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永井荷风是一位横跨明治、大正、昭和时期的著名耽美派作家,他比起日本新面貌,他更乐于在陋巷之中寻找江户文明的痕迹。在永井荷风心中,隅田川是传承日本古典美的母亲河。永井荷风曾以这条河为名,写下了短篇小说《隅田川》。透过《隅田川》,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长吉的身上有着永井荷风追逐艺术的影子,也可以体会到永井荷风对这条河流的眷恋。
关键词:怀旧;艺术;隅田川
永井荷风出生于儒学世家,是一位经历了日本三个时期的“江户子”。他的父亲久一郎曾留学海外,因此永井荷风的汉学启蒙不仅得益于其父,海外的自由开放的思想也对永井荷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永井荷风被学校开除后师从广津柳浪,并且开始学习俳谐。他目睹了下町的人文风情,破败中的古韵残存,这也是他今后创作的源泉。
以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为背景创作的《隅田川》描写的是承载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愿的少年长吉放弃学业苦寻自己所爱的艺术之路的艰辛。永井荷风擅长写下町里的风情以及陋巷中的古韵,他多次在作品中提及隅田川以及两岸的人文风情,如果说江户是永井荷风心中的故里,那么隅田川就是传承江户文化的母亲河。王宗杰曾说“隅田川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作为自然河流的存在,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文学风土,一种对日本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一种对旧江户如故国般的乡愁。”因此,无论是永井荷风的“陋巷趣味”还是“下町、江户情结”,最根究底都与隅田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以永井荷风的短篇小说《隅田川》为线索,探讨小说主人公长吉背后的永井荷风的影子,并结合荷风的其他作品来论证永井荷风的“隅田川情结”。
一、《隅田川》下的虚影
《隅田川》创作于1911年,是永井荷风追求旧江户痕迹的作品之一。追寻被近代化的日本所遗忘的江户式的美是永井荷风作品的永恒的主题。故事的背景被定格在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中,那是永井荷风最痴迷的“江户旧城”。
永井荷风在《隅田川序》中曾提到“小说《隅田川》中描写的是明治三十五、六年的人物以及街道的风景。(中略)东京市内的街道中随处可见的旧风景已经消逝了。(中略)我不由地回忆起留洋之前的二十四、五岁时所见的东京以及那时的生活,所以创作了一篇小说来表此时心情。”马尔文·马克斯曾提到“他精心构造了自己的文学,以此怀旧式地唤起对那个关于 ‘旧江户城’的世界的回想。”所以《隅田川》中描绘的下町不仅仅是永井荷风曾经生活过的下町,更是他内心对艺术的世界的理解。永井荷风笔下描写的人物都是赋予浓浓的旧江户风情。那些行走在隅田川两岸的不是身穿洋装的绅士与妇人,更多的是绑着兵儿带奔走于大街小巷的孩子,还有梳着发髻行走在深巷的艺伎,这些人物都是永井荷风所熟悉的町人,他们为荷风的“旧江户城”增添了江户风情。
小说主人公长吉与母亲居住在隅田川东岸的今户。母亲阿丰曾经是富家小姐,但无奈命途多舛,如今在今户做一名常盘津的师傅,一家人靠此维持生计。在隅田川的西岸住的是长吉的舅舅萝月。萝月年轻时便纵情玩乐,不顾家人的反对,甚至与家人断绝关系,也要执着于风流雅兴,家道中落后只能依靠俳谐生活。而长吉心仪的女孩阿丝也将穿上华美的和服成为艺伎。连读书不如自己的小学同学阿吉都当起了歌舞伎的演员了。在永井荷风的心里,这些净琉璃的师傅、俳谐师傅、艺伎以及歌舞伎演员等才是旧江户文明的组成,他们继承了传统日本的风雅,他们修筑了“江户旧城”。然而背负着读书出人头地的长吉,看着自己周围的人都融入了这个旧城,而自己却苦恼于想追寻古朴艺术,却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
《隅田川》是一部描绘永井荷风心灵故乡的作品。正如王宗杰论述的“作为精神含义的隅田川及其两岸的下町地区,则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祥地。”所以《隅田川》描写的是永井荷风的“江户旧城”的倒影。此时的日本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厂的烟慢慢覆盖隅田川两岸的下町。隅田川两岸风景在永井荷风笔下“细腻描写到了极致的倾诉地步。这种倾诉就像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不经意地如梦般地传达出他的心声和呐喊。”。永井荷风明白这片风景也许有天会被工业化所替代,所以他只能将他理想的王国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隅田川》中的真实
