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吴文化地名,把苏州摸透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有多重要?不消说。外地人初来乍到,通过地名定位,通过地名了解、触摸当地的文化。本地人则通过地名寻找文化、身份上的认同感,“你小时候住皮市街?我外婆也住皮市街。”
  吴文化地名不仅是个地名,还涵盖了行政区域的变迁,文化的传承,地域的历史,及史上的名人、故事等。要是能够熟知吴文化地名,那也相当于把苏州摸得很熟了。
  消逝的地名
  苏州是个风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得它的地名量异常丰富,同时可挖掘到大量内容,这又使得苏州有很多别致的地名,带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城中养育巷,本叫“羊肉巷”,有羊肉集市,有人嫌羊肉巷不好听,衍生出“养育巷”这个名字,但在方言里发音仍同“羊肉巷”。民以食为天,很多苏州人曾“纯真”得以为这条巷子就叫“羊肉巷”。还有条清洁路,原本是倒粪桶的人聚集的地方,以“清洁路”这个地名雅化而不失原本涵义。
  一些原生态地名则体现着地方风物。山塘街附近有两个地名“腌猪河头”“猪行河头”,仅根据地名就可以初断,两个地方与猪市、与水运相关,另一个角度也证实了那一带曾是红尘中一等一的繁华富贵之地。
  地名记录着城市曾有的面貌。新市路从前叫“篦箕街”,因地面以长石条铺成,特有纹路像妇女梳头用的篦箕。街旁的府学(文庙)前又树着多块记录历史的石碑,“篦箕街”读着读着就成了“碑记街”。“篦箕街”“碑记街”,都忠实记录了周遭曾经的景象,“新市路”也是条有内涵的路。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包含着吴文化的地名不得不消逝。比如道前街,由原卫前街、府前街、道前街三街串联而成,取其中一段街名命名也是不得已。每一段一个路名,实际不利于外地人定位、导航系统制作等。吴文化地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余嘉介绍,地名设置有项硬性要求,要便于交际、交流,便于百姓生活。“像观前街原本也是两条街,以大成坊为界,往西叫‘察院场’,往东叫‘观前街’,现在统叫‘观前街’。”此外,一些小街小巷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逐渐湮没。
  但正在使用着的或消逝的吴文化地名被一一记录了下来,加以保护,待到条件成熟时使用。
  保护文化氛围
  苏州地名有很多有意思的表达。有特别多的地名加一个“浜”字,城里“上塘街”“下塘街”“横街”特别多。阊门内下塘走一走,街上陆润庠故宅、福济观、泰伯庙、崇真宫等,原生态又烟火气,特别体现苏州历史。苏州城里有5条横街。
  上下塘怎么分?怎样才叫横街?余嘉调查过,众说纷纭。有说上下塘是按照河的南北分,有说一边是商业区,一边是居民区。关于“横街”,有人说东西向为“横”,南北向为“纵”,但苏州城里的5条横街,3条是东西向的,有2条是南北向的。这都是可待挖掘的文化宝库。
  吴文化地名的保护,一方面是延续吴文化,另一方面也为阻止怪、空、洋等新晋地名影响破坏了整个城市的原有文化氛围。“有一点要指出,并不是传统的、旧的才是吴文化,此时此刻只要在这个地方产生的,也都是吴文化的一部分。”余嘉说。
  吴文化地名保护,先将地名录入吴文化地名采词库,相当于“抢注”,否则有可能被别人用掉。而当条件允许时,某一地方有了变化,就可以使用老地名,比如地铁站、小区、学校、道路、建筑等的新命名。
  老地名已经成为了某一地方的图腾,让当地人产生了身份上的认同。人们通过地名记录、展现当地的文化记忆、地域记忆。试想一个叫“太平洋花园”的地名,可能会让本地人或熟悉本地的外地人在文化认同上产生多大混乱,“你说的地方在哪儿?”
