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与技战术运用能力,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得以充分调动,学生持续练习的时间延长,乒乓球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和諧、民主、合作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乒乓球普修课
  乒乓球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班级授课制的制约,乒乓球普修课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练习,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因素与个体差异, “三统一”(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齐步走”的教学格局,“吃不了”“吃不饱”成了常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懒散懈怠,相互之间的帮助与促进成了一纸空谈。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是在乒乓球教学实践中提升凝练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分层、确定层次教学目标、教学实践等环节,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适应。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
  1.分层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衍生出了现代的分层教学。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是一个无需验证的命题。所以要对课程目标、授课内容、学习目标提出层次要求,并根据层次差异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分层评价,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和提高,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目标教学
  我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借鉴布鲁姆教学思想,依据教育改革的需要,以“三维”(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目标为基础,强化学习策略,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对一个单元、一节课无法完成的目标,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检验,强调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的有机结合。
  3.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
  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承认个体差异,并依据差异度合理分层,每一层次均设置相应的目标,配以相对应的学习策略。教学实施到一定阶段,打破原配对,高低搭配,组间合作、组内协作,在层次目标引领下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实施
  1.学生分层
  依据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乒乓球普修课开始之前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能测试和技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无基础,协调性较差,素质一般;B层有相关学习经历,协调性、灵活性较好;C层有基础,协调性、灵活性好。
  经过三到四周教学后,再适当考虑学生的意愿进行配对组合。如可将学生按AC、CB、BA组合进行配对。这样既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可以在学生间形成优势互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在此阶段要特别注意信息采集,并根据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压力。
  2.教学目标的制订
  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立足全体、直面差异。在层次目标指引下,学生均有所获。要尽一切可能为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A层采用“零起步、小容量、重重复”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自身能力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课程初期强化思想工作,引导学生直面差异。
  B层采用“迈小步、高频率、重提高”的教学方法。重视单项技术与技术组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这部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着重强调每节课目标的完成。
  C层教学目标为技战术运用能力、把控能力的综合提升。宜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制订层次目标应力求明确、具体、难度适当。明确、具体就是每一层次均具有清晰的层次目标,教学策略要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和谐融洽。难度适当就是目标制订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接受能力。
  3.教学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实施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备课
  分层次目标教学要求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与教学大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并根据层次目标确定A、B、C三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
  (2)授课
  授课是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重中之重,是各层次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框架如下:
  主讲教师—课前测试—确定分层—层次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分层指导—检查反馈—分层评价
  教学对象—确认层组—明确任务—分层练习—组间交流—层间交流—完成目标—自我评价
  (3)教学评价
  教师首先要转变评价观念,强调不同层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不同层次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评价力求多元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评价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有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在普修课结束时,以个人成绩、配对成绩、层次成绩全方位综合评价学生的最后成绩。
  三、结论
  第一,采用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效果明显。学生对乒乓球普修课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喜欢并认真坚持学习的比例增加了近一倍。
  第二,学生参加乒乓球普修课的动机发生了转变,乒乓球运动技能上升了两层,运动技术水平上升了一层,应付考试情况下降了近三层。以差异定层次、设目标、优策略,学生在量身定制的模式中学习、进步。
  第三,通过分层次目标教学,各层次学生1分钟推挡球、左推右攻与正手发奔球三项基本技术掌握扎实。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化解了个体差异与统一要求的矛盾。
  第四,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以提高。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氛围良好,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明显。
  第五,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全程运用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功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式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坚持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在华.目标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及设计步骤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9):4-5.
  [2]简志芬,杨红亮,高嵩.目标教学模式在乒乓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9):82-85.
  [3]杭华彬,顾平.刍议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18-419.
  [4]金林子.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5(10):225.
  (责任编辑:黄天骏 庄 源)
其他文献
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粘弹性模型与损伤模型的特性,并耦合成粘弹性连续损伤模型;从能量的角度考虑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损伤特性和损伤效应,并建立
构造了求解子矩阵约束下AXB=C的双对称解的迭代解法,利用残量正交的性质证明了算法的有限终止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求解子矩阵约束下矩阵方程问题的最佳逼近解,最后,给出了能够体现
目前液压设备具有更高输出功率、更高系统压力和更高工作温度,并且液压系统更加小型紧凑,如油箱容积更小、间隙更小、过滤精度更高。均对液压油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液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用于油罐自动计量的三种系统,通过对三种油罐计量系统特点的分析对比,确定比较适合润滑油行业生产单元用于罐区监控管理的罐区计量系统。重点论述
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通用数字解调方法,该方法属于非相干解调方式的一种,它是对FSK过零检测解调法的一种改进,使之能够对多种数字调制信号进行解调.通过对调制信号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