《隅田川》虽然是永井荷风创作的一篇小说,但是字里行间却可以透露出永井荷风生活过的影子。正如他相信的“没有风光秀丽的隅田川就没有江户文学,也就没有荷风文学。”所以这篇文章中出现的风景可能是永井荷风曾经所钟情的隅田川两岸的风貌与人文,存在于这篇小说中的人物也可能是荷风一生所接触过的,或者经历过的。谭晶华也曾提到“是因隅田川衰败的风光驱动作者的抽象幻想,所构成的写实性的外部艺术。”所以《隅田川》即使是一篇小说,但是其中却不乏真实的描写。两岸的风景、江户文化的兴盛与残留、下町生活的真实与写作的虚拟相柔和,才是一种写实性的艺术。
永井荷风的父亲久一郎在明治维新后担任文部省的官僚,之后还曾留学海外,是当代日本的精英。因此,久一郎在永井荷风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决定了今后的路。这就如同《隅田川》中的长吉,自小依靠母亲教授净琉璃生存,而母亲也早已为长吉规划好理想的未来,远离下町的生活。久一郎希望永井荷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实业家,然而永井荷风的行动却偏离了父亲的期望,他从学校退学后师从落语家朝寐坊去学习俳句,而后开始写江户戏作派的小说。在小说中的长吉也与永井荷风有着几分相似,长吉自小受母亲与舅舅萝月的艺术熏陶,生活在下町的他也对传统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演奏三味线方面颇有天赋。虽然永井荷风与长吉都依赖于家长而生活,但是永井荷风更为叛逆。在留学美国时,永井荷风厌倦了父亲安排的银行职员的生活,于是抛下了他的工作独自去了法国,最终虽然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回国。然而长吉不同,他自小依靠母亲生活,一直顺从着母亲的意愿生活着。他热爱三味线,只因为母亲的禁止所以不得不放弃。尽管舅舅萝月多次劝说长吉的母亲让长吉走他喜欢走的路,可是长吉母亲却坚决反对,以至于长吉最后郁郁成疾。而舅舅萝月的生平却与长吉截然不同。萝月曾经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只是他不专注于自家产业,而是倾情于花柳艺术,以至于同家人断绝了关系,而后依靠艺术为生。在这一点,萝月就是虚拟的永井荷风。无论是长吉还是萝月,他们的身上都烙印着永井荷风曾经的经历以及他可能会经历的人生轨迹。 马尔文·马克斯说过“永井荷风的作品事实上充满一种怀旧的向往,一种憧憬的感觉,这是作家赋予他作品中人物的。”他不仅仅赋予了主人公对艺术的执着与向往,永井荷风还赋予他笔下的主人公自己的经历。所以《隅田川》就好似一面镜子,永井荷风在塑造主人公的时候,倒映出的却是自己的影子。
三、永井荷风的“隅田川情结”
对于隅田川的描写,最早出现在《伊势物语》中,隅田川也见证了两岸江户文化的兴盛与衰落。永井荷风是一位行走中的作家,他崇尚江户文化。在古典文化渐渐被覆盖的近代,隅田川两岸仍然保留了浓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永井荷风经常出入在两岸的下町,融入町人的生活。在永井荷风的作品中,隅田川似乎已经成了江户文化符号而时常出现, 而河流两岸的人文也在主人公的性格中体现出来。
永井荷风笔下的江户不是近代化的欣欣向荣,而是下町深巷的颓废怀旧。永井荷风“尽管接受了西方人文教育,永井荷风却培养了对于江户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热爱,尤其对井原西鹤以及两个世纪之后樋口一叶笔下的城市风月场情有独钟。永井荷风长大于东京的上流街区山手区,却对下町区的平民世界更感兴趣,这一地区横跨隅田川,在作家的想象中始终保留着旧江户城的味道。”在永井荷风的随笔《里の今昔》中就写道彼时的江户风貌与发展中的东京的对照。在永井荷风留洋期间,日本已经跟随着发展的步伐与先前大不相同了。古朴的木桥变成了冰冷的铁桥,西洋的事物慢慢融入了大和文化之中,这一切打破了永井荷风对日本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理解,所以在《里の今昔》中永井荷风面对着古朴依旧的隅田川,不禁慨叹道“在三四十年前的东京,在作者的情绪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种如今无法想象的美妙的调和。”隅田川是传承了千年古典文化的一条河流,是江户文明诞生的地方,也许在永井荷风的心中,隅田川是一处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地方,是他唯一可以感受到这种情绪与生活相协调的心灵故乡。