  积淀深厚的采词库
  这里要涉及一些地名命名规则了。余嘉解释,地名分两块,专名+通名。通名就是道、路、街、巷等,根据宽度定义;专名是类似“十梓”这样的名字,要求不能以企业、商标、在世领导人,以及其他违反政策法规的、暴力的、低俗的名字命名。“路名是公共资源,不能以个别企业命名,地名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而企业则说变就变。”
  设置地名要有体系、有层级、形成系列化。比如东西向以老的自然实体命名,南北向用人名,次干道从诗词中来,这就形成了系列化。
  符合命名规则的前提下,地名设置尽量挖掘、取自于周围的地名史。比如附近曾有茭白村、南荡子村,可以命名“茭白路”“南荡子路”。比如走出了历史名人,就有了“范成大路”。“原有某河、某荡,新命名的实体在某河、某荡的自然实体附近,就能够使用,但如果离得很远,就无法使用了。再比如在一个市里面,一个地名不能重复。如果重名就要改,甚至读音、谐音相同都不能使用。这时就可以查询吴文化地名采词库。”余嘉說。
  得亏吴地文化积淀深厚,一个地方可以挖掘出好多可用的地名,不然改起来真不容易。
其他文献
作为苏州唯一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综合类期刊,《现代苏州》杂志正式成立了书刊策划工作室,专业的采编团队、美编设计室、摄影团队,同时依靠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强大平台资源,正进行校园特色图书开发、校园内刊开发、纪念日平面出版物设计、校园文创设计创作服务、教育类音频、视频创意与拍摄等新媒体服务。目前已与苏州中学园区校合作编辑开发了《言语密码》《花间集》《让青春更阳光拥抱初中/高中》《家有初中/高中生
期刊
2020年常熟市涉农定向培养生录取工作日前结束,81名被录取学生已与相关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他们将在各自的录取院校进行学习,为今后服务农业农村做好准备。  此次扬州大学定向培养项目录取本科生15人,学员所学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通过定向培养,学员将具备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毕业后将被统一调配至各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涉农单位工作。  此次涉农大专生定向培
期刊
在苏州工业园区北部,隐匿着一座城市的“后花园”——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简称度假区)。一泓湖水,一条长堤,环绕起一弯美丽的度假区,这里碧水蓝天,映着清风明月,满眼旖旎风光。上天赐予的天生丽质,赋予度假区 “天邊水泽·别有乾坤”的独特魅力。区内的各个载体,亦为这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增色不少。炎炎夏日,漫游期间,让你尽享难得的休闲时光。
期刊
为鼓励苏州市民营企业扎根苏州,勇创大业,坚定发展信心,在各级工商联组织广泛发动、民营企业自愿参加调研的基础上,日前,苏州市工商联按企业2019年度营业收入指标排定发布了“2020苏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100强”分布在制造业的企业数達72家,其中,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13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0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各7家,化学纤维制造业5
期刊
聚焦医疗器械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资金链、要素鏈、人才链“六链”融合发展,苏州高新区再度发力。8月21日,苏州高新区召开“医”心一意·“器”聚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大会。会上,揭牌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苏州)科技经济融合工作站,金融机构与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签约400亿元授信合作,签约成立苏州市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医学转化中心。此外,还签约三批产学研合作项目,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人才项目、产业项目以
期刊
面对年轻人,80后最感到有鸿沟的一刻,估计就是看到自己要靠电脑才能完成的工作,95后、00后刷着手机APP就解决了。  想来是自己复古了,毕竟对于新一代的人类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器官”。人怎么能不善于用自己的器官呢?但是人体最大的奇妙之处,就是各个部件相互协作,运行细无声。但手机这个“器官”,却有些令人头秃。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数过每天打开各种短视频APP在嘿嘿傻笑中刷掉的时间,以及玩微信
期刊
过去能用到极致的物件,现在可能仅仅因为“不喜欢了”“用腻了”就被淘汰出局。但多问一嘴,我们会因为在消费上的“任性”“为所欲为”“无拘无束”而感到快乐吗?  从“光盘”到垃圾分类的消费反思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光盘行动”2013年发起,宗旨是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2020年响应号召,全国上下又再度掀起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
期刊
饿了?点外卖吧?当我们的生活完全被键盘和手机控制,许多人已经记不起亲手准备一份午餐的乐趣。  疫情期间,有人开始带便当上班。亲手准备一份便当,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儿,幸福感却可以提升好几个层次。简单生活的真谛,有时候就是一份便当的事而已。  不信,试试看!没有什么是一份便当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做几份,与人共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动手做一份便当  给自己元气好心情  日剧里那些可爱的
期刊
丰子恺说过:“猫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即使不捕老鼠,也有功于人生。”最近几年,都市人逐渐染上了一种戒不掉的瘾,叫做吸猫,也叫撸猫。  说到爱猫,咱苏州人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不论是普通人家还是街头的文青小店,不养一只猫总觉得暖暖的阳光下缺少点什么。在苏州,讲苏式生活讲太多了,反而有点寻不着生活的本味。要我说,过日子哪儿有那么复杂深奥,如果非要找个学习的对
期刊
伴随着一阵急刹车响,一辆满是泥印的车停在了路边。凌晨两点半,一切都被黑夜笼罩着。四周充斥着虫儿与青蛙的叫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显得愈发响亮。“砰”地一声,车门开了。小峰从后备箱内抱出一盏照明灯。顿时,强光所到之处,亮如白昼。我借着光亮细细打量起周围。在这条泥泞小路的两侧,放眼望去,满是水田。  远处似乎有灯光在闪烁,片刻之后,人影移动至眼前。他是老卲,小峰的父亲。老卲穿上套鞋,戴起手套,提着一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