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乌篷船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绍兴,人们的脑海里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乌篷船”“乌毡帽”“绍兴老酒”“绍兴师爷”等一系列词汇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画面,它们已成为绍兴地域文化的形象载体和文化符号,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以乌篷船为例,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与绍兴之间建立了一种特定的关系——绍兴诞生了乌篷船,乌篷船非绍兴莫属。
  
  不可替代的地域符号
  乌篷船体现了绍兴独特的地域风貌。绍兴,河道纵横,湖泊棋布,“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是绍兴水乡旧时的寻常之景。在绍兴的河湖上,常常可以看到乌篷小船。船夫坐在船尾,背倚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船楫,稳操方向,两脚一曲一伸地蹬着船桨,推动小船前行。有时船夫在窄窄的船舷上,放一小碟茴香豆之类的下酒菜,手握一把小酒壶,呷一口加饭酒,嚼一粒茴香豆,悠然自得。清代地理学家齐召南在《山阴》一诗中写道:“镜中看竹树,人地总神仙。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有山多抱野,无水不连天。朝暮分南北,风犹感昔贤。”全诗描写的是绍兴如画般的风光。其中“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一句,尤能体现绍兴景致的特色。
  鲁迅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散文,不少是以绍兴作为背景的,其中的一大元素就是乌篷船。
  现在,不少游人到绍兴,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坐一坐心仪已久的乌篷船,体验一下船行画中的感受。河道或宽或窄,堤岸或近或远,村落时隐时现,“吱呀吱呀”的桨声,“哗哗哗哗”的水声,以及远处传来的鸡犬声,忽而是“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忽而又是“一弯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所见所闻无不让人心旷神怡。同时,坐在船上闲适自如,逍遥自在,也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在乌篷船上看“庙戏”(社戏),这样独特的地域风貌和生活韵味,也只有在绍兴才能体验得到。
  绍兴的船,以体积而论,有大船、小船之别;以船篷而论,有篷船、袒船(无船篷的船)之别;以船篷颜色而论,有乌篷的船和白篷的船之别;以用途而论,有客船、货船之别;以船的开行时间而论,有白天开的埠船(日船)和晚上开的夜航船之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一些分类。
  从上述分类中,我们知道,绍兴舟船中有一类是“乌篷的船”。那么,这类“乌篷的船”是否就是乌篷船呢?
  搞不清的“乌篷船”
  
  在许多人的眼里,乌篷船的确就是乌篷的小船。其实,不仅是外地人,许多绍兴本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不仅是普通的绍兴人,就连有的绍兴名家也这样理解,这在周作人的散文《乌篷船》即有表现:“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周作人在文中把乌篷船分为两种: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严格来讲,这样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在晚清及民国时期,如果提到乌篷船,那一定是指“明瓦船”,而不会指脚划船(小划船)。说它不确切,还因为“四明瓦”仅仅是乌篷船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明瓦”与“乌篷”
  周作人文中提到了“明瓦船”,何谓“明瓦”?“明瓦”,一是指“明瓦篷”,二是指“明瓦船”。在绍兴,二者均可简称为“明瓦”,后者因前者而名。
  要解析“明瓦篷”,还得从“乌篷”说起。
  乌者,黑也;乌篷者,黑篷也。绍兴人爱把黑称为乌,如绍兴人喜欢戴的乌毡帽、绍兴人喜欢吃的乌干菜,等等,其命名与乌篷船都属于同一种情况。这些又与绍兴尚黑的习俗有关。绍兴传统建筑的标志——台门也多尚黑。它们的门面大都漆成黑色,像鲁迅故里的周家老台门、周家新台门,周恩来祖居——百岁堂和秋瑾故居——和畅堂等等,无一不是黑漆台门,而且其二门、仪门的门框、门板,大厅的串枋、门枋及各处屋柱等也往往都漆成黑色。这样的建筑风格于简单中显现庄严,在质朴里透出韵味。绍兴尚黑习俗的普遍程度在台门的色彩上可见一斑。
  在绍兴,乌篷船有泛指和专指两种含义,泛指即指乌篷的船,专指即指以“明瓦船”为代表的相对豪华的船只。其中又以专指为多。
  事实上,绍兴舟船船篷的做法和其他地方并无多大差别,一般用细竹竿弯成拱形,做成篷架。篷的两面由竹篾编成,中间夹以竹箬,四周用扁竹片固定,以竹篾或铁丝扎牢。篷的大小与船的大小相应;篷的多少据船的长度而定,3扇、5扇、7扇、9扇不等。制作好的篷,用熟桐油、烟煤等拌合而成的“黑油”,涂刷于船篷外,这就是乌篷。明瓦船、脚划船等多用乌篷。如果光用熟桐油涂在船篷上,其颜色为竹篾之色,与乌篷相异,绍兴人称之为“白篷”。旧时绍兴的夜航船、戏班船和一些农用船等多为白篷船。
  船篷分“固定篷”(俗称“定篷”)和“活动篷”两种。活动篷可以移开,便于乘客上下及欣赏沿河景色,或方便装卸货物。因为一般的船篷由竹篾、竹箬做成,所以当船篷全部拉拢以后,船内就漆黑一团。而“明瓦篷”能在一定程度上透光。“明瓦篷”在船舱两扇“定篷”之间,其下方靠近船沿的地方,有高1尺左右的“木作格子”,它用木条子隔成1寸左右的方格,其间嵌入加工过的蛎壳薄片(周作人文中称为“一片片的小鱼鳞”)。这些薄片约为1寸见方,呈半透明状,既可遮阳避雨,又兼及船内采光,所以称为“明瓦”(“明瓦篷”)。“明瓦”上方则仍为活动船篷。因为有了“明瓦”,它比一般的活动船篷左右两边各短了1尺左右。
其他文献
血液“指纹”  科学家在血液里发现了一种化学“指纹”,可以在婴儿一出生时就通过验血发现其长期健康状况和晚年衰老速度的线索。英国研究人员对6000多对双胞胎的血样进行了分析,发现22种代谢物和人的衰老存在直接联系,并且人的年龄越大,代谢物含量越高。其中一种代谢物C-glyTrp和多种生理因素有直接联系,如肺部功能、骨骼密度、血压、胆固醇水平以及初生婴儿的体重。研究发现,C-glyTrp的浓度可能在子