在永井荷风的少年时期,他就与隅田川深深的紧密起来了。成长于东京的永井荷风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熟悉那周围的一草一木,这对永井荷风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读书时期的永井荷风,喜欢翻开教科书中的《梅历》和小三金五郎的文章,对比眼前的河流景色。因此,永井荷风自己也承认“由于曾经的少年时代的影响,我这一生无论受到怎样激烈的新思想的冲击,恐怕我都不会脱离江户文学来欣赏隅田川的自然风光。”所以在永井荷风的写作生涯中,隅田川、江户文学都是与他密不可分的两种特征。要说永井荷风的怀旧情结的根源,那大概就是他对江户文化的热爱。而江户文化的兴盛却与这条河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永井荷风的怀旧情结也可以说是他的“隅田川情结”。
四、结语
隅田川自古就传承着日本的传统文化,尤其在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时期,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依旧保持着江户时期遗留下的传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时常会提及隅田川以及隅田川流经的下町。在小说《隅田川》中,永井荷风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他所熟悉的风景,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充满了江户情怀的町人。永井荷风不仅将熟悉的风景写进了小说中,还将自己的故事为整篇小说添加戏剧性。在永井荷风的心中隅田川就是孕育江户文明的母亲河,是他所追求的古典美的源泉。所以,永井荷风在怀旧情结也可以说是他的“隅田川情结”。
注释:
王宗杰. 隅田川情结:永井荷风的精神家园[J]. 北方论丛, 2015(6):52-55.
马尔文·马克斯, 郑以然. 永井荷风的文学漫步:都市漫游与日本现代性的反映[J]. 文化研究, 2014(3):92-102.
同1
宋凯. 永井荷风的江户情趣[J]. 语文天地:高教, 2013(1).
同1
谭晶华. 漫谈永井荷风文学的思想倾向[J]. 外国问题研究, 1989(4).
同2
同2
参考文献:
[1]永井荷风.地狱之花[M].上海译文,1994.
[2]王宗杰.隅田川情结:永井荷风的精神家园[J].北方论丛,2015(6):52-55.
[3]马尔文·马克斯,郑以然.永井荷风的文学漫步:都市漫游与日本现代性的反映[J].文化研究,2014(3):92-102.
[4]宋凯.永井荷风的江户情趣[J].语文天地:高教,2013(1).
[5]谭晶华.漫谈永井荷风文学的思想倾向[J].外国问题研究,1989(4).
关键词:怀旧;艺术;隅田川
永井荷风出生于儒学世家,是一位经历了日本三个时期的“江户子”。他的父亲久一郎曾留学海外,因此永井荷风的汉学启蒙不仅得益于其父,海外的自由开放的思想也对永井荷风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永井荷风被学校开除后师从广津柳浪,并且开始学习俳谐。他目睹了下町的人文风情,破败中的古韵残存,这也是他今后创作的源泉。
以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为背景创作的《隅田川》描写的是承载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愿的少年长吉放弃学业苦寻自己所爱的艺术之路的艰辛。永井荷风擅长写下町里的风情以及陋巷中的古韵,他多次在作品中提及隅田川以及两岸的人文风情,如果说江户是永井荷风心中的故里,那么隅田川就是传承江户文化的母亲河。王宗杰曾说“隅田川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作为自然河流的存在,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文学风土,一种对日本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一种对旧江户如故国般的乡愁。”因此,无论是永井荷风的“陋巷趣味”还是“下町、江户情结”,最根究底都与隅田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以永井荷风的短篇小说《隅田川》为线索,探讨小说主人公长吉背后的永井荷风的影子,并结合荷风的其他作品来论证永井荷风的“隅田川情结”。
一、《隅田川》下的虚影
《隅田川》创作于1911年,是永井荷风追求旧江户痕迹的作品之一。追寻被近代化的日本所遗忘的江户式的美是永井荷风作品的永恒的主题。故事的背景被定格在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中,那是永井荷风最痴迷的“江户旧城”。
