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3日,在江津区几江街道五举村土红山上,整齐地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只留出一条1米多宽的小道。
“开窑了!”上午9时,在众人的热切期盼中,制陶师傅段开福一声大喝,几百件陶制品在超过1300℃的窑洞里烧制8天后,终于“重见天日”。
秋季是土陶生產的黄金时节,五举建材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生产进度。
泥与火的缠绵,铸就传奇手艺。一个个从火光中诞生的陶罐,让一群有着精湛技艺的五举陶艺人走上了小康路。
巴渝陶艺有“秘密”
秋末冬初,层林尽染。
走到五举建材厂后院的小山坡上,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等陶器。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陶器产品或摆在架上,或堆在地面,成为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新石器时代的形制以及汉代风韵等特点,明清时期又吸收其他艺术之长,以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据资料记载,1912年,江津年产杂用陶瓷器36万件。到1956年,江津的土陶制品厂一度增至17家,迎来了江津土陶的“黄金时代”。其中,五举村的土陶器制造技艺尤为有名。
陶艺文化的兴盛,孕育了一群陶艺人,他们世世代代制陶,与陶相依相存。
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涛与土陶有着割舍不开的情谊。在他看来,挖土、雕刻、入窑、出窑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工序,既是生活,也是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土陶艺人的绝活得以保留,他们在传承祖辈绝妙手艺的同时,也传播着江津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让陈涛等传承人欣慰的是,2018年12月,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入选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泥巴”耍出“金饭碗”
段开福是一位陶艺人,15岁便跟着亲戚学习制陶。
揉泥、闷泥、拉胚、塑形……灰褐色的泥巴经过段开福的手变成了陶罐。这样的罐,段开福一天可以做100多个,厂里一个月可以销售数千件。
据介绍,五举建材厂的土陶器制造技艺与传统陶艺烧制方法不同,按照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1300℃左右,比其他技艺整整高出近200℃。恰恰是这多出的200℃,让用土陶罐腌制的泡菜经久不变味,用土陶罐存储的美酒历久弥香。
“陶艺最讲究制作工艺,而烧制是最经典、最重要的一步。”段开福说。
5年前,陶罐市场不景气,段开福被原单位辞退,待业在家。后来,听说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五举建材厂缺制陶师傅,他便到厂里上班。
“来到这里,我的手艺有了进步,一个月还能赚4000多元,可以说是在‘耍泥巴’的行当耍出了‘金饭碗’。”段开福笑着说。
赋予老手艺新活力
土陶器制造全靠一双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从选料、球磨、存腐、注浆、上釉、擦色、抛光,到最后的烧制,每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如今,从事土陶制造的人越来越少。
断金碎玉,光辉不减。经过多年的发展,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的烧制技术更加成熟、艺术价值更高、品种更加多样化。
在陶艺人手中,有的土陶器成了实用的生活用具,有的则蜕变为高雅的艺术品。
“光有技术而不适应市场需求是不行的,按部就班终将会被市场淘汰。”陈涛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陶器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小。
为这门传统手艺注入新的活力,是五举陶艺人久经思考后的答案。
近年来,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的传承人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新产品,除了制造精细的生产生活用具,他们还研究欧式花瓶、彩色工艺品等土陶工艺品的制作,手艺由粗糙加工向精致加工转型。
而今,五举村的土陶器已成为不少小区点缀庭院的艺术品,其销售范围不再局限于川渝两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客户也成了五举村的常客。最近更有好消息传出——五举陶罐获欧洲客商青睐,远销欧洲。
目前,土陶器制造已经成为五举村的支柱性产业,参与制陶产业的村民近500人,年增收100万元左右,市级非遗技艺正“窑”身一变,赋予乡村更多“钱景”。
“开窑了!”上午9时,在众人的热切期盼中,制陶师傅段开福一声大喝,几百件陶制品在超过1300℃的窑洞里烧制8天后,终于“重见天日”。
秋季是土陶生產的黄金时节,五举建材厂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生产进度。
泥与火的缠绵,铸就传奇手艺。一个个从火光中诞生的陶罐,让一群有着精湛技艺的五举陶艺人走上了小康路。
巴渝陶艺有“秘密”
秋末冬初,层林尽染。
走到五举建材厂后院的小山坡上,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等陶器。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陶器产品或摆在架上,或堆在地面,成为村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土陶艺术源远流长,具有新石器时代的形制以及汉代风韵等特点,明清时期又吸收其他艺术之长,以独特的造型和别具一格的凸线花纹饰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据资料记载,1912年,江津年产杂用陶瓷器36万件。到1956年,江津的土陶制品厂一度增至17家,迎来了江津土陶的“黄金时代”。其中,五举村的土陶器制造技艺尤为有名。
陶艺文化的兴盛,孕育了一群陶艺人,他们世世代代制陶,与陶相依相存。
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涛与土陶有着割舍不开的情谊。在他看来,挖土、雕刻、入窑、出窑等这些看似平凡的工序,既是生活,也是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土陶艺人的绝活得以保留,他们在传承祖辈绝妙手艺的同时,也传播着江津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让陈涛等传承人欣慰的是,2018年12月,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入选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耍泥巴”耍出“金饭碗”
段开福是一位陶艺人,15岁便跟着亲戚学习制陶。
揉泥、闷泥、拉胚、塑形……灰褐色的泥巴经过段开福的手变成了陶罐。这样的罐,段开福一天可以做100多个,厂里一个月可以销售数千件。
据介绍,五举建材厂的土陶器制造技艺与传统陶艺烧制方法不同,按照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烧制温度必须保持在1300℃左右,比其他技艺整整高出近200℃。恰恰是这多出的200℃,让用土陶罐腌制的泡菜经久不变味,用土陶罐存储的美酒历久弥香。
“陶艺最讲究制作工艺,而烧制是最经典、最重要的一步。”段开福说。
5年前,陶罐市场不景气,段开福被原单位辞退,待业在家。后来,听说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五举建材厂缺制陶师傅,他便到厂里上班。
“来到这里,我的手艺有了进步,一个月还能赚4000多元,可以说是在‘耍泥巴’的行当耍出了‘金饭碗’。”段开福笑着说。
赋予老手艺新活力
土陶器制造全靠一双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从选料、球磨、存腐、注浆、上釉、擦色、抛光,到最后的烧制,每个环节都是人工操作。如今,从事土陶制造的人越来越少。
断金碎玉,光辉不减。经过多年的发展,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的烧制技术更加成熟、艺术价值更高、品种更加多样化。
在陶艺人手中,有的土陶器成了实用的生活用具,有的则蜕变为高雅的艺术品。
“光有技术而不适应市场需求是不行的,按部就班终将会被市场淘汰。”陈涛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陶器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小。
为这门传统手艺注入新的活力,是五举陶艺人久经思考后的答案。
近年来,五举村土陶器制造技艺的传承人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新产品,除了制造精细的生产生活用具,他们还研究欧式花瓶、彩色工艺品等土陶工艺品的制作,手艺由粗糙加工向精致加工转型。
而今,五举村的土陶器已成为不少小区点缀庭院的艺术品,其销售范围不再局限于川渝两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客户也成了五举村的常客。最近更有好消息传出——五举陶罐获欧洲客商青睐,远销欧洲。
目前,土陶器制造已经成为五举村的支柱性产业,参与制陶产业的村民近500人,年增收100万元左右,市级非遗技艺正“窑”身一变,赋予乡村更多“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