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局长,您好!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中小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此,贵局是怎么做的?
邓云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一项事业。一个人,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如果连人都做不好,其他就很难做好。这就是我们讲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要培养未来人才,首先就要把孩子的“德”立起来。德育,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灵魂,引领我们育人的全过程,同时,德育也是我们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们讲“四个全”,第一就是全员育人,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职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门课都要教人向上、向善、向好。第二就是全程育人。对孩子的培养,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应该是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孩子的成长全程中。第三就是全环境育人。这就是讲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要参与对孩子的培养。第四是全活动育人,就是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体现德育的内涵。这“四个全”,就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四个全”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品牌建设、学生生涯规划建设、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社会课堂和志愿服务、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德育品牌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文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请问,贵局德育品牌的建设情况如何?目前取得了什么成效?
邓云锋:实施德育品牌创建工程,切实增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工程,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引领,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为目标,积极引导各学校按照“理念 指导——资源诊断——目标定位——主题提炼——整体规划——行动研究——模式构建——营造文化”等八个环节逐步凝炼德育特色,探索德育品牌形成机制。经过5年努力,至2016 年在全市范围内先后打造出5批100个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突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通过德育品牌的打造,引导各类学校将特色资源、德育理念和时代精神用教育智慧加以整合,成为我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提高了德育实效,加快了德育内涵发展。
市教育局5年来评选的100个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中,既有像青岛市实验小学“自能公民”、青岛二中“自主成就梦想”等传统名校的德育品牌,也有像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大爱无声”、崂山区林蔚小学“活润育心”等特殊教育和偏远学校的德育品牌。德育品牌的评选和推广活动,为我市各级学校提供了自我优势分析、总结凝练的契机,在引导学校逐步确立适合本校的德育发展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以学校德育品牌为核心的学校整体文化战略,以学校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为主要内容,探索德育品牌与学生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制度、课堂文化和学校特色等方面在内容与过程上互动,结果上融合,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颁布对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局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邓云锋:我们将《守则》细化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增强学生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比如以“我与《守则》有个约定”为主题,组织开展《守则》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举行了“践行守则,争做文明学生”主题升旗仪式、“我为《守则》代言”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小手拉大手,我将《守则》带回家”活动等。
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根据《守则》设计制作“小青学守则”微信宣传片,塑造直观的、引人思考和有观赏品味的视觉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加深对《守则》的认识,自觉规范遵守《守则》的要求。我们将《守则》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实施课程渗透;将《守则》内容融入学生常规管理和教育,强调过程育人;将《守则》要求融入学生评价,逐步完善学生评价制度。我们将《守则》学习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全市督导评估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考核之中,作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区(市)教育部门也对各学校《守则》学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了细化评估。
:中小学生在学生阶段以完成学业为主,但他们终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贵局是如何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
邓云锋:市教育局遵循“发现自我、唤醒潜能、科学规划、助力成长”的生涯规划核心理念,通过实施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帮助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当下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我发展的教育。这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包括开发适合青岛市学生的生涯规划教材、开发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建立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云平台、培养生涯规划专兼职教师、建立生涯规划体验实践基地。
其中,青岛市教育局引进台湾师范大学学生生涯测评系统专利成果,根据我市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知识架构、技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发由计算机化生涯能力测评、情景式生涯兴趣测评和生涯信息主系统三部分组成的青岛市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通过系统测评、科学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心理发展等各方面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特长、能力和兴趣,明确自身现状与理想专业之间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科学规划。我们依托我市现有的19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300处社会课堂资源,建立健全现有生涯规划体验课程和实践基地,学生开展生涯规划体验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职业,感悟人生,明确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做保障。请问贵局在创新班主任工作方面是如何做的? 邓云锋: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更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力量。市教育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
我们支持学校大力推进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建立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三个职级序列,实施班主任职级和班主任津贴动态管理。各学校对于连续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特别优秀的班主任可聘为首席班主任,与绩效考核挂钩。
同时,我们发挥优秀班主任辐射带动作用。计划2016至2018年,在青岛市全市范围内评选出90名“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每年30名,并为其建立“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周期内,每个工作室选拔8名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班主任进行重点培养,三批共720人。市教育局、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我市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本领,逐步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班主任。同时,我们将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及职业指导能力。
我们还通过开设主题班会优质课,推动对班会课程的研究;通过举办市级、区级、校级班主任工作论坛,搭建班主任交流平台。此外,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关注班主任身心状况,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提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每年举办班主任节,评选、表彰、奖励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开展“寻找最美班主任”活动,评选“最美班主任”,在新闻媒体设立“最美班主任”专题,宣传班主任的感人事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活起来、动起来。这需要从学生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等日常生活中着手,使学生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逐步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些贵局的成功经验吗?
