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小,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学生从小具有审美的能力,具有发现美、感受美和运用美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之中,要借助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形式,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感受美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且这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但是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来看,其效果似乎并不是令人很满意。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审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对应的审美教育策略,期望可以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提高
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具有了正确的审美观点之后,才可以感受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同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存在价值。而在教材之中挖掘美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以下便是对审美教学策略的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一、目前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
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较弱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始终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课堂之中将学生的知识教学放于重点教学内容,讲述的内容都是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审美教育的空间,导致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严重缺失。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2、审美教育表面化严重
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而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很多老师的审美教育,表面看似非常有效,实则都是老师可以安排的教学,学生并未掌握太多的知识,且对于课文的内在了解不够透彻。老师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表面化,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并无太大关联。
二、提高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1、老师要善于利用好教材中的美
第一,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自然美对于人们的审美感受会更加真切。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无限的素材与灵感,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美育的处理,这样便会触动学生心灵美的感受。老师在教学之中,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挖掘美,促使学生与大自然产生心灵共鸣。例如在学习《日月潭》一文时,日月潭的美景给人以清新自然之美,呈现出宝岛台湾的秀丽风光,不仅表达了对日月潭的喜爱,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利用教材之中的语言美。在小学语文课本之中,优美的文字与句子随处可见,老师要利用好这些独特的音符,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文字的形体美和意象美,这样才可以达到审美教学的。比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文中的“甘露”、“细腻”、“柔软”、“新鲜红嫩”、“细雨如丝”等这些形容词和名词结合起来,将故乡杨梅的形、色、味呈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老师在教学之时,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学生便可以逐渐从中体会到词语组合的形式美,并且能想象到词语的含义美,感受到春天的绵绵细雨,秋天的硕果累累,将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第三、利用教材中人物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课文,其中较大比例都是描写任务的文章,在进行教学之时,老师不能只是表面描述一下人物的精神,而是要设计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外在美延伸到感受人物的内在美。同时,在教学之时,老师要完美的将知识与人物美的特征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且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美可以不断延伸。
2、善于创设审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意识
情境教学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较为符合,且也是符合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唤起学生内心感受美的情绪,有利于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活动相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同时,要善于创设审美情境,刺激学生学习感受美及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美感教育是先将学生带入设计好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感受表象的美,之后在进入教学的目的,理解美的实质,最后是情景再现,使学生表达对于美的感悟,诱导学生的审美情绪。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时,如果靠学生自己想象是感受不到父子之间的真情的,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这样便更易于渲染学生的情感,感受父与子的亲情,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3、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产生积极的参与思想,更易于去积极的完成某事。因此,老师要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作用,在教学之中,要利用鲜活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之中的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都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便会产生正确的审美思想,进而产生更加有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便可以不断得到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需要先改变自身的审美教育观念,在教学之中渗透审美教育,利用好教材中的自然美、语言美和人物美,引导学生产生审美的意识,其次,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审美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发展,最后调动学生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这样便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彦. 驻留美的精彩——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浅析[J]. 新课程导学. 2013(19) .
[2]查晓玲. 对语文审美教育的一种解读[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11(06) .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提高
审美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具有了正确的审美观点之后,才可以感受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同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存在价值。而在教材之中挖掘美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以下便是对审美教学策略的具体分析,仅供参考。
一、目前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
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度较弱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很多老师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较深,始终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课堂之中将学生的知识教学放于重点教学内容,讲述的内容都是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审美教育的空间,导致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严重缺失。老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必须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
2、审美教育表面化严重
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而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很多老师的审美教育,表面看似非常有效,实则都是老师可以安排的教学,学生并未掌握太多的知识,且对于课文的内在了解不够透彻。老师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表面化,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并无太大关联。
二、提高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策略分析
1、老师要善于利用好教材中的美
第一,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自然美对于人们的审美感受会更加真切。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无限的素材与灵感,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美育的处理,这样便会触动学生心灵美的感受。老师在教学之中,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挖掘美,促使学生与大自然产生心灵共鸣。例如在学习《日月潭》一文时,日月潭的美景给人以清新自然之美,呈现出宝岛台湾的秀丽风光,不仅表达了对日月潭的喜爱,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二、利用教材之中的语言美。在小学语文课本之中,优美的文字与句子随处可见,老师要利用好这些独特的音符,引导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文字的形体美和意象美,这样才可以达到审美教学的。比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文中的“甘露”、“细腻”、“柔软”、“新鲜红嫩”、“细雨如丝”等这些形容词和名词结合起来,将故乡杨梅的形、色、味呈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老师在教学之时,引导学生反复体会,学生便可以逐渐从中体会到词语组合的形式美,并且能想象到词语的含义美,感受到春天的绵绵细雨,秋天的硕果累累,将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第三、利用教材中人物的美。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课文,其中较大比例都是描写任务的文章,在进行教学之时,老师不能只是表面描述一下人物的精神,而是要设计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外在美延伸到感受人物的内在美。同时,在教学之时,老师要完美的将知识与人物美的特征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且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美可以不断延伸。
2、善于创设审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意识
情境教学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较为符合,且也是符合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唤起学生内心感受美的情绪,有利于将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活动相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激发学生审美意识的目的。同时,要善于创设审美情境,刺激学生学习感受美及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美感教育是先将学生带入设计好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感受表象的美,之后在进入教学的目的,理解美的实质,最后是情景再现,使学生表达对于美的感悟,诱导学生的审美情绪。比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时,如果靠学生自己想象是感受不到父子之间的真情的,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这样便更易于渲染学生的情感,感受父与子的亲情,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3、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产生积极的参与思想,更易于去积极的完成某事。因此,老师要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的作用,在教学之中,要利用鲜活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之中的审美元素和艺术元素都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便会产生正确的审美思想,进而产生更加有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便可以不断得到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老师需要先改变自身的审美教育观念,在教学之中渗透审美教育,利用好教材中的自然美、语言美和人物美,引导学生产生审美的意识,其次,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审美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断发展,最后调动学生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这样便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彦. 驻留美的精彩——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浅析[J]. 新课程导学. 2013(19) .
[2]查晓玲. 对语文审美教育的一种解读[J].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2011(06) .