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二人转的形成时间,未见文献记载。当代研究者根据老艺人口碑资料和师承辈份推算以及曲目考察,认为大约产生于清代的嘉庆、道光年间。至于它的艺术成因,人们大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在东北秧歌、民歌基础上,吸收河北莲花落而形成。即“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第二种是河北莲花落传至东北后,与大秧歌相结合演变而成,即“莲花落打底,秧歌镶边”;第三种是由秧歌,莲花落、什不闲、东北大鼓、河南坠子、皮影、梆子、太平鼓、凤阳花鼓、打连厢、笑话、杂技等民间艺术混合而成,即多源说。无论哪种说法,都承认东北秧歌对于二人转形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深入考查和研究,本文作者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即它是在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和莲花落基础上演变而成,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东北大鼓、皮影、太平鼓、民间笑话以及梆子、评剧等众多艺术形式的唱腔、表演因素。
二人转的表演有多种形式,广义的“二人转”包括双玩意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三种基本样式。狭义的“二人转”专指 “双玩意儿”而言。 “双玩意儿”,即由两个演员分别扮成一“旦”(上装)一“丑”(下装)结为载歌载舞的“一付架”,以转进(演员进入剧中人物)转出(由人物转为事件的叙述者)的方法,演唱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俗称“千军万马,台上就俩”。最具代表性的有《大西厢》、《蓝桥》、《包公赔情》、《刘金定探病》、《杨八姐游春》等;单出头是由一名演员(旦或丑)以第一人称唱述自己的故事,间或模拟有关人物。比较流行的有《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和《丁郎寻父》等;拉场戏是由多人在双玩意儿基础上“拉开场子”扮演剧中的固定角色。例如《寒江》、《回杯记》、《冯奎卖妻》、《梁赛金擀面》等等,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粗犷、豪放、明快、火爆的表演风格和字正腔圆、板头多变、韵味浓郁等演唱特点。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它们的表演样式各自独立,但都同属一个音乐体制,都是具有说唱性、歌舞性、戏曲性的表现功能。其音乐丰富多样,演唱的曲牌(调)计有二三百首,常用的主要曲调、辅助曲调、小曲小帽、专腔杂调等几十首,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一些曲牌产生的年代久远,如[下盘棋]、[纱窗外]等可追溯至明清时代。其唱腔音乐的主要来源大致有五个方面:
1.来自东北秧歌、民歌的。如[秧歌柳子]、[哭楼]、[五更]、[打秋千]、[小重楼]、[东北风]等小曲小帽。
2.来自明清俗曲的。如[下盘棋]、[反西凉]、[小看戏]来自剪靛花,[纱窗外]来自[呀儿优]之一种,[月牙五更]又名[叠落金钱],[游西湖]、[叠断桥]、[茨儿山]与原曲同名。
3.来自莲花落、什不闲的。如[红柳子]、[拦马正]、[抱板]、[靠山调]等。
4.来自其他曲种和戏曲的。如[海南语]、[小翻车]来自单鼓(民香),[打枣儿]来自肘鼓子的同名曲调,[四平调]、[慢西城]、[十三嗨]来自东北大鼓,[影梆]来自河北梆子和东北皮影。
5.来自宗教音乐、巫歌的有[神调]、[佛调]、[镶神词武嗨海],还有从市声中搬来的[卖估衣]、[卖药糖]、[卖香面]等。
