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有多重要?不消说。外地人初来乍到,通过地名定位,通过地名了解、触摸当地的文化。本地人则通过地名寻找文化、身份上的认同感,“你小时候住皮市街?我外婆也住皮市街。”
吴文化地名不仅是个地名,还涵盖了行政区域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地域的历史,及史上的名人、故事等。要是能够熟知吴文化地名,那也相当于把苏州摸得很熟了。
消逝的地名
苏州是个风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得它的地名量异常丰富,同时可挖掘到大量内容,这又使得苏州有很多别致的地名,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城中养育巷,本叫“羊肉巷”,有羊肉集市,有人嫌羊肉巷不好听,衍生出“养育巷”这个名字,但在方言里发音仍同“羊肉巷”。民以食为天,很多苏州人曾“纯真”得以为这条巷子就叫“羊肉巷”。还有条清洁路,原本是倒粪桶的人聚集的地方,以“清洁路”这个地名雅化而不失原本涵义。
一些原生态地名则体现着地方风物。山塘街附近有两个地名“腌猪河头”“猪行河头”,仅根据地名就可以初断,两个地方与猪市、与水运相关,另一个角度也证实了那一带曾是红尘中一等一的繁华富贵之地。
地名记录着城市曾有的面貌。新市路从前叫“篦箕街”,因地面以长石条铺成,特有纹路像妇女梳头用的篦箕。街旁的府学(文庙)前又树着多块记录历史的石碑,“篦箕街”读着读着就成了“碑记街”。“篦箕街”“碑记街”,都忠实记录了周遭曾经的景象,“新市路”也是条有内涵的路。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包含着吴文化的地名不得不消逝。比如道前街,由原卫前街、府前街、道前街三街串联而成,取其中一段街名命名也是不得已。每一段一个路名,实际不利于外地人定位、导航系统制作等。吴文化地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余嘉介绍,地名设置有项硬性要求,要便于交际、交流,便于百姓生活。“像观前街原本也是两条街,以大成坊为界,往西叫‘察院场’,往东叫‘观前街’,现在统叫‘观前街’。”此外,一些小街小巷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逐渐湮没。
但正在使用着的或消逝的吴文化地名被一一记录了下来,加以保护,待到条件成熟时使用。
保护文化氛围
苏州地名有很多有意思的表达。有特别多的地名加一个“浜”字,城里“上塘街”“下塘街”“横街”特别多。阊门内下塘走一走,街上陆润庠故宅、福济观、泰伯庙、崇真宫等,原生态又烟火气,特别体现苏州历史。苏州城里有5条横街。
上下塘怎么分?怎样才叫横街?余嘉调查过,众说纷纭。有说上下塘是按照河的南北分,有说一边是商业区,一边是居民区。关于“横街”,有人说东西向为“横”,南北向为“纵”,但苏州城里的5条横街,3条是东西向的,有2条是南北向的。这都是可待挖掘的文化宝库。
吴文化地名的保护,一方面是延续吴文化,另一方面也为阻止怪、空、洋等新晋地名影响破坏了整个城市的原有文化氛围。“有一点要指出,并不是传统的、旧的才是吴文化,此时此刻只要在这个地方产生的,也都是吴文化的一部分。”余嘉说。
吴文化地名保护,先将地名录入吴文化地名采词库,相当于“抢注”,否则有可能被别人用掉。而当条件允许时,某一地方有了变化,就可以使用老地名,比如地铁站、小区、学校、道路、建筑等的新命名。
老地名已经成为了某一地方的图腾,让当地人产生了身份上的认同。人们通过地名记录、展现当地的文化记忆、地域记忆。试想一个叫“太平洋花园”的地名,可能会让本地人或熟悉本地的外地人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多大混乱,“你说的地方在哪儿?”