邓云锋:2011年起,我市以公益性场馆为主,其他社会教育场馆为补充,命名了文化博览类、传统教育类、文化活动类、科普教育类、农业博览类、实践活动类、名牌企业类、院校科研类、体育活动类、国防教育类、社团服务类、人文景观类等12类300处场馆,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印制了80万册《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场馆指南》,对12类300处场馆的简要情况、参观内容、场馆地址、乘车路线、联系电话等一一进行了介绍,免费发给全市中小学生。2015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社会课堂建设的意见》(青教通字〔201587号),依托我市现有的300处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20余个大型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校外活动场所作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在我市已常态化、制度化。
同时,2015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校园,缤纷四季”志愿服务行动,先后开展了爱心敲门、文明领跑、志愿校园、城市先锋、私人订制、青青义教、手有余香等七个板块的内容。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生注册志愿者3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600余个,真正发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功能,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奉献社会,提升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您还有哪些思考?
邓云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观念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育人网络建设,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总体要求。
责任编辑/肖茂红
邓云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一项事业。一个人,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如果连人都做不好,其他就很难做好。这就是我们讲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要培养未来人才,首先就要把孩子的“德”立起来。德育,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灵魂,引领我们育人的全过程,同时,德育也是我们中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们讲“四个全”,第一就是全员育人,我们的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育人的职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门课都要教人向上、向善、向好。第二就是全程育人。对孩子的培养,不是集中在某一个阶段,应该是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孩子的成长全程中。第三就是全环境育人。这就是讲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要参与对孩子的培养。第四是全活动育人,就是在所有的活动中都要体现德育的内涵。这“四个全”,就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四个全”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品牌建设、学生生涯规划建设、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社会课堂和志愿服务、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德育品牌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文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请问,贵局德育品牌的建设情况如何?目前取得了什么成效?
邓云锋:实施德育品牌创建工程,切实增强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品牌创建工程,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引领,以“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为目标,积极引导各学校按照“理念 指导——资源诊断——目标定位——主题提炼——整体规划——行动研究——模式构建——营造文化”等八个环节逐步凝炼德育特色,探索德育品牌形成机制。经过5年努力,至2016 年在全市范围内先后打造出5批100个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突出、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通过德育品牌的打造,引导各类学校将特色资源、德育理念和时代精神用教育智慧加以整合,成为我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提高了德育实效,加快了德育内涵发展。
市教育局5年来评选的100个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中,既有像青岛市实验小学“自能公民”、青岛二中“自主成就梦想”等传统名校的德育品牌,也有像崂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大爱无声”、崂山区林蔚小学“活润育心”等特殊教育和偏远学校的德育品牌。德育品牌的评选和推广活动,为我市各级学校提供了自我优势分析、总结凝练的契机,在引导学校逐步确立适合本校的德育发展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以学校德育品牌为核心的学校整体文化战略,以学校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为主要内容,探索德育品牌与学生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制度、课堂文化和学校特色等方面在内容与过程上互动,结果上融合,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学生守则》的修订、颁布对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局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邓云锋:我们将《守则》细化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进而增强学生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能力。比如以“我与《守则》有个约定”为主题,组织开展《守则》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举行了“践行守则,争做文明学生”主题升旗仪式、“我为《守则》代言”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小手拉大手,我将《守则》带回家”活动等。
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根据《守则》设计制作“小青学守则”微信宣传片,塑造直观的、引人思考和有观赏品味的视觉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加深对《守则》的认识,自觉规范遵守《守则》的要求。我们将《守则》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实施课程渗透;将《守则》内容融入学生常规管理和教育,强调过程育人;将《守则》要求融入学生评价,逐步完善学生评价制度。我们将《守则》学习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全市督导评估和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考核之中,作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区(市)教育部门也对各学校《守则》学习教育活动情况进行了细化评估。