永井荷风在《隅田川序》中曾提到“小说《隅田川》中描写的是明治三十五、六年的人物以及街道的风景。(中略)东京市内的街道中随处可见的旧风景已经消逝了。(中略)我不由地回忆起留洋之前的二十四、五岁时所见的东京以及那时的生活,所以创作了一篇小说来表此时心情。”马尔文·马克斯曾提到“他精心构造了自己的文学,以此怀旧式地唤起对那个关于 ‘旧江户城’的世界的回想。”所以《隅田川》中描绘的下町不仅仅是永井荷风曾经生活过的下町,更是他内心对艺术的世界的理解。永井荷风笔下描写的人物都是赋予浓浓的旧江户风情。那些行走在隅田川两岸的不是身穿洋装的绅士与妇人,更多的是绑着兵儿带奔走于大街小巷的孩子,还有梳着发髻行走在深巷的艺伎,这些人物都是永井荷风所熟悉的町人,他们为荷风的“旧江户城”增添了江户风情。
小说主人公长吉与母亲居住在隅田川东岸的今户。母亲阿丰曾经是富家小姐,但无奈命途多舛,如今在今户做一名常盘津的师傅,一家人靠此维持生计。在隅田川的西岸住的是长吉的舅舅萝月。萝月年轻时便纵情玩乐,不顾家人的反对,甚至与家人断绝关系,也要执着于风流雅兴,家道中落后只能依靠俳谐生活。而长吉心仪的女孩阿丝也将穿上华美的和服成为艺伎。连读书不如自己的小学同学阿吉都当起了歌舞伎的演员了。在永井荷风的心里,这些净琉璃的师傅、俳谐师傅、艺伎以及歌舞伎演员等才是旧江户文明的组成,他们继承了传统日本的风雅,他们修筑了“江户旧城”。然而背负着读书出人头地的长吉,看着自己周围的人都融入了这个旧城,而自己却苦恼于想追寻古朴艺术,却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
《隅田川》是一部描绘永井荷风心灵故乡的作品。正如王宗杰论述的“作为精神含义的隅田川及其两岸的下町地区,则是日本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发祥地。”所以《隅田川》描写的是永井荷风的“江户旧城”的倒影。此时的日本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厂的烟慢慢覆盖隅田川两岸的下町。隅田川两岸风景在永井荷风笔下“细腻描写到了极致的倾诉地步。这种倾诉就像是一幅写意的山水画,不经意地如梦般地传达出他的心声和呐喊。”。永井荷风明白这片风景也许有天会被工业化所替代,所以他只能将他理想的王国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隅田川》中的真实
《隅田川》虽然是永井荷风创作的一篇小说,但是字里行间却可以透露出永井荷风生活过的影子。正如他相信的“没有风光秀丽的隅田川就没有江户文学,也就没有荷风文学。”所以这篇文章中出现的风景可能是永井荷风曾经所钟情的隅田川两岸的风貌与人文,存在于这篇小说中的人物也可能是荷风一生所接触过的,或者经历过的。谭晶华也曾提到“是因隅田川衰败的风光驱动作者的抽象幻想,所构成的写实性的外部艺术。”所以《隅田川》即使是一篇小说,但是其中却不乏真实的描写。两岸的风景、江户文化的兴盛与残留、下町生活的真实与写作的虚拟相柔和,才是一种写实性的艺术。
永井荷风的父亲久一郎在明治维新后担任文部省的官僚,之后还曾留学海外,是当代日本的精英。因此,久一郎在永井荷风很小的时候就为他决定了今后的路。这就如同《隅田川》中的长吉,自小依靠母亲教授净琉璃生存,而母亲也早已为长吉规划好理想的未来,远离下町的生活。久一郎希望永井荷风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实业家,然而永井荷风的行动却偏离了父亲的期望,他从学校退学后师从落语家朝寐坊去学习俳句,而后开始写江户戏作派的小说。在小说中的长吉也与永井荷风有着几分相似,长吉自小受母亲与舅舅萝月的艺术熏陶,生活在下町的他也对传统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演奏三味线方面颇有天赋。虽然永井荷风与长吉都依赖于家长而生活,但是永井荷风更为叛逆。在留学美国时,永井荷风厌倦了父亲安排的银行职员的生活,于是抛下了他的工作独自去了法国,最终虽然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回国。然而长吉不同,他自小依靠母亲生活,一直顺从着母亲的意愿生活着。他热爱三味线,只因为母亲的禁止所以不得不放弃。尽管舅舅萝月多次劝说长吉的母亲让长吉走他喜欢走的路,可是长吉母亲却坚决反对,以至于长吉最后郁郁成疾。而舅舅萝月的生平却与长吉截然不同。萝月曾经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只是他不专注于自家产业,而是倾情于花柳艺术,以至于同家人断绝了关系,而后依靠艺术为生。在这一点,萝月就是虚拟的永井荷风。无论是长吉还是萝月,他们的身上都烙印着永井荷风曾经的经历以及他可能会经历的人生轨迹。 马尔文·马克斯说过“永井荷风的作品事实上充满一种怀旧的向往,一种憧憬的感觉,这是作家赋予他作品中人物的。”他不仅仅赋予了主人公对艺术的执着与向往,永井荷风还赋予他笔下的主人公自己的经历。所以《隅田川》就好似一面镜子,永井荷风在塑造主人公的时候,倒映出的却是自己的影子。