需要说明的是它的曲牌(调)性能和表现力是由少到多,从单一的叙事性说唱和歌舞音乐,发展到抒情、状物、代言等多种功能。按着其性能及表现的范围,又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字多腔少、半说半唱又似带腔朗诵、曲调简洁明快、节奏变化多端长于叙事的。例如,[武嗨嗨]、[抱板]、[红柳子]、[靠山调]等。(见谱例)
再一种是曲调优美,行腔委婉,旋律起伏跌宕,善于抒发喜悦、哀愁、激愤之情,具有状物、写景、叙事、说理、代言等多种功能。例如:[文嗨嗨],[哭糜子]、[四平调]、[慢西城]、[三节板]等。(见谱例)
还有一种为曲调欢快,旋律跳跃,句尾带行腔或过门,适于载歌载舞的。例如:[胡胡腔]、[喇叭牌子]、[小翻车]、[十三嗨]、[大救驾]、[打枣]等。(见谱例)
二人转唱腔的结构大致有:单曲牌的重复运用、多个曲牌的联接、民歌联缀以及曲牌的板式变化四种类型。他们都有相对稳定的格式和联缀的程序。传统唱腔一般都以[胡胡腔]起始,中间连接[大救驾]、[喇叭牌子]、[打枣]或[压巴生]、[文嗨嗨]、[武嗨嗨]、[三节板]或[四平调],[抱板]等曲牌,尾声又常用[小翻车〕或[硬柳子]结束。例如二人转《西厢》就是比较典型的曲牌联缀结构方式。(听音响)
单曲牌重复:是指在一个曲目中只用一个基本曲牌反复演唱。例如单出头《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前者用[摔镜架]而后者则用[红柳子]反复演唱。再如拉场戏《拉君》、《锯大缸》、《捡棉花》等剧目,也是用一种曲牌重复演唱构成全剧音乐。(听音响)
民歌联缀:这是早期少数节目运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例如《寒江》就是以[引子]起始,后接[茉莉花] - [反西凉] - [拦马正] - [合钵] - [纱窗外] - [反锯缸] - [莲花落] ……(听音响)
板式变化:多在拉场戏的唱腔音乐中出现,常用的有[红柳子慢板]、[红柳子中板]、[红柳子快板]、[三节板]、[大鼓四平调]等。例如拉场戏《回杯记》王兰英演唱的“上前拉住二哥的手”,就是[红柳子慢板];《包公陪情》王凤英演唱的“诉功”,就是[红柳子中板];《回杯记》王兰英演唱的“二哥你说出泄气话”,就是[红柳子快板]。(听音响)
二人转音乐的调式结构大体有三种样式,即单一调式,交替调式和不同调性转换。单一调式常使用传统宫、商,角、徵、羽五声为主体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其中徵、宫两种调式最多,其次是羽调式,再次为商式,角调式相对最少。另外,更多是调发展的手法,除常用四、五度交替外,还有小三度和大二度转换的独有特点。
1.同宫犯调,即同宫音系统的调式交替,其特征是宫音位置不变,调式进行转换。如二人转《西厢·观花》[文嗨嗨]与[武嗨嗨]的联接,[快板胡胡腔]与[二板胡胡腔]的交替就属这种。
2.移宫犯调,即一个曲牌或两个以上曲牌联缀时的宫音高度不一者,用”变宫为角”的综合上五度宫音系统交替或以“清角为宫”的综合下五度宫音系统的交替,如二人转《西厢》[南边道胡胡腔],就属一个曲牌内的转换。
3.转调,包括三种样式:一是调式不同,主音相同的转换,如二人转《西厢》中[伊儿呀]转[大救驾],前者为G宫音系统的A商调式,后者为F宫音系统A角调式。二是调式与主音均不相同的转换,如二人转《蓝桥》中[胡胡腔]与[大救驾],前者为G宫音系统G宫调式,后者为F宫音系统A角调式。三是调式相同,主音不同的转换。在二人转[抱板]唱腔中,常运用一种俗称为“长调门儿”的换调手法,即在同一段落中以相同材料做三次或四次上方大二度的转换(前3 = 后2),例如二人转《西厢》的[抱板]。 以上这些调发展的手法,对于二人转唱腔色彩的丰富、音乐表现的高潮处理以及不同人物唱腔联弹的男女分腔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人转的表演有唱、扮、说 、舞等方面,多数节目以唱为主。因此,历代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演唱规律和技法。诸如: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字重腔轻,字刚腔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求,以及富有民间风味的倚音、颤音、波音、直音、滑音和鼻音等装饰性的技巧运用,由此而构成颇具东北地区乡土气息的“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等演唱特色,进而在很多作品里涌现出以唱腔动听为标志的“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等传世唱段。