:中小学生在学生阶段以完成学业为主,但他们终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贵局是如何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
邓云锋:市教育局遵循“发现自我、唤醒潜能、科学规划、助力成长”的生涯规划核心理念,通过实施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帮助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当下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我发展的教育。这五项生涯规划教育行动包括开发适合青岛市学生的生涯规划教材、开发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建立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云平台、培养生涯规划专兼职教师、建立生涯规划体验实践基地。
其中,青岛市教育局引进台湾师范大学学生生涯测评系统专利成果,根据我市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知识架构、技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开发由计算机化生涯能力测评、情景式生涯兴趣测评和生涯信息主系统三部分组成的青岛市中学生生涯规划测评系统,通过系统测评、科学分析学生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心理发展等各方面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特长、能力和兴趣,明确自身现状与理想专业之间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科学规划。我们依托我市现有的19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300处社会课堂资源,建立健全现有生涯规划体验课程和实践基地,学生开展生涯规划体验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职业,感悟人生,明确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做保障。请问贵局在创新班主任工作方面是如何做的? 邓云锋: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更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力量。市教育局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实验。
我们支持学校大力推进班主任职级制改革,建立初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三个职级序列,实施班主任职级和班主任津贴动态管理。各学校对于连续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特别优秀的班主任可聘为首席班主任,与绩效考核挂钩。
同时,我们发挥优秀班主任辐射带动作用。计划2016至2018年,在青岛市全市范围内评选出90名“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每年30名,并为其建立“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三年。建设周期内,每个工作室选拔8名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班主任进行重点培养,三批共720人。市教育局、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级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我市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本领,逐步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班主任。同时,我们将班主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及职业指导能力。
我们还通过开设主题班会优质课,推动对班会课程的研究;通过举办市级、区级、校级班主任工作论坛,搭建班主任交流平台。此外,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关注班主任身心状况,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提高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每年举办班主任节,评选、表彰、奖励学生喜爱的优秀班主任。开展“寻找最美班主任”活动,评选“最美班主任”,在新闻媒体设立“最美班主任”专题,宣传班主任的感人事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活起来、动起来。这需要从学生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等日常生活中着手,使学生从思想认知到亲身体验逐步内化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些贵局的成功经验吗?
邓云锋:2011年起,我市以公益性场馆为主,其他社会教育场馆为补充,命名了文化博览类、传统教育类、文化活动类、科普教育类、农业博览类、实践活动类、名牌企业类、院校科研类、体育活动类、国防教育类、社团服务类、人文景观类等12类300处场馆,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印制了80万册《青岛市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场馆指南》,对12类300处场馆的简要情况、参观内容、场馆地址、乘车路线、联系电话等一一进行了介绍,免费发给全市中小学生。2015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社会课堂建设的意见》(青教通字〔201587号),依托我市现有的300处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20余个大型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社会课堂”和校外活动场所作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青少年校外实践活动在我市已常态化、制度化。
同时,2015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青岛市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志愿校园,缤纷四季”志愿服务行动,先后开展了爱心敲门、文明领跑、志愿校园、城市先锋、私人订制、青青义教、手有余香等七个板块的内容。目前,我市共有中小学生注册志愿者3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600余个,真正发挥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功能,引导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奉献社会,提升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您还有哪些思考?
邓云锋: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念不断深入,观念的多样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也正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越来越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育人网络建设,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总体要求。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