三、永井荷风的“隅田川情结”
对于隅田川的描写,最早出现在《伊势物语》中,隅田川也见证了两岸江户文化的兴盛与衰落。永井荷风是一位行走中的作家,他崇尚江户文化。在古典文化渐渐被覆盖的近代,隅田川两岸仍然保留了浓厚的文化传统,所以永井荷风经常出入在两岸的下町,融入町人的生活。在永井荷风的作品中,隅田川似乎已经成了江户文化符号而时常出现, 而河流两岸的人文也在主人公的性格中体现出来。
永井荷风笔下的江户不是近代化的欣欣向荣,而是下町深巷的颓废怀旧。永井荷风“尽管接受了西方人文教育,永井荷风却培养了对于江户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热爱,尤其对井原西鹤以及两个世纪之后樋口一叶笔下的城市风月场情有独钟。永井荷风长大于东京的上流街区山手区,却对下町区的平民世界更感兴趣,这一地区横跨隅田川,在作家的想象中始终保留着旧江户城的味道。”在永井荷风的随笔《里の今昔》中就写道彼时的江户风貌与发展中的东京的对照。在永井荷风留洋期间,日本已经跟随着发展的步伐与先前大不相同了。古朴的木桥变成了冰冷的铁桥,西洋的事物慢慢融入了大和文化之中,这一切打破了永井荷风对日本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理解,所以在《里の今昔》中永井荷风面对着古朴依旧的隅田川,不禁慨叹道“在三四十年前的东京,在作者的情绪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种如今无法想象的美妙的调和。”隅田川是传承了千年古典文化的一条河流,是江户文明诞生的地方,也许在永井荷风的心中,隅田川是一处没有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地方,是他唯一可以感受到这种情绪与生活相协调的心灵故乡。
在永井荷风的少年时期,他就与隅田川深深的紧密起来了。成长于东京的永井荷风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熟悉那周围的一草一木,这对永井荷风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读书时期的永井荷风,喜欢翻开教科书中的《梅历》和小三金五郎的文章,对比眼前的河流景色。因此,永井荷风自己也承认“由于曾经的少年时代的影响,我这一生无论受到怎样激烈的新思想的冲击,恐怕我都不会脱离江户文学来欣赏隅田川的自然风光。”所以在永井荷风的写作生涯中,隅田川、江户文学都是与他密不可分的两种特征。要说永井荷风的怀旧情结的根源,那大概就是他对江户文化的热爱。而江户文化的兴盛却与这条河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永井荷风的怀旧情结也可以说是他的“隅田川情结”。
四、结语
隅田川自古就传承着日本的传统文化,尤其在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时期,隅田川两岸的下町依旧保持着江户时期遗留下的传统。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时常会提及隅田川以及隅田川流经的下町。在小说《隅田川》中,永井荷风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他所熟悉的风景,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充满了江户情怀的町人。永井荷风不仅将熟悉的风景写进了小说中,还将自己的故事为整篇小说添加戏剧性。在永井荷风的心中隅田川就是孕育江户文明的母亲河,是他所追求的古典美的源泉。所以,永井荷风在怀旧情结也可以说是他的“隅田川情结”。
注释:
王宗杰. 隅田川情结:永井荷风的精神家园[J]. 北方论丛, 2015(6):52-55.
马尔文·马克斯, 郑以然. 永井荷风的文学漫步:都市漫游与日本现代性的反映[J]. 文化研究, 2014(3):92-102.
同1
宋凯. 永井荷风的江户情趣[J]. 语文天地:高教, 2013(1).
同1
谭晶华. 漫谈永井荷风文学的思想倾向[J]. 外国问题研究, 1989(4).
同2
同2
参考文献:
[1]永井荷风.地狱之花[M].上海译文,1994.
[2]王宗杰.隅田川情结:永井荷风的精神家园[J].北方论丛,2015(6):52-55.
[3]马尔文·马克斯,郑以然.永井荷风的文学漫步:都市漫游与日本现代性的反映[J].文化研究,2014(3):92-102.
[4]宋凯.永井荷风的江户情趣[J].语文天地:高教,2013(1).
[5]谭晶华.漫谈永井荷风文学的思想倾向[J].外国问题研究,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