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人数逐年增多,为提高认识,对收治的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5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对比,以总结其特点。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收治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为A组,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AMI前患2型DM史者25例,病程1~11年,AMI后确诊2型DM者10例。将40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列为B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并排除应激性一过性高血糖及症状性高血糖,分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AMI诊断标准:①持续性胸疼>20分钟,含化硝酸甘油无效;②心电图中连续2个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3mv,或连续2个导联ST段压低≥0.2mv;③心肌酶显著升高并呈动态改变。无痛性AMI符合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特征。
主要症状、体征:从表1中可以看出A组中无痛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梗死部位:A组多部位梗死病例较B组多,见表2。
主要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心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的病例多,见表3。
两组死亡人数及死因:A组死亡7例(20%),其中3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室颤动,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B组死亡3例(7.5%),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心室颤动。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糖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DM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2型DM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DM合并AMI患者死亡率是非糖尿病合并AMI的3倍【sup】[1]【/sup】,与本组资料相符。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时,表现为无痛性者多,本组病例A组无痛性者45.7%,明显高于对照组22.5%(P<0.05),其他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或突发心衰或休克等不典型症状者较非糖尿病组多,与以往文献报道相符【sup】[2]【/sup】。分析原因可能与2型DM多为老年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痛觉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导致心脏痛觉减退。再者高血糖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微血管病变,侧枝循环建立不良,使缺氧心肌处于顿抑或冬眠状态【sup】[3]【/sup】,加之血液中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导致心肌缺血时对疼痛不敏感。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前壁、下壁或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提示糖尿病影响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加之侧枝循环及再灌注的建立不足,故一旦发生AMI,常发生梗死范围大,容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及诱发肺部感染等合并症,其死亡率也更高【sup】[4]【/sup】。
在临床工作中,对不明原因的急性左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特别伴有糖尿病患者,要警惕AMI的可能,及时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动态观察演变过程,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做好及时准确的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好血糖,便可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对糖尿病患者早期普及有关冠心病方面的知识,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血糖血脂控制,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袁莉.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临床内科杂志,2010,27(3):149.
2 张敬铭.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20例分析.临床荟萃,2001,16(11):492.
3 尹朝云,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4):21.
4 刘玉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71.
表1 主要症状与体征
表2 A、B组梗死部位
表3 主要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2000~2008年收治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5例为A组,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AMI前患2型DM史者25例,病程1~11年,AMI后确诊2型DM者10例。将40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对照,列为B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岁,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
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并排除应激性一过性高血糖及症状性高血糖,分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AMI诊断标准:①持续性胸疼>20分钟,含化硝酸甘油无效;②心电图中连续2个导联ST段抬高,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3mv,或连续2个导联ST段压低≥0.2mv;③心肌酶显著升高并呈动态改变。无痛性AMI符合心肌梗死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变化特征。
主要症状、体征:从表1中可以看出A组中无痛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梗死部位:A组多部位梗死病例较B组多,见表2。
主要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心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的病例多,见表3。
两组死亡人数及死因:A组死亡7例(20%),其中3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心室颤动,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B组死亡3例(7.5%),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心室颤动。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可以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又称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病理过程而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正常的血糖结构平衡被破坏,血中胰岛素效力相对减弱,经过体内反馈系统的启动,首先累及胰岛,使之长期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DM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2型DM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DM合并AMI患者死亡率是非糖尿病合并AMI的3倍【sup】[1]【/sup】,与本组资料相符。
糖尿病患者并发AMI时,表现为无痛性者多,本组病例A组无痛性者45.7%,明显高于对照组22.5%(P<0.05),其他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或突发心衰或休克等不典型症状者较非糖尿病组多,与以往文献报道相符【sup】[2]【/sup】。分析原因可能与2型DM多为老年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痛觉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导致心脏痛觉减退。再者高血糖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微血管病变,侧枝循环建立不良,使缺氧心肌处于顿抑或冬眠状态【sup】[3]【/sup】,加之血液中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导致心肌缺血时对疼痛不敏感。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前壁、下壁或同时合并其他部位,提示糖尿病影响冠状动脉以多支病变为主,加之侧枝循环及再灌注的建立不足,故一旦发生AMI,常发生梗死范围大,容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及诱发肺部感染等合并症,其死亡率也更高【sup】[4]【/sup】。
在临床工作中,对不明原因的急性左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特别伴有糖尿病患者,要警惕AMI的可能,及时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动态观察演变过程,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做好及时准确的处理,同时严格控制好血糖,便可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对糖尿病患者早期普及有关冠心病方面的知识,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血糖血脂控制,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袁莉.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临床内科杂志,2010,27(3):149.
2 张敬铭.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20例分析.临床荟萃,2001,16(11):492.
3 尹朝云,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4):21.
4 刘玉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71.
表1 主要症状与体征
表2 A、B组梗死部位
表3 主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