总之,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确实蕴藏着丰富的乐学内涵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其艺术精神更需要我们继承、弘扬和光大。
二人转的表演有多种形式,广义的“二人转”包括双玩意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三种基本样式。狭义的“二人转”专指 “双玩意儿”而言。 “双玩意儿”,即由两个演员分别扮成一“旦”(上装)一“丑”(下装)结为载歌载舞的“一付架”,以转进(演员进入剧中人物)转出(由人物转为事件的叙述者)的方法,演唱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俗称“千军万马,台上就俩”。最具代表性的有《大西厢》、《蓝桥》、《包公赔情》、《刘金定探病》、《杨八姐游春》等;单出头是由一名演员(旦或丑)以第一人称唱述自己的故事,间或模拟有关人物。比较流行的有《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和《丁郎寻父》等;拉场戏是由多人在双玩意儿基础上“拉开场子”扮演剧中的固定角色。例如《寒江》、《回杯记》、《冯奎卖妻》、《梁赛金擀面》等等,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粗犷、豪放、明快、火爆的表演风格和字正腔圆、板头多变、韵味浓郁等演唱特点。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它们的表演样式各自独立,但都同属一个音乐体制,都是具有说唱性、歌舞性、戏曲性的表现功能。其音乐丰富多样,演唱的曲牌(调)计有二三百首,常用的主要曲调、辅助曲调、小曲小帽、专腔杂调等几十首,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说。一些曲牌产生的年代久远,如[下盘棋]、[纱窗外]等可追溯至明清时代。其唱腔音乐的主要来源大致有五个方面:
1.来自东北秧歌、民歌的。如[秧歌柳子]、[哭楼]、[五更]、[打秋千]、[小重楼]、[东北风]等小曲小帽。
2.来自明清俗曲的。如[下盘棋]、[反西凉]、[小看戏]来自剪靛花,[纱窗外]来自[呀儿优]之一种,[月牙五更]又名[叠落金钱],[游西湖]、[叠断桥]、[茨儿山]与原曲同名。
3.来自莲花落、什不闲的。如[红柳子]、[拦马正]、[抱板]、[靠山调]等。
4.来自其他曲种和戏曲的。如[海南语]、[小翻车]来自单鼓(民香),[打枣儿]来自肘鼓子的同名曲调,[四平调]、[慢西城]、[十三嗨]来自东北大鼓,[影梆]来自河北梆子和东北皮影。
5.来自宗教音乐、巫歌的有[神调]、[佛调]、[镶神词武嗨海],还有从市声中搬来的[卖估衣]、[卖药糖]、[卖香面]等。
需要说明的是它的曲牌(调)性能和表现力是由少到多,从单一的叙事性说唱和歌舞音乐,发展到抒情、状物、代言等多种功能。按着其性能及表现的范围,又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字多腔少、半说半唱又似带腔朗诵、曲调简洁明快、节奏变化多端长于叙事的。例如,[武嗨嗨]、[抱板]、[红柳子]、[靠山调]等。(见谱例)
再一种是曲调优美,行腔委婉,旋律起伏跌宕,善于抒发喜悦、哀愁、激愤之情,具有状物、写景、叙事、说理、代言等多种功能。例如:[文嗨嗨],[哭糜子]、[四平调]、[慢西城]、[三节板]等。(见谱例)
还有一种为曲调欢快,旋律跳跃,句尾带行腔或过门,适于载歌载舞的。例如:[胡胡腔]、[喇叭牌子]、[小翻车]、[十三嗨]、[大救驾]、[打枣]等。(见谱例)
