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哲理性角度论陶瓷雕塑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j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瓷雕塑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对陶瓷雕塑都不会感到陌生,几乎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每一个陶瓷雕塑中,都蕴含着哲理性。在本文中,提出从哲理性的角度来看到陶瓷雕塑的创作。从陶瓷雕塑的形象与形式、色彩处理、成型工艺和烧成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蕴含在陶瓷雕塑的哲理性思维。
  关键词:陶瓷雕塑;哲理性;造型;色彩处理
  陶瓷雕塑是一种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有着相通的地方,当然也有自身的特色。陶瓷雕塑与木雕、石雕和牙雕一样,是工艺美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有的雕塑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是通过对体积和空间的处理,以及形象的塑造来完成作品的,以表现出作品的本质和精神面貌。雕塑处于不同的环境下,表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放在室外的雕塑,在这种视野开阔环境下的雕塑,往往具有磅礴的气势,一般是比较大型的雕塑。如果是放在室内的雕塑,在视距上有所限制,观赏者在一个封闭的、比较小的空间里观赏,那么就会对雕塑的细节比较注意了,所以,室内雕塑往往以优美秀雅取胜,以精雕细刻为主。但是也要占据一定的体积和空间。陶瓷雕塑所处的环境不同,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陶瓷雕塑所处的环境,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材质、表现手法和色彩等。
  1 就哲理性角度谈陶瓷雕塑的形象与形式
  陶瓷雕塑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对陶瓷雕塑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也都知道陶瓷雕塑在原料的机理特点、烧成制度和成型工艺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创造出一件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求陶瓷雕塑从工艺上来讲,是无可挑剔的,还要求从艺术性上来讲,是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制作意图的。陶瓷雕塑中蕴含的哲理性,也是陶瓷雕塑者的追求。
  陶瓷的形象与形式是作者首先要考虑的,当他们的脑中里形成了一个形象时,才能将其创作出来。陶瓷雕塑虽然分抽象和具象两种形式,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作者对陶瓷雕塑形象的塑造和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和哲理性的思考,以此来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人们熟悉的一个陶瓷雕塑作品——五子弥勒,正是通过哲理性的思考和哲理关系来塑造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和喜欢五子登科的寓意,也是人们常常使用的一种祝愿,五子弥勒巧妙的将美好的寓意附加在哈哈大笑充满乐观的弥勒佛身上。从该作品的造型上看,运用了多种对比性的雕塑语言,有大与小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和多与少的对比,正是这些对比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小孩的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再来看弥勒的造型,与小孩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弥勒的体积比小孩要大得多,而且是促膝大笑、端祥安坐的状态,与小孩在形成强烈对比的同时,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在五子弥勒中,使用的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处理手法,而正是这种创新,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符合了大众的心理状态。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并长盛不衰。
  另外一个在民间广受欢迎和喜爱的陶瓷雕塑作品,是钟馗形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是因为符合了人们的心理期待。在广大群众的心中,钟馗是除害消灾、扶正拒邪的神。在钟馗的造型上,无论是其目露凶光,还是其手足肌肉、毛发等夸张处理,都传达出一些信息,那就是钟馗嫉恶如仇,以震邪除恶为己任。十八罗汉也是中国著名的陶瓷雕塑之一,在这个作品中,不同的罗汉具有不同的神态和姿势,刻画的正是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痛苦的可怕或享乐的甘美,他把这些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使其他的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那么,同样的这也是艺术。”
  2 就哲理性角度谈陶瓷雕塑的色彩处理
