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堂教学之有效性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3545197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高中生都喜欢听时事新闻,了解时政热点,但不爱上政治课,对学习政治没有兴趣,学习质量也不高。如何盘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是必不可少的。
  一、心头立生钟情意,自在导语设计中
  课堂的导语设计要让学生“一见钟情”。正如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的:“兴趣是一个人爱好某种事物的稳定趋向,它具有动力作用。”因此,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有吸引力的导语,能够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1.巧用悬念法。
  每个人都会有好奇心,只有将悬念设计好,才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探寻的需求和欲望。例如,在讲《纸币》一课时,讲新课前,先拿出一张百元钞票,吸引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开玩笑:“老师,是不是要发利是?”笔者也半开玩笑回答:“同学们,假如是在旧社会,这张东西给你也没用,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认识纸币。”用实物百元纸币设计悬念,再经过这次巧设悬疑,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过来,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把课本理论化的东西更具体化,从而让学生“一见钟情”,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2.就地取材法。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抓准时机进入导论环节。例如,有一次笔者进入教室时,教室内乱哄哄的。这时笔者乘势而导:“同学们,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所以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但,物质还有另一种存在方式,那就是静止,什么时候该运动、什么时候该静止呢?我们学习过本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将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用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且就地取材的导语,既导出新课,让学生“一见钟情”,又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诗情与语言齐飞,妙语共佳句迭出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质量。特别是政治课,都是理论性强的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必然显得冷冰冰,干巴巴,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学语言必须具有“诗情”,具体方法如下。
  1.巧用诗歌法。
  通过引用时下流行而且学生喜欢的歌词进行说明,其说服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强化。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打出歌词字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哼唱两句与课文有关系的歌曲,达到既讲解课文,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的目的。
  2.运用归谬新奇法。
  即把课文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归纳串联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明白、理解。例如,在讲授党、人大、政府、政协的区别时,便可以拿家庭成员做比喻:党委就像爸爸,起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像妈妈,整天不断地干活,要为家庭成员服务;人大像爷爷,看似没事做,但权力都归他管;政协像奶奶,整天唠唠叨叨,但她提的意见不可忽略。看似诙谐搞笑,但却通俗易懂,既让学生区分了易错易混知识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细微之处蕴大道,一枝一叶总关情
  “细微之处蕴大道,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就是说我们教师的教态要“脉脉含情”。教师通过意会的方式表达出相关东西,注重动作过程和细节,将学生引入到相关的意境之中。教师在教学姿态方面应格外注意下面几点。
  1.目光分配要合理。
  学生往往是通過教师的表情和眼神来感受教师的心情以及相关的反应。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时目光必须关注整体,以教室的中间为基础,向四周进行发散,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时刻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存在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面部表情要适宜。
  第一要自然。对于人体语言来说,面部表情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面部一定要有非常自然的表情。第二要适度。各种动作和表情都不能多余或者做作,这样才能够保持教师的形象。三是语气一定要温和。授课时,师生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距离,但是,一旦语气温和,面容和善,这种距离就会缩小,也才会有利于学生对信息进行接收。
  3.动作姿势要恰当。
  教师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所做出来的各种动作姿势都应该以教学目的和内容为基础,确保和谐统一。在黑板上写字的同时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进行深入分析和描述时,就应该轻松地走动。
  四、激发热情引共鸣,活跃课堂造氛围
  本人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把教学内容和学生情感结合,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以使课堂气氛热烈、生动活泼。
  1.情境教学法。
  可以运用电影、录像、幻灯、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特定情境,给学生以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例如,讲《文化塑造人生》时,可播放电影《小兵张嘎》;讲《世界文化多样性》时,可播放中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重大节假日的风俗习惯的片段。通过这些手段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枢得到调动。
  2.竞赛教学法。
  这里指的是,让学生按照板书所给出的提纲等,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与阅读,并且通过小组答题的方式来实现教学。参与课堂竞赛,学生的表现不仅能够反映其个人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关乎小组的荣誉。这样,学生的荣誉感就会促使他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答题。比如,笔者在讲述“民主决策”这一内容时,针对“水价是否要上调”这一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专家组、政府组、市民组,分组讨论,然后各派一代表出来辩论,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五、容华谢后要归纳,总结煽情味无穷
  一出好戏并不是随着帷幕的降落而结束,而是让观众有种“余音尚存,余兴未了”的感觉。一堂好的政治课,也并不是随着知识点的讲解完毕而结束,更应有让学生回味无穷、余兴未了的感觉。所以,教师在归纳总结时还应来点“煽情”,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煽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完“量变和质变”时,可以这样总结:“同学们,什么是量变和质变?刚才已学习课本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是正在进行量的积累——学习的积累,其实,每一节课都是量积累的过程,我深信,只要大家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终会引起质的飞跃——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简短的归纳总结,既回顾、盘活了整节课文的内容,又煽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奋斗目标。
  总的来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有讲究“情”,并倾注更多的“情”,用“情”来盘活课堂,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课本知识引入的,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牢记课本内容,了解历史事件。但引入史料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历史材料和资源,引导学生对史料背景进行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事件经过,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史料运用的原则  1.内外史料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的学习资料,且选择的内容多具有代表性,因而,教师在教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人具有责任感才能独立于社会,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才能形成高尚的人格。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感知社会责任  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然而,有些教师
一、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因和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突出合作学习,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不断深入,钢铁行业的深度治理迫在眉睫.在对几种传统的多污染物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基于镁法的多污染物协同去除技术”、“烟气多污染
青年思政课教师印象管理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是青年思政课教师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社会期待;裁量规制自身,实现自我成长;聚焦学生诉求,实现角色期待的重要手段。本文探
高中地理知识相对复杂,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引入相关图片进行辅助教学,就会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笔者在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教材图文配置的功能与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高中地理教材图文配置功能  在教学“大气的热力作用”时,如果引入热力作用图片,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大气热力环流的理解,并明白大气热力环流在实际中的运动。在教学中引入相关图文配置能够
研究目前已有的文献可以发现,首因效应已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并将其应用于语文、化学的教学当中。那如何借助首因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呢?  一、把握历史课初次体验,形成良好第一印象  教师上的第一节历史课至关重要,就类似于人际交往中,第一次见面,彼此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初次历史课体验。教师在进行第一次历史课教学之前,首先,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