二人转唱腔的结构大致有:单曲牌的重复运用、多个曲牌的联接、民歌联缀以及曲牌的板式变化四种类型。他们都有相对稳定的格式和联缀的程序。传统唱腔一般都以[胡胡腔]起始,中间连接[大救驾]、[喇叭牌子]、[打枣]或[压巴生]、[文嗨嗨]、[武嗨嗨]、[三节板]或[四平调],[抱板]等曲牌,尾声又常用[小翻车〕或[硬柳子]结束。例如二人转《西厢》就是比较典型的曲牌联缀结构方式。(听音响)
单曲牌重复:是指在一个曲目中只用一个基本曲牌反复演唱。例如单出头《洪月娥做梦》、《王二姐思夫》,前者用[摔镜架]而后者则用[红柳子]反复演唱。再如拉场戏《拉君》、《锯大缸》、《捡棉花》等剧目,也是用一种曲牌重复演唱构成全剧音乐。(听音响)
民歌联缀:这是早期少数节目运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例如《寒江》就是以[引子]起始,后接[茉莉花] - [反西凉] - [拦马正] - [合钵] - [纱窗外] - [反锯缸] - [莲花落] ……(听音响)
板式变化:多在拉场戏的唱腔音乐中出现,常用的有[红柳子慢板]、[红柳子中板]、[红柳子快板]、[三节板]、[大鼓四平调]等。例如拉场戏《回杯记》王兰英演唱的“上前拉住二哥的手”,就是[红柳子慢板];《包公陪情》王凤英演唱的“诉功”,就是[红柳子中板];《回杯记》王兰英演唱的“二哥你说出泄气话”,就是[红柳子快板]。(听音响)
二人转音乐的调式结构大体有三种样式,即单一调式,交替调式和不同调性转换。单一调式常使用传统宫、商,角、徵、羽五声为主体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其中徵、宫两种调式最多,其次是羽调式,再次为商式,角调式相对最少。另外,更多是调发展的手法,除常用四、五度交替外,还有小三度和大二度转换的独有特点。
1.同宫犯调,即同宫音系统的调式交替,其特征是宫音位置不变,调式进行转换。如二人转《西厢·观花》[文嗨嗨]与[武嗨嗨]的联接,[快板胡胡腔]与[二板胡胡腔]的交替就属这种。
2.移宫犯调,即一个曲牌或两个以上曲牌联缀时的宫音高度不一者,用”变宫为角”的综合上五度宫音系统交替或以“清角为宫”的综合下五度宫音系统的交替,如二人转《西厢》[南边道胡胡腔],就属一个曲牌内的转换。
3.转调,包括三种样式:一是调式不同,主音相同的转换,如二人转《西厢》中[伊儿呀]转[大救驾],前者为G宫音系统的A商调式,后者为F宫音系统A角调式。二是调式与主音均不相同的转换,如二人转《蓝桥》中[胡胡腔]与[大救驾],前者为G宫音系统G宫调式,后者为F宫音系统A角调式。三是调式相同,主音不同的转换。在二人转[抱板]唱腔中,常运用一种俗称为“长调门儿”的换调手法,即在同一段落中以相同材料做三次或四次上方大二度的转换(前3 = 后2),例如二人转《西厢》的[抱板]。 以上这些调发展的手法,对于二人转唱腔色彩的丰富、音乐表现的高潮处理以及不同人物唱腔联弹的男女分腔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人转的表演有唱、扮、说 、舞等方面,多数节目以唱为主。因此,历代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的演唱规律和技法。诸如: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字重腔轻,字刚腔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求,以及富有民间风味的倚音、颤音、波音、直音、滑音和鼻音等装饰性的技巧运用,由此而构成颇具东北地区乡土气息的“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等演唱特色,进而在很多作品里涌现出以唱腔动听为标志的“实惠嗑”、“骨头话”、“扎心段”、“喜兴词”等传世唱段。
总之,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确实蕴藏着丰富的乐学内涵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其艺术精神更需要我们继承、弘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