  在陶瓷雕塑的色彩处理上,也体现出了哲理性。比如,人们熟悉的关公形象,所使用的色彩是红面绿袍,这样的色彩对比传达出人物性格,给人一种忠义应勇、刚正不阿的感觉。另外,色彩上反衬应用,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情感的效果。比如林黛玉形象的陶瓷雕塑,面孔是忧郁的,而衣裳是华丽的,正是这样色彩的强烈对比,将林黛玉心理的苦闷更加强烈的表达出来。观音给人的感觉一向是慈悲为怀、关爱世人、纯洁善良的,所以在观音形象的陶瓷雕塑上,人们使用的是白色,显得素雅、朴实无华,正是与人物性格相一致。也正是因为这种形象,使得人们对观音更加虔诚,也更加膜拜。在陶瓷雕塑中,色彩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色彩的变化能给造型以生命,使作品变得更加完美。罗丹说:“没有生命便没有艺术。”所以,生命对艺术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陶瓷雕塑虽然是静止的艺术品,但是传达出的思想和情感却是动态的,艺术的形象思维也要追求生动性和真实性。只有当艺术形象足够生动时,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以景召人、以情感人。
  在陶瓷雕塑的色彩运用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律。比如,要表现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感觉,一般会使用绚丽夺目的红釉,有霁红、辣椒红等。当需要表现出朴实无华或者古朴典雅的感觉时,一般会使用冷色调的青釉,有豆青、影青、天兰、霁兰、紫金、沙金、乌金等。有些陶瓷雕塑是用来装饰的,一般会使用三彩,而三彩是利用釉的流动性和多种色彩综合渗透作用形成的。做出来的变色花釉,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情感表达都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衬托,色彩的适当运用,能让陶瓷雕塑锦上添花,给陶瓷雕塑以生命,而陶瓷雕塑的色彩处理正是运用的哲理性的思维。
  3 就哲理性角度谈陶瓷雕塑的成型工艺和烧成
  陶瓷雕塑从体积上来分,有室外雕塑和室内雕塑两种,但是大型的室外雕塑是少数,小巧精致的室内雕塑才是大多数。比较著名的大型室外雕塑有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九龙壁等。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当需要制作大型陶瓷雕塑时,一般会先做泥芯,并没有设铜质骨架,然后慢慢的等泥芯干一些,将其分块塑造。这样在拼接成型和分割翻模时,会相对容易和方便一些。但是,这个过程时间的控制需要刚刚好,需要制作者对泥料、浆料的工艺性非常熟悉。在上文中,提到的五子罗汉的陶瓷雕塑,上面的五个小孩正是用分割翻模,然后按照构思的形象接好,这样就完成了。至于罗汉的身体,则与小孩是分离的状态,利用错觉的原理,把小孩镶嵌到里面的,把罗汉身段的厚度压缩,在不影响形象的基础上,用最方便的方法将其生产出来。另外,陶瓷雕塑还是火的艺术,任何一个陶瓷雕塑的成型都需要经过火的烧制这一关。在烧成的过程中,如果把握得不好,往往会出现呈色不佳、炸裂和变形等缺陷,所以,需要烧制者对火候的把握,以及对陶瓷泥料性能的了解。当陶瓷雕塑本身分块较多时,在烧制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炸裂。所以需要根据泥料的工艺性能,来决定陶瓷雕塑的烧成制度。这样才能使得陶瓷制品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同样,是出于对艺术作品的哲理性思考。
  4 总结
  哲理性是人们都有的思维,在陶瓷雕塑的创作中,同样也会运用到哲理性的思维。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从哲理性的角度看待陶瓷雕塑创作的问题。当然,笔者的见解还很粗浅,希望更多人能从哲理性的角度,思考陶瓷雕塑的创作,从而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海.我国现代化陶瓷雕塑的创新探析[J].陶瓷雕塑论坛,2010(09).
  [2]王国辉.我国陶瓷雕塑发展的一些创新认识[J].岭南文化,2011(02).
  [3]张强,方国兴.浅析我国陶瓷雕塑现代化特点[J].河北美术学院院报,201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语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载运着幼儿语言学习的不同内容,多样化的语言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语言技巧的提高,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教学;口语能力;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形式与中、小学上课不同,因受课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时期的幼儿求知欲旺盛,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他们的特点。另
通过对传统中国画意象造型表现的阐释,探究现代中国画意象造型较之传统中国画意象造型丰富变化的原因,根据现代中国画创作中的“写实性”作品,对现代中国画意象造型变化之一的“
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画家抒写山川美景,借景抒情的最佳方式,中国山水画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借景抒情,这些都是通过意境进行内在的交流。意境作为山水画
目的探讨小剂量合贝爽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占有着重要以及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初中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学生一旦有了出色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英语对学生而言就会变成一件充满趣味以及简单放松的学习过程。然而在当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漏洞与缺陷,这导致了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严重的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以及对学生英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