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长沙市太平街太傅里的贾谊故居,飞檐、黑瓦、青灰外墙、深色木门,立在熙来攘往的闹市里,独守寂寞,也在倾诉着历史。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汉武帝时由皇帝敕命得到第一次修缮,此后两千多年里,历经约64次重修。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得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从而祠宅合一,贾太傅祠供奉贾谊铜像及其著作。贾谊故居是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之一,也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
贾谊酷爱文学,尤其是对屈原的诗作和《诗经》皆能背诵,且有自己的见解,并为之撰写了不少文章,这让他在18岁以前就名震洛阳。这时,他遇上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河南郡守吴公。吴公是秦朝名相李斯的学生,既是著名的学者,又是治郡卓越的能吏,在乱世中使河南社会安定,被评定为天下第一。他把贾谊招揽到门下学习,对其才华十分欣赏,亲近后更是器重有加。文帝元年,吴公被征召到中央政府担任廷尉。他马上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将其推荐给了文帝。汉文帝召见贾谊对谈后很中意,任命其为博士——21岁的贾谊,是当时所有博士中最年轻的。贾谊从此步入政治舞台。
作为政治家的贾谊,此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水准。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他建议制定新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等。
在纠正商鞅、李斯“左倾”经济路线的同时,重新确立了管仲的“综合治理”国家战略,也让自己一年之内连升三级。
公元前177年3月,贾谊风尘仆仆到达了长沙。贾谊来到长沙,对于湖南尤其是对长沙的贡献是巨大的。贾谊是受屈原影响的第一个著名历史人物,他对长沙人的精神丰润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他使长沙人重视的爱国情结有了一个前瞻性的眼界,即心忧天下的情怀。如果说屈原留给湖湘人的精神财富是品格之高洁、精神之自由,那么贾谊留给长沙人的精神财富则是心忧天下之安危、忘我而不负国家。
第二,他发扬了屈原的怀才不遇之愤,结合楚地的神巫文化,使长沙人的精神实质里具有了一种浪漫情怀和理想作派。
第三,他以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策略的精要,重视农业生产和民主选拔官吏,使长沙人的精神世界里,对于官吏评选有了自己的标准:亲民,勤勉,正派,作风民主。长沙人对贾谊政论文章的喜爱要远远胜过对他赋的喜爱。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对贾谊的《治安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评价,还到贾谊故居参观并留下了诗文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喜欢贾谊的《治安策》,认为它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文章。
在长沙,贾谊把屈原当作了偶像,無论境遇,还是心境,他与屈原找到了太多的契合。同时,因为热爱屈原,因为与楚地神巫文化的自然结合,淳朴的长沙人接受了他,并且把他捧到了与屈原相齐的地位,干脆称呼他为“贾长沙”。
贾谊在长沙住了4年,他为长沙做了多少贡献,史籍上没有太多记载,大约可知的是他督促官吏修建了不少水井,办过学堂,维修过长沙城墙,还向朝廷建议推荐长沙国丞相利苍(辛追的丈夫)的儿子利豨继任爵位。
贾谊来到长沙,是肩负着引导、监视长沙王行动的任务。他到任后也成功地协助朝廷稳住了南部边境。他利用长沙王老师的身份以及与文帝的密切关系,有效调和了二者关系,使长沙王室始终与汉廷保持一致。他在长沙王国中,事实上举重若轻,如铁锚定浮舟。
贾谊、贾谊故居以及贾太傅祠,是历代文人在长沙吟咏的重要对象,瞻仰和凭吊者不绝。无数迁客骚人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或对联,仅《长沙贾太傅祠志》中所录者就有两百多首。就作者之时代来说,上起魏、唐、下迄晚清。就内容来说,有咏其人、咏其宅者,也有咏其祠中一物一景者。作者除了中国的以外,还有越南友人。这些诗文绝大多数都对贾谊的人品和成就充满了崇敬和怀念之情。(摘自《点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
贾谊酷爱文学,尤其是对屈原的诗作和《诗经》皆能背诵,且有自己的见解,并为之撰写了不少文章,这让他在18岁以前就名震洛阳。这时,他遇上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河南郡守吴公。吴公是秦朝名相李斯的学生,既是著名的学者,又是治郡卓越的能吏,在乱世中使河南社会安定,被评定为天下第一。他把贾谊招揽到门下学习,对其才华十分欣赏,亲近后更是器重有加。文帝元年,吴公被征召到中央政府担任廷尉。他马上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贾谊,将其推荐给了文帝。汉文帝召见贾谊对谈后很中意,任命其为博士——21岁的贾谊,是当时所有博士中最年轻的。贾谊从此步入政治舞台。
作为政治家的贾谊,此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水准。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他建议制定新典章制度,兴礼乐,改正朔,易服色,改变官名,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等。
在纠正商鞅、李斯“左倾”经济路线的同时,重新确立了管仲的“综合治理”国家战略,也让自己一年之内连升三级。
公元前177年3月,贾谊风尘仆仆到达了长沙。贾谊来到长沙,对于湖南尤其是对长沙的贡献是巨大的。贾谊是受屈原影响的第一个著名历史人物,他对长沙人的精神丰润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他使长沙人重视的爱国情结有了一个前瞻性的眼界,即心忧天下的情怀。如果说屈原留给湖湘人的精神财富是品格之高洁、精神之自由,那么贾谊留给长沙人的精神财富则是心忧天下之安危、忘我而不负国家。
第二,他发扬了屈原的怀才不遇之愤,结合楚地的神巫文化,使长沙人的精神实质里具有了一种浪漫情怀和理想作派。
第三,他以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策略的精要,重视农业生产和民主选拔官吏,使长沙人的精神世界里,对于官吏评选有了自己的标准:亲民,勤勉,正派,作风民主。长沙人对贾谊政论文章的喜爱要远远胜过对他赋的喜爱。晚清中兴重臣曾国藩对贾谊的《治安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评价,还到贾谊故居参观并留下了诗文赞誉。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喜欢贾谊的《治安策》,认为它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文章。
在长沙,贾谊把屈原当作了偶像,無论境遇,还是心境,他与屈原找到了太多的契合。同时,因为热爱屈原,因为与楚地神巫文化的自然结合,淳朴的长沙人接受了他,并且把他捧到了与屈原相齐的地位,干脆称呼他为“贾长沙”。
贾谊在长沙住了4年,他为长沙做了多少贡献,史籍上没有太多记载,大约可知的是他督促官吏修建了不少水井,办过学堂,维修过长沙城墙,还向朝廷建议推荐长沙国丞相利苍(辛追的丈夫)的儿子利豨继任爵位。
贾谊来到长沙,是肩负着引导、监视长沙王行动的任务。他到任后也成功地协助朝廷稳住了南部边境。他利用长沙王老师的身份以及与文帝的密切关系,有效调和了二者关系,使长沙王室始终与汉廷保持一致。他在长沙王国中,事实上举重若轻,如铁锚定浮舟。
贾谊、贾谊故居以及贾太傅祠,是历代文人在长沙吟咏的重要对象,瞻仰和凭吊者不绝。无数迁客骚人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或对联,仅《长沙贾太傅祠志》中所录者就有两百多首。就作者之时代来说,上起魏、唐、下迄晚清。就内容来说,有咏其人、咏其宅者,也有咏其祠中一物一景者。作者除了中国的以外,还有越南友人。这些诗文绝大多数都对贾谊的人品和成就充满了崇敬和怀念之情。(摘自《点墨长沙》岳麓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