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知识、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为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和优势,探讨建立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对策,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管理,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管理的主要目标。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流水平大学,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教育的发展水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高等学校以独特的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渗透以及大量的创新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研究型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主力军。
1、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1.1 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增加。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从221万增长到505万人,在校生从556万人增长到1562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2.85万人增长到36.5万人,在学研究生人数从30.12万人增长到97.86万人。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了21%。“十五”期间,我国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400万毕业生。高等教育培养规模的快速发展,为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1.2 高等教育“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
“211工程”自1995年启动建设以来,国家累计投入了370余亿元。重点支持的中南大学“先进有色、稀有金属与粉末冶金材料”学科和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功能材料”学科取得重大成果,分别获得2004年度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局面。“211工程”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的6%,却承担了4/5博士、2/3硕士和1/3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任务,研究经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占全国高校的70%、85%和96%。“211工程”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竞争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奠基工程。
1998年教育部又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以及一大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获得国家三年共18个亿的支持,同时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共同重点建设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使这些学校在正常经费之外又获得了力度较大的专项经费支持。随后,教育部与有关省市又陆续对一批具备基础和条件的高校也实行了重点共建。
1.3 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取得历史性进展,高校科技工作的优势日益显现,表现在学科门类齐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容易产生新的增长点,产出创新科技成果。信息交流通畅:目前高校基本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互联网对接,获取信息便捷高效。学术交流使其能够与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接触,容易使科学研究走在学术前沿。遍布国内外的校友更是高校得天独厚的获取信息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有利条件。学术氛围宽松浓厚:高校学术、文化氛围受市场压力和外界影响较小,适合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教学科研相互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尤其是大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科技成果的产出周期,提高了研究效率。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到2005年,正式批准试点的6个国家实验室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占一半以上;18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建在高校的有113个,占全国总数的2/3还多;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4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0个,分别占全国的35.3%和29.4 %,研究设备价值154.7亿元;在高校还建立了5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一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地,承担了大批科技任务,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约2/3的面上项目和1/2的重点项目,承担约1/3的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集中了近40%的两院院士,产出了1/3的全国重大科技成果。
1.4 高校汇聚科技前沿领域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高校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一批享有国际威望的科学大师和著名学者相继从国外回到国内工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国家服务。如:国家支持建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数学中心、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等,为高校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术交流和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优越环境条件。不少知名院士分别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持开展本领域创新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2.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高等院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1 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优势,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科技创新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具有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环境,拥有高学历的人数众多,教师、科研人员的科学文化程度高、素质好,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浓厚,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充分,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对科技创新有自觉的追求,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意识强,依法经营成为自觉行为。与国内外学术界和科研机构有频繁的学术交流和广泛的合作关系,为跨单位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2.2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 化的平台。
高等学校区别于一般科研院所最大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非常集中,其科技创新工作必然带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领域、新方向、新方法,构成新型的学术群体,培养对象在不断更新的学术氛围中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学术境界,并通过接近或参加一定的研究工作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高等学校已经建成了工程化基地并形成体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等。其中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有44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摇篮和产学研相结合于一身,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高校聚积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
我国高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稳定、结构合理、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及科技创新队伍,造就、凝聚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富有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带头人。2004年,教育部对过去面向高等学校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等10多个人才计划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集成整合、改革完善,系统设计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2005年,教育部与外国专家局联合设立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该计划以“21l工程”、“985工程”高校及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为依托,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加大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并与国内科研骨干形成紧密的研究团队,为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高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06人,约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50%,2005年新增中科院院士中近55%来自高校。如此高比例学术、科技界“泰斗”们身居高校,必将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4 高校的科技实力强大,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目前,全国高校共有R
关键词: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科技管理
高等学校以独特的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和渗透以及大量的创新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一些研究型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主力军。
1、高校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
1.1 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增加。
“十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五年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规模从221万增长到505万人,在校生从556万人增长到1562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2.85万人增长到36.5万人,在学研究生人数从30.12万人增长到97.86万人。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12.5%提高到了21%。“十五”期间,我国高等学校向社会输送了1400万毕业生。高等教育培养规模的快速发展,为加快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1.2 高等教育“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
“211工程”自1995年启动建设以来,国家累计投入了370余亿元。重点支持的中南大学“先进有色、稀有金属与粉末冶金材料”学科和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功能材料”学科取得重大成果,分别获得2004年度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局面。“211工程”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的6%,却承担了4/5博士、2/3硕士和1/3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任务,研究经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占全国高校的70%、85%和96%。“211工程”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竞争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奠基工程。
1998年教育部又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以及一大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获得国家三年共18个亿的支持,同时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安徽省、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共同重点建设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使这些学校在正常经费之外又获得了力度较大的专项经费支持。随后,教育部与有关省市又陆续对一批具备基础和条件的高校也实行了重点共建。
1.3 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取得历史性进展,高校科技工作的优势日益显现,表现在学科门类齐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容易产生新的增长点,产出创新科技成果。信息交流通畅:目前高校基本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互联网对接,获取信息便捷高效。学术交流使其能够与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接触,容易使科学研究走在学术前沿。遍布国内外的校友更是高校得天独厚的获取信息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有利条件。学术氛围宽松浓厚:高校学术、文化氛围受市场压力和外界影响较小,适合开展创新研究工作。教学科研相互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相连,尤其是大批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科技成果的产出周期,提高了研究效率。
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到2005年,正式批准试点的6个国家实验室中,依托高校建设的占一半以上;18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建在高校的有113个,占全国总数的2/3还多;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4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0个,分别占全国的35.3%和29.4 %,研究设备价值154.7亿元;在高校还建立了5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一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基地,承担了大批科技任务,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约2/3的面上项目和1/2的重点项目,承担约1/3的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集中了近40%的两院院士,产出了1/3的全国重大科技成果。
1.4 高校汇聚科技前沿领域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高校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不断改善,一批享有国际威望的科学大师和著名学者相继从国外回到国内工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国家服务。如:国家支持建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数学中心、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等,为高校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术交流和生活等方面提供了优越环境条件。不少知名院士分别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持开展本领域创新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2.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当前,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我国高等院校科技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1 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优势,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向学科的科技创新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具有更为自由和宽松的学术环境,拥有高学历的人数众多,教师、科研人员的科学文化程度高、素质好,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浓厚,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比较充分,在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他们对科技创新有自觉的追求,政策法规和知识产权意识强,依法经营成为自觉行为。与国内外学术界和科研机构有频繁的学术交流和广泛的合作关系,为跨单位合作和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信息资源,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2.2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 化的平台。
高等学校区别于一般科研院所最大的特点是学科门类齐全而且非常集中,其科技创新工作必然带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领域、新方向、新方法,构成新型的学术群体,培养对象在不断更新的学术氛围中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提高学术境界,并通过接近或参加一定的研究工作增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高等学校已经建成了工程化基地并形成体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科技园等。其中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批准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有44家。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摇篮和产学研相结合于一身,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 高校聚积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
我国高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稳定、结构合理、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及科技创新队伍,造就、凝聚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富有创新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术带头人。2004年,教育部对过去面向高等学校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等10多个人才计划项目进行了统筹规划、集成整合、改革完善,系统设计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2005年,教育部与外国专家局联合设立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该计划以“21l工程”、“985工程”高校及有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为依托,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以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为平台,加大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并与国内科研骨干形成紧密的研究团队,为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高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706人,约占我国两院院士总数的50%,2005年新增中科院院士中近55%来自高校。如此高比例学术、科技界“泰斗”们身居高校,必将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4 高校的科技实力强大,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目前,全国高校共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