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玉壶春瓶赏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赏析的是原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2015年10月已并入河南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南宋龙泉窑贴花凤纹玉壶春瓶,此件玉壶春瓶被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是1983年10月在河南新乡通过征集收购而来的,一直珍藏至今。
  关键词:龙泉窑玉壶春瓶;赏析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9-01
  龙泉窑贴花凤纹玉壶春瓶年代为南宋,质地为瓷器,器物通身色泽为青绿,用途为陈设品。尺寸:通高31.7厘米;口径6.55厘米;底径9.55厘米。这件玉壶春瓶瓶口为喇叭口,细长颈,溜肩,圆周垂腹,圈足着地。器形端庄挺拔,其造型厚重,内外均施釉并且多次上釉,可见其外部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通过高倍的放大镜下可观其内釉表面有较大的开片。瓶身宛如滴滴玉翠满布,通体施青绿色釉,釉层肥厚,釉色青绿,介于粉青与梅子青之间,釉面肥润沉静,给人一种安静、沉稳的感觉。
  瓶的颈部饰凸弦纹三道,腹部纹饰为主题纹饰,采用将模制的泥片贴于胎体的方法进行装饰,腹部贴饰双凤祥云,描绘的是两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在数朵祥云之间追逐嬉戏,也可称作双凤回盼,祥云飘逸,呈现出恍觉天空暮沉飞霞、犹如五彩浸化,交相辉映的效果,让人心动不已,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下腹为卷云纹一周及弦纹二道。纹饰整体布局合理得体、豪放流畅,工艺精湛,在同类器中纹饰最为清晰,堪称南宋龙泉窑的代表作。
  圈足一周露胎,胎质发色为灰白,圈足露胎处为火石红中的酱红色,胎体浑厚凝重,胎体质地细腻,为典型南宋龙泉灰白胎质。
  瓶口有一处伤残,残长3.5厘米,宽0.2厘米,从口沿残破处可见胎骨紧致,呈灰白色。下部有一釉下胎裂纹,长4厘米,但不影响其美观程度。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山而得名。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有细小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本文中这件龙泉窑玉壶春瓶的腹部就是采用将模制的泥片贴于胎体的方法进行装饰。
  南宋时期龙泉窑的发展是跟当时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南移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瓷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南宋皇朝拥有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为什么还要派遣技术人员和官员在龙泉等地监烧“供器”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杭州本地的瓷土资源并不太理想,而古代制瓷业对地理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是很强的,从现在来看,南宋官窑器的胎质比较疏松,易破碎,还有开片,所谓“无片不成官”,开片是南宋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但无论是冰裂纹也好,梅花片也好,美则美矣,却不实用,试想,将满是开片的瓷器当作日常生活用瓷不免存在卫生问题。相比之下,龙泉窑青瓷的胎质比较缜密坚硬,尤其是白胎厚釉青瓷,釉面光洁不开片,既美观又实用。
  从13世纪开始,龙泉窑出现了两大系列的精美产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产品数量比较少,迄今只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近十处窑址中发现这类瓷器,而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同烧的,其中溪口瓦窑垟窑以生产黑胎厚釉青瓷为主,其他瓷窑以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点是薄胎厚釉,釉层开片,紫口铁足,有些器物还采用支钉垫烧。这些在龙泉窑青瓷的内部发展脉络中都找不到相应的发展轨迹,尤其裹足满釉支烧的工艺对于龙泉窑来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工艺风格上的骤变显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术冲击的结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预。现在高科技测试也表明,龙泉窑的黑胎、开纹片青瓷、造型、纹片,以及化学组成和郊坛下官窑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此外,白胎厚釉青瓷的制作工艺也是承接南宋官窑的,但有创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异。与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釉色青翠犹如碧玉,胜似翡翠。并且这两大系列瓷器还出现了一批仿南宋官窑器的器形,官窑器是不允许民间随意仿造的,仿官窯的出现不能简单地诠释为“仿制”。另外考古发掘也证明,南宋龙泉窑青瓷在临安京城皇宫遗址和绍兴市攒宫宋六陵墓地都有大量出土。现在的大窑龙泉窑遗址还保留着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窑址。这一切都似乎在述说着当时的龙泉窑与宫廷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赏瓶,其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线条优美柔和。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元代玉壶春瓶承袭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体形瘦长。造型除圆形外,还有八方形。釉色、纹饰华丽丰富,已从宋代的实用酒器转变为陈设器。
  明代的玉壶春瓶和元代清秀瘦长的器形相比,器身有粗壮的趋势,圆腹渐趋丰硕,瓶颈加长,重心下移。早期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还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风格,外廓曲线与下腹曲线的转折比较明显,有些憨笨的感觉,比不上元代玉壶春造型的优美与舒朗。发展到明代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造型趋于细腻圆润,优美流畅。明代的玉壶春以青花品种最为常见。主题纹饰常常以云龙、梅、兰、花鸟、缠枝莲等为主要装饰图案。
  这件宋代龙泉窑贴花凤纹玉壶春瓶,不管从造型、釉色、胎质、纹饰等方面完全符合宋代龙泉窑玉壶春瓶的特征。整个器物造型规整,古朴典雅,工艺讲究,技艺精湛,釉色纯正,彰显大气,是宋代龙泉窑之佳作。该瓶征集后,即引起国内古陶瓷研究界的重视,先后经多位国家权威专家鉴定。1985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在郑州召开年会时,不少古陶瓷研究者专程到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观看这件玉壶春瓶。1992在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全国三级以上文物鉴定时,对其年代和窑口进行了鉴定,确认为南宋标准龙泉窑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只限于把学生"教会",更重要的是要会教,引导学生不仅能把数学知识"学会",而且"会学"。这样教师单纯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应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
期刊
期刊
日前,安阳市2019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大型企业用工招聘会举行,引来众多求职者.当天,不仅有790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招聘会现场更是亮点纷呈.
期刊
摘要:在视觉元素大放异彩的今天,只有黑白两种色调拍摄的影片却因其自身所具备的鲜明特点和艺术价值,使它并不会被彩色电影取代或者被大众所遗忘。本文以《罗生门》为例对影片的黑白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电影运用黑白两色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原因,探讨彩色电影时代黑白影片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当代色彩影片的影响。  关键词:罗生门 ;黑白因素;深远影响;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利益和幸福,教育能增进社会的利益并给个人带来幸福,故功利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当前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学校、大学生还是社会对学校的需求都凸显
日前,由南阳市政府主办,南阳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总工会、市妇联承办的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南阳市“春风行动”主场公益招聘会在红都广场和市人力资
期刊
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思想的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应运而生的青年大学生乡村支教队
本文选取佛山祖庙建筑砖雕艺术作为例子,对岭南建筑砖雕艺术进行美学初步探索,在建筑装饰,居住人文,造型工艺等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探讨传统工艺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了解其造
近日,鹤壁市人社局召开开展“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以硬作风促大作为动员会,对全局开展“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专项治理以硬作风促大作为进行动员部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