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多元思维能力 提升初中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生成数学素养。学生在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之后,就能自主地解决一些问题,轻松地将认知转为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让他们的数学素养逐步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素养;多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48-0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状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渐渐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前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关注的更多是学生的分数,是学生的解题结果,其实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有知道他们的思维特点,才能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
  1   精心导入,激发思维火花
  精心导入的方式很多,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事与物开始,也可以从学生身上的点点滴滴开始,更可以从截取能引发他们动脑的画面开始。在导入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充分观察学生的表情,将他们的兴趣不断向新学的知识上转移,这样导入的过程就能成为他们思考的过程。教师在导入时,要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地问他们问题,以引发其思考,使他们真正进入课堂。教师在导入时切忌变成自己一个人的表演,再精彩的导入,没有学生的参与也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1]。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数学活动”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轴对称以及相关的运用。对于轴对称,学生已经有一些认知,教师可让他们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引发他们新的思考。教师要从生活出发,给学生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原来轴对称还有这么多奥秘,课堂上还有这么多精彩。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 —”,即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学生对黑板上的图形感到好奇,想知道这究竟要做什么。教师再问:“能不能以这三组图形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成轴对称的图形。”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不停地在草稿纸上“摆弄”这三组图形,以发现生活中与其相似的图形。探究中,学生不仅仅要思考什么是轴对称,还要思考这些图形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更要思考能不能用仅有的一些条件构思出轴对称图形。他们自然就会与同伴一起讨论,一起合作。学生在合作中会萌发出更多的想法。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一样,他们能想到的图形也就不一样。一个学生组合出如图1所示的轴对称图形,并给它取名为“两盏电灯”。可见这样的导入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迸发。
  2   创设情境,培植形象思维
  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要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就需要让他们用数字、公式等解决相应的问题。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思维的优势,继续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以让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及时转化,将深奥化为简单,让问题在一步步的化解中得到解决。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能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引发他们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对接
  起来[2]。
  仍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数学活动”为例,教师可问学生:“喜欢汽车吗?”学生说:“喜欢。”教师再问学生:“能不能就一些图标说出一些汽车的品牌?”这是生活中的情境,大多数男生也很喜欢,他们表现得较活跃。接下来,教师可展示生活中一些汽车的标志,让学生说出其品牌。在学生说出后,教师要表扬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同时告诉他们学习数学也需要一双留意生活的眼睛。教师可再对这些汽车的标志做一些处理,即展示出图形的一半。这可能会将学生难住,部分学生猜不出来,觉得太难。有一些学生会突然想到,如果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对着图形的一半将另外一半补充完整就可以了。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总是活跃的,他们很快就能补全图形,如图2、图3。让学生就事物产生联想,是培植其形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的能力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
  3   提倡动手,塑造深层思维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往深处发展。同时,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他们不断思考。且他们思考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又自然地会促使他们动手操作。
  以这道题为例,等腰三角形ABC中,D、E、F分别为三边上的一点,其中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将等腰三角形ABC沿对称轴AD翻折,观察DE与DF的关系。对于这样的题,教师应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按照题目的要求绘图思考。自然地,他们就能得到DE=DF。接着让学生思考怎样证明这样的结论。教师可问:“利用类似的操作方法,你还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中的哪些线段相等?”这个问题使每个学生思考的兴致都很浓,即使是平常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愿意动手试一试。有学生想到图4这样的情形,即假设DE、DF分别是AB、AC的中线,论证这两条线段是否相等?有学生折叠后发现,当DE、DF分别是∠ADB、∠ADC的角平分线时,这两条线段也是相等的,如图5所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他们在操作中又发现这样的情形,即AD上任意一点与B、C的连接线都是相等的。这时候教师应将目光聚焦于学困生,问他们:“沿着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折叠会发现什么?”学生折叠后发现,这些线段也相等。教师再问学困生:“能不能再想出一个。”他们想到沿着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得到的线段也相等。最后,教师再问全班学生:“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很容易想到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可见,让学生操作能让学生的思维不间断漫溯。
  4   缩小差距,分层提升思维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就要针对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分层提升思维,让学生一步步地发展。分层提升学生思维还有一个好处,能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让每个学生在能力上都有提升。
  以这题为例,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CD⊥x軸于点D,若OA=OB=OD=1,求点A、B、D的坐标。对于这样的题,教师要从基本的条件入手。教师可问:“根据设置的问题能找到的相应的条件是什么?”学生会回答:“OA=OB=OD=1。”教师再问:“这说明了什么呢?”进而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图,将条件展示出来,他们会发现点A、B、D的坐标分别为(-1,0)、(0,1)、(1,0)。教师的启发,也会让班上的学困生有思考的机会。教师接着问:“如果你是教师,你会问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在将条件理清后会说:“可不可以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于是,他们发现因为点A、B在一次函数 y=kx+b(k≠0)的图象上,所以就有,解得,因而一次
  函数的表达式为y=x+1。学生接着会想既然可以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那么能不能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呢。他们自己讨论起来,因为点C在一次函数 y=x+1的图象上,且CD⊥x 轴,所以他们推断出点C的坐标为(1,2);同时他们发现既然点C在反比例函数 y=(m≠0)的图象上,那么m=2,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分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拾阶而上,不断激起思维的火苗。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只有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才能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让它们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俞品.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渗透——以“等面积”知识点为例[J].试题与研究,2019(24)
  [2]罗绵景.设计数学实验,发展理性思维——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数学材料,需要进行数学字符的转化,同时很多材料涉及分析和推理,需要从给定的数学材料中提取数学信息,对其进行数学化处理,并且有时还需要补充出材料中省略的一些分析、推理过程。整个数学阅读过程需要学生发挥自身抽象、推理、想象、运算、数据分析等各方面的数学核心素养,融合助力才能完成。因此,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阅读能力;核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可以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课堂环节等,为学生设计阶段性目标,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探究,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应的任务。在课后练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练习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拉近与数学和数学教师的距离,在课堂中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将“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和“碱的性质”两个知识点创新性地结合在一起,在巩固学生已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A、B班采取同课异构法,通过统计学生活动时间、学习过程专注度和课后作业正确率等数据,探究创新实验设计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新实验设计不仅可以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创新实验;设计;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是以实验探究和规律总结为基础的课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开展假设推理、实验证明环节,通过合理的引导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主参与性,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为学生构建生物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坚实桥梁。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生物实践与探究能力开发不足,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不够明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验观察对比、合作交流反思、引导反馈评价等方
期刊
【摘 要】初三的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中考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而初三数学课程紧张,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初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教师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数学复习策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三阶段;数学复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52-
期刊
【摘 要】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成都市4所小学的5名数学专家型教师和5名数学新手教师的课堂观察,发现小学数学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技能存在显著差异,且专家型教师明显高于新手教师。对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新手教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新手教师;专家型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技能;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已取得明显进步。但是,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低效的课堂教学,不能帮助学生得到应有的数学成长。笔者对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括,并且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既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要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68-02  在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不高,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作业改错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而良好的改错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为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业改错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改错习惯,让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本文就培养学生的作业改错习惯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错题;作业改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运用数学建模可以简化和抽象实际数学问题。教师将建模思想巧妙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课堂中,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得到最佳发展。  【关键词】数学建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188-02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等发展各不相同,因此学生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