续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重如何开发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的专业课程,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突出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任务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活跃的创新创业思维。为了保证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实施效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系部和实验室老师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各种交流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相关政策、实施方法等内容进行学习和深造,同时通过向学校人事部门申请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历、高水平博士人才。2018年10月,从北京中科院研究所引进博士1名。另外,聘请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一起,对实践性较强的集中实践环节,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提升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1.3 创建开放式实践空间
为促进“双创”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加大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有机统筹的整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实验的主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创新思维。
对学院现有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CDIO实训室、航模基地等相关实践平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创建学院开放式实践空间,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承担本专业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该实践空间在2018~2019年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类实践项目的学生200余人次,其中各类学科竞赛获奖项3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2项,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1.4 基于网站和手机APP的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6级学生把第5学期的“软件程序设计(三级项目)”训练与该平台建设相结合,利用该学期学过的专业知识开发了基于网站和手机APP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起到重要的辅助的作用。一方面在该平台上为注册的本专业学生发布相关的创业课程和教学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询、下载和学习;学院可以及时把各种创业政策信息、国家政府的优惠信息发布在平台网站和手机APP上,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政策、法律、税务、财务等方面的援助,供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动态;另一方面,该平台把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扶持基地上的一些优秀孵化项目、创业想法对外发布出去,让社会上的公司、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心仪的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平台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5 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建设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除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身专业技能外,还要接受系统的工程训练,积累产品的开发经验及实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实现“能力就业”的目标。
学院充分把握好创新和创业在实践平台建设中的内在关系,遵循创造、创新、创业、创优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实施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孵化体系的建设。利用我校自身的实践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平台共用、项目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高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教育合力。与已和信电学院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共同探索构建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目前本专业学生在一级平台培育扶持项目10项,二级平台孵化项目2项,三级平台分别与邯郸开发区清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签订校外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2个。三级递进式项目孵化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6 激励机制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面临教学内容改革、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等多方面工作,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创意性项目,对学生也是一种时间、精力和意志的考验。为了激发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学院的政策支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尤为重要。
我校《河北工程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计算方式、经费管理、学生和老师奖励等方面都给出了明确性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信电学院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保研中创新学分的具体实施细则。通过以上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信电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激励机制,为后续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结 论
我校通过对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各方面的探索和建设,为学生搭建了成熟、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和环境,推动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高校的相关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君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9):56-57.
[2] 涂友超,龚克,冯一兵,等.电子类大学生創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3):133-135.
[3] 张彦.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5-157.
[4] 张晶,赵刚,刘昌鑫,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233.
作者简介:马永强(1976-),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N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1-0187-03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ta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ondit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aking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faculty,open practice space,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platform,project incub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specialt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t integrates innovative educ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It has built a perfect pract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bility training
0 引 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期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培养新一代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1]。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进行创新创业技能的模拟运行及经营管理实践所需的条件[2]。通过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现状分析[3],河北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电学院”)以现有实际条件为基础,通过整合学院优势资源,采用内引外联,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环境融为一体,提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在该环境下通过实践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 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探索和建设
1.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
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双创”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从2009年至今近十年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基础上,逐步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进行转变。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4],对“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共计4学分,以及包括《创业管理实战》《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创新執行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创新方法与TRIZ理论》《学科前沿》等共计8学分的选修课程,并于17级学生第5学期开始实施。另外,在后续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重如何开发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的专业课程,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突出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1.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任务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活跃的创新创业思维。为了保证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环节实施效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系部和实验室老师通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各种交流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相关政策、实施方法等内容进行学习和深造,同时通过向学校人事部门申请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历、高水平博士人才。2018年10月,从北京中科院研究所引进博士1名。另外,聘请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一起,对实践性较强的集中实践环节,联合进行人才培养,提升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1.3 创建开放式实践空间
为促进“双创”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加大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放力度,使其成为有机统筹的整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实验的主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创新思维。
对学院现有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实验中心、CDIO实训室、航模基地等相关实践平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创建学院开放式实践空间,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承担本专业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程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该实践空间在2018~2019年完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类实践项目的学生200余人次,其中各类学科竞赛获奖项3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12项,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1.4 基于网站和手机APP的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6级学生把第5学期的“软件程序设计(三级项目)”训练与该平台建设相结合,利用该学期学过的专业知识开发了基于网站和手机APP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建设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起到重要的辅助的作用。一方面在该平台上为注册的本专业学生发布相关的创业课程和教学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询、下载和学习;学院可以及时把各种创业政策信息、国家政府的优惠信息发布在平台网站和手机APP上,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政策、法律、税务、财务等方面的援助,供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创业动态;另一方面,该平台把在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扶持基地上的一些优秀孵化项目、创业想法对外发布出去,让社会上的公司、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心仪的项目进行合作投资。平台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5 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建设
“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学生除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身专业技能外,还要接受系统的工程训练,积累产品的开发经验及实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最终实现“能力就业”的目标。
学院充分把握好创新和创业在实践平台建设中的内在关系,遵循创造、创新、创业、创优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实施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孵化体系的建设。利用我校自身的实践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平台共用、项目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高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教育合力。与已和信电学院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外企业共同探索构建三级递进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体系。目前本专业学生在一级平台培育扶持项目10项,二级平台孵化项目2项,三级平台分别与邯郸开发区清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数英仪器有限公司签订校外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2个。三级递进式项目孵化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1.6 激励机制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面临教学内容改革、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等多方面工作,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创意性项目,对学生也是一种时间、精力和意志的考验。为了激发教师、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学院的政策支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尤为重要。
我校《河北工程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河北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计算方式、经费管理、学生和老师奖励等方面都给出了明确性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信电学院制定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保研中创新学分的具体实施细则。通过以上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信电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激励机制,为后续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 结 论
我校通过对信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各方面的探索和建设,为学生搭建了成熟、科学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和环境,推动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高校的相关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君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9):56-57.
[2] 涂友超,龚克,冯一兵,等.电子类大学生創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3):133-135.
[3] 张彦.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55-157.
[4] 张晶,赵刚,刘昌鑫,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233.
作者简介:马永强(1976-),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