地球之水或非来自彗星  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此前一种普遍的推测认为,地球之水来自于彗星。最近“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获得的结果,令地球之水的起源之谜更加扑朔迷离。2014年11月,“罗塞塔”号释放“菲莱”着陆器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勘测数据表明,该彗星的水比地球水更“重”,也就是水中含有更多的重氢。彗星一般被分为两类:近地彗星和远地彗星。近地彗星来自于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之外的柯
南京秦淮河南岸的乌衣巷是历史悠久的古街巷,漫步在这条古街巷上回顾历史,能感受到古代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体验着古人的激奋与悲凉。  乌衣巷的历史渊源  三国时,孙权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建都后,孙权在今天南京城区中部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都城和宫城。  据说,当时镇守南京城的部队把营地设在现今乌衣巷的所在地,因为当时守城的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所以其宿营之地就被称为“乌衣营”。  三国鼎
和无边无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居室温度也只是“微环境温度”。人的许多活动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居室,其实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温度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温度变化”,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疗气象学家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
西沱,一座古风古韵犹存的小镇,位于长江南岸的腹心——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作为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同时入选的周庄、乌镇早已名扬四海,而西沱却鲜有人知,如今门可罗雀。早年前,“重庆映像·巴渝新十二景”进行大众票选,在票选如火如荼进行期间,古镇排名暂居第一的西沱,留下的却是大众的不解以及“默默无闻”的评价。一个“默默无闻”,就将这自古以来的深水良港、巴盐古道的起点站草草带过,令人感触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所运用的运算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变化。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艰辛历程和科技发展的广阔前景。    计算演化与时俱进    在原始社会,人类进行计算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把石块放进皮袋或把贝壳串成串,就可以“一一对应”计算出需要计数的物品。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在长绳上打结记事或计数。采用这样的“结绳计数”方法,比用石块、贝壳要轻便许多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2016年度《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和政治4个领域,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地位进行分析和量化。令人吃惊的是,就薪酬、就业率而言,男女性别差距正在急剧加大。在2015年发布的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曾预测,还要118年才能在经济领域实现男女平等;然而在今年的报告中,这一预测被修正为170年,即到2186年才有望实现该目标。报告说,促进男女工资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确如此,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相当大的。有的人可能会突发奇想,我如果不停地跳起,就可以不花交通费旅行了。这可能吗?  什么是惯性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去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参观一件有意思的展品。这件展品可以展示在匀速运动的小火车上弹球保持惯性运动。展台边缘有一个操作按钮,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一个小孔,可以向上抛起小球,我们可以按动按钮选择让小火车以较快的速
有科学家警告称,随着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一段长达15年的迷你冰河期或将在4年内降临到北半球。这不仅会导致极寒天气的出现,地震、火山喷发也将变得更常见。美国佛罗里达太空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太阳活动极小期和地震之间存在很强的联系。这项研究探索了1650~2009年间的火山活动,以及1700~2009年间的地震活动,并且将其与太阳黑子活动进行对比,揭示了太阳活动减弱与历史上的火山和地震事件之
“脸盲症”是如何产生的?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人在正常识别他人容貌时,大脑中只有相关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而与识别容貌无关的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该研究有望为治疗无法分辨他人面孔的“脸盲症”铺路。研究人员让受试者识别颠倒过来的脸部照片,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其脑部活动。结果发现,即使没有“脸盲症”的人,在识别颠倒过来的脸部照片时也会遇到困难。当识别正常方向的面孔时,只有右脑颞叶中有几立方毫米的狭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