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近膜区中和抗体对逃逸N肽抑制剂的HIV突变株的中和效果研究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靶向近膜区(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MPER)中和抗体2F5、4E10对HIV逃逸N肽抑制剂的突变株(简称逃逸突变株)的中和效果,分析逃逸突变对2F5和4E10中和效果的影响,探讨中和抗体2F5、4E10与N肽抑制剂联合使用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可能性。

方法

选取前期工作获得的HIV逃逸N肽抑制剂N36和IZN36的突变株包膜,构建含有这些逃逸突变的HIV包膜假病毒,利用假病毒感染实验测定感染靶细胞能力;中和实验检测2F5、4E10对突变株的中和效果;分子构象模拟分析逃逸突变影响sCD4和中和抗体中和效果的分子机制。

结果

在所检测的突变中,对HR2区逃逸突变株,2F5的中和效果较野生型弱,sCD4的中和效果与野生型相似,并且除E648K突变株外,4E10对其余HR2区逃逸突变株的中和效果较野生型弱;而2F5和sCD4对HR1区逃逸突变株的中和效果增强,尤其是对含有两个突变的包膜假病毒的中和效果显著增强。

结论

2F5与sCD4对逃逸突变株的中和效果呈正相关。2F5对HR1区逃逸突变株的中和效果增强,为2F5与N肽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艾滋病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配电网络主要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运行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小,故障特征不明显,这样的系统我们常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NUGS).NUGS故障电流特征不明显,
本人针对110KV单电源短线路这一特殊应用背景,提出了以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为快速主保护,结合四边形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的保护原理方案。此方案一方面解决了短线路保护定值难整定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保护的快速性、可靠性。并将此方案通过单片机实现,研制出一套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微机距离保护装置。 本论文首先对距离保护及其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然后详细论述了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原理及其在单电
当前配电管理系统DMS的发展显得非常必要也成为必然,配网状态估计能提供配网完整的状态,是DMS中网络实时分析的数据之源.为推进配网状态估计的实际应用,该文在深入调查配网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配电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在城市,一方面,电网正逐渐由架空线换为电缆,使其减少电磁污染和避免杆树矛盾,增加城市绿地,美化环境。但是,电缆的电容效应将导致配电网产生稳态过电压。另一方面,现代配电网上用于冶炼的电弧炉和铁路牵引机车等波动性负荷,会使电网电压频繁波动,造成电压闪变。 上述变化和特征将使现代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产生变化。本文从影响配电网的三个因素:工频过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