积淀深厚的采词库
这里要涉及一些地名命名规则了。余嘉解释,地名分两块,专名+通名。通名就是道、路、街、巷等,根据宽度定义;专名是类似“十梓”这样的名字,要求不能以企业、商标、在世领导人,以及其他违反政策法规的、暴力的、低俗的名字命名。“路名是公共资源,不能以个别企业命名,地名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而企业则说变就变。”
设置地名要有体系、有层级、形成系列化。比如东西向以老的自然实体命名,南北向用人名,次干道从诗词中来,这就形成了系列化。
符合命名规则的前提下,地名设置尽量挖掘、取自于周围的地名史。比如附近曾有茭白村、南荡子村,可以命名“茭白路”“南荡子路”。比如走出了历史名人,就有了“范成大路”。“原有某河、某荡,新命名的实体在某河、某荡的自然实体附近,就能够使用,但如果离得很远,就无法使用了。再比如在一个市里面,一个地名不能重复。如果重名就要改,甚至读音、谐音相同都不能使用。这时就可以查询吴文化地名采词库。”余嘉說。
得亏吴地文化积淀深厚,一个地方可以挖掘出好多可用的地名,不然改起来真不容易。
吴文化地名不仅是个地名,还涵盖了行政区域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地域的历史,及史上的名人、故事等。要是能够熟知吴文化地名,那也相当于把苏州摸得很熟了。
消逝的地名
苏州是个风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得它的地名量异常丰富,同时可挖掘到大量内容,这又使得苏州有很多别致的地名,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城中养育巷,本叫“羊肉巷”,有羊肉集市,有人嫌羊肉巷不好听,衍生出“养育巷”这个名字,但在方言里发音仍同“羊肉巷”。民以食为天,很多苏州人曾“纯真”得以为这条巷子就叫“羊肉巷”。还有条清洁路,原本是倒粪桶的人聚集的地方,以“清洁路”这个地名雅化而不失原本涵义。
一些原生态地名则体现着地方风物。山塘街附近有两个地名“腌猪河头”“猪行河头”,仅根据地名就可以初断,两个地方与猪市、与水运相关,另一个角度也证实了那一带曾是红尘中一等一的繁华富贵之地。
地名记录着城市曾有的面貌。新市路从前叫“篦箕街”,因地面以长石条铺成,特有纹路像妇女梳头用的篦箕。街旁的府学(文庙)前又树着多块记录历史的石碑,“篦箕街”读着读着就成了“碑记街”。“篦箕街”“碑记街”,都忠实记录了周遭曾经的景象,“新市路”也是条有内涵的路。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包含着吴文化的地名不得不消逝。比如道前街,由原卫前街、府前街、道前街三街串联而成,取其中一段街名命名也是不得已。每一段一个路名,实际不利于外地人定位、导航系统制作等。吴文化地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余嘉介绍,地名设置有项硬性要求,要便于交际、交流,便于百姓生活。“像观前街原本也是两条街,以大成坊为界,往西叫‘察院场’,往东叫‘观前街’,现在统叫‘观前街’。”此外,一些小街小巷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逐渐湮没。
但正在使用着的或消逝的吴文化地名被一一记录了下来,加以保护,待到条件成熟时使用。
保护文化氛围
苏州地名有很多有意思的表达。有特别多的地名加一个“浜”字,城里“上塘街”“下塘街”“横街”特别多。阊门内下塘走一走,街上陆润庠故宅、福济观、泰伯庙、崇真宫等,原生态又烟火气,特别体现苏州历史。苏州城里有5条横街。
上下塘怎么分?怎样才叫横街?余嘉调查过,众说纷纭。有说上下塘是按照河的南北分,有说一边是商业区,一边是居民区。关于“横街”,有人说东西向为“横”,南北向为“纵”,但苏州城里的5条横街,3条是东西向的,有2条是南北向的。这都是可待挖掘的文化宝库。
吴文化地名的保护,一方面是延续吴文化,另一方面也为阻止怪、空、洋等新晋地名影响破坏了整个城市的原有文化氛围。“有一点要指出,并不是传统的、旧的才是吴文化,此时此刻只要在这个地方产生的,也都是吴文化的一部分。”余嘉说。
吴文化地名保护,先将地名录入吴文化地名采词库,相当于“抢注”,否则有可能被别人用掉。而当条件允许时,某一地方有了变化,就可以使用老地名,比如地铁站、小区、学校、道路、建筑等的新命名。
老地名已经成为了某一地方的图腾,让当地人产生了身份上的认同。人们通过地名记录、展现当地的文化记忆、地域记忆。试想一个叫“太平洋花园”的地名,可能会让本地人或熟悉本地的外地人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多大混乱,“你说的地方在哪儿?”
积淀深厚的采词库
这里要涉及一些地名命名规则了。余嘉解释,地名分两块,专名+通名。通名就是道、路、街、巷等,根据宽度定义;专名是类似“十梓”这样的名字,要求不能以企业、商标、在世领导人,以及其他违反政策法规的、暴力的、低俗的名字命名。“路名是公共资源,不能以个别企业命名,地名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而企业则说变就变。”
设置地名要有体系、有层级、形成系列化。比如东西向以老的自然实体命名,南北向用人名,次干道从诗词中来,这就形成了系列化。
符合命名规则的前提下,地名设置尽量挖掘、取自于周围的地名史。比如附近曾有茭白村、南荡子村,可以命名“茭白路”“南荡子路”。比如走出了历史名人,就有了“范成大路”。“原有某河、某荡,新命名的实体在某河、某荡的自然实体附近,就能够使用,但如果离得很远,就无法使用了。再比如在一个市里面,一个地名不能重复。如果重名就要改,甚至读音、谐音相同都不能使用。这时就可以查询吴文化地名采词库。”余嘉說。
得亏吴地文化积淀深厚,一个地方可以挖掘出好多可用的地名,不然改起来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