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适度指导,引领他们品味文本,把握文章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的提升。教师往往采用串讲的方式教学,虽然能促进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疏通语句,但学生往往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讲解的知识零碎无章,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感知。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也就难以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鼓励发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要针对重点处、难点处提出自己的质疑,引发他们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教师要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供交流的学习平台,教师要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在交流中形成情感的交融。学生可以质疑标题,可以质疑词句,可以从矛盾处质疑,可以从貌似多余之处质疑。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拓宽学生的思路,解决学生的分歧,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启发,让他们的创造意识获得提升。如在学习部编本八上《愚公移山》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愚公到底愚不愚?有的学生认为不愚;有的学生认为愚是有点愚,不过也有可贵的精神。教师指出:我们不能凭空想象,要从文章中寻找根据。教者以“愚公愚不愚”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能针对愚公的表现作出不同角度的回答,教师以学生的不同回答为突破口,让他们表达不同的意见,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二、小组讨论,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更多的讨论空間,尽可能地让学生来参与讨论交流,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消化知识。教师要改变知识的灌输状态,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升他们自学文言文的兴趣,并在自学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不能让讨论走过场,要对学生适度放手,对他们的讨论适时点拨。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不能只注重疑难词句的解释、翻译以及写作特色的总结,要为学生提供感悟、质疑的时间,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交流,调动他们的求知热情,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让他们的思维得到碰撞,教师不必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去自主探究,对他们的思维进行适度的指引,让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部编本九下《邹忌讽齐王纲谏》内容时,学生针对邹忌美与不美展开讨论交流,他们从妻妾及客人的回答,从他自身的角度以及处理的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时要表述得有理有据。讨论交流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悉心点拨,提升学生文言文的探究能力
   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分歧之处进行答疑解惑,鼓励他们去发现、思考,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点拨要切中要点、抓住重点,要点拨疑难之处,能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启发引导,促进他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一味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要通过步步引导,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的反馈,总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加以拓展迁移,引导学生联想所学内容,并通过以读促写,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灵活施教,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让他们的知识得以分享、情感得以交流、思维得以碰撞,从而能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其他文献
要明白世故人情,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做个有心人。学生虽然生活圈子小,但每个人都有酸甜苦辣的人生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明白一些世故人情,这是写作的素材。学生或许会说我们囿于校园,怎能了解社会?阅读是享受智慧的精神盛宴。开卷有益,我认为可以借助报刊书籍来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广泛阅读,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学习的教材本身就精选了大量各种体裁的篇章,其中有很多古典诗
期刊
初春,天气乍暖,两天里气温骤升至了27摄氏度,昨天柳丝上点缀的还是紧紧包裹着的芽苞,而今天恍如一夜爆开,每一枝杈上的柳叶忽地就如花一般散开,还垂下了细细小小的“毛毛虫”!   于是,一个午写时间我们一起抄录下了一首小诗: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略略地讲了讲大意,让孩子们回顾各自往年出门看花、游人如织的情景来体会诗
期刊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往往担心学生储备少、阅历少而写不好作文,将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一股脑儿交给学生,而不顾及学生是否有能力接受,不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了他们写作的热情。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   当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融入到写作活动中,才会愿意参与写作,主动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诸如游戏、比赛活动、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中体现的资源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自身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目标主要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写作是重要的语文能力,教师要活用资源加强写作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
期刊
著名作家莫言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往语言方面努力,怎么样努力?个人必定找到自己的方式。无非离不开,第一是阅读,第二生活,加一条就是冥思苦想,再加一条就是反复地磨炼,如果再加一条就是从模仿开始。”可见习作中模仿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生成习作智慧的可行性。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文为依托,找到可用的例子,捕捉适合学生写作的延伸点,引导学生向课本学习,先入格再出格,让学生练笔有章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贴近学生实际”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易于动笔”的前提。如何贴近实际呢?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生活。   对于初中生来说,我认为写随笔就是很好的方式。随笔的核心是“随”,根本是自由。因为它具
期刊
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少、知识视野狭窄,他们难以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深度的阅读活动融入文本之中,促进他们的思考,要培养他们阅读的技巧,提升他们的阅读的能力,让他们的认知从浅显走向深入。   一、把握文本之点,引领学生深读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关注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育,为他们拓展阅读的视野,促进他们对阅读行为的投入,让他们
期刊
一、课题的确定   小学数学中设置了让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要求,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组织实施了《选择合理方案》这个课题予以研究。   二、课题任务、进程和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了先租车到旅游景点,再买票进入景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运用
期刊
道德与法治学科属于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树立课程意识,必然要突出课程的德育属性。“为谁育人、育什么人、怎样育人”是德育课程的首要问题。立德树人不能缺少了对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更需要结合当下具体的国家政策进行渗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有时代性与生动性。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爱国教育现状与着力点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过于重视教材知识,不能深入挖掘教材,就目前阶段
期刊
【摘要】特级教师赵志祥的群文阅读课《三笑》,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三笑》教学,给我们诠释了小古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范式,尤其是《三笑》中赵老师对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得兴趣盎然,醉心于“读”的过程,为课堂的精彩植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那么赵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读”的过程做“足”的呢?   【正文】赵老师的《三笑》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第三则,在进行笑话《屁颂》教学时,朗读设计很巧妙。细细数来,共十遍朗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